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人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在自然规律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有老的那一天,但要老得主动、老得明白、老得泰然。过去,六十多岁,老态龙钟,人过七十,即为古稀;现在,耄耋之年,健步如飞,八九十岁,意气风发。因此,现在的中国人的老,和以前相比,有了本质上的不同。
作为老年人来讲,人过花甲,应该追求一种成熟的美。进入古稀之年,更应该体现出一种智慧的美。但实际上,要做到这种程度,又是谈何容易。所以,最难得者:六十岁时清醒,七十岁时更清醒,八十岁时彻底清醒,这就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了。但通常情况下,即或不是早老性痴呆症,六十岁时开始胡涂,七十岁时更加胡涂,八十岁时完全胡涂,也是大有人在的。
不要怕被人遗忘,不要怕受到冷落。不要不识时务地抛头露面,到处插手。不要怕失去讲话的机会,染上令人生厌的指导癖。不要怕后来人否定自己,超越知己。大风吹倒了梧桐树,自有他人论短长。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倒在沙滩上。这些都是历史的必然,不可逾越的规律。不要当九斤老太,目无余子,就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至举止失态,自讨无趣。更不要躲在阴暗的角落,用嫉恨的目光,诅咒一切后来人。那样做就显得不够厚道、有失身份,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了。
要清醒地意识到,白云苍狗、岁月无情,时代是一个永不停步的演进过程。既然已经让出了舞台的中央,就一定要找准、摆正自己新的位置。人生如戏,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时期和年龄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您就是一个演员。一旦离开了舞台,坐到了观众席上,您就是一个看客。离开了谁,戏都照样演,幕都照样拉。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否则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别人根本不拿你当回事儿时会承受不了。
“老有所为”,不等于“无所不为”,进而显得“无所不能”,如果那样就不免令人摇头齿冷了。“发挥余热”,不等于“热量无穷”,到处“发光”“散热”,那样做只能令人生厌,嗤之以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二百年。”
老人的哲学应该是,我奋斗了,我尽责了,我做了我应做的事,我无愧于心,剩下来的,很自然地由后来人接棒了。尽管夕阳西下,苦日无多,但彩霞满天,绚丽晚景,那闭幕前的光彩,同样不让日中,有什么理由,不使自己活着的每一天,都拥有节日般的快乐呢?
舞台小人生,人生大舞台,谁说谢幕前的辉煌,比不上登场时的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