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游泳是人们热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既可消暑降温,又达到健身的目的。但与其它体育项目一样,在游泳时也要做好身体防护,针对游泳这一运动的特点,重点是在运动中与运动后保护好五官。
% b* M% n: u3 s7 w3 X! @" Q5 w 游泳是一项对全身有益的运动,尤其对改善心肺功能有更为显著的作用。然而游泳也可能诱发某些疾病,特别是眼、鼻、耳的疾病。
; e" @/ O, E0 o m$ }$ p 眼———眼睛发红及时给药 B6 k+ N; H- u( }/ b( H$ T
游泳后,常常出现眼睛发红、发涩,有时还会出现较多的分泌物,这是结膜发炎的表现。游泳以后发生的结膜炎,大多数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游泳也容易传播沙眼。游泳池里的水常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是一种消毒剂,有轻度刺激性,可引起非感染性的结膜炎。5 [$ `5 N! B6 {3 G3 [9 j
在游泳池里游泳,受到漂白粉消毒剂的轻度刺激引起的结膜炎,常常是在出水以后眼睛有轻微发红,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以后,就会自行消失了,一般不必治疗。如果曾在未经消毒的水里游泳,容易引起病菌、病毒性结膜炎。常常在刚出水时症状很轻或不明显,过一两天以后眼睛发红,分泌物逐渐增多,对此应该及时治疗,点抗菌素或抗病毒的眼药。
' R. y+ F( b" i2 G 鼻———初学游泳者最好使用鼻夹0 y$ g( i: r) d+ t* }* l9 y
对于初学者来说,鼻夹必不可少。游泳时,身体激起的水波常会把水冲入鼻孔,发生呛水、咳嗽。鼻夹主要能起到用嘴吸气,而不用鼻吸气的作用,防止水进入鼻孔,避免呛水。专家建议初学游泳者最好都使用鼻夹,而已经学会游泳的人,应逐渐将鼻夹去掉,自觉地用嘴吸气,这样即使游泳时间长了,也不会难受。
/ \1 b$ b% Z1 ]* t5 B2 ~ 除此之外,鼻夹主要适合练习转身者及水中有氧舞蹈者使用。戴鼻夹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两小时。
7 m: T* G. R1 `9 o) k `; T _6 ? 口———游泳后要立即漱口+ M" K: R) |" c7 o, y: z1 e
近几年,每年夏季青少年牙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口腔专家认为,牙病增加同夏季游泳后不漱口有关。1 ?% b) g5 e5 E3 W
为保持游泳池水的卫生,通常加入氯气或漂白粉,这样在水中就产生了一定浓度的次氯酸和高氯酸,次氯酸和高氯酸对牙齿釉质有严重的腐蚀作用。上海市某医院口腔科医生曾在入夏后对1000名中小学生的牙齿进行检查,发现90%以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如龋齿、牙齿釉质缺损、牙周炎、牙槽炎等。在这1000名学生中,游泳爱好者占70%以上。因此,为了保护牙齿,建议游泳爱好者游泳后别忘了刷牙或漱口。
6 |/ F% K! Q* Y3 l% K 耳———游泳后排净耳内积水
0 J7 _: T6 Q' I" A1 _: I' L7 _' q' D 游泳时灌进耳道的水若未及时排出,脏水浸泡外耳道的皮肤,使皮脂腺开口肿胀,有害物质排不出,再加上受水浸泡的外耳道发痒,人们常常会下意识地去挖,容易损伤皮肤,引起感染。此外,游泳时从鼻腔呛进的脏水,也极易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 _$ ^2 V1 D& Y& c, z
专家教你六种护耳方法:
! y2 v" N# Z/ E" S& y: S$ n/ ~: \ V 1.游泳前先清理一下外耳卫生。如外耳道有耳屎应及时清理,否则耳屎被泡涨后容易引起疼痛发炎。
2 \ B8 e# R6 _6 g) `! w5 J 2.入水时要注意姿势和方法,不要使耳朵直接拍击水面,以免发生鼓膜外伤。4 `: Y2 C3 K% P4 a. T% i7 R/ S
3.游泳时可用蘸有凡士林油的脱脂棉塞紧外耳道,以防脏水灌入耳内。
7 i0 G) g6 H7 w+ B 4.游泳后及时把外耳道内的积水排净。头部歪向积水的一侧,用同侧的手掌轻轻托打头部,就可将水排出。# H$ x$ j- n% U4 o- S% h( ]5 C$ b) E* K
5.如耳内发痒,可用75%的酒精棉轻擦外耳道,禁用手挖。如感到耳内疼痛,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 l2 R, x9 h7 m( r. Q 6.鼻子呛水后应按住一侧鼻孔,轻轻将水擤出(不要同时捏两个鼻孔用力擤),或抽吸至后鼻孔,从口内吐出。
6 B4 }# r+ p0 f 患有中耳炎的人,如鼓膜有穿孔,脏水进入中耳后,会使中耳炎加重,因此,中耳炎患者一般不宜游泳。 8 y' g8 [, F, I& h' k# c, L2 V% ~2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