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9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婺源游记——古坦故事新编一(山寨野驴篇29)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31 21: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2-11-1 22:34 编辑

    居住在上饶的我,婺源是去过很多次的。有人喜欢这样问别人,你怎么总喜欢去××地方。是啊,人们生活在天地间,除了物质上的享受需求外,还需要精神上的享受。大自然能给与人们的精神享受是无限的,这也就有了户外活动。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会不断加深。当然,户外活动的形式多样,户外活动者的活动形式也是不拘一格的。一个婺源,你可以一天就知道它,同样是一个婺源,你也可以觉得一辈子都没弄懂它。因此,问话的人和被问的人只是精神享受的层面不同,他们却都是在追求各自的精神享受罢了……。哈哈,题外话又说多了,言归正传吧。
    2012年10月24日,上饶冬泳协会五名泳友自驾车前往婺源大障乡古坦村秋游。这次去婺源时间是早了点,所谓早了点是指看红叶的时间早了点。不过话又说回来,因为是最美乡村,所以去婺源游玩,一年四季都适宜,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游玩内容。到了古坦,我们游览了三个景点,黄村百柱宗祠,石城之晨,灵岩洞群的涵虚洞。游览过程中,我听得了不少的传说故事,选了一些内容加以新编,聊作纪行文字。
    黄村百柱宗祠。这本来应该是一座中国农村常见的宗族祠堂,但是由于建造过程,建筑艺术等一些奇特性,成就了它的闻名于世。一个美丽的村妇对我述说了百柱宗祠美丽的传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雪山景 + 6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2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2-11-1 22:40 编辑


    清初的一个岁末,鄣公山的山道上向北走着一伙人。这是一伙工匠,他们是徽州人,来婺源的黄村为村民们建造祠堂。黄村是个有几百灶烟的大村,建起祠堂来当然也就气派大。这个祠堂光柱子就有九十九根,整个祠堂七进五开。可谁知预算不周,匠人们刚竖好九十九根木柱子,全村人筹集建祠堂的一百万文钱就用完了。这时又恰逢岁末,只好等来年再想办法。于是这些匠人们用斗篷遮盖保护好这九十九根木柱后,也就上路回家了。一路上匠人们都在抱怨着,说本来明年的活都不用操心了,这一回去明年又不知到哪里去找活干。
    正抱怨着,却遇到了一个人。这人正是黄村的,大家都叫他翰公老。翰公老整年在徽州做木材生意,只是到了年末才回家一趟。他知道村里在建造祠堂,自己也出了不少钱,这次回来也是想看看祠堂建得如何了,恰好在路上遇到了这伙匠人。当得知了情况后,他问匠人们要建好祠堂还需要多少钱,匠人们说还需要一百万文钱。于是翰公老心里默算了一下,接着就对匠人们说,你们回去过完年再来接着做,钱我会想办法。于是匠人们就都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21: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2-11-1 22:57 编辑

    回到村里后与族长等头面人物一商量,知道再在村里集资村民们是承受不了的,翰公老便决定兜出自己的家底,出款一百万文钱,把宗族祠堂建造完工。
    第二年,黄村的宗祠终于快建好了,可想不到的事情又出现了。原来这个宗祠在设计的时候,黄氏宗族的人就想出人头地。为这个祠堂设计了九十九根柱子,寝室前的台阶也是设计成九级。意图造个深藏民间的“金銮殿”和“九步金阶”。在封建王朝顶级的数字只能皇帝享用,民间如果用了就有犯上甚至谋反的嫌疑。黄村的祠堂用了九十九根柱子,台阶又是九级,都是最大的数字,于是就有人到官府告密了。这时的翰公老已没钱打官司了,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2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2-11-1 23:04 编辑

    说到这里,村妇停了一下对我说,前面说的就是建这座祠堂所谓两个一百万的故事。接着她又继续往下说……
    翰公老没钱打官司了,村里人也都很着急。怎么办,如果官府查办,不但祠堂要拆掉,可能还有人要坐班房。这时族长想起了一个人,就叫翰公老去找这个人想办法。这个人是谁,他叫张玉书。
    说起张玉书,全村无一人不知道。张玉书不是本地人,从小丧父,随母亲逃荒到黄村。翰公老家的长辈看她们母女俩可怜,便收留了她们娘俩。张玉书的母亲人长得有几分姿色,做事又勤快。翰公老家的长辈中就有人想娶她为妻,怎奈张母坚持不再嫁人,只想一心一意苦熬着把孩子带大成人,以了却亡夫的遗愿。翰公老家的长辈们很钦佩张母的为人,立下家规,以后谁也不得再提娶张母为妻。张母虽为佣人,但全家人都要把她视作家人,她的孩子也由翰公老家培养读书。那时翰公老和张玉书一般大小,两人便一同生活,情同手足。虽然这样,但两人的天分,志向却不一样。翰公老从小就善筹划,处理事情有条有理,与人交往既不占人便宜,也从不吃人亏,对于所学的之乎者也不感兴趣。而张玉书则一心一意的读书,不善与人交往,既不善人,也不恶人。后来翰公老从商赚了大钱,而张玉书则进入仕途,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这个官相当于是皇帝的顾问,在当时是正五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2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2-11-1 23:08 编辑


    经族长一提醒,翰公老果真找了张玉书,张玉书说祠堂的柱子你们就说是一百根,寝室的台阶你们就改成七级。同时还为这个祠堂题了匾,匾上书写着浑厚的“经义堂”三个大字。翰公老回来按张玉书说的做了,这个祠堂也就叫“百柱宗祠”了。官府派人来检查时,对祠堂的柱子数来数去也数不清是多少根,寝室前的台阶倒是数清楚了,千真万确的七级,再加上享堂上又有一块文华殿大学士题了字的匾,这场官司也就不了了之了。直到现在祠堂的柱子也没人能真正数清是多少根……
    故事到这里本该结束了,这个村妇却又神秘地问我,你知道这个祠堂里为什么没有燕子来筑巢,为什么没有蜘蛛网吗?我茫然地摇摇头。于是村妇又接着说下去了……


      
       祠堂建好后,在族里专门挑选了一对夫妻住在祠堂里看管。谁知这一对夫妻住进去后,祠堂的角角落落都结满了蜘蛛网。族长叫他们勤打扫,可是天天依然如故。族长觉得奇怪,可又没办法。因为蜘蛛网多,燕子飞进来总是被网住,所以燕子也不愿飞到这里来筑巢。在农村,燕子不去筑巢的人家,是很晦气的。这祠堂里没燕子来,人们总感到奇怪。可是有一天,看守祠堂人的老婆突然生病,之后一直没好,不久就去世了,从此人们也发现祠堂里的蜘蛛网绝迹了。

      

      
       村民们感到蹊跷,有人便去请了一个道士来释疑。这个道士来到祠堂作法探究了一番,不着边际的说了一句话,此祠堂内原有一蜘蛛精,现在此蜘蛛精已然归位离去。根据道士这句话,村民们便附会猜测起来。最后一致认为,看守祠堂人的老婆是个蜘蛛精,她在这里的时候天天织网。后来她死了,也就是去归位,把蜘蛛网都带走,祠堂里也就没有蜘蛛网了,而燕子则仍然没有再来祠堂内筑巢。

      
       村妇的故事讲完了,我久久地凝望着百柱宗祠,心里念叨着:深奥啊,深奥啊……

点评

一座古老宏大的祠堂,一个曲折动听的故事。  发表于 2012-11-7 15:54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悠悠树丫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1-1 00:4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古镇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1-1 11:40 | 只看该作者

自然归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1-1 11:50 | 只看该作者

九变七保平安,
凡事留有余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1-1 14:0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最美乡村”,这是江泽民给婺源的题词。

       我去过婺源,婺源的农村的确美丽,春天去婺源看油菜花;秋天去婺源看红叶,这都是闻名遐迩的。非但如此,婺源还是名人荟萃的地方,历史上出了不少知名人士。

       婺源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村落——李坑;汪道涵的老家——汪口;江泽民的祖籍——江湾,还有出名人最多的——理坑,这些都是值得一看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1-1 2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11-2 16:3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古镇风光,聆听美丽传说,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11-7 15:56 | 只看该作者
一座古老宏大的祠堂,一个曲折动听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1 01:02 , Processed in 1.89569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