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0516石门素疏【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复制链接]
3481#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1:38 | 只看该作者
弟子发心拜山 途中迷路 若死 请就地掩埋!菩提路腾讯佛学白木2017-07-18 10:55
[url=]分享[/url]
  • QQ空间
  • QQ好友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66评论 收藏

鸡足山 (资料图)

文/白木

2012年七月,滇东北支教结束后,我决心效仿古人去行脚,从丽江到吴高窟。

祖师大德常说:“行脚参方”。雪峰三登投子九上洞山,赵州八旬行脚,奔南走北。见月律师,历经数载从云南到江南,入宝华山。虚云和尚从鼓山出发,登山涉水、访祖庭、拜名山、礼道场,行数十万里,足迹遍布整个华夏大地与周边诸国。

“行脚参方”行的是什么?参的是什么?

我在心里追问二十余日,不见答案,毅然决定出行,首拜鸡足山。

一支笔,一个本子,一叠折好的宣纸,一个水壶,几件随身的衣服,简易的睡袋,一台雅西卡胶片相机、几十卷胶片,一把雨伞,一条围巾,没带手机,分文未著。

朋友开车,把我送到高速路口,叹气说:“真要走吗?”

我笑着说,等佳音。

话虽如此说,但是自己心里非常清楚,这一行危难重重,会出现诸多无法想象、无法预测的危难,无法预料的种种生死。是一条不归路,随时可能消失在某个大山里或者某条大江大河里,可能会被毒蛇咬死,可能为野兽所果腹,可能成为泥石流下面的一个遮掩物。只不过,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万缘放下,生死无碍。

第一天,边走边游玩走到鹤庆。心猿意马,走马观花,偶尔停下来拍拍照,画几笔画。深夜,宿桥底,未食。听着流水声与蛙鸣迷迷糊糊睡着。后来,喝生水摘野果饱腹,宿草地看星星月亮。过山、过水、过村庄、过农田、过果园、过坟场,一边走,一边问路,如是三天,跌跌撞撞走近鸡足山后山。

从远处看,山势顶耸,若大莲花,山峰三大一小、三前一后,真如鸡足一般,气势非凡。在山远处亦能感受到当年徐霞客惊呼:

“东日、西海、南云、北雪、四之中,海内得其一,已为奇绝,而天柱峰一顶一萃天下之四观,此不特首鸡山,实首海内矣!”

鸡足山 (资料图)

当地人说山上有个很大的寺院,叫“竹城寺”。这是西南话,地方方言,我知道他们所说的“竹城寺”就是“祝圣寺”。

我问树下纳凉的老人如何上山。老人们不约而同地说“娃娃,你不要从这里上山,这里头大得很,也没有路了,你搭车到宾川,然后再到灵山上去,这边已经三十年没人上山了。”这些老人家见我执意要走近路,用手指着上山的方向,纷纷重重地叹气。我向他们深深地鞠躬,为他们身上善良与朴素的心。

这种善良与朴素,如菩萨心肠一般。

一个素不相识的小伙子看出我是异乡人,问清楚缘由后,方知道我是来拜山的。于是热心地用摩托车载着我在曲折的羊肠山路上飞奔,好几次差点连人带车飞出去,幸好人车无碍,最终在一个山民的带引下走到鸡足山后山入口。

望着这里千年古树,一棵连着一棵,它们如同佛陀时代的诸位比丘,肃静、庄严。我把随身带来的雨伞,放在树根下,围巾寄在树干上,双手合十。心里喜欢,却又坦然,终于进入“抱金褴袈裟,携舍利佛牙,入定鸡足山,辟华首门为华化道场”的庄严圣地。

入口处的道路上一些古旧砖与石头隐约可见。千百年来,从迦叶尊者入定华首门开始,经唐明智法师、护月法师,宋慈济法师,元源空法师、普通法师、本源法师,明周理法师、彻庸法师、释禅法师、担当法师、大错法师、中锋法师,当代虚云长老,这些历代高僧、历代祖师。也许他们挑着粮食、托着佛像、背着经文从这条路上经过,也许这条路是祖师们一锄头一簸箕地修好,以方便他人上山……

这些念头一个接一个地在我脑海里闪电般掠过,祖师大德们的往事一遍遍在心里回响,等我从妄念中回过神时,天已黑透。脚下完全看不见路,巨大的树木,巨大的黑影。

我愣在原地,全然忘记自己是往哪个方向走的,更加不清楚此时身在鸡足山,还是已进苍山。想起最后带引我上山的山民一再郑重地叮嘱:“千万不要往右边走。一定要靠左边走。左边走,怎么走都无所谓,往右边走就进苍山,十有八九做了山魂,听天由命都难。”

黑暗中,我试图走回原先的道路,不知道被树木绊倒多少次,不知道滚入灌木丛中多少次,不知道从高处摔下多少次,更不知道走了多久,最终,我坐在一个石块上,深知已不可能再走出这深山老林,摸黑在本子上写下:

“弟子白木,发心拜鸡足山,途中迷路,若死,发现者,请就地掩埋。感恩”

此时,我心里反倒没有一丝恐惧,也没半分慌乱。古人为生死大事,寻师访友,不惮登山涉水,劳碌奔波。

《楞严经》阿难尊者说的一句话:“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我脱下身上的脏衣服,擦了擦身子,从包里拿出一套干净衣服换好。从容盘坐在石头上,一心念佛,坦然面对生死。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先前自己还能清楚地听见自己念佛的声音,阿——弥——陀——佛,后来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念佛声忽大忽小、忽远忽近、整个山谷、半空都是佛号声。

刚开始念佛时还能感觉到嘴唇动、舌头、上下颌在动,后来连整个头颅、身子都在动,周身上下,每一根骨头,每一块肌肉,每一个毛孔都在自主的念佛。

不是我在念佛,而是佛在念我。

到最后,身体没有知觉,也听不见任何声音,不闻也不问。冥冥中佛号声不生、不灭。

我以为我已经死了,顿时轻松。眼前雪白一片,寂静无声。一座金色寺院,巍然耸立在前方,传来成千上万僧侣课诵的声音,我被召唤着。

“啪”的一声,身子从石头上摔下来,这一摔,我恍然大悟。

寺院还在前方,僧侣课诵的声音依旧在耳畔,我跟随着寺院的方向,听着课诵的经声安然的走着。

当我一只脚踏在通往滑首门的水泥马路上时,一直为指引我方向的寺院与一直陪我走出原始森林的课诵经声,就在这一刹那齐齐消失。

那一刻,心如明镜。清清楚楚地映射:“佛所加持无有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2#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1:47 | 只看该作者
一日禅:学会低头
2017年07月19日 07:17:57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url=][/url]

232人参与 21评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试着去学会低头。学会低头并不是妄自菲薄与自卑,它意味的是谦虚、谨慎。学会低头,就是在陷入泥潭 时,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个泥潭。学会低头,就是上错了公交汽车时,及时下车,


学会低头(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试着去学会低头。学会低头并不是妄自菲薄与自卑,它意味的是谦虚、谨慎。学会低头,就是在陷入泥潭 时,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个泥潭。学会低头,就是上错了公交汽车时,及时下车,另外坐一辆车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3#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2:04 | 只看该作者
衍慈法师:任何时候都别轻视这些小细节 它能影响你一生
2017年07月19日 07:38:01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url=][/url]

10人参与 1评论



因小事是成就大事的基础,无论是世间法或佛法都要从基础做起,既能培福又能磨练意志,日积月累的功夫便能圆成。


小事做不来,大事难成就。(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闫秀勇)
俗语说:“小事做不来,大事难成就。”此是从小事上可反映出一个人的思维以及办事的态度。因小事是成就大事的基础,无论是世间法或佛法都要从基础做起,既能培福又能磨练意志,日积月累的功夫便能圆成,现举例子以说明。
日本有间公司聘请经理,当应征者来求职时,并没有职员接待,许多求职者都等得不耐烦,四周报纸乱糟糟的。后来来了一位青年,他把四周的报纸刊物,收拾整齐,耐心在等候,终于被公司聘为经理。既然这间公司无人接待,他为何仍被取录呢?原来应征者的一举一动都已被公司的摄录机摄录下来,来者做事的态度及有否条理,由此观察得一清二楚。
又举一个例子,也是在日本,有一位雕佛像的学徒,随师学艺,但每天做的只是挑水抹地等杂务工作。有一天,在挑水时,师父看见水桶之水涌出桶外,苛斥他说:“雕佛像是一件神圣之事。你连小事也不能做好,大事岂能办得到?”这时他才豁然大悟个中道理。
翻开佛门大德成功的典故,金山寺法海禅师,正是裴休丞相之子,裴休丞相送子出家。一路上他训示儿子:“汝既出家须立志,求师学道非容易,烧香换水要殷懃,佛殿僧堂勤扫拭,莫闲游,莫嬉戏……”说明不要轻视小事,如烧香、换水、扫地等杂务工作。成就佛门龙象,先要从习劳当中培福。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此是成功之道。
一般人认为烧香、换水、扫地等这些都是小事。但其中包含着很大的学问。先讲烧香需要有虔诚心,没有妄念、分别及污染心。香是代表自己的心香,是敬意的表示。又如每天早上以清水一杯供佛、菩萨。要双手奉供佛杯,在佛菩萨像前供一供,不高亦不低,恰与眉间齐,何等清净庄严!水表示心水,有谓:“水净月现,心净佛现。”
再以最简单的工作为例,斟茶扫地。斟茶来招待客人时,有些人单手给茶,有些人态度轻慢。这样都失却了恭敬心,更无规矩可言。谈到扫地,都要专心。有人扫地如写大字,又重手,既扫不到尘,反把地上尘埃扬起,扫地要轻手,要留意地角,门后桌边等地方。经云扫地具有五种功德:除自心垢,除他心垢,去骄慢心,调伏内心,增长功德,得生善处。而做每一件事,都要用心,如奉茶时奉茶,扫地时专心扫地,事情就能做得好。若能配合佛号,便是修道。学佛先从小事认真做起为培福。但不忘佛号,斯即菩提,心净即佛士净,西方就在目前。
我以“从小事认真做起”作为座右铭,与众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4#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2:20 | 只看该作者
诵经念佛也有大学问!高僧:做到这五点才如法
2017年07月19日 06:41:48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作者:倓虚法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url=][/url]

44人参与 9评论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根性不同,故法亦有异。皆由浅而深,取其最易者,莫若诵经念佛。


法师领众诵经(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觉能法师)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根性不同,故法亦有异。皆由浅而深,取其最易者,莫若诵经念佛。念至功夫纯熟,心中自然清净。平日应注意者:
1、即佛之戒律须守,对外面环境之奢侈繁华,须看得破,一切恶习,丝毫莫沾。每天应有定课,按照去作,念佛念经,皆不必分别。只要诚心,天长日久,自然心净,人心之被熏染,轻重不同,故欲心净,所需时间,亦不相同。念至心净时,其境界,非言语文字所能形容。总之,大家应以死心念佛拜佛为唯一法。
2、一切外缘,得减少即减少,一切眷属,得远离即远离,对诸事诸情,不爱不憎,不取不舍,当知世间所有富贵功名等等,皆如梦如幻,转瞬成空,不足留恋,而所有眷属财产,等等,亦终必消散,丝毫靠不住,所靠得住者,唯有佛菩萨。此乃未得道时,所必须依靠的,又欲看淡世情,须深信因果。知人生遭遇,穷通贵贱皆有定数。任运而行,随缘度日,任何事皆不扰我心,所有衣食住行是非荣辱,都冷冰冰放下。如此,外缘清净,心中智慧自开。
3、暇时静坐,可观想,观佛像,菩萨像,极乐世界像,使心专一。每日早起,心中明白,宜于念佛。晚上,可于佛前,自己默想:「今天起烦恼否」、「生恶念否?」有则改过,无则加勉。此是入极乐世界之正道。
4、念佛用功,不可好奇,不要求佛放光,求菩萨赐梦,及各种贪图玄想,否则容易起魔。当知境像是环境。若能心不随境转。自得清净。
5、一切嗜好贪爱,皆应戒绝,否则根本就谈不到修行,我现在也不必多说,总全仗诸位自己努力。
语云:“中国难生,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三难俱得,其福大矣。各人应自尊重,不可自暴自弃,须生欢喜心,精进心,莫生懈怠心,放逸心,人生几十年,转眼即过去,千万及早努力,若将今生耽误,则一口气绝,又投胞胎,尚不知流至何趣,彼时痛苦缠绕,求出无期,则悔之晚矣。不再多言,请诸位自己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5#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10:35 | 只看该作者
【广而告之】
(一)【主题】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20170719课堂笔记127张。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70524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 ... CEQeQtu7W0k1g1gqrs_
截止201706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69,358 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123(每月放生567元)
1+1+1+120=123
(1):每日默写《心经》一次
(2):每日临摹《兰亭集序》一次
(3):每日蒙山施食一次
(120):每日做电脑笔记120张
一朝翻开楞严经,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日登上涅槃岸,当下舍弃般若舟。
感恩!

(三)【鱼象鱼热线公告】20170305正式开通。
TEL:0578-6952880 (每天18:00--20:00不见不散)
学雷锋,好榜样。
鱼象鱼,开热线。
苦难是所学校,
禅心一片向阳。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天天面壁思过,戒酒断肉素食。
悉心钻研玄学,革心改面做人。
个中苦辣酸甜,诚愿大家分享。
热线开放时间,每晚六到八点。
感恩!

(四)【为道日损】【为学日增】【看破,少欲】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恶道】【助念恶道】【回向恶道】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五)【天天纯素】素食是心的修行。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大爱!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口齿愈加清爽。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纯素足眠,慈悲喜舍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6#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1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7#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11:35 | 只看该作者
佛弟子应该如何修十善2017年07月12日 08:55  中国佛教文化网  我有话说(12人参与) 收藏本文      


作为佛弟子,你知道如何修十善吗?
  文/明学长老
  佛教,皈依三宝,皈依后怎么去做?我们皈依三宝是为了了脱生死,皈依之后就正式进入佛门了。没皈依之前吃素念佛,烧香拜佛,皈依过之后呢,正式成为三宝弟子了——皈依佛宝、皈依法宝、皈依僧宝,正式成为佛教徒了。怎么样做好佛教徒?要修十善业,要遵守佛的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坏事不要去做,多做好事,好事归纳起来就是十善业。
  十善要义
  第一,不杀生。为什么不杀生呢?我们佛教讲慈悲,长养自己的慈悲心,我们人总会贪生怕死,动物跟我们人是一样的,也会贪生怕死,像我们农村里讲的牛啊,你拿刀去杀它,它会淌眼泪,这是大动物。像我们家里过年过节,杀鸡杀羊。拿把刀,你追得快,鸡跑得快,它也是贪生怕死。所以,我们佛教讲慈悲,不杀生,提倡吃素。
  提倡吃素这个问题要分几个档次,有的人信佛多年了,吃长素了,吃净素,最好;有的人刚刚进佛门,一下子吃长素吃不了,佛教也有规定,可以“十斋日”吃素,“十斋日”就是初一、初八、十四,下半月呢,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月小呢,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七、廿八、廿九,吃十天;实在讲,要是“十斋日”吃不起来呢,也可以吃六天,叫“六斋日”,“六斋日”呢,初八、十四、十五,下半月呢,廿八、廿九、三十,一共六天,月小嘛,下半月改廿七、廿八、廿九,总归一个月吃六天。假使说我们信佛的人不吃素,就让人家见笑了,信佛人不会吃素,像三岁小孩子不会吃饭。从初一、月半吃素,慢慢来,一个月吃六天,一个月吃十天,继而吃长素,总之,不要杀生。
  第二,不偷盗。佛教对这一条要求得蛮严格的,人家的东西不要去拿,拿了人家东西就犯偷盗,一点点小东西也不能拿。在单位工作,也要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清,不能假公济私,化公为私,把公家的东西拿了,也是犯偷盗。为什么这样呢?佛教规定,一点点小东西都不能拿的,以前叫五钱(从前用银子叫几两几钱),现在不用银子,也不用洋钱,用人民币,五毛钱的小东西拿了去,也犯偷盗。这一条要求蛮严格的。
  第三,不邪淫。佛教对在家信徒讲,夫妻之间是正常的,夫妻以外不正常的行为是不可以的。
  第四,不妄语。说话要说诚实语,不能说谎。不能心是口非,用花言巧语骗骗人,打妄语,要不说谎,说老实话。一是一,二是二。
  第五,不绮语。即不可花言巧语,或说轻浮无礼不正经的话。
  第六,不两舌。两舌,就是这个舌头翻过来翻过去,叫两舌。本来大家在一起蛮好,蛮和气,你跑去这边讲讲,那边讲讲,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被你一弄,大家之间弄出矛盾来了,影响团结、和气。不去挑拨离间,也不搬弄是非。
  第七,不恶口。不恶口骂人。我们信佛的人,绝对不可以去骂人家。有什么事情,大家好好说话。你去开口骂人了,这个不好。掉过头来,我没有去骂他,他跑来骂我怎么办?佛教讲忍,忍耐一下。假使不能忍,跟他对吵、对骂,甚至动手打起来,打起来矛盾就闹大了。我们佛教徒,不但不骂人家,人家骂我也不还嘴。不理睬他,跑跑开。他本来跟过来吵架,你跑开了,他吵架没对手了,只有走过去了。所以,我们佛教讲和气,不恶口骂人。
  第八,不悭贪。悭就是吝啬。佛教提倡我们要报恩,我们佛教徒,不单单到庙里面来布施,社会上有困难的人,我们也要去帮助。假使你舍不得去帮助人家一点点,起了贪心,就贪而无厌,越多越好,起了贪心做坏事,杀盗淫妄都起了,不贪心不会去干坏事。所以,我们要不悭贪。
  第九,不瞋恚。瞋恚就是脾气不好,你跟他讲话,他却跟你吵架了。因而,吵架了,甚至打击报复,就是瞋恨心的表现。我们佛教讲慈悲,讲和气,所以,大家之间要好说话,不要闹矛盾,更不去打击报复人家。
  第十,不愚痴。我们信佛的人,一定要正知正见。知见要正,不去搞歪门邪道。大家晓得过去有邪教,不是佛教徒,有少数个别的还在搞。弄得不伦不类,颠颠倒倒的。我们也不相信迷信活动。像算命、看相,国家称之为封建迷信,我们真正佛教徒,也不去搞那个东西。不是去找那算命先生看看命好不好,命好不好得靠自己——命自我立。你多做好事,将来命好。你老是干坏事,做那些杀盗淫妄的事,到时候命运就不会好。
  学佛人要相信因果,做有道德的人
  我们佛教讲因果报应,做了好事情,将来得善报;做了恶事,将来得恶报。我们今生为什么得人身呢?我们上一世做了好事,所以这一辈子得人身。它今生做猫、狗、牛、羊了,它前世做了坏事情,这辈子就到畜生道里去。我们佛教相信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不到,时间一到,通通要报。我们相信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不单单相信现在的,我做了一辈子好事,都没有得好报,他干坏事,倒反而得好报了,这种看法不正确。佛教讲三世因果,有的是现世报,有的是来世报。这辈子做的事情来世报,现世报也有的,有的人杀人放火,抢劫啦,国家把他抓起来,判他的刑,有的严重的,判死刑,叫现世报,这辈子做的事情这辈子要报。还有一种叫来世报,这辈子不报,来世要报的。因果报应,实事求是,一点不会错的。做了恶事,迟早要报。多做好事,将来得好报。我们要相信因果报应,多做好事,不去干坏事。
  现在国家提倡要有文化,有道德,那么,我们佛教的五戒十善就是我们佛教的做人道德,比社会上要高一等。你像讲不偷盗,五毛钱的小东西,就犯偷盗戒了,不像社会上,你抢劫多少万或者贪污了多少万,国家判他刑。可见佛教的要求更高一等,这也是我们佛教的做人道德。
  皈依三宝的究竟目的:了脱生死,成佛度生
  刚才讲了,我们皈依三宝是为了了脱生死,为什么要了生死啊?我这个人,虽然得了人身,但还在六道轮回当中轮转,六道就是三善道、三恶道。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我们还在六道轮回里面,苦海无边,在苦海里面头出头没,要离开苦海,脱离六道轮回,我们信佛,就需要修心。好在我们遇到了佛法,佛教导我们要了脱生死,看看自己,我们修哪个法门,自己要修得起来。大家晓得,当时印光大师创办净土宗道场,我们灵岩山是净土宗。佛教有八大宗派,净土宗最普及,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修,净土法门人人能修,有文化、没文化的也能修,男女老少大家都好修。我们念佛法门要怎么样好好修呢?这辈子要能够修成功,我们就要精进念佛,要深信、发愿、笃行——深信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要发愿,临命终时,我其他地方不去,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就脱离六道轮回了,了生死了。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直修到成佛。我们信佛的目的,就是将来要成佛。我们人人都有佛性,大家都有佛性的,佛性怎么修成功呢?就要靠我们各人自己,选哪个法门能够把它修好。那么,净土法门最普及,而且这一辈子能修成功。修其他的法门不一定,即使已经证到初果,还要七返天上、七返人间才能修成四果阿罗汉以了生脱死。而我们净土法门呢,这辈子能够修成功。
  我们吃素念佛,人家问,你们吃素念佛干啥?我们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不为其它。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生死就了掉了,就不到六道轮回当中来了。我们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修道成佛,成了佛回来度众生。十方法界众生,苦比我们多,我们成了佛,不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快乐快乐,快活快活,要回来度众生,让他们将来可以皈依三宝。所以,我们要多做好事,多念佛。今天我们来皈依三宝,就有功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8#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11:43 | 只看该作者
花出去的钱财才是自己的!懂得舍才会得!佛学苑腾讯佛学星云大师2017-07-19 15:30
[url=]分享[/url]
  • QQ空间
  • QQ好友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41评论 收藏

懂得舍 才会有得!

文:星云大师

金钱,要能接受,也要能喜舍,用去的钱财才是自己的,不用,再多的钱财,最后还不知是谁的。

舍得舍得,以“舍”为“得”!如果我们不能了然这其中的因果之关系,就不容易明白"以舍为得"的妙用。在田地里,没有播种(舍),哪里有收成(得)?对于亲戚朋友,你不先跟他们往来,平时没有送礼致意,又怎么能获得他们的回礼相赠呢?

舍,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给人一句好话,你才能得到别人的赞美;给人一个笑容,你才能得到别人也对你“回眸一笑”!

“舍” 和“得”的关系就如“因”和“果”,因果是相关的,舍与得也是互动的。能够“舍”的人,一定是拥有富者的心胸,如果他的内心没有感恩、结缘的性格,他怎么肯“舍”给人,怎么能让人有所“得”呢?他的内心充满欢喜,他才能把欢喜给你;他的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慈悲,他才能把慈悲给你。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所以我们劝人不要把烦恼、愁闷传染给别人,因为“舍”什么,就会“得”什么,这是必然的因果。

我们喜欢太阳,因为太阳给我们光热;我们喜欢大树,因为大树给我们荫凉;我们喜欢儿女,因为儿女给我们孝养;我们喜欢朋友,因为朋友给我们帮助。如果太阳、大树、儿女、朋友都不给我们利益,我们怎么会欢喜他们呢?

如果情爱是束缚,你能舍去情爱,自然就会得到自在;如果骄傲是烦恼,你能舍去骄傲,不就能得到清凉了吗?如果妄想是虚妄,你能舍去妄想,不就能得到真实了吗?如果挂碍是痛苦,你能舍去挂碍,不就能得到轻松了吗?所以能舍什么,就能得什么,这是必然的道理。

出家僧侣"出家无家处处家",如果不能割爱"舍"亲,怎么能出家学道?怎么能云游四海、弘法利生呢?古圣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果不能“舍”己为人,又怎么能名垂千古、留芳青史呢?

“舍”,要能以慈、以利,亦即要能给人善,又要能给人利益。《四十二章经》说:“仰天吐唾,唾不至天,还堕己面;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施舍亦如送礼给人,如果我们所送的礼物不恰当,对方不肯接受,那就只有自己收回,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总之,以舍为得,妙用无穷。吾人要能学习“舍”的性格,金钱物质、知识技能,能将其舍给别人,你必然会得到金钱物质、知识技能。舍给别人好的,会得到好的;舍去性格上坏的,也会得到好的。当我们把烦恼、悲伤、无明、妄想都舍了,自然就会得到人生另外的一番新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9#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11:47 | 只看该作者
一日禅:人生本过客 何必千千结
2017年07月20日 08:05:08
来源:凤凰佛教 作者:苏东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url=][/url]

182人参与 23评论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归去(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科)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9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12:01 | 只看该作者
夏天爱吃辣的 这样吃才不会上火
2017年07月20日 08:08:21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url=][/url]

2人参与 2评论



富含维生素C和辣椒素的辣椒可以有效促进汗液的排放,帮助体内毒素排出,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防止中暑的情况发生。


在夏天吃辣是可以开胃和防暑的。富含维生素C和辣椒素的辣椒可以有效促进汗液的排放,帮助体内毒素排出,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防止中暑的情况发生。
辣椒
夏天吃辣的好处
开胃助消化:辣椒香辣刺激,无论什么菜,只要配上辣椒,吃起来就特别香。在民间,辣椒还有“开胃菜”、“下饭菜”的美称。夏季酷暑难耐,人们大多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吃点辣椒,就可以促进食欲、开胃下饭。
防中暑:热天吃辣椒,听起来是个疯狂的想法,但富含维生素C和辣椒素的辣椒可以有效促进汗液的排放,帮助体内毒素排出,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防止中暑的情况发生。
调和寒热:夏季烈日炎炎,人们接触寒凉食物的机会比起其它季节大大增加。除了喝冷饮、吃冰棍,夏季人们常吃的西瓜、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茄子、萝卜等果蔬,都属于寒凉性食物。吃多了容易损伤脾胃,轻则胃脘不舒,重则胃疼。如果我们搭配一点辣椒,则可以起到寒热平衡的作用。如炒苦瓜、炒圆白菜、凉拌黄瓜、朝鲜泡菜、萝卜泡菜等,都有辣椒的身影。这些菜中实际蕴含着中医“寒热调和”、“春夏养阳”的智慧。
除体内湿气:夏天吃辣还能给身体“除湿”。四川、湖南、广西、江西、贵州人为什么喜欢吃辣,因为那些地方气候潮湿,而辣椒有除湿之功,能把体内多余的湿气驱除出去。夏天雨水多、湿气重,我们也可以吃点辣椒,除除湿气。
那么,在夏天吃辣应该注意哪些呢?
夏天吃辣的注意事项
喝牛奶解辣:当你吃辣椒的时候,你会觉得很热,并且会自然而然地想喝水或者吃些主食来冲淡辣味。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会很理想。事实上,辣椒素会紧紧地与味觉器官上的神经受体相结合,并且辣椒素为非水溶性物质,它只能与脂肪、油类及酒精相结合。
多喝汤水:吃辣容易引起咽喉干燥、嘴唇干裂等症状。此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喝碗青菜或番茄蛋汤,可起到生津润燥的效果。吃辣时,喝杯酸奶或牛奶,不仅可以解辣,同时还有清热作用。
调味醋是绝配:吃辣的同时,避免油腻、高盐、高糖等重口味,否则容易加重人体的炎症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火,尤其是本来吃辣就容易上火的人更要注意。如果太辣,可以适量加点醋,辛辣食物性热,会生火燥肺,而酸主收敛,酸甘化阴,可滋阴润燥。醋中的醋酸还可与辣椒素中和,降低辣味,减少对身体的刺激,缓解上火。
水果吃点山楂、苹果、梨:吃辣后,为了防止出现咽干唇裂等症状,可以多补充水,吃点酸味水果,它们含有的鞣酸、膳食纤维等,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肠胃蠕动,帮助滋阴润燥,山楂、柚子、柑橘、苹果和梨等都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91#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1:14 | 只看该作者
【广而告之】
(一)【主题】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20170720课堂笔记125张。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70524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 ... CEQeQtu7W0k1g1gqrs_
截止201706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69,358 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123(每月放生567元)
1+1+1+120=123
(1):每日默写《心经》一次
(2):每日临摹《兰亭集序》一次
(3):每日蒙山施食一次
(120):每日做电脑笔记120张
一朝翻开楞严经,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日登上涅槃岸,当下舍弃般若舟。
感恩!

(三)【鱼象鱼热线公告】20170305正式开通。
TEL:0578-6952880 (每天18:00--20:00不见不散)
学雷锋,好榜样。
鱼象鱼,开热线。
苦难是所学校,
禅心一片向阳。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天天面壁思过,戒酒断肉素食。
悉心钻研玄学,革心改面做人。
个中苦辣酸甜,诚愿大家分享。
热线开放时间,每晚六到八点。
感恩!

(四)【为道日损】【为学日增】【看破,少欲】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恶道】【助念恶道】【回向恶道】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五)【天天纯素】素食是心的修行。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大爱!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口齿愈加清爽。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纯素足眠,慈悲喜舍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92#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1: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93#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1:37 | 只看该作者
净慧长老:《坛经》无相颂破执着2017年07月20日 15:30  新浪佛学  我有话说(1人参与) 收藏本文      


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偏执一边了,那就不合中道。如果你合乎中道,就没有执着了。
  文/净慧长老
  我在七、八年前就说《六祖坛经》是佛法的一个大宝藏,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也是指导我们人生生活的宝典。我们能够真正吃透这本《坛经》,然后依之而行,可以说学佛的大事就完成了。关于《六祖坛经》的种种问题,写出来的书和研究的文章,要比《六祖坛经》本身的字数超过一千倍。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是肯定它还是否定它,说明人们都是很重视这本经典。
  我今天既然讲这个题目:《六祖坛经》与生活禅,我想推荐大家学习其中的两首《无相颂》,真是说得好。我不用讲,希望大家回去以后,一定要把下面这首《无相颂》背诵下来。背诵这首《无相颂》,我们就可以在生活中、修行中来加以运用。我们不妨在这里念一遍: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常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多好,对很多的问题,就是三言两语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我再一次希望大家很好地把这首《无相颂》背诵下来,能背诵了,受用无穷。还有一首《无相颂》,内容上是相互发挥的。我们大家在口头上经常说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我们读这两首《无相颂》,究竟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归结到本题来讲,首先是教我们破执,破除偏向一边的执着。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偏执一边了,那就不合中道。如果你合乎中道,就没有执着了。执着从对待中产生,自他是对待,人我是对待,是非是对待,有无是对待……。《六祖坛经》里指出有三十六对,把三十六对都能很好地运用了,就能破除这些执着。所以《六祖坛经》的第一个颂子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重点不是否定菩提树,也不是否定明镜台,而是要我们破除执着。
  “执着”就是在事物的本身以外人们强加上去的种种分别计执。如其本来地认识一切事物,那就是中道。我们强加在那个事物上面的种种的分别计度,就是执着,不是如其本来,所以它就是执着。把一切事物上因人们的妄想而附在其上的执着去掉就是中道。
  唯识宗关于三性三无性的道理讲得非常好。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三性有一个比喻,圆成实性比喻麻,依他起性比喻用麻搓成的绳子,遍计所执性比喻晚上走路,看到麻绳执以为蛇,并产生种种恐惧,怕得要命。麻绳就是麻绳,如果执它是一条蛇,那就是我们不明事实真相,在麻绳上起种种分别、种种计度,所以叫遍计所执性。能在依他起性上去掉分别、计度,去掉遍计所执,看破了,明白了依他起性,当下就能证得圆成实性。这里并不是说离开了依他起,还有一个圆成实。就是把一切事物上的妄想、执着、分别、计度排除干净了,它所显示的如其本来的那种境界,那就是圆成实性。
  要破除执着,所以说菩提本无树。你要说菩提是一棵树,那就错了。那菩提是不是一棵树呢?如果我们不加计度、分别,只是作为一个比喻而言,也可以讲。神秀大师讲“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他讲的并没有错,只是说他还没有真正达到绝对待、离分别的那个境界而已。所以,六祖慧能就在他的那首偈子上反其意而用之,实际上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来破除执着。这是很高明的,这是佛教辩论当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所以六祖大师开了悟以后,尽管他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他能够运用辩证逻辑、辩证思维来破除对方的执着。这显示出六祖见地的高明,显示出他充满着无漏的智慧。
  破执是不是目的呢?我觉得不是目的。佛法不破世间相。破执是指我们在修证上的一种境界,一种体验,一种对法的认可。于法认可了,达到这种境界了,还要入世度生。菩提道路还漫长得很。所以从大乘的角度,从禅宗的角度来讲,出世是为了要入世,要度众生。破执实际上就是出世,就是妙华法师昨天引用朱光潜的那两句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两首无相颂,都充分地说明了破执是为了什么。
  入世以后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入世还要修行。怎么修呢?这就是禅宗经常讲的“保任”。因为从教下来讲,要到八地菩萨才不会退转,八地是不动地。保任的功夫有深有浅。你破执入世,你要保任;我们平常所谓照顾脚下,照顾当下,实际上也是一个保任。保任什么呢?保任你那个正念,使你不会在日用云为当中失去了你的正念,不会在生死当中被生死转。在这个地方讲生死,世间就是生死,出世间就是涅迷就是生死,悟就是涅。这个生死大体上讲应该有两种:一种是念念生死,一种是一期生死。念念有生灭,就是念念生死。我们哪一念觉悟了,我们那一念就是了生死,我们如果念念觉悟,那就念念在了生死。谈到生活禅,我自己从学习佛法、修持佛法的过程中体会到,生活禅是最难的修行法门,是最高的修行法门,是最契合如来本怀、契合历代祖师本怀的法门。佛说三藏教典,教我们做什么?教我们照管此心。这是个什么心呢?在迷的时候就是妄想心,打破了妄想就是真心,所以我们首先就是要照管这个妄想心。保任有两个意思,在我们没有大彻大悟的时候,就要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正念,明明朗朗,清清楚楚。
  前两年我对这种境界有一个概括,就叫轻安明净。就是说修行人一天24小时能否做到身体轻安,心地明净。我们修道的人做到轻安明净了,初步能够做到这一点,哪怕仅仅是一分钟、一秒钟做到这一点,你就要抓住它,不要放过它,要好好保任它、保持它、照管它。这是我们在迷失的时候,在用功的过程当中,保任、照管你那个正念。在你开悟了以后,你就要保任你那个悟境和体验,不要再被尘劳、烦恼染污。有的人总在说,我们应该怎么修行怎么修行,把这个修行弄得支离破粹,把佛的法门弄得支离破粹。我们要明白,我们的心是念念生灭、念念生死,我们要对治这个心,要调伏这个心,调伏、看管此心,即是观心。观心法门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就不妨给你一个敲门的瓦片,给你一个拐杖,叫你念一句阿弥陀佛。这是把你的千百个妄念集中到一个念头上,集中到一句佛号上面,你就可以以妄治妄。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目的就是要我们调伏这个妄心。阿弥陀佛又说要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要把我们每个人追求财色名食睡的念头转移到追求往生净土上来,要想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无非是要制伏我们的妄心。当你一旦桶底脱落,真正证得的时候,原来阿弥陀佛所说的极乐世界就已经到了;到那个时候,你到哪儿去都是极乐世界。在地藏菩萨的眼中,地狱就是极乐世界,所以他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因为他是乘愿而去,不是随业流转。
  所以我们说生活里到处有禅,但是,要把生活真正禅化,何其难哉!我希望各位在学佛的过程当中,要立大志,走险道,攀高峰,这样才能够显示出我们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包括女营员在内,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男女相,人人都是大丈夫。在这里,可能有很多修净土法门的人,净土法门是我们当今最流行的一个法门。净土法门同样可以纳入到生活禅里面。因为离开了禅,没有法门可以说。一切法门,禅,是一个总的归口。“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94#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1:58 | 只看该作者
【法眼看世间】从佛学角度看 《悟空传》里有何禅机?菩提路腾讯佛学王帅2017-07-20 09:56
[url=]分享[/url]
  • QQ空间
  • QQ好友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35评论 收藏

电影《悟空传》海报 (资料图)

文:王帅

《西游记》是绝对的大IP。孙悟空是超级的大英雄。一代又一代电影人,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拍出只属于自己的“西游精神”。前有《大话西游》,后有《悟空传》。《悟空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是见仁见智的话题。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答案。今天我们不妨从“修行”这个角度切入,谈一谈《悟空传》背后的禅机。

1、修行就是找回本心,战胜自我

整个电影的一个焦点就是蕴含在悟空体内的“灵石之心”,那是女娲补天剩余石的精华。

所有人,包括悟空自己都认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翻江倒海,惊天动地的本事,都是这块灵石赋予的。

但是,通过影片我们会看到,依赖灵石的力量,虽然厉害,但是有时候却备受限制,法力终究不是自己的。

当悟空被贬下凡尘,丧失了灵石的加持,在菩提老祖的帮助下,找回自己本心的时候,他才发现,真正的力量不是谁赋予的,而是自己创造的。

自己本心的力量超越任何灵石的加持,也正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他踏破凌霄,一战到底,成为了真正的齐天大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很简单:修行是自己的事,你所要做的,不是依靠谁的帮助,谁的加持,你所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断的修行,找回自己的本心,这样才能圆满自己的一生。

正如小说中所说:

你要记住你是一个猴子,因此你不用学做神仙,你的本性比所有神明都高贵。

2、修行要披荆斩棘,战胜一切

我就是我真正的主人 (资料图)

“上天拿走了你的晚霞,那我们就想方法把他拿回来!”

这是电影里最激动人心的一句话。

天帝不仁,将花果山夷为废墟,但是花果山的人们并没有屈服,他们织布成霞,筑炮降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战天斗地”。

正如悟空所说

“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

这并不是狂妄,而是一种精进。

修行过程中,除了要战胜自我,找回本心之外,还要抵住他人和环境的诱惑。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既需要智慧的豁达,也需要战天斗地的勇气。

在修行中,要不断的努力,和自己的业障作斗争,就像悟空一样,不管历经多少磨难,此心不改,不屈不挠。

直到获得真正圆满的逍遥,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那时候,我就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3、修行要为众生求安乐

修行的目的不是完善自我,而是普度众生,影片中最大的矛盾点就是悟空一心想要摧毁那个由着神仙心意,不顾众生死活的天机仪。

悟空的这一行为,不是为了自己,为的是花果山那些无辜的村民。

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资料图)

一切众生,皆是我生身父母,这种无边的大爱,支撑着他一次又一次的不懈抗争,也正是这样无边的大爱,赐予了他“灵石之心”不具有的神奇力量。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都离苦,这样的大爱精神,使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

4、修行要不懈追求

为了求得真正的圆满,悟空历经无数劫数,他曾经灰飞烟灭,他曾经烟消云散,但是,形体可以销毁,这个向法求法的决心是不可以动摇的。

一次又一次,他在废墟中涅槃重生,一次又一次他化石为身,挥焰成袍,但是他绝不放弃,绝不动摇,绝不气馁。

他坚信,自己是为了大爱的事业而生,自己一定能够成功,这样的不懈追求,成就了斗战胜佛最终的成功。

电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激昂的结尾。

最后那一刻,悟空凌云之上,带着自己的无敌本心,战天斗地,拯救苍生,那是一个历经苦难,修行成功,普度众生的行者。也是整个电影中最大的禅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2:04 | 只看该作者
一日禅:求人不如求己
2017年07月21日 07:29:38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url=][/url]

224人参与 15评论



生活中,我们往往选择崇拜别人、羡慕别人为能事,把“求人”看作是成就自己的重要砝码。殊不知,“求人不如求己”,很多时候,人生的成功,源于个人的身体力行、自


求人不如求己(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白洁)
生活中,我们往往选择崇拜别人、羡慕别人为能事,把“求人”看作是成就自己的重要砝码。殊不知,“求人不如求己”,很多时候,人生的成功,源于个人的身体力行、自信的意念和奋斗的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96#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2:09 | 只看该作者
高僧怒了!谁再把我的棺材打开,谁就不是我的弟子
2017年07月21日 07:12:31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url=][/url]

35人参与 5评论



遇安禅师便洗澡换衣,安坐禅床,然后命令人把棺材抬进丈室。静坐了一会儿,遇安禅师便自己爬进棺材里,让人把棺材盖儿盖上。


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遇安禅师读《首楞严经》,读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时,未能正确断句,却破句读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当即豁然大悟。
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天台德韶国师之法嗣,福州人。
出家后,于天台德韶国师座下参学,并经常阅读《首楞严经》。
一天,遇安禅师读《首楞严经》,当他读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这句经文时,他未能正确地断句,却把它破句,读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一下子触动了他的灵感。他当即豁然大悟。
后来有人告诉遇安禅师说:“破句了也(你断句断错了)!”
遇安禅师却回答说:“此是我悟处,毕生不易!”
于是,时人都称他为“安楞严”。
遇安禅师悟道后,住温州瑞鹿寺。后示寂于北宋至道元年(995)。他的入寂非常自在潇洒。
临走的那年春天,他作偈付嘱其嗣法弟子蕴仁禅师道:
“不是岭头携得事,岂从鸡足付将来。
自古圣贤皆若此,非吾今日为君裁。”
付嘱完毕,遇安禅师便洗澡换衣,安坐禅床,然后命令人把棺材抬进丈室。静坐了一会儿,遇安禅师便自己爬进棺材里,让人把棺材盖儿盖上。
过了三天,弟子们把棺材盖打开,发现遇安禅师右胁而卧,吉祥而逝。一时,四众哀恸,哭声震天。忽然,遇安禅师又坐起来,重新升堂说法,诃责弟子们说:“此度更启吾棺者,非吾之子(这一次谁再把我的棺材打开,谁就不是我的弟子)。”说完,又爬进棺材,溘然长逝。
本文来自“显密文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97#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2:13 | 只看该作者
梦参长老:红白喜事千万不要做这些 很多人都不知道
2017年07月21日 07:40:38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作者:梦参长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url=][/url]

217人参与 9评论



现在遇着红白喜事,在自己家里做很少,都到饭庄去酒店去做,特别杀小生物,鸭、鱼生命无量的。


遇红白喜事这些事千万不能做(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命终人,未得受生,在死后之内的七七四十九天,还没有定他是下地狱、生人间。在很多经上说,造的恶业猛利,不经过四十九天,这个断气,那个神识就堕地狱了,是造的业很猛利,恶心猛利,不经过七七四十九天。这是一般的。所以在死亡的人,在七七四十九天这个时间内,他希望他的子女,或者父母、六亲眷属,给他做点福业,或者给他念念经,请僧念念、拜拜忏。
但是世间无知,我遇见很多办红白喜事的时候,甚至我们和尚给人家念经吃荤,坐席桌,那个斋桌摆席桌,红白喜事摆席桌,杀猪宰羊,都如是。那有善知识制止说不可以杀生,都做素席,做素席就很好了,那就没有造这个业。特别是杀生业,杀报。这个大家应当劝我们的亲友,社会上不要做红白喜事包席桌。
现在遇着红白喜事,在自己家里做很少,都到饭庄去酒店去做,特别杀小生物,鸭、鱼生命无量的。咱们过去是杀猪宰羊,杀猪宰羊那个大动物命还有限的,特别鱼鳖虾蟹、飞禽走兽,看社会上那业就如是。过了是日之后,随业受报,把这七七四十九天过了,那你造什么业定案了,受什么果报。这一定了案,千百岁,就是千百万年,没有解脱的时候。若是犯了五无间罪,堕大地狱,那就千万亿劫了,时间就不知道,永远受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98#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2:16 | 只看该作者
地狱也分很多种?高僧回答惊呆世人
2017年07月21日 07:10:24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作者:济群法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url=][/url]

58人参与 9评论



地狱是梵语泥黎,译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等。地狱的种类很多、名称无量,但归纳起来则为三大类型。


有关地狱的塑像(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在我们人道以下的是地狱道。地狱是梵语泥黎,译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等。从字面上说,地狱是地下的监狱,位于我们人间的地层下面,那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世界,不仅没有日月之光,而且下面众生受苦的情形比人间监狱要苦上千倍万倍,所谓“极大苦聚”。地狱的种类很多、名称无量,但归纳起来则为三大类型,即是第一根本地狱、第二近边地狱、第三孤独地狱。
一、根本地狱
根本地狱,又分为八大地狱:等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号叫地狱、大叫地狱、炎热地狱、大热地狱、无间地狱。那些地狱是用各种铜铁刀剑火器等刑具来惩罚众生,比如用火烧、刀斩、锅煮、铁钩、拨舌、穿肠等各种刑法。八大地狱之外,又有八寒地狱,里面是凛风冽雨、寒冰冷雪等来冰冻他们,冷得他们身体全部裂开,形成各种各样花朵,地狱名称就是依据这些花朵形状而来,比如青莲花、红莲花、紫莲花等;皮肤也呈现成各种各样颜色,如紫色、瘀色、黑色、青色、绿色等,里面冷得不堪设想。
依《地藏经》所说,一天之内上万次昏死过去,然后由于业力的缘故,清风一吹又再次复苏过来,就这样长年累月、不分日夜地折磨着,真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狱中惨哭号叫之声惊天动地。
二、近边地狱
近边地狱是在八大地狱四周各设的十六个小地狱,八个十六即是一百二十八个小地狱,又叫十六游增地狱。它是专为狱中众生游行所设,在这里觉得太热,跑到另一个地方却又是寒天雪地;在那里觉得太冷,换一个地方又是热火焚烧;再跑到一个地方,又是山崩地裂;里面大地狱套小地狱,小地狱又靠大地狱,到处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地狱,因此受苦众生走到哪里都是地狱。就算他们业报受尽,将要离开地狱时,还得经受这周围十六小地狱的关卡,才算真正脱离地狱之身。小地狱的情形无非就是些毒蛇、猛兽、粪便、灰河、火海、毒虫等,各种各样折磨众生的刑法应有尽有。
三、孤独地狱
这种地狱设在山间空旷及树林间,因此叫孤独地狱。总之地狱无量,里面各种各样的苦情说之不尽,如《地藏经》中说:有的地狱四壁都是烧红的铁壁,上面落下来的铁火像密雨一般浇烧着有罪众生;又有的地狱四面都是刀山旋转落下斩斫他们;还有的地狱让他们睡在烧得火红的铁床上;更有的地狱狱卒将他们丢入大锅中沸煮,反复煎熬;再有的地狱四处全是深得无底的火海流灰,他们没入其中痛苦无量;或有地狱满是粪海,他们被淹没在里面受大苦闷;更有诸多铁虫穿肠叮咬,他们是钻心的痛等等——无穷无尽的地狱其苦情难以尽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99#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2:21 | 只看该作者
洪修平: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性
2017年07月21日 07:39:06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url=][/url]

2人参与 2评论



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是由中国文化的独特性造就的,因而从中国佛教的视角也能来观照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编者按: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那么,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是什么?其形成与佛教同中国文化的融合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洪修平发表了文章《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性》。洪修平教授认为,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是由中国文化的独特性造就的,从中国佛教的亦可观照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凤凰佛教佛教观察家栏目编辑文章如下: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洪修平(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李保华)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最终完全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成为其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佛教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根本情怀和基本精神,同时又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成了它鲜明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和文化精神。中国佛教的特点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例如“农禅并重”就是中国佛教在小农经济的中国社会中形成的不同于托钵化缘的印度佛教的鲜明特点。从思想文化的角度,中国佛教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形成了以融会般若性空论为特色的心性学说,彰显了印度佛教中将人的内在心性作为解脱之道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理论表达因与印度佛教的根本教义“无我”说不合而在印度佛教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它与中国传统的灵魂不死观念和儒家的心性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受到了中土人士的欢迎,从而在中国佛教思想中占据了主流地位。二是肯定人人皆有佛性,人人能成佛,鼓励每个人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解脱,这与儒家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都将主体自身的为善去恶作为道德完善和人的本质实现的基本条件是一致的。儒家的人性论思想及其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和追求,对中国佛教这一特点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三是重“顿悟”的直观思维方式,这与中国道家所倡的重直观、重体悟的思维方式不谋而合,因而在中国佛教中成为主流。四是崇尚简易性。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理论和实践虽然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在中国得到最广泛流传的却是印度佛教中所没有的禅宗和净土宗,而这两个宗派都以理论的简要和修行方式的简易为特色,这特别适合了中国普通民众的需要。五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调和性。佛教传入中土,以“随机”“方便”为理论依据,努力调和与儒、道等思想的矛盾冲突,不断援儒、道等传统思想入佛,从而形成了它显明的调和性的特点。六是佛教内部的融合性。印度佛教有大小乘、空有宗等的区别,传入中土后,又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不同的学风或学派宗派,但中国佛教通过各种“判教”而对佛教内部各种理论学说进行了调和与融合。七是禅的精神和修行方法深深地浸淫到中国佛教的方方面面,影响到教、净、律各派的发展。八是中国佛教与社会政治和伦理有密切的关系,这显然与中国王权政治力量强大和宗法伦理影响深远密切相关。
佛教一向以高超的思辨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于世,以至于有“哲学的宗教”之称。博大精深的佛学传至中土后,经与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中国佛学思想和中国佛学的独特精神。中国佛学的精神表现为圆融精神、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实践精神等多个方面,其中圆融精神、伦理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中国佛学精神的最主要方面。
中国佛学圆融精神的主要内涵,表现在中国佛教的儒佛道三教融合思想、“立破无碍”“会通本末”等判教思想,以及中国佛教“三谛圆融”等理论学说等方面。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则在中国佛教伦理的善恶观、戒律观、修行观和孝亲观中均有具体体现,特别是中国佛教对孝亲观的强调,成为中国佛学伦理精神融合吸收儒家伦理精神的突出表现。例如宋代禅僧契嵩继承了儒家以孝为天经地义的观念,认为孝道是天下之大本,在戒孝关系上,他提出了“孝名为戒”“孝也者,大戒之所先”的观念。同时,他还强调佛教对孝道的拓广和深化,认为佛教的戒杀不仅孝顺现世的父母,而且把对父母的孝顺推及一切有情众生(按照佛教的轮回理论,其他众生可能是前世父母转世),这种将孝道推及有情众生的思想,实际上又发展了儒家的“仁爱”观,体现了佛教的慈悲精神。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是最值得关注和加以强调的。印度佛教本是强调出世解脱的宗教,其根本宗旨是把人从人生苦海中解脱出来,其立论的基点是对人生所作的“一切皆苦”的价值判断。但佛教的终极理想,仍然是为了追求永超苦海的极乐,其业报轮回观念中也透露出了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生永恒幸福的积极意义。只是这种积极意义在印度佛教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和人生的氛围中却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并得到了充分的拓展。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突出地体现在禅宗和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中。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也是对现实的人及人生给予最多关注的一个宗派。禅宗一方面破除对佛祖等外在权威的迷信和崇拜,强调每个人的自性自度,另一方面又将解脱理想融化于当下的现实人生之中,把修道求佛的修行贯穿在平常的穿衣吃饭之间,主张直指人心、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强调凡圣平等、人佛无异和自然任运、自在解脱。禅宗以人性解佛性,把抽象神圣的佛性拉向人们当下本善的智慧心,它所说的“修行”实际上就是人的自然生活本身,而它所说的“佛”,实际上也是指那种内外无著、来去自由的“解脱人”。近现代以来中国佛教逐渐走上了人间佛教的道路,倡导发达人生、参与世间事业、建设人间净土。
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是外来佛教适应中土社会文化环境过程中调和佛教内部及其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间关系的产物,伦理精神特别融合吸收了与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相适应的儒家世俗伦理,具有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相结合的特征,人文精神则融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社会人生的精神特质,从而使出世的佛教融入了更多的关注现实人心、人生、人间的思想内容。
佛教虽有“哲学的宗教”之称,但它毕竟是宗教,信仰无疑是其最核心的内容,对人能够觉悟成佛的信仰构成了佛教的本质特征。但佛教与一般宗教的重要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解脱是“慧解脱”,佛教的全部学说,都是围绕着如何通过信奉佛法而修行从而获得智慧实现解脱这一根本目标展开的。中国佛教在信仰方面有三个特色也值得注意:
一是三世轮回的善恶报应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正是通过三世业报轮回说而把人们引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人生道德实践,以追求永超苦海的解脱。这种教义与中土原有的“天道福善祸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善恶报应论认为父母作善恶、子孙会受报,以及赏善罚恶乃“天地罚之,鬼神报之”,即有外在的力量或主宰不同,佛教强调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的业报,且“恶积而天殃自至,罪成则地狱斯罚”,即业报乃是“自作自受”,没有外来的赏善罚恶者,这种教义经东晋慧远“神不灭论”和“三报论”等融会中印思想而形成的天堂地狱那一套轮回报应说,成为中国佛教的基本信仰。这种信仰蕴涵着中国佛教的独特精神,即强化道德行为的责任感、每个人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表明,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包括佛教在内的各种文化内蕴的积极文化精神并进行适合现代需要的创造性转化。
二是佛菩萨崇拜。由于中国传统宗教有着神灵崇拜的悠久历史,当人们用传统的宗教观念去理解并接受佛教时,就会把佛教视为神仙方术的一种,认为佛陀能分身散体,飞行变化,通过祭祀能向佛陀祈求福祥,这具体表现为延续至今的民间的菩萨信仰和烧香拜佛活动。在中国,四大菩萨(文殊、观音、普贤、地藏)及其显灵说法的四大名山(五台、普陀、峨眉、九华)几乎家喻户晓,其中观音菩萨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发展到后来,观音菩萨不仅救苦救难,而且还会显灵送子、有求必应,因而在民间更受到了普遍的信仰,既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宗教和哲学都以现世现生的生存与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中国文化的独特精神。
三是人的解脱即心的解脱。中国佛教与儒、道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它们分别在经国、修身和治心方面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如古人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虽然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因为三教在历史的演变中往往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性,但中国佛教在印度佛教强调人的解脱即心的解脱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心、佛性和解脱做了特别的发挥,从而创立了禅宗这一“心的宗教”。禅宗也称“心宗”,传禅也称“传心”,解脱的境界就是心的开悟。并由“唯其心净,则佛国清净”发展出了人间佛教和建立人间净土,从而为佛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总之,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形成,而透过对中国佛教平等慈悲、仁爱众生、心性解脱、圆融无碍等文化特色的了解,我们也可以窥见包容守中、和而不同、人文关怀等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2:40 | 只看该作者
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
2017年07月21日 07:43:26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url=][/url]

324人参与 30评论



当你以为他“放下”时,他“拿起”了更浩瀚的慈悲;当你以为他“拿起”时, 他“放下”了心中的千丝万绪。


他曾与李嘉诚、王健林并列获得“2006中国慈善家排行榜特别贡献奖”。白岩松称他“用智慧开创了网络捐赠的新模式,将佛家普度众生的精神插上最先进的翅膀。”姚明曾为他的达到欧盟标准的慈生堂蜂蜜代言。现在,他不是商人,一声“明月法师”,已将三千繁华留在了空门之外。
明月居士获2006中国慈善排行榜特别贡献奖(资料图)
悉尼到北京的越洋电话拨通那一刻,似有无数问题冲到笔者嘴边。但还是先从商海开始吧!
真心真蜜:把产品做到极致,跟技术无关,与慈悲有关
一日,居士入山问道。论至兴起,禅师取珍藏蜂蜜少许,竟凝结如膏脂。以山泉水调之赐居士饮,顿感天厨妙味,沁人心脾。
居士问师:“此蜜妙味,实属珍品,却为何结晶?”师曰:“此乃天然真品。”居士告师:“我欲发心,令此妙品入寻常百姓之家。”师曰:“善哉!”
居士下山,遂潜心寻访天然蜜源,创立工坊,专营上等好蜜。因感念禅师点化,据佛家《华严经》之“慈念众生”一说,取字号“慈生堂”。
在他创建慈生堂的90年代,正是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的时候,在那样的大潮中坚持做最真品质的蜂蜜,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个问题让他感慨万千。
“假蜂蜜成本低廉,在化学添加和‘科技’制造的作用下,颜色可控,而真蜂蜜的成本是它的四五倍,而且会因为季节、花源、气温等因素产生颜色和口味上的差别……这些使得真蜜反而不如假蜜受青睐。”
但他坚持着求真之路:“中国人有权吃到真蜂蜜,慈生堂做大了,可以养活30万个蜂农家庭,让上百万风餐露宿的蜂农拿着钱回家过年、供养农村留守的老人、给孩子交学费……”
商海中,最难的是在造假似乎理所当然时,坚守着“玩真的”的承诺。“慈生堂与其它企业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把佛教精神运用到了管理模式中”他曾经说:“把产品做到极致,跟技术无关,与慈悲有关。只要具足虔诚,以报恩之心为亲人做,就能做到最好。”想利益大家,作良心产品,要全企业的人都有这个认知,信仰就成了这认知的凝聚剂。
国际养蜂质量委员会主席布鲁诺先生,品尝了慈生堂蜂蜜后,惊讶地瞪大眼睛说:“I have never eaten such delicious honey!(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蜂蜜!)”并迫不及待买下四瓶带回欧洲给家人品尝。那一刻,慈生堂蜂蜜就是中国货的尊严。
明月居士向蜂农采购原蜜(资料图)
每个成为慈生堂的员工,几乎都要具备两个要求。
首先,他应该有信仰。“为买房、照顾家人、孝敬父母来工作,怎么能如发愿将安全产品送入千家万户的动力更大?”再高明的监控手段,再生动的道德说教,似乎都不如信仰更能保证产品的品质。一个有着慈悲济世情怀的人,怎么可能还会为蝇头之利去坑人坑己?
其次,他应该是真正的行愿人。慈生堂有一条“怪”规矩,新员工在三个月内,要做至少十二件公益之事,并有详细的图文汇报才能转正。或许,只有在把心中利益众生的大愿,融进为陌生的路人奉粥、捡垃圾这种身边小事做起时,慈悲心才算是落地生根。“知识给人力量,智慧给人力量,文化给人力量,都不如信仰给人力量。”
自古,佛教就被不少人看作是消极避世的代名词, 他却敢用出世的文化去管理入世的企业,而且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成功。
知名企业把即将上市的慈生堂一路走来的历程作成几十页PPT,让管理人员作为案例来学习。本着不坑爹,“坚守良心,不妄语、不忽悠、不急不躁、不奸不巧”为原则的慈生堂,从举步维艰到名满天下,践行的正是种善因得善果的良性循环。
慈念众生:真正的定力,不是能承受苦难,而是能抵御富贵
他说,真正的定力,不是能承受苦难,而是能抵御富贵。慈生堂的利润很大一部分用来做了公益,“布衣素食的人生当下就是神仙,不需要海量的金钱支撑。” 慈生堂100%员工是慈善志愿者、超过90%员工是佛教居士。全体员工每年从事慈善公益帮助超过4万人次、每年供养僧人超过万人。
有人说,他是具有创意的慈善家。其实,只有以浩瀚的平等心,去观察、去体会寻常百姓的苦,才能从长养慈悲的心中生出创意。
参与助学活动的企业很多,但慈生堂资助的学子却属“另类”。他们出生贫寒,还调皮捣蛋捅娄子,成绩单上红灯高挂。“身为父母,我们会因孩子学习差,而拒绝供他念书吗?不会!”他以父母之心,资助那些连他们亲人都为之头疼的“差等生”。
“加油,书念好了,可以到慈生堂来工作。”这是他的承诺。现今,慈生堂的一些骨干员工,正是来自这些当年几乎失学的问题少年。
慈生堂副董事长张银明居士走访孤困儿童(资料图)
慈善,不是向众人标榜自己的伟大,而是俯下身来作众人的铺路石。
“你们这次去作义工怎么穿的是慈生堂的马甲?”一次,他拿着照片,问去协助某寺院救助孤儿的员工。
“寺里没有为志愿者准备的服装,我们觉得统一着装还是有必要的,这才破了例……”
在慈生堂,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支援其它机构的公益活动,一律穿对方的服装,为他们在当地的群众中建立口碑,便于日后慈善工作的展开。
公益,以无我之公心为基石,才真正能长远地惠益大众,他走的每一步行愿之路,都是扎实地踏碎虚名幻相,但求利他。
慈生堂在2013年迎来“中国之星”姚明(资料图)
2013年6月,慈生堂迎来了重量级品牌代言人——“中国之星”姚明。
能打动姚明,其实并不简单。姚明退役后,几乎专心做公益事业,商业广告对于他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当他得知,慈生堂蜂蜜是中国3000家蜂蜜企业中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政府备案的采用“欧盟标准、零添加”的蜂蜜品牌。同时,慈生堂多年来长期从事孤儿救济、救灾扶贫、传播传统文化等慈善事业,并且一直在为改善蜂农经济收入水平、关爱蜂农群体做着最大的努力之后,他接受了慈生堂的邀请。
求真,求善,人心所向!越来越多的支持,来自于心灵深处良知的共鸣,而广阔的前程,正生发自广阔的慈悲心。
唯有袈裟披最真:离开了慈生堂,却没离开慈念众生
越洋电话中, 笔者与明月法师聊着过去种种,突然听他感慨:“你问的这些,其实于我,已恍如隔世……”
我这才回落到现实中,那些至今仍被人赞叹的成功、被人传扬的故事,于我们,是久久萦怀的感动,于他,在袈裟披肩的那一刻,已成云烟。无数人渴望的财富、地位,他是怎么做到轻轻放下的?
听到我的问题后,他笑了。
“我曾问属下,‘我的财富很快能和比尔盖茨比肩,你们信不信?’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我说‘怎么不可能?当我们都在火葬场那一刻,财富值同为零!'”
“你当真的,我看皆是梦幻泡影。你很在意的,于我无非逢场作戏。”
“出家以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你能感觉到……” 他语音中传播出的磁场,让我清楚地感受到了答案——快乐!那种只有从宁静的、无所求、亦无为无不为的浩瀚胸怀中,才能自然而然流出的快乐。
“您带两名员工一起出家,企业怎么办?”
“出家不是遁入深山,与世隔绝。我们出家也是为了弘扬佛法,了脱生死。佛陀要我们众善奉行,有的法师可以去监狱讲法,我们当然也可以到企业讲法,何况慈生堂是一个慈善企业。我虽然出家了,但依然会在企业团队信仰和身心提升方面,给予引领。佛法的弘扬,需要僧俗配合嘛。”
“那别了红尘,还怎么利益他人?”
他笑了,和蔼地问:“为什么2500年前的释迦牟尼佛至今还广受尊重,而同时代的大老板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最根本的利益他人是智慧的传承与传播。”
2016年,明月法师剃度出家(资料图)
未来,以弘扬净土法门来救济广大众生,他有更宏大的愿,离开了慈生堂,却没离开慈念众生。于最繁华处转身,抖落万丈红尘,常伴明月梵音。
当你以为他“放下”时,他“拿起”了更浩瀚的慈悲;当你以为他“拿起”时, 他“放下”了心中的千丝万绪。
通话结束,透过玻璃窗,看到夜色中的悉尼城,华灯初上,车水马龙,人世繁华是那么容易让人眷恋,又那么容易转瞬成空……转回头,但见另一扇窗外,一轮明月,正皓然凌空,任人世如何变迁,它的清辉亘古未改。
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轮清净圆满、散发着智慧之光的明月,当我们真正有勇气与自己作战, 让心无限突破浮华、欲望与杂念的束缚后, 它,就会在静默中赫然现前……
菩萨清凉月,
常游毕竟空;
为偿多劫愿,
浩荡赴前程。
谨以此偈,送给明月法师、我、我们……(文:令见)
相关链接:
明月法师,法名慧慈,字明月,俗名张帆。甘肃省泾川县人氏。2016年于北京药师寺礼佛门泰斗传印老法师披剃,2017年在石家庄柏林寺于界诠法师座下受具足戒。法师在家时创立慈生堂品牌,是佛教界著名慈善企业家“明月居士”,曾从事救济贫苦等慈善事业20余年。慈生堂100%员工是慈善志愿者、超过90%员工是佛教居士。全体员工每年从事慈善公益帮助超过4万人次、每年供养僧人超过万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9-23 21:25 , Processed in 0.06822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