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亲水智者 于 2013-8-9 13:08 编辑
( f* _( A9 ^5 y3 {9 b9 R- t; B2 @! C5 O
旗帜不倒,精神永存+ r1 Q( m2 D" @( L
怀念忘年交泳友——李祖杰先生5 p/ N: \/ T- r/ p
李老走了,走的突然而又依依不舍。失足摔跤前一周末,还与谢会长等七位泳友往返横渡长江,事后高兴地对我说,自己没有拖队伍后腿,一直游在前面。七月十六日清晨,我们一起横渡清江,李老是侧泳去,仰泳回,游完与大家拉会家长里短后道别。下午QQ冬泳群就蹦出洋船发的消息:李老游泳摔跤,伤势严重,大家注意安全。噩耗传来,我们一直揪着心。后来我从泳友那里得知,七十三岁的您,头颅经历了西瓜失手落地般的撞击,还在医院顽强坚持了八天,不是一般老人会有如此奇迹。只有我们明白:是顽强的毅力支撑您熬过这八天的,是对冬泳的热爱,对我们的不舍让您难于磕上双眼….. 二十四日十一时,在您弥留之际,我们来到您身边,您感觉伙计们都齐了,才放下眷念安心地咽下最后一口气,您是把我们冬泳队装在心里呀!把每一个伙计装在您心里呀…1 u" M7 p0 `$ M% T, x/ W
李老走了,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2 {( y1 R7 b& m
我与李老相识相知相好,不足五年,年龄相差接近两轮。期间聚餐仅限于冬泳年会和人情往来碰面,屈指可数。情感交流多在江边、水中。4 b+ u* v. k( ~' z4 d+ Z
我记得,开始到清江游泳,从安全出发,常与同事蔡兄结伴而去。可没几天,您很快记住了我们的姓氏,送给我们“来菜”、“菜来”雅号,日后遇见我们从公园台阶走来时,总是风趣地说“菜来哒!我们可以下水哒!”“来菜”、“菜来”通俗易记,成为我俩融入游泳圈里一张名片,很快许多老队员通过这两个“绰号”认识了我们。
/ Z4 V5 ^9 _6 ~$ s7 |我记得,李老送给我们一本小册子《仰天畅泳随录》,扉页上钢笔题诗,“《多谢四方泳友》——歌声伴人飞,清江随我游。。。。。。”字迹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书中记录了冬泳协会历程、趣闻轶事、快乐花絮、队友风采……一组组“歪诗”打开我了解协会的“广角镜”,让我很快恋上这个圈子。里面一首《自嘲》:“少年辅弼志,人笑蛀书虫。投身沉大海,执骨撒长空。掌中无所有,亲友各西东,莫言下水鬼,充当高尚翁。”道出了您的兴趣爱好和一生的坎坷4 x! @. `0 N) ^* y7 Q
我不免叹息:一双秀才手,摊上拖板车的命!# D: d' t- J" `& N
我记得,您给我讲刘迪大意失“荆州”。提醒我们:游泳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远离船只。此后您的话成为我游泳的座右铭,令我放弃了许多冲动、冒险行为,受益匪浅。
. A+ }. p+ x, y9 ~我记得,协会重大活动,您不倚老卖老,积极参与每次活动,不是裁判就是自愿者。每年春节集体“祭河神”,您总是聚精会神虔诚地奠酒,为大伙祈求平安;不少队友身体这里疼那里痒,您总是雪中送炭、奉送秘方;也有队友爱上您的墨迹,您总是无偿赠予。骑着花50元买来的二手自行车的您,圈子里队员婚丧嫁娶,乐意捧场;每年会费总是交在前面;还有,您了解协会十周年庆典经费拮据,积极支持募捐,带头献上200元爱心,“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您的口头禅。
/ n/ |8 t" s3 h0 l S我记得,您无数次横渡清江,多次畅游长江,还游过汉江、漳河。2005年参加全国清江画廊杯游泳邀请赛,夺得老年组第七的骄人成绩。也是这一年,您与泳友在清江桥下救起一名轻生女子,避免了一个家庭的悲剧。今天,您去了,被救者不会忘记您,我们不会忘记您,清江也不会忘记您。0 n7 ]$ v$ l3 Z0 v- a/ m* i
还记得,去年冬,您的身体抗寒能力“减法”做的厉害,与往年比,游相同的距离,上岸后,身体开始摇摇晃晃,手指捏纽扣开始颤抖不听使唤,脚跟冻紫冻破皮。小您22岁的我有时依据自身体感,弱弱地问您“冷不冷”,您说“我怕冷更怕死,但不能停下来”。是您带头践行冬泳精神,让我们有了顽强的毅力,具有了勇者的气魄。您是一面旗帜,永不倒的旗帜!
* d- w; o9 p/ T李老走了,与孔子年纪平齐,虽没官居要职,家产万贯,却有60多位非亲非戚的泳友们自发地为您送终,不少女队友,泣不成声。洋船为核心的协会班子成员担当“八大金刚”,二十六日凌晨,抬着您缓缓离开宅院,来到灵车跟前,高高举上车板。同时举起的是您追求的冬泳协会“刻苦锻炼、友爱互助、健康快乐”的精神!这精神永存!; t* R! d+ P3 c! n
追思古人,感悟人生,我们一定要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安全健李老走了,走的突然而又依依不舍。失足摔跤前一周末,还与谢会长等七位泳友往返横渡长江,事后高兴地对我说,自己没有拖队伍后腿,一直游在前面。七月十六日清晨,我们一起横渡清江,李老是侧泳去,仰泳回,游完与大家拉会家长里短后道别。下午QQ冬泳群就蹦出洋船发的消息:李老游泳摔跤,伤势严重,大家注意安全。噩耗传来,我们一直揪着心。后来我从泳友那里得知,七十三岁的您,头颅经历了西瓜失手落地般的撞击,还在医院顽强坚持了八天,不是一般老人会有如此奇迹。只有我们明白:是顽强的毅力支撑您熬过这八天的,是对冬泳的热爱,对我们的不舍让您难于磕上双眼….. 二十四日十一时,在您弥留之际,我们来到您身边,您感觉伙计们都齐了,才放下眷念安心地咽下最后一口气,您是把我们冬泳队装在心里呀!把每一个伙计装在您心里呀…1 p9 d8 b3 N# ?4 S* q* ]% p
李老走了,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d( A1 J# ~: P5 ?3 ?" s' c
我与李老相识相知相好,不足五年,年龄相差接近两轮。期间聚餐仅限于冬泳年会和人情往来碰面,屈指可数。情感交流多在江边、水中。 ~9 S- K% o ]% O( ]5 F. b
我记得,开始到清江游泳,从安全出发,常与同事蔡兄结伴而去。可没几天,您很快记住了我们的姓氏,送给我们“来菜”、“菜来”雅号,日后遇见我们从公园台阶走来时,总是风趣地说“菜来哒!我们可以下水哒!”“来菜”、“菜来”通俗易记,成为我俩融入游泳圈里一张名片,很快许多老队员通过这两个“绰号”认识了我们。
* U2 h m, J' H9 K1 P* Q我记得,李老送给我们一本小册子《仰天畅泳随录》,扉页上钢笔题诗,“《多谢四方泳友》——歌声伴人飞,清江随我游。。。。。。”字迹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书中记录了冬泳协会历程、趣闻轶事、快乐花絮、队友风采……一组组“歪诗”打开我了解协会的“广角镜”,让我很快恋上这个圈子。里面一首《自嘲》:“少年辅弼志,人笑蛀书虫。投身沉大海,执骨撒长空。掌中无所有,亲友各西东,莫言下水鬼,充当高尚翁。”道出了您的兴趣爱好和一生的坎坷,我不免一声康是我们泳友们须臾不可懈怠的严肃话题。我们每个冬泳人坚持游泳就是在用行动践行健康理念,诠释对生活的热爱。
* L7 R( { l' T4 r* e; y# p李老在生命的最后十年,融入冬泳协会大家庭,是您最快乐、最享受的十年。在去游泳途中遭遇不测,让我产生无限感慨!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生命的诞生与结束是如此地不可逆转,跨越阴阳界限是如此的无可奈何。生命旅途匆匆,世间之事难料。我们每个冬泳人,始终坚持我们的信仰——健康快乐!
+ O M4 z! o. h* W6 d李老,您在天堂还好吗?有电打鱼吗?有偷向江中排污吗?天堂有像清江长江一样清浊分明、两极分化严重现象吗?
; N) ^( Q$ L( r5 A. X, Y4 A) M c没有,那边肯定没有!那里湖面总是澄清,那里空气充满清馨,雪白明月照在大地,让人惬意……!要不您不会离开我们撒手而去……!
3 }, |; q1 Z4 b/ u! x' s) W" A, T1 m/ E呜呼,斯人已去,风范犹存;我要对您说:旗帜不倒,精神永存!
' Q* w V, X* y5 I6 Y4 C 宜都冬泳专区-----来武新
5 o5 }) x* q' Z- u. b% B
0 u; U1 ~% N!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