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3-8-22 17:18 编辑
, S* ?- x. {5 N
% M: k& Y" q1 W$ H$ M% ^2 ? 上个世纪60年代,云南瑞丽市姐相乡银井寨里立起中缅边境71号界碑,以竹棚、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将一个寨子分成两国。中方一侧叫银井,缅方一侧叫芒秀。这种“一寨两国”的独特景观,让今天的银井村别具风情。
5 P+ V1 a; y r8 @* X1 N 春光明媚四月天,傣寨银井已仿若初夏。紫红色的三角梅一蓬蓬开得火热,香甜馥郁的菠萝蜜已挂出青涩的果实;月光下,小伙子和小姑娘在轻柔美丽的凤尾竹下说着悄悄话。
! a- u8 z, e1 |0 f' q2 m 有这么一首曲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绿波荡漾……”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军旅词曲作家杨非就是站在银井村几公里外的勐秀山上,俯瞰瑞丽江蜿蜒而过的坝子,写下了这首风靡一时的歌曲。
# P+ V: M5 P% v! i5 b. G “一寨两国水井”前摆放着两个过滤井水的石桶,分别刻出“中国”、“缅甸”字样。用木炭、棕皮、沙子或鹅卵石过滤后的井水甘甜可口,可直接饮用;通自来水前,就是这口水井哺育了寨子里的中缅两国人民。“一架秋千荡两国”!秋千立在国境线旁,咫尺之外就是缅甸民居。
# c6 w* i! `3 P, E8 ~ 穿过热带瓜果种植区,沿中缅胞波长堤徐徐而来,中缅风情更是目不暇接:7777块缅甸翡翠镶嵌而成的玉石桥“一桥跨两国”;按仰光大金塔5:1比例仿建的金塔熠熠生辉,银井和芒秀村民均可膜拜,真是“一塔佑两国”……
* a& ^7 Z- ^- K9 j走进中缅民俗博物馆,近4000件古旧民俗器物,讲述的是中缅边境群众的日常生活故事。“漆皮经,用藤条编好后一层层上漆,晒干刷上金粉,雕刻佛教故事。”馆长罗怀成如数家珍。" n0 A' S! C; U6 i* d
漫步银井村,能见到缅甸布岛族妇女手工织布,还常能与身着“笼基”的缅甸商人擦肩。
* `, y6 d# x7 a 银井小学有138名学生,其中61名是缅甸籍,他们在学校里享受与中国学生同等的义务教育、营养餐等政策。“我们生长在美丽的‘一寨两国’,身处中缅两个国度,唇齿相依,心手相连,是永远不变的情怀……”孩子们大声唱着校歌,他们是“一寨两国”独特的风景,更是中缅情谊世代相承的希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