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的起源、演变及发展 远古时代,地球上布满江湖河海。为了获得生活资料,人类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学会了游泳。跳水是伴随着游泳技能的发展而产生的。我们至今见到历史上最早的跳水图像是一只陈列在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里的陶质花瓶。这只公元前500年的花瓶上,描绘着几个男孩头朝下跳水的图案,说明当时的跳水活动已有开展。 许多靠近大海和内河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很早就出现了跳水活动。据文献记载,海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在16世纪初,当地的渔民和采珠人,经常进行跳水活动。17世纪,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中海、红海沿岸一带的国家,不少码头工人、海员和渔民都常在陡峭的岸边和桅杆上进行跳水活动。
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唐代就有了跳水活动。当时的跳水行家曹赞能在“百丈桩上,不解衣投身而下……”;到了宋代,我国的跳水技术已很高超。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载:“……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文中“筋斗”动作与现代跳水的翻腾动作相似。“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账殿前,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小龙船”,这是宋朝诗人王?作的一首反映当时跳水活动的诗。诗中描述了争夺“第一锦标”的跳水竞赛活动。可见当时的跳水活动不仅水平较高,而且具有一定的规模。 早期的跳水,技术水平的高低是以高度来衡量的。无论什么类别的动作,都力求从更高的地方往下跳。如1871年,美国人卓松,曾在通往纽约的一座高达46米的大桥上往水里跳,可见当时的跳水技术已有一定的水平。
现代竞技跳水是由花式跳水演变来的。花式跳水起源于德国。19世纪,跳水运动在德国开展较为普遍并有了很大的发展。1870年,德国体育教育家奥托·克鲁克在他的《游泳和跳水》中已列有110种花式跳水的姿势和动作。
1900年,跳水运动首次登上奥运会的舞台。瑞典运动员在该届奥运会上作了精彩的跳水表演,被公认为是最早的现代竞技跳水。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举行的第3届奥运会上正式把跳水列为竞赛项目,美国选手德·舍尔顿以12.75分获男子跳台跳水冠军。
出发式跳水基本技术 准备姿势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趾抠住跳台边缘。臀部处于双脚正上方。膝盖弯曲到130-140度角,身体重心尽量向前,头向下,下巴靠近胸部,眼睛看池边2米的入水点。 飞 行 一旦离开池边,就要努力将身体伸展成流线型。不过在做飞行动作时,应稍微弯曲身体以获得良好的入水姿势。飞行动作应贴近水面,以15-20度角入水。 起 跳 向前摆手,双手并拢,头在两臂之间稍微向下,造成身体前滚。摆臂动作对于保证 跳得远和动作有力是很重要的,摆臂之后应紧跟着腿部有力的蹬出动作。 入 水 手指应首先入水,头保持在伸展的两臂之间,使头顶跟着双手和双臂入水,在此阶段身体应呈流线型,不能有任何弯曲 跳水中如何防止颈椎损伤 跳水是一项受人喜爱的体育活动。然而,初学跳水者若是跳水时不注意安全,很容易发生颈椎损伤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 颈椎损伤主要是指颈椎骨折和脱位、半脱位,局部以第五、六颈椎骨折及脱位多见,骨折时常常并发脊髓损伤,临床上表现为四肢瘫痪。据一些医院的统计,其并发脊髓损伤率可达50%左右,外伤性截瘫能恢复者不足半数,死亡率也较高,可达15—20%,如系完全性截瘫,死亡率则更高。 跳水时发生颈椎损伤大多是跳水不得法所致。例如,从出发台跳出时蹬台无力,或入水点太近,或蹬台时髋关节未伸直,或入水角度太大,或入水时撞击正在游泳者的身上等等。此外,游泳池水太浅(不足2米)也是原因之一。如果是在江河湖泊中跳水,河底太浅或水中有木桩、石块等障碍物则是造成颈椎损伤的主要原因。每逢夏季,跳水的人头撞击到河底或障碍物时,引起头颈部扭曲而造成颈椎骨折与脱位的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防止颈椎损伤事故,对初学跳水者,首先要加强安全教育,强调跳水及入水的技术要领,不可在浅水游泳池或在未摸清水底情况的江河湖泊中跳水;练习跳水前的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必须将四肢、腰背、头颈、关节充分活动开。另外,在下水救人或急于打捞落水物品时,应采取双足踏水的姿势,不要采取头低足高的鱼跃姿势入水。 在抢救颈椎损伤的患者时,救护人员要沉着,在救护过程中要尽量把住患者的头部,不能任其摆动,也不要让头颈过曲或过伸,更不能随意进行按摩,以防损伤神经。应把患者平放在地上,如呼吸困难必须立即清除口腔内容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施以人工呼吸等急救处理。搬运颈椎损伤患者应选用木板担架,采用滚动方式把患者慢慢滚到板上,并应有人用双手把住患者的下颔和颈部,略加牵强,保持颈椎既不过伸也不过曲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