|
本帖最后由 快乐老头 于 2012-2-21 13:51 编辑
1 }, T; N- H" q9 p1 a, A7 y( [( A2 t: L9 A, T
别人游自由泳的体会:) ]( _3 M8 b9 X2 [
送肩动作在新手学习自由泳过程中很重要!
) T8 |2 L2 }" `& {/ [- G 去年8月份开始学习自由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没大长进,一直停留在50米的水平。后来又去冬泳,就撂下了。最近天、水都暖和了,便重新回到游泳馆开始自由泳学习。期间看了一些帖子,又请教了一些高手,尽管仍然没越过50米大关,可自感还是有点进步的。一点体会,愿意写出来与仍在50米内苦苦挣扎的新手分享,并请高手指点。
7 x7 |+ }" b# [7 t/ z" F1 H
7 E+ U: v! b. e) D, B/ R* E 我个人感觉,移臂入水后的充分送肩动作在自由泳的手部动作中,其实也是整个上半身的动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新手只有自觉不自觉地在划水过程中做出和完成送肩动作,才算初步摆脱菜鸟阶段,上了一个不大的小台阶。: E, _% r4 r, I. a5 m
& r4 ^7 |" u: v0 p8 g 先说如何充分送肩:很简单,好多帖子里也介绍过,伸直手臂尽力去够前面一个想象中的宝贝,能伸出多远伸多远!看到运动员到终点时的触壁动作吗?胳膊瞬间好像暴长一尺,就是它!
1 e; ]; Y. i, L. t! E* U* e3 s7 d6 C& X" }! e) h3 \& d- ?3 V
充分送肩是以下几个环节的保证:+ P5 u( h5 E% N0 V9 O
2 \8 S9 j' K$ D
1、拉直身体。新手水感差,被水所摆弄,身体跟面条似的九曲十八弯。充分送肩可以使你的身体最大限度的被拉直,阻力立马小多了。站在室内试着单手够日光灯管看看;
6 }# g+ E; G* J2 m9 M) {5 u5 D
3 w# | O. v& G l8 Y3 d 2、自然形成原木滚动、推水有力。刚开始时对身体的原木滚动体会不深,总是很勉强作出动作,还经常有时滚有时不滚,弄得自己晕乎乎的。肩部充分前送后,自然带动身体测转,原木开始滚了,。再稍微一转头咬肩,就很容易吸气。而且此时另一手恰好处于推水阶段,一手充分前伸,一首用力推水,作用力反作用力都有了,平衡!) S4 W# X* S& `7 J
( J9 \9 R m: p& D 3、容易作出高肘抱水动作。伸臂送肩完成后,开始抱水动作,这时只要想着将手直接(直线)向胸腹部拉,自然就做出了高肘的抱水动作。注意一定向胸腹部拉,向同侧肋部拉容易拖肘、滑肘。刚开始练习时,不妨动作过一点,比如向异侧肋部拉,体会动作要领。
2 \; [3 G+ d, v+ S' r1 e
8 V1 i+ u) i' q% x' L* Q5 \ 4、可实现短瞬间的滑行。在池边看高手向前伸臂时身体总有一个前冲的动作,既显得好看,也显得非常的走水,最初以为是另一手用力推水而致,经请教别人得知,这一前冲动作仍然来自于充分送肩,只是送肩稍微滞后于移臂动作而已。自己体会了几次,感觉确实如此,不知对不对!
) ?# R+ a4 S, E+ o- p+ J
5 d, @1 ^8 N$ w/ q0 m' O6 r 5、更好地利用肩部、背部甚至腰部肌肉参与划水。最大限度地送肩,可以使肩背部的大肌肉群,包括腰部的肌肉群充分拉开,为下一步的抱划水提供动力。昨天试了一下,可明显感觉到划水的力量大了许多,也不那么容易累了。不充分地送肩,腰部力量很难用上。3 j H# I$ X, m
9 b# w4 Z, N* B& }; N/ ` 6、可避免移臂过中线。据我自己体会和观察,许多人移臂过中线与胳膊未能伸直、肩部无前送动作有关。尝试一下充分送肩就会发现,此时若想移臂过中线反而非常别扭。1 k% B/ B$ U# Z! j$ ^( d. M
( j$ s5 N# d F u6 H& V& u( `, U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送肩可以使自己的手臂部的动作比较容易固定下来,不像以前一会儿直划,一会儿S划,一会儿拖肘,一会儿高肘,每次练习都和上次不一样。想着抱水忘了移臂,想着移臂忘了转肩,刚一惦记转肩,手又过中线了。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充分地送肩是一条主线,基本可以把手上或者说上半身的动作有机地串起来。 b! u" j7 }$ h0 }# N0 _6 t
5 V3 k; z$ |- s6 W 以上是自己最近练习自由泳的一点体会,不对不妥之处还请专家早早指出,免得误导自己贻害他人。9 s. X+ M+ N! b9 R% `" \
0 g7 q/ W% ?, U: c3 _9 s) {) l
总之运动这个东西和吃西餐不一样,看着说明书谁都能吃饱。运动要求你首先要学会、做出来、无数次重复、肌肉形成记忆和条件反射,才算可以 。 |
- _# W. l6 r$ f2 e.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