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降落伞鱼”, 多成粉色白色,生长于温带淡水中,其形状如桃花,并多在早春桃花盛开季节出现,因此,我国古代称它们为“桃花鱼”。但古人明确指出,桃花鱼“非鱼也,生于水,故名之曰鱼;生于桃花开时,故名之曰桃花鱼”。这种正确认识在几百年前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其通体透明,像透明小伞在水中悠然漂浮,它们无头无尾呈圆形,晶莹透亮,柔软如绸,身体周边长满了触角,像飘落水中的桃花在表演“花样游泳”。最引人注意的是,它们中间长着五个呈桃花形分布的触角状物体。它们在水中一张一缩上下飘荡,悠然自得。它们是一类濒临绝迹、古老而珍稀的腔肠动物,已有至少6亿年的生存历史,是地球上最低等级生物之一。由于其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活体又极难制成标本,所以,其珍贵度可媲美大熊猫,有两种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
% p* \0 n8 I. ?& i0 s
2 G! r3 j5 Y) U) t1 _+ p编辑本段外貌特征
. k0 Y& N. o( u) H 桃花水母身体仅由两层细胞构成,体内有一腔,为消化吸收食物之处,相当于其他动物的肠,属于腔肠动物。可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一是圆形的伞体,通过其一缩一放来进行游动;二是触手,在游动中用来控制运动方向,上面布满刺细胞用来捕捉及麻痹猎物[1];三是其他部分,包括生殖器、缘膜、消化系统、平衡囊等。口朝向伞下方,位于一条管子的末端,具4片唇。食物由此吞入,消化不了的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所以桃花水母的口也起到了“肛门”的作用。伞缘有一水平缘膜,此为水螅水母的共同特征。 桃花水母伞缘触手数目为280至444条,沿伞缘分两层排列,按其长度及着生位置分为三级。其中主幅触手为一级,共4条,明显长于其他触手。其长度约为伞径的2/5~2/3;位于主幅触手之间,并与之在同一层面
2 j$ ~* u2 I7 b0 h8 t% K4 B1 I上着生的其他触手为二级触手,数量为20~29条;在一、二级触手下面环生的触手为三级触手,数量为256~412条。水母在水中下沉时,触手伸展且向上,呈长线状;上升或向某一方向运动时,触手远端逆运动方向弯曲。 透过清澈见底的水面,成千上万个硬币般大小、神秘精灵般的桃花水母,在水中一张一合、翩翩起舞;当一缕晨光洒向水面时,水母便浮到水面享受阳光;而一阵秋风掠过,小精灵们又慢条斯理地潜伏在碧绿的水草周围。一朵朵桃花水母安静地悬浮着,仿如漂落在水中的瓣瓣桃花。它无头无尾,晶莹透亮,柔软如绸,在水中张缩飘荡,悠然自得,就像空中缓缓升降的降落伞,在清澈见底的水潭中显得异常优美。2 I# o+ X3 J, Y! [9 J& I, L! Q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习性' X* O9 d% x0 D0 I6 u- Y
桃花水母体态晶莹透明,在水中游动,姿态优美。它的伞体不停地收缩与舒张,将下伞腔内的水压出体外,借此朝相反的方向缓慢游动。当遇到食物时,触手上的刺丝囊即射出刺丝,刺中被捕获物,顷刻将其中毒身亡,以触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内。桃花水母多以剑水蚤、小线虫、小环虫、小蝌蚪、小鱼苗等为食。 我国在早春看到的桃花水母,为成熟的水母体,有雌雄之分。以前认为雌雄桃花水母在外形上不能区分。经观察,触手细长,伸向上方的均为雌性,触手短粗,垂向下方的为雄性。雌雄将 人工育出桃花水母9 K# `8 m$ n1 u2 u8 ?( |
卵子和精子排到水中,卵受精发育成一个微小的满被纤毛的浮游幼虫,后幼虫一端接触石土央等外物,固着,发育成一个极小的树枝状的水螅体。水螅体可度过酷热的夏季和严寒的冬季,待来年春天,以出芽生殖产生水母体。水母体成熟后,再进行有性生殖。1993年在秭归发现的水螅体长只有0.3毫米,2002年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又发现了水螅体。水母体进行有性生殖产生水螅体,水螅体进行无性生殖产生水母体,这在动物学上称为世代交替。这可以解释桃花水母为何突然出现,经数日或十数日后又悄悄地消失。0 n& V0 c$ Y* `+ ~
编辑本段生活环境
8 k# x6 |9 \% N; ~) J 水螅体对环境要求极低,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质要求很高。生长最佳环境是无污染、人为痕迹少的弱酸性水质(如专家和振武在无锡翠湖发现桃花水母时,测出湖水pH值为6.4),水温不得高于35摄氏度,若水质受污染,它们有可能在数日之间灭绝。环境适应时,螅状体便自然分离出水母;环境不利时,螅状体便长期吸附于水下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 `+ \2 Z$ J8 R
编辑本段发现历史% r5 }, x U# {* j2 n2 C
7 g$ ~2 T5 O) f1 R0 c
明万历三十七年《归州志》中有“桃花鱼”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记录。清雍正三年(1726年)《古今图书集成》中曾这样细致而生动地描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形如榆荚,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动则一敛一收,若人攒指收放之状,不知避人,取贮盂中亦然。离水取视,不过如涎一捻,绵软无复形体。”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归州志》中有“桃花鱼出叱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记载。其他古籍中还有:“桃花鱼形圆,薄如蝉翼,浮水面作翕张状。”对其出现时期说:“以桃花为生死,桃花既尽,则是无物矣。”在秭归,可以说“桃花鱼”是家喻户晓,并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汉王昭君为了汉胡和好,远嫁塞外。昭君出塞合 5 Y* {1 e6 c* o# x% H: w: W7 x
亲前返故里探亲,怀抱琵琶,坐在叱溪河上的小舟上,深情弹了一曲琵琶行,不禁黯然泪下,晶莹泪珠,滴入河水中,顿时化作体态透明的桃花鱼。 世界上首次以现代动物学方法和标准记录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标本采自英国伦敦,订名为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 Lankester, 1880)。约半个世纪后,才在世界各地陆续被发现,主要在亚洲、欧洲、美洲等温带地区,大洋洲也有发现。我国的桃花水母首次以现代科学方法记录是在1907年,为一日本人采得,经日本学者丘浅定名为川井桃花水母[C.kawaii(Oka,1907)],我国也叫宜昌桃花水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