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中草 于 2013-11-24 13:07 编辑 & T. m" d+ ~( u
8 U* |$ A# P# j. ? 一、冬泳之“爽”来自于血液畅通 0 H! ^# Z% Z* r+ g* P4 j
冬泳人对泳后的体会往往用一个字来表达:“爽”!这是很贴切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少泳友正是为了体会这个“爽”字才坚持下来的。真是不游不知道,一游真奇妙,而这种奇妙是其它任何运动都无法达到的效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美妙的效果呢?主要是血液循环的作用。一般人正常状态下,只有60%血液参加循环,还有40%的血液停留在脾脏里不参加循环 ,而冬泳必须调动100%的血液出来循环,快速的循环使血管通道得到冲刷,每冲一次就会感到非常舒服,久而久之,血管畅通,神清气爽。7 ]: H( {( \- F" i) {
二、冬泳其实是对内脏的锻炼
8 j9 d- }3 s+ Y 冬泳御寒靠血液,那么血液是怎么来的?是心脏调来的。从什么地方调来的?从身体的内脏抽调来的,他们原来在五脏六腑的岗位上班,突然接到心脏的命令到体表来御寒,这一抽调,内脏的能力要接受考验,后方空虚要挺得住,一会儿血液回来、流要受得住,这一来一回,既是对内脏的要求,也是对内脏的锻炼。" F3 `$ ^7 [; i* O: n
三、泳量并非追求的目标
" ` G. d& D7 Z7 w9 H$ @ 冬泳者一般要从夏天或者秋天开始游,那时水温高,游量大,往往把泳量作为衡量锻炼能力的标准,而游到冬天不少人还是追求泳量,甚至互相攀比,这就欠考虑了,冬天主要追求冷刺激,下了水,刺激就完成了,游一下体现一种成就感,达到身理和心理的满足,其乐无穷。水温1度游一分钟是比较可靠的依据,年纪大的体质一般的在这个基础上打八折,比较保守,也比较稳妥。
5 v3 @2 n, M: T- q# _' e& \3 j5 Y6 a, \. _
四、初始冬泳:预冷 手足指的感温 保暖回温 1、下水前可预冷(根据习惯和心脏能力)(淋、端、拍) u& x. v, g" M- q' x1 `
预冷主要看各人的习惯或心脏能力。有人情愿咬咬牙一下子进入水中,来得个干脆,而不愿意先冲淋一下,如果习惯了而且并无不舒服的感觉,则不冲也罢。不过下水前冲淋的作用主要是预冷,预冷的作用是提前给心脏一个信号,让心脏做好调动血液的准备,再配合对胸部的拍打对心脏进行激励,如果下水以后不忙游,先在水里端几下,那么就会很快适应温度,这个适应是身体内外的适应。当然这种预冷的方法更适合中老年人,对于青年或心脏功能很好的泳友是不愿意这样做的。
5 Z; \$ _ V; c2 \) C 2、手足指是最可靠的温度计+ `" y$ o% E! p' N) H: \" z1 S
冬天下水,最敏感的就是20个指头,先是手指头,再冷就是脚指头,先是麻,再冷就是疼。有了缓解冷的感觉,就戴手套,似乎好些了,但是这样会隐瞒了身体对温度的准确判断而不能把握适合的泳量。0 R5 K; \2 G. _% V1 z( @
3、保暖、回温至关重要
8 n2 R$ K- ?% l! h) A7 H 从水中上来迅速冲淋后应及时先穿内衣保暖,并且跑步回温,等升温后再罩衣,这是很重要的环节,如果忽视它,冷气会自然入侵体内,再想把它逼出来就相当困难了。7 @, B. Z" N: }3 s" V" N
五、冷刺激与受冻本是两回事/ a( y, M; y/ h0 h( h6 B2 q2 \
有人以为,既然能够冬泳,就能抗得住冻,于是应该加衣服时不肯加,这是不对的。冬泳受冷刺激,会迅速调动身体御寒机制对抗寒冷,使之不能侵入身体,短时间恢复正常;而受冻是寒冷长时间包裹着身体,不断地渗进身体,容易形成伤害,所以决不能因冬泳而不顾身体的承受能力去尝试干冬。 (转帖仅供冬泳人参考) 7 F- z# X+ i7 A# f, p4 H! I.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