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74|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驾龙南客家围屋行(山寨野驴篇2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11 17: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2-10-11 21:35 编辑


       2012年的国庆长假去哪儿?思考再三,捡高速公路假日免收费的便宜,自驾车走高速去赣南。
       对赣南我是情有独钟,这是因为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我爷爷辈举家逃难到赣南居住过,我又是在会昌出生的。同时我有家人现在在赣州住;再加上想游览赣南的山水天地。
      2012年10月1日上午8点半,带着满车的家人从上饶出发了。下午3点多我们首先来到了会昌。

      

      

       在会昌照了留念的照片,之后便直奔赣州。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雪山景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7: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2-10-11 18:01 编辑


       第二天在赣州市区龟角尾、八景台游览了赣江源等景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2-10-11 18:13 编辑


    之后几天本想去闽西一带游览土围楼,可是赣州的家人告诉我赣南有客家的围屋,大多是方形,比那种土围楼壮观,很有气魄。围屋在龙南县境内,距赣州市只有150km左右的路程。这倒是我们以前没听说过的,于是我们决定去龙南游览客家人的围屋。
       龙南客家围屋与闽西的土围楼不同,它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围屋内不仅是居住的房屋,更有山水园林、戏台祠堂、街道小巷、书院广场等,简直就是一个小社会。龙南客家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闽西的土围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民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7: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2-10-16 08:08 编辑

       龙南围屋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关西围屋、杨村燕翼围、里仁栗园围、桃江龙光围等。因为时间紧的原因,我们这次只游览了关西围屋和里仁栗园围。

      

       在关西新围,我们一进得大门就是一个卖场,所以就从围屋内看见的食品讲起吧。

      

      
中国可以说没有一个地方的人不吃年糕之类的糯米食,同样的围屋内的客家人也打年糕。不过他们把年糕做成各种颜色,虽然味道一样,但对于小孩来说就太有诱惑力了。哦,补充一下,不仅仅是对小孩有诱惑力,就是那些一上街就要吃东西的年轻女孩,也绝对经不住这种诱惑的。

      

      

       走到一个小地摊前,看见一种类似芋母的东西,看了半天,问了半天,由于语言不通,愣没弄明白叫什么名称,只似懂非懂地觉得这是一种薯类食品。

      

       在围屋外的墙根底下也摆着地摊卖这些蔬菜类的食品。我就奇怪了,在这种旅游景点还会有游客来买这生的蔬菜吗?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2-10-11 21:36 编辑

       围屋小的仅几户人家,基本上是一个小家族。而大的则是一个大的家族,甚至一个大的村庄。现在围屋内还有人家住着,不过已经很少了。
       你想想,住在围屋内连汽车都开不进去,那还有什么意思。
       你再看看那细细的炊烟,虽然很有情趣,那也只是一些不愿意或被不愿意的老头老太太在这里坚守吧。

      


      

      

      

       正游览着,发现有导游在给游客解说。想听听便走了过去,一看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土导游。也好,土导游讲的肯定真实。果然不错,你听听吧——
       “你们知道这个地方是干什么用的吗?”
      土导游一脸神秘莫测的样子,用他那洋枪夹土炮的普通话问游客。
      众游客开始骚动。
      “我知道,是晒太阳的地方。”
      “不——是。”
      “是停汽车的地方。”
       “乱讲,那个时候哪有汽车,就是有也开不进来呀。”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是打麻将的地方。”
       这时大家都“轰”地笑声一片。
       “我们围屋内的规矩是很严的,哪像你们现在这样,吃了饭没事干只知道赌博。”
       “哎哎哎,你别乱棍打死人啊,我们可是有事干的啊。”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土导游看看火候到了,一脸得意的样子开腔了。
       “哈哈,我就知道你们猜不到。”
       顿了一下后,土导游高高地举起右手大声地说;
       “告诉你们,这里是摆花钵的地方。”
       到这时我也被土导游这土得不能再土的解说逗乐了,跟着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因为我走的方向和那土导游走的方向相反,也就没跟着他走了。来到储物楼时,碰上一伙广东汕头来的游客,一交谈方知他们是汕头一个摄影协会的,特意来拍摄作品参加摄影比赛。于是除交流了一下摄影问题外,便照了相留作纪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7: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2-10-11 20:05 编辑

       

      

      
      
       我在游览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时,就注意到它的下水道设施。同样地,我也注意到围屋的安全设施。围屋内有很多的大水缸,还有许多水池。相连的屋都是由封火墙隔离的。而对外防御则是墙体和两个进出的大门,墙体的坚固自不必说,而门则是用五根粗大的木门闩抵紧的。一般来说围屋内的安全设施还是不错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来表演的舞台会越来越少,信息的传播却越来越多,有限的空间正被无限的无形网络霸占。当然人们还是不愿再回到这有限空间的围屋中去的,因为那对于人们毕竟是是一种约束。

      

      

      

      

       围屋内的神秘不能诱惑现代人去居住,但却能让天下人永远有着一种对它的向往,因为围屋内毕竟是另外一种生活情趣。

      

       对了,可能有人已经注意到了我们刚游览的围屋为什么不叫关西围,而叫关西新围。因为关西的围屋原先是西昌围,后来他的主人又在新址建了一个更大的围屋,也就是我们刚游览的关西新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7: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2-10-11 20:27 编辑

       游览完了关西新围,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栗园围。

      

       途中经过一个小围屋,上书艺术古堡。非怪有人把客家人的围屋与古罗马的城堡媲美,当然我没在实地看过古罗马的城堡,但我想这么美的围屋,应该不会比古罗马的城堡逊色吧。


      

      

      

       与关西新围相比,栗园围又是另一种风格的围屋。关西新围庄重严谨,而栗园围却是一派农家田园风格,围内的景色诱人,而且园内是按照八卦的形状布局的。

      


      

      

      

       一进栗园围,展现在眼前的就是园林景色。而其中又是以莲荷和竹林最为诱人。
       赣南的莲荷是全国出名的,我们去时莲花已谢,而莲蓬却多不胜数。这些莲蓬或挺立昂首,或藏于荷底,显现出莲子丰收的喜人景象。只可惜来晚了,不然定能看到满池塘粉红的荷花和碧绿的荷叶在争相斗妍,我想人们真的会被这种景色陶醉的。
       这里的竹子品种多,我知道有一种很大的竹子叫麻竹,这种麻竹的笋肉头厚,味道甜美,它做成的罐头在市场上非常畅销。你看到那一根根粗大的麻竹,你都不敢相信这么大的家伙怎么会形成这样一丛丛清秀的小竹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7: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2-10-11 20:32 编辑

      

      

      

      

        你在栗园围里面慢慢走,仔细看,你会发现沉重与休闲,紧张与祥和,围中围,画中画都是那么地相融,那么地一体。围墙上的瞭望口和炮眼给人的是恐惧紧张,而端庄的戏台却给人以快乐。林中的湖是画中画,围中的院落是围中围。
       你看一个老太太出来了,去哪里,再往这边看,又一个老太太坐在长凳上养神。哦,原来她们都是或徜徉于林间,或闭目养神于荷塘畔。真是心宽人长寿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7: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2-10-12 10:18 编辑

      

      

      

      

      

       现在在栗园围内居住的人还有一些,我们去的时候正看到一家在办喜事。围屋内还有活动室,博物馆等非常有人气的场所。
       但在我们与他们聊天时,他们都表现出同一种思想。他们认为从居家心情来讲,这里非常适宜居住,清静,安宁,空气清新。而从现代人们的生活条件来讲,这里就显得闭塞落后了。他们还是向往搬出围屋。
       有一位中年妇女说,有钱的人都搬出去了,住在里面的人都是没钱建新房的。


      

      

      

       我们后来注意看了一下,发现确有不少房屋的门是紧闭着没人住的。断垣残壁不少,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来到后大门一看,门外建了很多新房,还有不少正在建。是啊,人们还是愿意向前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7: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2-10-11 21:20 编辑

       

      

      

      

      

      

      

       接连走了几条巷道,花去近半个小时,发现有点晕头转向了。我猛然想起来了,这是龙南最大的围屋,占地60多亩,围内又是按太极八卦布局的,如不经心地走,就有可能走不出这个八卦阵。还好我记得进来的大门是西南向的,当时太阳很大,我们就依据影子确定方向,终于七转八转之后走到了去出口的正路。这时我真正体会到,中国人的八卦阵还确实有点名堂啊。
       八卦来自《周易》,我读过《周易》原文,直觉得它是一本天书。到现在不依据字典,我连《周易》中的字都认不全。后来在一个资料中看到一个研究易经的学者说的一句话。他说,要通《周易》,没有别的诀窍,你只能去读,去背,直到顺背如流,倒背如流,你就能融会贯通,诠释自如了。我想想也是,当今那些讲解易经的书多如牛毛,且都是各说各话。你要学《周易》,你听谁的?这就说明中国人的《周易》确实是博大精深的。
       在中国字里面,“易”字含交换、变化的意思。所以窃以为,《周易》可理解为是一本有关信息交流的哲学著作。而在社会上,那种自以为是的所谓懂易经的人确实不少,其实如何,我遇到过一件趣事,说给你听听就略知一二了——
       ……在路边围着一群人,原来是在听一个算命先生算命。这个算命先生自称懂易经,他就是依据易经中的八卦原理算命,说是很灵验的。我好奇,就抱着好玩的心态请他给我算一命。
       算命先生说:
       “把姓报来。”
       “严。”
       他一掐手指之后说:
       “严字七划,你应按艮卦推算。”
       我赶忙说:
       “你是这样的八卦呀?”
       “你不懂,一个人的姓决定了一个人的命。”
       “那也不对呀,这严字是简化字。”
       “现在通用简化字。”
       “不对,易经产生的时候没有简化字,你用简化字算肯定不灵。”
       “不灵不要钱。”
       我有点哭笑不得了。
       “那我在简化字没出来之前算命的话,不又是另外一种命了吗?”
       这算命先生听我这么一说,便无奈地问我:
       “严字大写怎么写?”
       “大写的严字都不会写吗?”
       算命先生退缩了。
       “信则算,不信自便。”
       ……
       当然,这个算命先生也许是为了糊口而为之,我也只是与他路边调侃开心而已。不过应该知道,易经确实不是易懂的。


      

      

      

      

      

      

      

       在我们游览到大屋厅堂时,发现每处都有不少的牌匾、对联。从围内说明资料上看,这里历代都出过不少人才。这也可看出围内的住民是崇尚文化道德礼仪的。这时我又想起一个问题,社会上常说农村的文化素质低。但是你若去了解一下自古以来的农村,你会发现,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在农村。无怪乎一些领袖级的人物在他们功成名就之后,都要去还乡认祖了。


      

        走出栗园围,我感到奇怪。栗园围名字的来历就是因为围屋中有栗树。可是在围屋中我并没有看见栗树。于是我问门口那位卖票的女士,那位女士说,以前很多栗树,后来才少掉了,你找一找围屋外面可能还有一些。
       于是我在围屋外面找到了一棵栗树,并把它拍照下来,以资证明栗园围确是因有栗树而命名的。

      

        游览完了龙南客家围屋,我们回到赣州又住了一晚。考虑到邻近高速免收费结束时会堵车,10月4日上午9时左右,我们一车人外加上收受而来的挤满一车空隙的礼品,离开赣州回上饶了。
       龙南客家围屋,我们还会再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10-11 2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10-11 21:13 | 只看该作者
好地方,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10-12 08:11 | 只看该作者
老哥易经发祥地在安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10-12 09:42 | 只看该作者
    祥尽描述客家围屋风土民俗,长见识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10-12 11:50 | 只看该作者

祥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10-12 1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10-12 1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21:10 | 只看该作者
渤海辽河 发表于 2012-10-11 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21:12 | 只看该作者
哪都想游 发表于 2012-10-11 21:13
好地方,欣赏了!


       好地方,去游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21:19 | 只看该作者
雪山景 发表于 2012-10-12 08:11
老哥易经发祥地在安阳


       是吗,这个我倒还没注意过。我想安阳人对易经肯定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吧。有机会确实想领教领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2-1 04:43 , Processed in 0.12001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