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社会病态的疗法
文/星云大师
现在社会的病态很多,有家庭病态、学校病态、农工法商各界病态,甚至我们的身体、心理都有病。身体患了病──头痛、肚子痛,可以到医院找医生治疗;心里烦恼,精神错乱,也可以找心理医生复健。对于社会的病态,我们找什么人来治疗呢?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不但是一位宗教家、教育家,更是一位大医王,一位千古难逢的心灵导师。他不但可以治疗我们身体上的毛病,对于各种社会病态,也都有治疗的方法。
佛陀曾于《佛遗教经》里说:‘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意思是说,我就像是一位高明的医生,你有病,我开药方给你;你不吃,病不会好,不能怪是医生的过错。
佛陀又说:‘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意思是说,又好比我是一个向导,为你指出一条人生最好的道路,你不依指引的方向走,找不到你的人生光明道路,过失也不在引导的人。
下文依照释迦牟尼佛所留传的药方,对社会病态提出四点治疗的方法:
一、家庭伦理的病态与疗法
现代社会的家庭中,所潜伏的病态可说已到严重的地步。有一则小漫画,很传神得表达家庭问题:作丈夫的回家了,开门前,怕太太跟他唠叨,问长问短,就在胸前挂上一个牌子,上面写了三个字:‘别问我’,要太太别问他今天做了什么,去了什么地方,不要罗里罗唆。这个太太一看到先生胸前的牌子,立刻怒气发作,转身拿了一个牌子挂在背后,上面写:‘别惹我!’意思是:我不问你在外面胡天胡地,你也休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丈夫进门,到了客厅,他的儿子趴在地上看电视,头上顶着一面牌子:‘别揍我!’意思是:老子管老子,儿子管儿子,别仗着你做父亲的威风打人。这个父亲再走几步,又看到家里的管家和佣人都挂着牌子:‘别叫我!’嫌这个家庭事情太多,不胜其烦,所以拒绝召唤。
这个漫画暴露了某种病态:今天的家庭里,真是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女不女,很多家庭伦理已经亮起了红灯。
过去有一首诗偈说:‘记得当初我养儿,我儿今又养孙儿;我儿饿我由他饿,莫叫孙儿饿我儿。’这首诗偈是说一个为人父母的慨叹:记得当初我养儿女的情形,就像我儿女现在养孙儿一样;我的儿女对我不孝顺,让我挨饿,由他去;只希望我的孙儿不要不孝顺父母,也让我的儿女挨饿啊!
过去社会的家庭问题,顶多是儿女对父母的孝养问题,老年人缺乏照顾,精神空虚,或因代沟问题与子女失和。所以我在宜兰办了‘仁爱之家’,又在佛光山设立‘佛光精舍’,让家庭失调的老人能得到照顾,但是天下孤苦无依、晚景凄凉的老人何其多!杜甫有一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指出社会应增设更多养老院,来安置所有需要照顾的老人。
现代社会的家庭,所潜伏的病态日趋严重,许多家庭伦理已经亮起了红灯。现在的家庭,除了孝养父母的问题之外,如试管婴儿、借腹生子,乃至单亲家庭、外籍新娘、小移民、小留学生……,问题越来越多,也形成严重的家庭、社会问题。
很多父母在这种工商社会里,只想到赚钱,对于子女的教育,不知道真正关心,结果造成了钥匙儿童、才艺儿童、方便面儿童、维他命儿童……。有的父母忙着应酬、交际,甚少和子女接触,一天跟孩子讲不到三句话,孩子长期孤单寂寞,长大以后还会和父母亲近吗?又者,现代孩子生得少,溺爱孩子,使孩子失去正当人格的发展;外籍新娘多,孩子教养问题也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有的父母对子女寄望过多,要儿女成龙成凤成博士,除了学校的功课,还强迫他们去学钢琴、小提琴、舞蹈、绘画、英文、日文……小孩子背负这么沉重的压力,吃得消吗?长大以后会不会排斥呢?今天青少年问题严重,跷家、逃学、吸烟、赌博、打架……,难道没有原因?
有一位教育学者说:现在的儿童,不是靠父母的爱和关怀成长的,是靠着牛的照顾长大的,他们喝牛奶、吃牛排、穿皮衣、用皮带、穿牛皮鞋,系牛皮饰物……,就像是牛养大的。所以现在许多青少年性格如牛,过着牛脾气的人生。
现在都市里大部分实行小家庭制,年长的父母大都单独居住。兄弟姐妹多的,就轮流奉养父母,星期一由台北的老大来养,星期二、五到桃园老二家去吃饭,星期三、四归台中老三照顾,星期六、日到台南投靠女儿,然后再赶回台北老大家,这样东奔西赶,疲累不堪。假如父母也用这种方法来养育子女,今天由父亲照顾儿女,明天由母亲照顾儿女,如此轮流养育的教育方式,家庭不会破碎吗?
据说现在女孩子嫁人的条件是:第一、要有楼房;第二、要有汽车;第三、不要公婆。过去女孩子选择对象,都会先看看这人是否书香世家?这个人身家是否清白?这人的家庭道德好不好?现在不注重门楣,不注重道德,只重视楼房汽车,甚至嫌公婆累赘,像这样没有家庭伦理观念的社会,其病态是很严重的。
古人说:‘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泆字;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对于家庭伦理的疗法,我们可以说,救家庭离不开一个佛字。
依照佛经的教示,治疗家庭破碎的方法,必须先从家庭里的主要份子──夫妻说起。怎么样做一个丈夫?怎么样做一个太太?
《玉耶女经》里面曾提到,一个成功的女人,必须具有母妇、臣妇、妹妇、婢妇、夫妇五种妇德。此外,好太太平时要用温柔的言语慰问先生的辛劳,烹调营养卫生的美味佳肴,而且将家里整理得窗明几净,富诗情画意,夫妻、亲子之间彼此坦承相处,同心齐力。如此,必然能建立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乐园。
另外,《善生经》则告诉我们怎样做个好丈夫。一个真正的男人必须是:
第一、负责任,能担当:有宽阔的肩膀承担,也有魄力担当。
第二、讲信用,守道义:有诚恳正直的心胸。
第三、肯勤劳,创事业:有谦冲务实的作为。
第四、性宽厚,心有容:有泱泱大度的君子之风。
第五、能慈悲,多慧解:有慈悲的爱心,有中道的智慧。
一个家庭里,夫妇相处得好,家庭伦理就能端正,身为一家之主的丈夫,除了做到上面五项男德,更应该奉行做为人夫的四条守则,即吃饭要回家、身边少带钱、外出说去处、应酬成双对。
子女和父母的伦理也是相生相成的,孝顺的子女,必须以五事来对待父母:
第一、供养父母,不令缺乏。
第二、凡有所为,必先禀白。
第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
第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第五、父母正业,不为中断。
慈爱的父母,也必须以五事对待儿女:
第一、教育子女,不让为恶。
第二、指其善处,使有品格。
第三、慈爱关怀,教其学问。
第四、善为婚嫁,务使满意。
第五、随时供给,助成事业。
家庭,是一种连锁关系,父母子女像锁链一样环环相扣,绝不可分割,人人尽其在我,相敬相爱,家庭伦理就美满幸福了。
二、农工职业的病态与疗法
今日在工商转型为高科技的过程中,许多问题缺乏调适,许多情况无法掌握,结果造成职业困境及精神空虚等种种病态。
由于都市发展蓬勃,农村青年渐有‘为农者贱’的观念,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到城市,引起劳力不足、农地废耕的现象。另一方面,大学农学院和农专毕业的学生,买不到农田耕种,无法取得自耕农的资格,有志于农业的人,反而没有农田。
由于工业的发展,交通的需要,我们的农地愈来愈少,甚至没有农地,难道我们可以吃机器,吃声光歌舞吗?难道我们能吃钢筋水泥维生吗?农药的使用也愈来愈多,造成河川及土地污染,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像号称东亚最大的台中德基水库,也无法避免上游的农药污染,连中横公路美丽的环山部落,都成为滥施农药的死地。造成这些农业病态的原因,就是功利心。
工商业的病态也是如此,人们都讲求功利,要发财,要成功。等真正有钱了,却不会用钱;真正有权势了,却滥用权势,于是成为今日社会罪恶的源流。工业发展制造了许多暴发户,又由于大财阀的控制,造成了经济垄断,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享乐歪风,不会用钱,只知享受;光是交际酬酢、酒食饮宴,一年就吃掉了几条高速公路。
今日工商业的发展,也带来许多公害、污染,以及自然生态的破坏,这也是很严重的病态。不过,更糟糕的是精神上的污染,钱多了不会用钱,反而污染了自己的心性,污染了自己的灵魂,污染了社会风气和道德;这种人性道德的破坏更可怕。
比方说,商品的仿冒、走私、漏税、盗用商标、恶性倒闭、倒会卷逃、空头支票满天飞等等,这个社会常常不顾工商道德,有一种‘能欺则欺,能骗则骗’的心理。很多人有了钱,就逢场作戏,金屋藏娇,不顾妻儿,不重家教,每日酒食争逐,忽略家庭,因此制造了许多青少年问题,直接遗害下一代。
另外,也有许多职业病的问题,职业病不光是身体机能的障碍(例如静脉曲张、坐骨神经痛、痛风、五十肩、视力伤害等),心理上的麻木更严重。尤其很多电子工厂、成衣工厂都实施一贯作业,完全不用人脑,只是零件、机械的装配,整天做着相同的动作,像螺丝钉一样,没有思想,没有感觉,成了简单的、没有智识的人,日子久了,精神能不苦闷吗?
现在的社会,由于注重科技发展,人们也变得越来越机械化了。譬如电视是遥控,不必走动;快餐品越来越多,不必烹饪;洗衣脱水,用计算机;领款购物,用刷卡。这样发展下去,人越来越懒,都不必下厨房、上班了,按一个钮,牛奶来了,面也做好了,数据也传真了,公文也上网联机了,一切按钮、按键盘即可,人都可以不用走动了。
农工商职业的病态,是由于社会多了金钱、色情与暴力,少了礼义、美德与善知识。对于这些职业的病态,该怎么治疗呢?
(一)要有因果道德的观念
说到因果,一般人总会想:世间因果也不准确,很多好人遭遇不幸,很多坏人升官发财,那里有什么因果呢?其实,因果甚至比现在的计算机还要准确。计算机会出错,但是因果绝没有错误的时候。有的人做人很好,很乐善好施,但是过去欠了债,不能赖账,不能因为现在人好就不还钱,好人还是要背负过去的债,所以好人也有灾难。有的人很坏,居然还能步步高升,可能是因为他从前种了善业,而现在造恶的报应未到;他银行里的存款尚未用完,不会因为他坏就不给他挥霍。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想知道过去做了什么,只要看现在所受的果,就可推知过去的因。同样的,想知道未来会有什么报应,看看现在做的事,就可预知将来得什么果,因地不同,果报自然不同。
很多人不明了因果,误会了因果──我念佛、拜佛,怎么不发财呢?为什么反而被人倒闭呢?要知道,发财有发财的因果,念佛有念佛的因果。种豆得豆,怎么会长出西瓜呢?念佛是求了脱,怎么可能发财呢?这是错误的观念。所以,信仰有信仰上的因果,健康有健康上的因果,经济有经济上的因果,因果是不可以错乱的。
在佛门里,有时候用人不讲究此人有无能力,而讲求有没有因果观念。如果他有因果观念,一定会有道德观念,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敬畏因缘,慎于始,不随便乱来,而凡夫和众生却不知防微杜渐。譬如暴饮暴食,吃到病痛缠身,才去看医生;开车猛闯,出了车祸,伤了人命,才悔不当初;为了贪婪而贪污舞弊,出事被揭发,法院传单一到,就插翅难逃,后悔莫及了。
我们常常怀有一种侥幸心,以为做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一念苟且,后患无穷。任何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因果尤其会知道。诗偈云:‘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所以有因果观念的人,只要不违背因果的原则,自然功不唐捐,这种功德是不会消除的。
(二)要有律己持戒的行为
中国儒家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律己的工夫。佛教讲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侵犯众生生命;不偷盗,是不侵犯任何财富;不邪淫,是不侵犯他人的身体与名节;不妄语,是不侵犯大众人格与信誉;不饮酒,是不藉酒麻醉自己,甚至醉后乱性。五戒的原则,是不可先侵犯了自己的意志,又去侵犯他人。
安和乐利的社会,应该人人互相尊重,互相成全。倘若大家都能持守五戒,每一个人的生命不会受侵犯,金钱不会被劫掠,名节不会受玷辱,信誉不会受污损,不必惧怕一切意外的侵犯,大家律己持戒,社会病态自然会逐渐减少。持守五戒,正是去除社会病态的一种疗法。
(三)要有勤俭感恩的美德
社会上的许多病态,都是由自私而起,只知利己,不知利人,结果人人相争相夺,勾心斗角,各种畸形的病态都会出现。针对这种贪婪、自私的病症,必须以勤俭、感恩来对治。
不要只想别人给我多少,要想我能给别人多少。我给予,我奉献,表示我富有,如果一味接受别人赠与,向别人求取,反而显得我贫穷。
勤俭感恩的美德由内心发出,可以表现在很多事情上,我爱惜公物,表示我的品德比他富有;我常说几句好话,我的善良比他多些;我们常常微笑待人,我们的欢喜心比较多;我重视礼节,‘向你说请,跟你对不起、谢谢你’,我的慈悲增长,比财富的增加还快;我总想到与你结缘,为你服务,我的愿力比你大……。所以,今天的工商社会,不一定从金钱上来竞赛,不一定用洋房、汽车、珠宝来比富裕,精神上的快乐、心理上的富有,才是真正富有的人生。
(四)要有忏悔向善的精神
佛教不计较过去,无论过去犯了怎么样的罪恶,只要一念回心向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个‘悔’字,就是最大的福根。我们的身体脏了,可以用水洗净;心里污浊了,可以用忏悔法水涤清。不断的忏悔,可以不断的净化,经上说:‘犯已惭愧,发露忏悔,名为勇健得清净者。’我们要做一个勇健清净的佛弟子,去除贪瞋痴慢的种种病态。
今天农工商的社会需要因果,需要五戒,需要感恩,需要忏悔,需要用这些来治疗我们内心的病苦,健全我们的人生。
三、教育道德的病态与疗法
现在的社会道德逐渐式微,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也有很多病态。记得我幼小的时候,在外面跟人家争吵,被人欺负了,回家后,父母还会再责罚我,然后带我到对方家里去道歉。现在的社会风气就不同了,有些儿童在外面被人家打了,吵架了,回到家里一哭诉,做父母的就会怒斥:‘哭什么,没用的东西,你怎么不把他打倒。’然后带着孩子找对方兴师问罪,这种童年教育的护短病态很普遍。
过去小孩在学校里顽皮,被老师打手心,挨打以后,回家还不敢讲,因为讲出来会再挨父母打,被父母带到学校向老师道歉,拜托老师再多多严格管教。但是现在学校的老师打了学生,就不得了了,做父母的立刻找校长告老师,甚至告到市议会,告到教育局,告到法院,这样的家庭教育,怎能不百病丛生?
青少年教育的病态也很严重,其中最祸国殃民的是升学主义。在升学主义挂帅的今天,‘升学升学,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之’。它不但埋没了个人的性向与禀赋,造成选才制度的僵化,而且阻碍了学生兴趣与情绪的发展,使学生缺乏生活上的适应能力,甚至牺牲了个人价值与尊严,产生学非所用的弊病,间接毁掉了青少年宝贵的一生。
现在的人,生了一个漂亮女儿,有许多男孩追求,父母就高兴,认为面子光彩,连带的助长了少女的虚荣心。儿子念大学,还能摆地摊、拉保险赚钱,自己买车,父母很高兴,认为儿子有办法,无形中加深了他的功利心态。像这样只注重虚荣和功利,而不教育他们真正做人处世的道德情操,这样的社会教育,能不病态深重吗?
从儿童到青少年,从青少年到大学生,从大学生到硕士、博士,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病态是:
第一、只重知识不重道德─看分数,不看品格。
第二、只重功利不重精神─争名利,缺乏胸襟气度。
第三、只重接受不重思维─能灌输,不能启迪。
第四、只重个人不重利他─自私,不肯牺牲奉献。
上面这些教育道德的病态,可以从很多小地方看出来,例如各级学校很少有至圣先师孔子像,儒家之学不能普遍于社会,有关单位常常举办纪念毕加索、纪念猫王、纪念贝多芬、纪念爱迪生等活动,却很少纪念玄奘大师、鉴真大师或民族英雄,由此可以看出缺乏对中国历史古圣先贤见贤思齐的道德教育。教育界普遍弥漫着功利风气与乡愿心态,直接间接戕害了我们的下一代,这是很严重的国弊。
针对这些病态,可以用下列方法来治疗:
1。以鼓励代替责备:年轻人意气盛,经常率性行事,对于他们的缺点,人人要多涵容,用鼓励来劝勉向上。春风怡人,总比酷暑炎风熏人好。
2。以慈爱代替呵骂:温言爱语胜过严呵厉责。像仙崖禅师感化夜游弟子,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一个徒弟常常夜游,三更半夜爬梯子翻墙外出,被仙崖禅师知道了,就把梯子撤掉,在墙下等候。徒弟夜游回来,翻墙而下,没有注意到梯子不见了,一脚踩在仙崖肩头,顺势跳下,站定了一看,糟糕!刚刚踩的不是梯子,是师父呀!这下子徒弟慌得不知如何是好。仙崖禅师不怒也不骂,只是殷殷叮咛:
‘夜深露重,小心着凉了,快回寮房睡吧!’
天大的祸患一言而解,这位弟子感受到仙崖的关爱,从此不再逾越本分,成为一名恪守清规的徒弟了。教育,不就是以慈心化导戾气,以爱心平伏干戈吗?
3。以关怀代替放纵:过分溺爱,不依法理,容易形成放纵与姑息,不但不能达到正面教育效果,反而使青少年走上叉路,形成偏颇的人格。只有在清明的环境中,才能培养清明的子弟;在关怀的气氛里,才有宽怀大度的人才。
4。以同事代替隔阂:同事,就是设身处地,凡事以他的立场为他着想,不端架子,不闹意气,视之如兄弟姊妹。像有名的海伦凯勒女士,因为是个聋人,脾气很坏,后来遇见了一位懂得教育的良师,用同事心与她相处,视她如己,同甘共苦,她难过就跟她一起难过,她睡地上就跟她一起睡地上,完全与海伦凯勒无隔阂,无私无己,最后终于感化了海伦凯勒,教育她成为一代伟人。
我们教育子女,不是只教他们怎样努力考试、赚钱,应该教导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我们要灌输他们因果观念,教他们认识因缘,有慈悲的精神,有道德的行为,使他们学会尊重自己,热爱别人,进一步爱社会、爱国家。
四、健康养生的病态与疗法
今天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过着晨昏颠倒的生活,晚睡晚起,熬夜作乐,吃宵夜成了习惯,早餐反而不吃,使肠胃在该休息时得不到休息,该进食时得不到养分,而伤害身体。很多人因为忙,或为了省钱,常常以方便面或罐头食品裹腹,忽略了营养价值,毁坏了身体机能。也有很多职业父母工作繁忙,下了班不想煮饭,三餐两顿都上馆子打发应付,加上交际酬酢不断,使台湾处处餐厅林立,吃喝风气惊人,连带地形成肝病、肥胖、胆固醇过高等现代病。
今日的经济生活提高了,精神生活却不见提升。很多人一出门即以车代步,使得街道壅塞,废气漫天,影响环境质量与心理健康。周末假日宁可在家里穿凹凸拖鞋,踩健康器,或到酒廊饭店听歌跳舞,而懒得去青山绿水中徜徉,如此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健康自然走下坡了。很多妇女不耐烦做家事,喜欢出去跳土风舞、慢跑、做瑜珈,吃补品健身,或打针减肥,实在是舍本逐末,不正确的养生之道。
尤其今日社会处处吃喝成习,菜式花样不断翻新,东西杂脍,满街横陈,似乎中国文化的精髓只在‘吃’上。过去流行吃猴脑,现在吃虎肉、狮肉、鼠肉、蛇肉、狗肉,几乎什么都吃,就差没吃人肉了。这种吃法,对健康养生究竟有多少益处?
针对这些不如法的饮食生活态度,提出四点疗法:
1。正当的饮食:饮食定时定量,使内脏均匀清爽,是养生第一诀。《梵摩难国王经》说:‘夫欲食,譬如人身病服药,趣令其愈,不得贪着。’意思是说,我们吃东西如吃药,是吸取其中的养分,保护身体不出毛病,不应贪爱而暴饮暴食。所以在寺院的斋堂里,有‘食存五观’的偈语,其中第四观就是‘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2。正当的情爱:不正当的情爱,会使我们身心烦恼。佛教不提倡私情乱爱,鼓励法爱与道情。我们要有奉献的感情、慈悲的感情、法乐的感情,也就是真理的、快乐的、般若的感情。
3。正当的工作:正当的工作,是积极性的,利益社会大众的。很多人觉得工作辛苦,有压力,那是因为把工作当成赚钱途径,沽名之道。如果在工作里蕴含了慈悲喜舍,供养了佛心法味,‘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给人服务’,把工作当成法布施,工作就很快乐了。
4。正当的生活:对于衣食住行,一切都要如法,不循私、不邪僻,正正当当的过日子。佛教讲修行,就是在生活上修,在行为上修,一直修到身心密密处。像昭引和尚毕生以化缘度众,专门化缘生活上的陋习。遇到爱发脾气的信徒,就说:‘居士,怒气由瞋心而来,瞋心源于无明,我来跟你化缘,你把瞋心和无明给我,我来替你发脾气,你来享受我的宁静好了。’
于是昭引和尚就学那信徒的样子,大发脾气一场,信徒看了,十分惭愧,脾气就改好了。
听说信徒的儿子很贪睡,令父母忧愤交加,不知如何改正,昭引和尚就到信徒家,把贪睡的儿子摇醒:‘起来起来,我化缘你的睡觉,你把睡觉给我吧。’于是他上床蒙头大睡,睡醒了叫那儿子准备饭食,吃完又睡,这样睡了吃,吃了睡,睡了吃,吃了睡。那儿子看在眼里,好像透过镜子看见自己,终于觉悟了。
听说有夫妻吵架,他去化缘吵架,一顿火爆毛躁,化解了双方的戾气;信徒贪酒,他去化缘,代他喝酒,伤身伤神,使贪杯者深自儆戒,幡然悔改。
昭引和尚以身作道场,牺牲奉献自己作信徒的镜子,感化许多信徒过正当的生活。这种舍身感化,是很不容易的范行。
除了健康要如法,养生更要如法。以下提供四个方法:
1。正当的行为:行为端正,胸襟宽大磊落,少有烦恼忧愁,是养生的正途。
2。正当的语言:经上说:‘行怨得怨,骂人得骂。’又说:‘祸从口出,千殃万罪,还自缠绕。’言语不正当,就像汽车轮胎没有定位好,行驶在任何平稳的路上都会颠簸,徒然增加生活里的怨尤。口齿清净,不说粗言恶语,才能修身。
3。正当的做人:做人,宁可正派而不足,不可邪恶而有余。不贪取五欲六尘,不着五蕴三界,而有正当的人生观。
4。正当的处世:俗云:‘处世无奇但率真’,这个‘率真’,就是‘心净则国土净’,我们如果能以佛法治心,以佛法养生,处世自然圆融无碍,所谓‘浮云任来去,明月在天心’,就是如法的境界。
面对社会各种的病态,我们要能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家人、朋友及周围的人帮助,让他们的心灵能得到一些营养,增加一些生活的福缘,那么,社会病态自然能够减少一点,我们的社会就更和乐安详了。(来源:佛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