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香官愚叟 于 2013-8-6 21:56 编辑 0 E, E) T) R" v h5 @
' ~% F, l1 f6 U1 T! r) W( v中共中央一支笔、政治秘书——胡乔木 胡乔木,1912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原名胡鼎新,笔名乔木,北乔。胡乔木由于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文字修养为毛主席所重视,他以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文辞获得了党内外享有盛名的学者和章辞家的称号。胡乔木于1941年担任了毛主席的政治秘书,并成为中央重要的笔杆子,他先后协助编选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等重要党史材料,并参与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文件。 ' N+ \ W1 \3 U
1945年8月胡乔木随同毛主席来到重庆参加国共谈判,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他的同乡、同学乔冠华此时也在重庆,老友相见甚欢,此时的乔冠华也是个笔杆子,发表文章也使用“乔木”作笔名,而胡乔木当时也正使用这个名字,两个“乔木”聚集在一起,他们发文章时叫人搞不清到底是哪一个“乔木”。 ' r8 l/ {' S. r: P2 K9 r1 }0 Q
* P( O# r6 ~5 t8 v: |% z. A- H
乔冠华曾经到德国土宾根大学哲学系进修,获得了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时事晚报》工作,撰写时事评论,就是此时他给自己起了笔名——乔木,当时他并不知道老同学胡鼎新进入延安并且也取名字叫“乔木”,好在一个“乔木”在香港,一个“乔木”在延安,距离遥远,倒也不相干,不过也曾闹过小小的笑话:正在白区工作的胡乔木的妹妹方铭,看到香港报纸刊登“乔木”文章,便以为哥哥在香港,并且还给哥哥写了信寄过去,但是这封信竟送到了乔冠华的手中! 8 k$ ^' e1 T: e& q& v
这么一来人们渐渐发现有两个“乔木”,于是称延安这个为“北乔”,称重庆那个为“南乔”,而眼下两个乔木竟然相聚在一起这就“麻烦”了,有人要他们其中一个更改名字,但是两个人都喜欢“乔木”这个名字,都不愿改动:“南乔”以为,他本姓乔,用“乔木”笔名,顺理成章;而“北乔”呢,他连妻子的名字谷羽都出自同一典故,怎能再改用原名胡鼎新呢?于是便有了毛主席为“二乔”断名这一趣闻。那天大家在毛主席那里谈起了“南乔”和“北乔”的事,一致请毛主席作出评判,经毛主席一问后知道,是胡乔木先用“乔木”这个名字,而“南乔”乔冠华真姓姓乔,“北乔”的真姓姓胡,于是毛主席提出一个建议,“北乔”在名字之前加个“胡”字,南乔则仍用乔木原名,从此两乔之间便有了区别,而“胡乔木”的大名也随着时局的发展而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6 N4 \ y: ?: t; H
8 [1 ] A) o! j. i# f
建国后胡乔木曾担任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以及新华通讯社社长等职,参与编辑了《毛主席选集》,正是由于他的这些丰富经验和编写经历使他对中共党史达到了烂熟于胸的地步。1951年6月,胡乔木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毛主席指示以胡乔木的名义发表,这由此而成为胡乔木的代表作。
- d0 \' q) w# V/ W6 j1 O 1956年的一天,刚刚从起草中共八大文件的忙碌中透过一口气来的胡乔木又陷入新的忙碌之中,毛主席给他一个重大的任务:写一篇批驳赫鲁晓夫的大文章!事情源于苏共二十大中苏两党的分歧,胡乔木奉命起草了《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该文发表以后一时间内震撼国内外,毛主席不止一次地称赞过“再论”,这再次显示出胡乔木深厚的理论功底,这篇文章也成为胡乔木一生笔耕的巅峰之作。这时的他,不仅仅是“中共中央一支笔”,他已经是“中共中央大手笔”了。
# A" ]$ U+ {8 {' b Z R 毛主席曾说胡乔木是“一介书生”,这话倒颇为合适,虽说胡乔木高官多年,但是他依然书生意气,书生作风。
! N) y2 w% c. O9 b1 b “文革”期间,胡乔木怀着深深的失落感离开了中南海并多次受到批斗。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胡乔木随着邓小平的复出而复出,并为拨乱反正纠正“左”倾错误而努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他为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努力,之后又积极推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发起、编写工作。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对正确评价毛主席肯定毛主席的历史地位和毛主席思想的指导地位付出了巨大心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y/ o9 f* Z! R e. j
. a* S5 O6 T( U2 y
8 q6 z( E: {6 O% r. x) i
8 `* |" `# @2 F9 I! S4 b2 Q 总管家、日常秘书——田家英
$ A. {5 C2 `+ }/ p/ b8 X, e 田家英1922年生,原名曾正昌,四川成都人。 5 r+ s: J" p6 J
田家英于1937年到达延安,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陕北公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宣传部工作。他于1948年10月经胡乔木介绍,来到毛主席身边担任了毛主席的秘书。在此之前田家英曾经担任过毛岸英的老师,那时毛岸英刚刚回国,由于长期待在苏联,毛岸英的汉语讲不好,毛主席打算请一位老师来教毛岸英历史、语文,而此时的田家英由于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从侯方域说起》一文,毛主席读后颇为赞赏,虽说那只是一篇千余字的杂文,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史功底和敏锐的思想。对毛主席来说,文笔如此老辣深沉而作者竟然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颇为感慨,这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那以后毛主席便注意起田家英这个“少壮派”了。当毛岸英需要一位老师时,毛主席就想起了田家英——田家英熟悉文史,年纪和毛岸英差不多,请他当老师教历史、语文,再合适不过了,就这样田家英开始当起毛岸英的老师来。 + K9 L! c- w K+ u$ H1 B. L3 v
t$ C( _# \5 }7 f3 b- j8 V/ z$ G$ x& \% M6 r, H
6 Y0 Z/ s% w7 Y! r7 I9 _& q
自从担任毛岸英的老师之后,田家英和毛主席的交往也就多了起来。那时由于正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毛主席的工作变得异常繁忙,秘书工作加重了,需要增加新秘书,这时在陈伯达、胡乔木的推荐下,田家英开始担任起了毛主席的秘书。
, X( V# E7 i2 |* i& N0 ?: T7 G 田家英为人忠厚老实、细致干练,深得毛主席的信赖、倚重,毛主席的存折、稿费、印章都交给他,这充分显示了毛主席对他的信任。
9 k* y1 f4 X. y 作为毛主席的日常秘书,田家英把主要的精力与才华都用于协助毛主席的工作。他事无巨细,凡是毛主席需要他做的他都尽力做好,从起草文件、下乡调查、处理信访直至保管存折,可以称得上是大管家。他对毛主席极为敬重,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他更是深受毛主席的熏陶与感染,田家英和毛主席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这使他们成为了忘年之交。
8 \% a6 d) |7 [) X; p& @: q% a. R1 U# p. \8 r$ O; R# _/ M
毛主席与田家英的诗交较深,他除了欣赏田家英的文采之外还看中他的古文诗词的扎实功底,田家英有看书过目不忘的本领,他能背诵许多像贾谊《过秦论》这样长篇的文章,对他来说,背诵古诗更是他茶余饭后的一个消遣。毛主席有深夜工作的习惯,为此,田家英也保持着与毛主席同步工作的习惯。1961年11月16日清晨,忙碌一夜的田家英刚刚宽衣解带,就连续接到机要员送来的毛主席三封内容相同的信,都是让他查找“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这两句诗的出处,田家英知道毛主席将有新作问世,凭着他对古诗词的深厚功底,没费多大功夫就找到了诗的出处,那是明代高启的《梅花》九诗之一,是婉约派的诗词。毛主席自己的诗风豪迈雄健,但是他对抒情味浓、艺术性高的婉约派诗词也不排斥,在这些诗的触发下,毛主席直抒自己的宽广胸怀,写出了很多好诗,其中不乏千古绝唱的革命之诗。
# M0 E) S* p& t: X
9 w2 x7 w6 J! c7 @但是由于毛主席晚年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在思想上,田家英和毛主席产生了分歧。田家英向来敬重毛主席,把他视为导师、父辈,正是因为他对毛主席的爱之切,才对一些倾向忧心如焚,正是由于他不会“见机而作”,使他成为江青和陈伯达的眼中钉,进而他被安上了“篡改毛主席著作”的罪名。 + Q4 e$ [5 Y: d2 x) G
那是1965年的寒冬,毛主席再次来到杭州。该年12月他在杭州召集五位“秀才”:陈伯达、田家英、胡绳、艾思奇、关锋召开会议,要他们每人为一本马列经典著作写序,由于那天毛主席的情绪非常好,便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所聊的内容大大超过了写序的范围。毛主席谈着谈着忽然又转移了话题,针对1965年11月的《文汇报》所载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和12月8日的《红旗》杂志所载戚本禹的文章《为革命而研究历史》,毛主席说了一段评论式的话,在他谈话刚一结束,陈伯达就把这事告诉了江青,于是原本只作为毛主席随口而说的话却要整理出谈话纪要,于是这一任务便落在了田家英的身上。田家英看过纪要后,删去了毛主席关于姚文元和戚本禹的那段评论式的话,此时的田家英完全是出于正气、正义而删的,不料他的这一举动却触怒了江青一伙,于是他们给田家英安了一个在当时足以置之于死地的罪名“篡改毛主席著作”。 3 A; B* v: \9 s, @) m5 U
田家英毕竟是一介书生,毛主席和田家英在闲谈中曾戏言在田死后应立一墓碑,上书“读书人之墓”。田家英继承了读书人的好传统——好学敏思、忧国忧民、洁身自爱、不睦名利、以天下为任,以苍生为念,正是这种优秀的传统铸就了他新一代读书人的性格,即便革命成功身居高位也不曾异化为官僚政客,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使他无法防御那些玩弄权术的小人,最终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 U% W& w- o8 ?6 l4 l. t# _- s# l
1966年5月,被逐出中南海的命令给田家英以沉重的打击,在他蒙受陷害时他以死相抗,他离世之际不过44岁。1980年,田家英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 / I) V7 P3 I6 y* l
8 m! ^2 y/ m1 S- d7 J" u, b . P. N( Q2 P1 R& c
- |! k. V H9 j& \& A
长期追随的人、机要秘书——叶子龙! h2 ]! p. X" E" v, k# n( d. T* C
叶子龙,原名叶良和、叶佐臣,1916年12月29日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少年时代就接受进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叶子龙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年仅19岁的他就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从那时起一直到1962年,叶子龙一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时间长达27年。作为长期在毛主席同志身边工作的人,几十年春风秋雨,叶子龙一直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陪同毛主席两次访问苏联,护送毛主席进京,从延安的枣园,河北的西柏坡,到北京的丰泽园,这期间凡是毛主席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他忠厚诚挚的品格,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多次得到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称赞。 $ Z1 } x7 H* V2 d* p* V
/ N: f4 }( D$ o- C+ X" r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冒着很多常人所无法想象的风险,同时也要有异乎寻常的勇气。叶子龙在担任毛主席机要秘书时也曾被人诬陷过,这就是所谓的“窃听器事件”。
3 j2 L( m1 o2 Y7 k% A; i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作为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叶子龙有个深切的体会,那就是毛主席的一言一行都有着强烈的目的性,从不做无用的事,不说无关痛痒的话,所以对他说过的话要格外的留心。进城以后,叶子龙总想尽量地把毛主席的话一字不漏地记下来,为此叶子龙想过很多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采用录音的方法。录音作为现代化记录的手段,对于记录、整理、保存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是完全必要的,而且实践证明效果也很好。早在延安时,为了准确记录领导人的讲话,我们培养了一大批速记人员,直到解放后速记仍是记录领导讲话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机要室的工作越来越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了。1956年以前,机要室作为中央的核心秘书部门却没有记录人员,更没有现代化的录音设备,为此,叶子龙几次与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谈这个问题并请示周恩来筹划录音工作。从1956年下半年开始机要室便陆续购买了录音设备,培训了专门的录音人员,不料这在“文化大革命”中却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诬陷成所谓的“窃听器事件”,说成是在毛主席身边“搞特务活动",是“为彭、罗、陆、杨反革命集团搞情报”,在这所谓“秘密录音”一案中,不仅中央办公厅的领导干部和机要室的许多同志被迫害,而且还株连了中央和地方单位的一些负责人,使许多好同志蒙受了不白之冤,叶子龙也受到株连。
) q5 s8 Z+ U* \ A. I( B% y: T
" {+ C! c5 ^% k2 R; u叶子龙把毛主席看成自己的良师益友,是毛主席把他从一个年轻的红军战士培养成为一名党的干部,同时叶子龙也从毛主席那里获得了多方面的精神财富,到1962年5月,叶子龙调任北京市委工业部副部长。昨天写到这儿,没想到有个不速之客黑客侵入我的计算机了,和朋友一起捣鼓了半天,后来又买了个媲 西伊遮斯,那个东东能够专门防止屏幕监控、键盘鼠标记录,防止聊天记录被偷看私密信息被偷取等,有了这个宝贝心里踏实多了。他告别了毛主席,离开了中南海就再也没有回去。叶子龙1982年11月任中共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咨询委员会委员;1983年7月任国家安全部咨询委员会委员;1992年6月离职休养。2003年3月叶子龙在北京逝世。 * a: p4 `, y2 t! z
! c6 v: ]7 A! x( M! V- r 2 V; U8 i2 B7 u1 d9 h" ~3 M/ X4 ]- D
3 y# Y' V- ?+ v, M0 y
野心家、政治秘书——陈伯达- i' p, R3 p$ Z6 K
在毛主席众多秘书当中,陈伯达是担任秘书时间最长的一个,前后共达31年。 4 @$ _' s' \* d
陈伯达1904年生,福建惠安人,原名陈尚友,早年就读于上海劳动大学,后去苏联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到达延安。初来延安的那些日子他的心情不是那么顺畅,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陈伯达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 _. g& u8 j0 R
那是在延安一次座谈会上讨论孙中山思想,会上对孙中山思想的阶级性发生了争论。一种意见说,孙中山的思想属于小资产阶级;另一种意见认为孙中山的思想属于民族资产阶级,争论颇为激烈。就在这个时候陈伯达开始展示他的本领了,由于他说话口音太重,所以他发言时尽量把语速放慢,以便让大家都听懂。陈伯达采用了对立的双方加以统一的方法讨论孙中山思想而引起毛主席的注意,他说:“我认为,孙中山的思想有两个两重性——既包括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两重性,又包括民族资产阶级思想的两重性……”,毛主席称赞“很恰当地分析了孙中山思想的阶级属性问题”,会后毛主席还专门把陈伯达留下来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随后毛主席又邀他参加接待外宾的宴会。当他得知陈伯达通晓古代哲学,而他正巧也对中国古代哲学饶有兴趣时,他们之间便有了共同的话题,越谈越投机,竟把美国客人搁在一边……这一天成了陈伯达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成为毛主席的秘书。陈伯达成了毛主席的秘书后,毛主席让他超脱于一般秘书事务,主要从事政治理论研究工作。 5 c( z0 T* T1 [ b: P
. r, T. c/ d, Q" F' j陈伯达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他手中的笔一直在写文章:民主革命时期,他写下了《人民公敌蒋介石》、《中国四大家族》、《评〈中国之命运〉》等,解放后他又写下了《论毛主席思想》、《斯大林和中国革命》,参与起草了“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二十三条”、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六条”等。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打败蒋介石、建设新中国的胜利大进军中,陈伯达在毛主席的统率下也曾经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做出过一些贡献。 9 U9 g1 V. c2 t0 @# `
一个人的人品如何往往会通过一些具体的小事表现出来,陈伯达也不例外。他曾随毛主席出访过苏联,就是在出访莫斯科的日子里,他的那种爱出风头、争强好胜的鄙处暴露无疑。那是在一次与斯大林会谈的时候,毛主席谈起了蒋介石,这时斯大林忽然对着陈伯达说话了:“哦,我读过陈伯达同志的《人民公敌蒋介石》。”陈伯达本来一直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当他在听到斯大林提及他的著作时非常高兴,整个人马上变得兴奋起来,还未等翻译把话说完,懂俄语的陈伯达已经放声笑了。
& J+ l4 x0 D/ P( k& O8 G 斯大林把注意力从毛主席转向陈伯达,斯大林甚至举起了酒杯走到陈伯达面前:“为中国的历史学家、哲学家陈伯达同志干杯!”陈伯达也举起酒杯回敬道:“为全世界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斯大林同志干杯!”这时的陈伯达已经忘乎所以,为自己在最高级会谈尚能这么大出风头而兴高采烈,这明显违背了基本的党际交往规则,因此事后受到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批评。
! Z2 a0 ~8 Z4 y! t. A4 z6 T% J 陈伯达善于见风使舵,察言观色,在“文革”中红极一时,成为中共“第四号人物”,是中共九届政治局五位常委之一,同时又是臭名昭著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的组长,“文革”初他曾经是江青的亲密伙伴,后来又倒向林彪,成为林彪的“军师”,堕落成为反革命集团的主犯之一,犯下了严重的罪行,成为历史的罪人。
; S* p5 z }2 |; X% ^" V3 J9 o, q1 D9 ^& u j" O2 }6 z) t* Y
Y3 c7 x! i. J7 u# x
+ q" r6 G1 |7 d- ?; ~* G
夫人、生活秘书——江青& u5 s+ D) \& K7 t5 `
江青,1913年生,山东诸城人。她与毛主席结婚后,名义上是中央军委办公室秘书,实际上就是照料毛主席的生活,当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在婚后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她还扮演着“贤妻”的角色,但是江青本质上是一位颇具野心、不安分的女人,在她地位巩固以后,她便渐渐得意起来,她利用其“第一夫人”的身份,充分发挥其以前的文化专长,开始干预起政治来。她出任“电影指导委员会”委员,批判电影《武训传》使她终于得以崭露头角,这令她颇为得意,从此江青便开始越出她应有的职权,步入了政坛。
# [" W9 K' l8 D
% J9 @" ~! u @4 o x4 B. G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时,正式决定任命江青为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在提名江青时,毛主席曾表示反对,说江青不行,常委们经过讨论,认为毛主席的生活秘书还是由江青担任比较合适、方便,就这样江青有了一项正式任命,即毛主席的生活秘书,此外她还有两项任务即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文化部电影局顾问,她就利用这些原本不应属于她的政治职位与地位紧紧盯住局势的发展,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用价值的机会。在“文化大革命”中,江青更是“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个人野心急剧膨胀。此时的江青不仅仅满足于只有国内知名度,她还想要有国际知名度。她深知记者、作家手中笔的影响力,她更知道“无冕皇帝”的威力,她寻觅着自己的“斯诺”,她希望她也有一本在西方广为传播的传记,最初她找到了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可在韩素音那里碰了一鼻子灰,但江青仍不放弃,继续寻觅着自己的“斯诺”。恰恰这个时候维克特出现了:维克特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中国近代妇女运动,但是所获无几,正为难以出研究成果而发愁之际,江青的热烈握手表明了写作江青传记这一新课题远比研究中国现代妇女运动更容易获得成功。既然一个愿谈,一个愿写,两人一拍即合,这样写一本书的意念已经明确,于是开始长谈。两人的谈话前后共达七次,十六个小时并记录整理成文稿,虽然由于毛主席等人的阻止使文稿未落入维克特之手,但是维克特根据自己的笔记还是写出了关于江青的传记,书名为《ComradeChiangChing》,后来被译为《红都女皇》,书的封面上印着江青在延安所摄的披着军大衣的侧面照片,书前印着江青赠给维克特的一首诗。《红都女皇》一书的出版在国内外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 N8 V0 R2 Q8 Y$ A* {0 Z9 p
多行不义必自毙,江青在“文革”期间倒行逆施,引起了毛主席的强烈不满。毛主席多次对她进行严厉批评,并警告她和张春桥等人不要结成“四人帮”。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后,江青等人更是加紧了篡党夺权的脚步,但邪恶终究战胜不了正义,江青最终还是受到了人民的惩罚。 ; c& d# M: B9 Z( X- k; E
4 y# A( B- M) I5 i3 {
6 q) U$ t% [+ n) W# {; C( z& `8 z - w3 v- }6 Z m! i x% Y5 r
' O4 Q# T: ?/ y- \( `8 W* B2 s/ r2 t5 j+ L# v2 V
3 J# \7 {- Y& V, L, o5 W/ [) o8 h/ w9 N% F \
0 x: W' e& L, j( O- G: R# }+ e2 N
/ }' {3 j& d3 U; O8 ~. @0 z9 i1 d- ]% _& T( j N; ^' o, }6 Q
! `7 H& C: a8 [, L; `
0 [: S6 L) E" t" L/ o4 U) ^% U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