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97|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飞往芝加哥——旅美札记(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2 1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3-8-22 15:47 编辑

前言5月29日早8点,乘南航cz3281航班从桂林飞往北京,我和老伴踏上了赴美探亲的行程。女儿已在美国打拼七年,虽然求学期间利用假期三度回国看望我们,但自从在美国有了工作后,她就再也无暇回国探亲。退休后,我们两老时间有了余裕,这才起心到美国看望女儿。
从今天起,我打算将此次旅美见闻用图文方式贴上论坛以飨泳友。尽管只有短短两个月的走马观花,无异于浮光掠影,但由于融入在女儿的美国家庭里,用平视的目光近距离扫描美国,用平和的心态真实地解读美国,在平民化的生活中感受现实中的美国。故而,都是随机拍摄的寻常视角,都是不带偏见的实际记录,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另外,由于在美国,女儿提供给我的是工作电脑,不宜安装中文程序,我带去的U盘也插不上,故而图文均捱至回到桂林才得以系统整理。时间延后,也请网友们谅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8威望 +26 收起 理由
缘在鸳鸯江 + 2
玉米花 + 1 赞一个!
桂平坐看云起 + 2 赞一个!
萝卜洲老兵 + 4
采菊东篱下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5:49 | 只看该作者
按理说人过花甲,心如止水。可是,飞机不知乘坐过多少次,出境也不下三回的我,却在美联航UA850航班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腾空而起的瞬间,莫名地产生出一种宛若鲤鱼跳过龙门的感觉。跨出国门的我们此次将远涉重洋,飞往中国人既熟悉也陌生的美国。见识堪称金元帝国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即将见到阔别四年、日思夜想的女儿,都是我们长久的期待。为了这些,12小时的航程,我们早就作好了心理准备。可是,航程中多种未曾预料事件的出现,从所未见的多种视觉冲击,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给我们带来了始料未及的阵阵惊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漫长的空中飞行可以体验不少新的惊喜,获取更多的感性认识。  发表于 2013-8-22 16: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5: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3-8-22 15:55 编辑



一,飞行路线的悬念揭晓,是未曾预料的第一件惊喜
出发前,遇事爱琢磨的我,就航迹问题作了一些功课。
从平面地图上直线划出北京到芝加哥的航迹大致为:北京至天津一带进入海区,飞越浩瀚的太平洋,由西海岸进入美国本土,抵达芝加哥。
可是,多次往返于这条航线的女儿告诉我,飞机是从北极飞过。我也曾到地球仪上验证此说。由于误将“从北极飞过”当成“从极点飞过”,划来划去,都不是直线,总觉是在绕圈子。心存误区,线图自谬,否去此说,也就未往心里去。
此次亲历这条航线,也就想直观求证航迹问题。
起飞后两个小时过去了,机翼下仍是陆地的景物在变换,预料中单一色调的大洋并未如期出现于视野。困惑中,脑子里突然灵光闪现,想起2010年在由香港飞台北的波音747上,能在座前屏幕上查看飞行轨迹、所处位置与海拔高度等相关信息。想必,执行此次飞行的波音777也该有此种功能。果不其然,不仅顺利查看到飞行轨迹的相关信息,而且,飞行航线图还处处让人觉着惊喜。按照屏幕划出的那道航迹,飞机自北京起飞后,就一直往东向北,从黑龙江的黑河一带出境进入俄罗斯,到海参崴进入鄂尔库茨克海湾,至勘察斯半岛西北部进入东西伯利亚,过白令海峡北部进入东西伯利亚海,在北冰洋极地穿越国际日月变更线到西半球,飞越美国广袤的阿拉斯加州,进入加拿大西北部,由中北部的明尼苏达州进入美国本土,继续向东到达目的地芝加哥。全程约10800多公里,行程约需12小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飞行轨迹的介绍,使我们了解新的地理知识。  发表于 2013-8-22 16: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5:58 | 只看该作者
原来,这是一种平面地图和球面地图的差异。一般人在脑子里常识性储存的是平面地图模式,因此也就理所应当地认为最短行程应该是向东直穿太平洋进入美国。然而地球是一个球体,如果把北京和芝加哥的连接线投影于地球仪上,就是一条东西向的大圆航线。当然,再用平面图反映在屏幕上,就成了一条东西向凸向北半球的高纬度圆弧。这种通过地球圆心形成的大圆航线飞行距离最短,飞机长距离飞行的航线都是这种大圆航线。
对于我来说,这是条略显神秘的飞行轨迹,一旦揭晓,即将到来的旅程就赋予了几分传奇的色彩,让我怦然心动。
你想啊,一次航程就将飞经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这四个国土面积居世界前四位的大国,能不让人期待吗!
再说,航迹视线覆盖国人通常难以企及的鄂尔库茨克海、勘察斯半岛、白令海峡。更不用说东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北冰洋这些有着亘古不化冰川的极地和毗邻极地的极北苦寒之地,那更是生命的禁区,是几乎没有人类活动之地,能有机会把目光投向这些神秘的处女地,能不期待?何况,由于飞行方向逆向于地球自转,整个航程无论飞在何处,都是当地时间下午3点到4点的时间停滞或倒流,故而还能获得最佳的日照条件,以利俯瞰每一片神奇之地,何其妙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楼主的介绍,给我们开眼界了,也增长了知识。  发表于 2013-8-22 16: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6:01 | 只看该作者
二,美妙视角造就月亮之上的奇特天象
飞行在广袤的东西伯利亚时,有一弯月亮的淡淡白影,一直伴随在飞机的右舷窗外。飞行方向不变时,飞机与月亮保持肉眼察觉不到的相对静止状态,这不奇怪。奇的是月亮总保持在比飞机还低的位置,并逐渐等高。这就让我们长时间享有月亮之上的奇妙感觉。
有句歌词唱道:“我在仰望,月亮之上……”的确,在寻常视角里,月亮是需要仰望的。在球面体的平面处,人的视线受制于直线视物,不可能高于刚出地平线的月亮。即便身处高层建筑,也因提升高度有限仍难达到平视角度。若还是借助山体,恐怕也得站在独秀于群山的高山之巅。可是,月亮出山,天色向晚,谁会在月亮升起的时分,攀爬那么高的山呢?况且,当时的飞行高度为10550米至10650米之间,比珠穆朗玛还高2000多米。在不借助飞行器就无法达到的万米高空,获得俯视月亮的奇妙视角。那种月亮之上的特殊地位,那种与月亮的温柔目光亲切对视的亲近感,让人心胸间升腾出一种毛泽东曾经向往的“九天揽月”之壮志豪情!何其壮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奇妙的天象,只有在此类的高空中飞行中体验  发表于 2013-8-22 16: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6: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3-8-22 17:47 编辑

三,极地飞行亲历极北苦寒之地
   西伯利亚,这个每年都有寒流绵绵不绝大举南侵,而令北半球人们刻骨铭心的地方,这个以流放犯人而著称的极北苦寒之地,这是一片中国人非常熟悉,但又总感觉遥不可及的神秘土地,今天我们长时间地飞过它的上空。从鄂尔库茨克海飞过勘察斯半岛西北角,飞机即进入东西伯利亚空域。目光所及,满世界高山大壑,荒凉无边。
   

   苍凉,是不同视角下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有不同的诠释。而在斜阳照耀下的东西伯利亚,那是一种无边的,亘古不变的、充满着原始野性的苍凉。看到或感觉到这种苍凉的辽远,你就会想见,那些流放于此的囚犯们,该有多么凄凉和绝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在高空中俯瞰地处极地的西伯利亚令人浮想联翩  发表于 2013-8-22 16: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6:05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往东向北,纬度渐高。积雪开始出现,并随纬度的不断攀升逐渐增多加厚。广袤无垠的大雪原,随跌宕起伏的山势,在夏日的照耀下,跃动着一派银光,蔚为壮观。然而,景色虽然壮美,这里却是不毛之地,亦为生命的禁区。或许,北极圈内还有更高纬度的爱斯基摩人居住区,但那是由于海鱼海虾海兽的存在,有了可供捕食的生存条件。而这里,永久冻土带缺乏高级生物的生存条件,即便犯下滔天大罪的重犯,也不可能流放于此。飞临这里的茫茫雪原,长时间俯瞰着这片人类不曾涉足的处女地,旅途的新奇感,叠加累积在这久久遥望之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经过爱斯基摩人居住区的上空,对能在高寒极地生存的爱斯基摩人令人肃然起敬也难以想象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味道  发表于 2013-8-22 16: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6:07 | 只看该作者
再次进入海区,已在白令海峡的北端。这里俄罗斯称东西伯利亚海,属北冰洋海系。依照沿北冰洋大陆架划分为北极圈的国际惯例,我们已然抵达北极地区。
充满传奇色彩的白令海峡,位于亚洲最东点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点的威尔士王子角之间。它是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间的最短海上通道。在距今1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时,海水未曾淹没这里,因此,白令海峡历史上还是亚洲和北美洲间的“陆桥”,两大洲的生物通过这道陆桥相互迁徙。如今,海峡水道的中心线既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线,还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被陆地包围、近于半封闭的北冰洋,大致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是世界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
机翼下的北冰洋,大量覆盖着常年不化的冰盖,静寂而肃穆。海面上还分布着不少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地球的最北端在夏日的阳光下,仍是一片冰冷的死寂,像铺着最洁白最纯净的素缟,洋洋洒洒,漫无边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俯瞰白令海峡,你对那些挑战横渡白令海峡的冬泳人有什么感想呢?  发表于 2013-8-22 1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6:10 | 只看该作者
飞过北冰洋沿岸那永冻层厚达数百米的永冻土带,到达阿拉斯加,进入美国境内。阿拉斯加(Alaska State)源于阿留申语的“Alyeska”,意即"很大的陆地”,这里幅员辽阔,土地面积占美国国土的五分之一。美国有一句最著名的谚语:“如果把阿拉斯加一切两半,那么德克萨斯就是第三大州”。意即:得克萨斯州有69.6万平方公里面积,是比法国还大10%的美国第二大州,但它不及土地面积140.8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一半大。
阿拉斯加原属俄罗斯,1867年被俄国人以720万美元(约合每英亩两美分的单价)的价格卖给了美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阿拉斯加是美国隔开加拿大的另一个州,是插花与别国之外的一块国土,当年俄罗斯人卖给美国太便宜了。  发表于 2013-8-22 16: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6:12 | 只看该作者
这真是一块神秘的土地。高高的山脉,深深的峡谷,典型的冰河切割地形,在厚厚的冰雪覆盖下,高差悬殊,棱角分明,展示着大自然的雄奇。17座全美最高峰,70多座潜在活火山,活跃的北美地震带,常年的冰雪覆盖,阿拉斯加大概是金庸笔下《倚天屠龙记》冰火岛的原型地。
而我看到这个陌生又异常广阔的世界,那荒凉空旷又蕴藏宝藏的阿拉斯加,突然想到的是另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笔下的主人翁,大都充满筋肉暴突的阳刚之气,精力旺盛、气势逼人,血管里有火,生气勃勃,一身丈夫气。为了表达他们把冒险当做享受,把拓荒当做欢乐的粗犷强烈生活,杰克·伦敦常常把他的主人翁置身于阿拉斯加。这些在冰封的高山、白色的雪野、荒凉的大地、神秘的森林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存的淘金者、印第安土著居民,他们在极端严酷,生死攸关的异常环境之下,演绎故事,体验生命。他们大都拼搏、奋斗、挣扎在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层面——活着或死亡。正是通过一个个叱咤风云、荡气回肠的悲剧性故事,杰克传达了他独特的生命体验,也以此展露人性中最深刻、最真实的品格,常常使读者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引起了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人们的共鸣。
“文革”前夕,从杰克·伦敦的作品中,我知道了阿拉斯加,50年过去了,我才看到了这块土地。仍旧冰封,依然荒凉,却让这广袤无垠的莽莽苍苍,填补了我半个世纪的向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从文学作品所想到的.....又从现实地方所看到的,可见楼主知识极为丰富。  发表于 2013-8-22 16: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3-8-22 16:16 编辑

四,体验时光倒流的独特感觉
我们乘美联航UA850航班,北京时间5月29日下午4:36分从首都国际机场起飞,到达芝加哥为美国东部时间5月29日下午3:24分。如果暂将时区因素忽略,实际表象为:5月29日下午飞,5月29日下午到;经过近12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反而减少了一小时十分。当然,时区因素造成13小时的时差是不可忽略的,但此次飞行由西向东,以每小时约为900公里的速度,逆地球自转方向而飞,营造出时间停滞或倒流的运行方式,这种感觉真的非常有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这也是地理学中的时区划分知识的联系。  发表于 2013-8-22 17: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6: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3-8-22 16:18 编辑

五,在北冰洋的万米高空穿越国际日月变更线,由东半球进入西半球
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在白令海峡的北边,这条海峡水道的中心线既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线,还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其实,飞机穿越某一线或点,只需一瞬间。但将一万多公里的航程缩小在小小的座前屏幕上,只有约十个飞机显示模型的长度,即,每一个显示模型就约表示一千公里的实际距离。因此,当航迹模拟显示为机头触碰到国际日期变更线,我认为我们已经在这个瞬间穿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此时,北京时间是22:13分,我不知道换算当地时间需减去多少时差,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期要后退一天。在北冰洋的万米高空上,感受平白无故向后**一天,这种平生第一次的感觉真是很奇妙。
其次,我们穿越地,正值国际日期变更线两处大拐点之一的北拐点附近。从这个节点穿过,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随时都可以很清晰地在地图上找出我们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大致地点。
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即:在国际日期变更线尚未正式确认前,虽然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日期变更线。但每一条日期变更线,都是以清晨和黄昏的球面过渡带来确定的。也就是说,过去是以白天半球和黑夜半球的区别方式,把地球划分为随地球自转而不断变动的两个半球。那时穿越日期变更线,一定是在黑夜半球与白天半球的过渡地带。而确定了国际日期变更线以后,已经人为的将地球划分为固定的两个半球----东半球和西半球。再穿越就不一定在清晨和黄昏的球面过渡带这样的节点地区。具体说到我们这次穿越,从东半球抵达西半球,就是在下午时分,这也是一种不一般的感觉。
种种非同一般的感觉,汇集一起,让首次经历这样航程的我们,至今回想起来,还感觉神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只有经历过这样跨区域的空中远行,才会有体验到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横跨东西半球的感觉。  发表于 2013-8-22 17: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8-22 17:06 | 只看该作者
看这帖子,跟着漓江冬泳人进行一次远程飞行的空中之旅,从帖子中学习更多的地理、历史和航空知识。
阅读此贴,令人眼界大开,知识倍增。
谢谢漓江冬泳人为我们献出如此高水平的游记!

点评

老山版主不仅是我的良师益友,还真是我的知音!谢谢你的推介!  发表于 2013-8-22 17: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8-22 17:55 | 只看该作者
跟着漓江冬泳人进行一次远程飞行的空中之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8-24 22:3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采!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9-2 20:34 | 只看该作者
漓江冬泳人 发表于 2013-8-22 16:17
五,在北冰洋的万米高空穿越国际日月变更线,由东半球进入西半球
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在白令海峡的北边 ...

《飞往芝加哥——旅美札记》充分体现了胡老师的古今中外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知识底蕴深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9-3 11:0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胡秘书长介绍诸多异国风情,让我大开眼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1:11 | 只看该作者
岸上人 发表于 2013-8-22 17:55
跟着漓江冬泳人进行一次远程飞行的空中之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1:12 | 只看该作者
梁崇志 发表于 2013-8-24 22:37
好文采!顶一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1:12 | 只看该作者
采菊东篱下 发表于 2013-9-2 20:34
《飞往芝加哥——旅美札记》充分体现了胡老师的古今中外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知识底蕴深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8 18:55 , Processed in 0.04968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