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0516石门素疏【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复制链接]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12: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22#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12:00 | 只看该作者
【工作日报】佛历2652年
(一)【般若禅堂】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新业绩】20180729课堂笔记240张。
【统计范例】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最高纪录】20180723(大暑)课堂笔记337张。
【评分标准】合格100 良好111 优良200 优秀222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课堂笔记20180710
课堂笔记20180528
课堂笔记20180410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6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143,445   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写《心经》每日甘露施食每日课堂笔记200张
感恩!

(三)【三世因果】鱼象鱼说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诚心思过忏悔,无酒无肉无荤。
人生以戒为师,戒贪戒嗔戒痴。
禅堂闭关修行,小乘大乘密乘。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白发变黑,口齿清爽。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23#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12: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24#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13:08 | 只看该作者
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出家人的负面新闻【萝卜开会】

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出家人的负面新闻【萝卜开会】

        一信徒问师:师父您好,经常在网络上面看到一些出家人的负面新闻,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和调整自己呢?
        师答:当年佛在世的时候,魔王波旬,用各种方法来破坏佛教,但是都以失败告终。于是魔王波旬对佛陀说:你示寂后,我会让我的子孙穿你的衣服,现出家相,去坏你的法,佛陀听后,默然流泪!
        时值末法时期,各种乱象都会出现,但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深信佛陀的教法。佛曾经说,狮子是兽中之王,不能被别的动物伤害,但最后死于体内的虫。佛法也是一样,最后由于戒律的失守,最后归于衰落!
        由于网络的盛行,当下一些好事之人,把一些东拼西凑的图片集于一处,附上自己的一些思想,然后在网络上到处宣传,其中有些事情可能也是一些真实的个案,但我们不能用个别现象去掩盖真正的事实,就像我们吃饭有时候碰到一个石粒,就武断的认为所有的米饭都是石头。
        佛教传播几千年来,正面的、积极的有很多;负面的、消极的,也有很多,就是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有六群比丘去示现另类。所以,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事,就像一个人,她都会生病,或者生烦恼的时候,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人爱发脾气,就极端地认为这个人无药可救,当以宽容,理性的态度去审视观察,不能片面的痛下结论!
        从另一个角度讲,出家人,他也是人,还没有成佛,所以,我们不能以佛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人,而要以慈爱之心去感化他、帮助他!虽然看到他们有一些自私或者是做一些戒律上不允许的行为,但他总比那些杀人犯、罪犯要进步多了!你总不能看那些没有出家,而去杀人、犯罪的杀人犯倒很正常,而这些出家人,稍有一些不如法的行为,就认为不正常。
        他们的这些行为虽然不值得提倡,但如果我们用极端的思想去评价他人的是非对错,说明在我们的思想中也有很多对与错的认知需要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25#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13:24 | 只看该作者
济群法师:带您体悟《心经》的般若正观
2018
07/30
08:14
禅觉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济群法师

以“般若波罗蜜多”命名的经典,其中,玄奘翻译的六百卷般若经部头最大。《心经》、《金刚经》都属般若系统的经典。玄奘依靠念《心经》克服取经路上众多灾难,可见《心经》不仅蕴含丰富的智慧,同时也蕴含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常读此经,能得十方三宝的加持。我们不仅要学习这部经典的智慧内涵,更要领悟它在修行中的作用及对于人生的意义。

《心经》较完整的名字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名称属梵文音译。梵文译成汉文大体有两种方式:一是音译,咒语多半属音译,如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二是意译,根据意思转译,经典多半属意译。为何“般若波罗蜜多”并非咒语却音译呢?据玄奘三藏翻译经典时的原则,有些佛法思想在中国的文字中找不到对应的概念,则采用音译,并用中文加以解说。

“般若波罗蜜”

般若,意为智慧,与此相通的概念还有觉性、佛性。智慧在佛教中有两方面作用,一是通达宇宙人生真相。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所了解的是事物现象,是繁多的,每个人都可从不同角度(物理、化学、美学等)针对现象进行分析,而智慧所了解的是事物的最高本质。在佛教中通常称为空性或实相。智慧就是通达宇宙人生真相的一种能力,是生命内在、潜在的能力,需通过戒定慧的修行开发出来,而不是单纯通过知识的学习可以得到。人类的知识、经验是有限的,通过有限的经验获得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而宇宙是无限的,有限不能认识无限,只有无限才能认识无限。佛教认为心的本质就是世界的本质,要认识无限的宇宙,就必须开发生命所蕴含的无限的能力,即般若智慧,这是生命所具备的自觉的能力。

智慧另一作用是可以帮助我们解除烦恼。每个人生命中都有很多迷惑,所谓迷惑就是看不清自己,因看不清自己而对人生产生很多错误的看法,又因这些错误的看法制造了很多烦恼,所以佛教认为烦恼的根源就是无明,就是看不清自己。六祖惠能在《六祖坛经》中说,佛与众生差别在哪儿?“前念迷即众生,后念悟即佛”。迷而生烦恼,觉而除之。每个生命会不断制造烦恼,同时也具备解除烦恼的能力。真正地解除烦恼靠生命内在的力量,而非仅靠赚钱,财富很可能增加烦恼。幸福人生最重要的条件是内心没有烦恼,没有烦恼时,不论什么情境中都容易开心;烦恼时,碰上再好的事也开心不起。智慧就是帮助我们解除烦恼的一种能力,这是知识力所不及的。认识、培养生命内在的自觉的力量是我们改变生命的唯一出路。

波罗蜜,可译成度,智慧可以帮助我们从烦恼的此岸度到涅槃的彼岸。涅槃代表着烦恼的息灭,我们靠智慧从烦恼的状态进入没有烦恼的状态,所以“波罗蜜”也叫做“到彼岸”。何为彼岸?当下没有烦恼,当下就是彼岸,当下有烦恼,当下就是此岸,此岸、彼岸都在我们内心。内心充满烦恼时,通过修行以自觉的能力摆脱内心的烦恼,生命会呈现出一种寂静、喜悦。真正的喜悦来自我们生命内在,只要摆脱烦恼,每个人内心都会连绵不断地产生喜悦,到达宁静的彼岸。

《心经》就是一部帮助我们用智慧摆脱迷惑的经典,仅260余字却是六百卷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精髓,蕴含丰富的智慧内涵。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段话是这部经的“标宗”。

观,观照,是修行的重要内涵。学会用智慧观照世界,观照内心,就不会有烦恼,从而得大自在。佛法修行有两个内涵:慈悲、智慧。“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我们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不在问题本身,而在我们怎样看待、处理问题,是用智慧去处理,还是用错误的观念、负面的情绪去面对?每个人都带着固有的情绪以及看问题的方式去面对各个问题,但这种观念、心态,大多都是无明的产物。学习佛法就是要学会用智慧的观念去面对问题,用智慧来观照自己的内心。当我们观照自己的内心时,烦恼就会挥发,若内心缺乏智慧的观照,烦恼、生气时,我们就会陷入其中,无丝毫抵抗之力,跟着烦恼走,不自在。我们要观照内心,培养内在的观照力,从而获得自在。佛陀就是一个得大自在的人,内心没有迷惑、烦恼的人得大自在。修观照般若的过程会不断消除我们内心的迷惑和烦恼,生命会越来越自在,叫观自在。学会观,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观自在菩萨。随着观照力的增长,烦恼会越来越弱,生命会越来越自在。这就是观照般若的作用。观照力的培养是佛法修心的核心要培养的力量。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深般若是实相般若。般若有三种:即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文字般若:指所有能够帮助我们获得般若智慧的经教文字。观照般若:把经教里的正见转换成生命内在的观照力,用以观照世界。通过观照般若修行,最终得到生命内在的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即是通达空性的空性慧,这是超越能所对立才能通达的。

观自在菩萨进入这种甚深的空性智慧状态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见,不是认识,而是用智慧观照。佛法用一个概念来形容最高的智慧:大圆镜智。智慧的观照就像镜子照物,能“照见五蕴皆空”,世界上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现象其本质都是无自性空的。

佛法通过两个层面说明“空”,其一,无自性。佛法认为每个存在现象都是条件的假象,是因缘和合的。比如桌子就是一大堆条件(木头、铁定、油漆、木板等),没有不依赖条件、自己存在的桌子,但桌子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总是觉得独立存在的。事实上,任何存在都是条件决定其存在,不是自己决定自己的存在,因为离开条件找不到自己。自性是不依赖条件、自生自成的存在,而无自性是说没有这样的存在。佛法不同于有神论的宗教,也不同于唯物论者,佛法讲“缘聚则生,缘坏则灭”,“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是不常、不断的。常,永恒,断,断灭。比如东西坏了不是没有了,而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又如水升华为气又成云彩再落雨为水,所有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中,佛教告诉我们要用缘起看世界,一切都不常不断。五蕴皆空,五蕴自性皆空,五蕴是无自性的,若认为空是没有则是断见。佛教讲空,有就是空,因缘所生法就是空,没有自性就是空,但空的同时不影响因缘假相的存在,空和有在这里是统一的,这是一种中道观。中道就是一种如实地认识事物真相的智慧。

其二,空性。空性代表宇宙人生最高的真实,空性不是空,也不是不空,它超越二元对立的世界。我们必须具备证得空性的智慧,即实相般若,以此超越二元对立的世界,从而有能力摆脱、瓦解生命中一切痛苦、灾难,证得宇宙人生最高的真实,才能通达空性。智慧的获得是透过观照力的修行,通过观而获得自在。所以《心经》就是帮助我们以智慧力解除生命中的迷惑、烦恼、痛苦、灾难的一部经典。

这段话告诉我们这部经作何用,通过什么方法、达到什么目的。目的是解除生命的迷惑、烦恼、痛苦、灾难,方法是开发、培养我们生命内在的观照力,从观照般若到实相般若,以般若的智慧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真正要解脱是靠佛法的修行,靠自己,“自依止,法依止”。靠自己的努力不是跟着感觉走,感觉是不可信、不可靠的,所以要学佛法,学了佛法更要真正了解自己。学佛法不仅是找两本书看,是要亲近善知识,不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法得解脱。佛法、自身努力、老师指导,三者缺一不可。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这段话是观照般若的范畴,怎样修观照般若?观照的前提是佛法的正见,用过去的话来说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表示一种观念,我们每时每刻都受观念的影响,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和观念有关,我们每天都在选择,选择中包含着价值判断,所以一个人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为这关系到对人生的选择,对生命未来的选择。佛法修行的核心内容八正道,正见居首,正见就是能正确地看世界、人生,如实认识事物的真相,所以正见也叫做如实见,看到真实的面目。观照般若的修行就是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上,把正确的观念变成自己看问题的方式,这是改变生命关键的一步。修行就是修正行为,其中包含着修正观念,进而修正心态。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蕴,聚积。物质的、精神的这五类元素聚积,形成生命现象。这段话探讨五蕴和空性的关系,五蕴和空不二,这贯穿整个心经的修行,也贯穿整个生活的修行,我们可以对每一个现象作这样的观照。

舍利子是人名,舍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诸法空相,即空性,宇宙人生最高真理,为何状态?超越生灭、垢净、增减。生、灭、垢、净、增、减也是没有自性的,也不是独立不变的存在,都是有因缘的假象。佛教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用缘起去看世界,一切的存在都是条件的假象。另外,垢、净就是好或不好,有或没有价值,这是人赋予的,在相对的假象的层面是有垢、净的,而绝对的不变的垢、净是没有的,生、灭、增、减同理。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是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代表世间一切法的存在也是没有自性的,都是因缘假象。我们要学会用般若的智慧来观照这些存在,比如运用《心经》的公式作般若的观照,如何看待财富?财富不异空,空不异财富;财富即是空,空即是财富。我们可以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延续到生活中具体的问题。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生死轮回也是一种因缘假象,生死的本质是空性。我们可以从任一事物领悟空性,最高的真理蕴含于一切事物中,空性代表事物最高的本质,无所不在,只要你具备智慧的眼光,可以在每一个现象的当下看到真理。空性蕴含于一切事物中,所以禅宗的祖师悟道是随时随地的。

《心经》中出现较多的三个字:空,无,不。都是否定的词语,否定的是我们错误的认识,无明,无明的本质是空性,无明尽就是解脱涅槃,解脱涅槃的本质也是空性。“无苦、集、灭、道”代表轮回和解脱,苦、集代表轮回的因果,灭、道代表修行所带来的解脱,《心经》告诉我们轮回和解脱本质都是空性,没有独立存在的苦、集、灭、道。烦恼可以消除,因为其本质是空性。

“无智亦无得”,智,智慧,观照的智慧。得,以智慧观照某种对象,有处于二元对立状态的能、所。而在空性的层面,观照力也是空的,所缘境也是空的。随着所缘境空,能观的心也空了,这叫能所双亡。

这一段讲的属于观照般若,要学会用观照般若去观照内在生命、外在世界,包括生死、轮回、解脱。我们面对生活中很多问题时,应该怎么去认识?我们怎样看待问题比问题本身更为关键。我们总以为所见的即世界本身,佛法告诉我们这是错的。唯识的哲学就告诉我们世界的三个层次,一是空性,代表最高的真实,超越二元对立的世界,二是现象的世界,依赖条件存在的事物,三是认识上的世界。我们认识的世界和世界本身不同,因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被观念、情绪处理过。生命的存在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大堆错误的想法和一大堆混乱的情绪,这些想法和情绪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有的后天培养的。这些想法和情绪必然会落实到对某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上,比如家庭、事业、感情等。我们面对一个问题,对它有认识,产生迷惑,进行错误的投射,执着于自己的设定,由此发展出很多烦恼、妄想,又由于烦恼和妄想,我们的心进一步指向这件事情,进一步执着于它,增加烦恼和妄想,其根源在于我们生命内在的迷惑、不觉。学习佛法就是要做两件事,一是改变我们生命内在的迷惑,二是解除我们生命内在的烦恼。《心经》的修行就是要帮助我们从建立正确的认识到培养我们生命内在的观照力,我们要学会正确的看问题的方式--从缘起因果的角度。缘起,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存在。

这里有几个概念,缘起、无自性、空、因缘假象。我们首先认识到事物是缘起的,缘起的事物必然无自性,所以是空的,但空不是没有,空不否定因缘假象。我们就是要学会用这样的一种眼光去思考每一个问题,比如我们对财富作般若的观照,观照过程中内心对财富的执着开始松动,对财富烦恼也开始减少,内心就开始清净了。这就是观察修,即正确使用理性、思维(正思维)。不正思维会造成心理疾病。观念决定心态,比如生活中有人对你不好,你想着这人对你不好,火冒三丈,这是你的不正思维引起的,而如果你以慈悲宽容之心去看,也就不会生气了。面对问题,作智慧的思维还是无明的思维会直接影响你的心情。当我们用正确的思维认识问题时,我们的心当下就是平静的,不会有烦恼。观察修就是正确使用理性。



佛教中人的身份可贵因人有理性,要正确使用理性,不然会带来灾难甚至把我们带向毁灭,使我们掉进无穷无尽烦恼。生物吃饱了就很开心,人吃饱了会有很多想法、烦恼,其实很多烦恼都是我们想出来的。学佛就是要正确地使用理性,理性就会成为使我们抵达真理、成就智慧、走向解脱的重要的增上缘,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佛法的观察修。

在般若的修行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不仅要学会正确地看待世界,还要学会看自己的心。我们平常的特点是向外看,尤其错误的看会成为烦恼的增上缘,而佛法修行的特点是向内看,当你能够用观照力看自己的内心的时,烦恼的心就会瓦解。禅宗二祖求法,请师父给他安心,达摩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把你的心拿来,我给你安。我们觉得烦恼、痛苦,可是烦恼是什么?二祖用其强大的观照力去寻找自己的心时,发现找不到。因为内心强大的观照力生起时,内心的烦恼都被观照力融化掉了。烦恼随着观照力的增加而减弱,烦恼和观照力是此生彼长的。我们学会观照内心时会发现心是空空荡荡的,但又是明明了了的,能够感知一切。当你没有烦恼时,看东西就像镜子照东西一样明明了了,但心又不会陷入于对象,就像镜子不会陷入于影像,这是一种内心的观照的、智慧的力量。

《金刚经》有曰:应无所住得生其心,我们的心本身具有这种自觉的功能。通过不觉的力量演化出来的心具有黏性,会粘到事物上,由自觉的力量建立起来的观照力是没有黏性的,它使我们真正具备“朗照无住”的能力,菩萨的境界就是“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菩萨因慈悲去做很多利益众生之事,又因智慧而无所得。这种能力每个人都潜在具备,都可以培养,通过般若波罗蜜多法的修行,可以帮助我们开发出这种潜在的能力。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这段是讲通过观照般若修行能达到怎样的境界。

无所得,即成就超越能所对立的实相智慧。菩提萨埵(菩萨)依观照般若得实相般若而心无挂碍。这是因为挂碍与执着有关,而执着与无明有关,现以般若的智慧看一切事物真相,没有了挂碍,进而没有恐怖,恐怖意味患得患失。又因为不患得患失,内心就不会胡思乱想即远离颠倒梦想,从而证得究竟涅槃,达到安静的状态,内心的烦恼、迷惑得以平息。

身处浮躁时代的我们,胡思乱想,躁动不安,夜不能寐,这是因为内心烦恼的力量太强,通过观照修行可以平息内心的躁动。出家人修行,平淡的生活却能不断的出现喜悦,这是因为内心没有烦恼。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都以这种智慧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菩提,最高的觉悟、智慧,无上菩提成就一种大慈悲、大智慧、大解脱、大自在的生命。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般若波罗蜜多是无上的大智慧,无以与之媲美,神力巨大能真正解除烦恼。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处用咒语的方式再说般若法门,咒语一般不翻译,这段咒语的意思是:去啊,去啊,去那个没有烦恼、迷惑,充满安静、喜悦的生命状态。



法师简介:

济群法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多年来,教书育人,学修并重,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唯识、戒律的研究及讲授。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供灯法会共修

  明日2018年7月31日(农历六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成道日。积福慧启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供灯祈福法会共修,祈愿观世音菩萨放光照我身,舒手摩我头。甘露灌我顶,湔涤我心垢。令我身与心,悉皆获清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26#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13:53 | 只看该作者
佛教是如何看待“许愿”和“还愿”的?
2018
07/29
22:57
南普陀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6


对佛菩萨最好的恭敬、供养和感谢,就是依教奉行。

  佛法不讲“许愿”和“还愿”,而讲“发愿”和“行愿”。

  愿不是许给佛菩萨去帮忙实现的,佛菩萨也不需要我们的酬谢;愿,是自己的心、理想、目标,发愿是行为的动力和向导,依愿而行是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

  发心,是我想要去做什么;许愿,是我想要得到什么结果。前者是在因上而言,后者是求果相。许愿是把希望寄托于神秘的外力保佑,发愿是策发自己内心的力量。

  对佛菩萨最好的恭敬、供养和感谢,就是依教奉行。佛法不讲许愿、还愿,佛菩萨无处不在,所谓一定要回到许愿处对原来那尊菩萨还愿的说法,是以世俗心态来揣度佛菩萨,佛菩萨岂会如此狭隘呢?



许愿是把自己的愿望寄托于佛菩萨,发愿是主动发诸自心的志向,并且在这个愿力的引导下去实践,靠自己的努力。

  许愿是把自己的愿望寄托于佛菩萨,想象靠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来帮助自己实现愿望,这种含糊不清的想法就是“迷信”,不明白为何而信,迷迷糊糊的信。发愿是主动发诸自心的志向,并且在这个愿力的引导下去实践,靠自己的努力。

  佛菩萨不是万能的神灵,而是指示觉悟之道的智者。拜佛是对老师的感恩和尊敬,是提醒我们敬畏与追寻真理、收敛内心妄想、勿忘天下苍生。

  “许愿”本是民间的说法,与佛教无关。佛教不讲“许愿”,讲“发愿”,前者是把希望寄托于神秘的外力保佑,后者是策发自己内心的力量。每一个人的际遇,都是由于自己的造作,别人无法代替自己去努力。

  佛菩萨无法帮我们获得无因之果,也不需要我们的感谢和表示。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依教奉行便是最好的还愿,是佛菩萨最欢喜的事。

寺院理念

善心善行:倡导公共文明

文明敬香:一人烧一支香

垃圾不落地,你我都得利

文明祭祀:子孙显达福慧多

三零:零经济 零商业 零门槛

经典回顾

联系方式

微信号:南普陀寺

邮编:361005

网址:nanputuo.com

地址:厦门市思明南路515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27#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13:5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观察世间的真与假?
2018
07/29
20:11
广州光孝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导 读

  今天的夏安居讲座中,悟灯法师继续为大家宣讲《天台圆顿行法——观心法门》,开示天台圆顿教法,阐述一心三观、一念三千的甚深含义,教导大家如何作“假、空、中”三观的修行,如何修习中道圆融之法。我们节选部分内容整理成文字,详细课程可观看视频进行学习。

讲座视频

★悟灯法师:天台圆顿行法(3)

★悟灯法师:天台圆顿行法(4)



什么是一心三观?该如何观?

【一明所观之假者。有二种假。摄一切法。一者爱假。二见假。爱假者。即是爱论。见假者。即是见论。此二种皆是戏论。】

所观是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有两种“假”,摄一切法,包含一切的人事物,那就是“爱假”与“见假”。“爱假者即是爱论”,爱论就是情感上的执着,不用经过思考,只是对一些事物很喜爱,很贪恋,经典里面把这叫做“爱论”。“见假”就是我们见到、听到一些事物和思想观念,然后加以判别,形成自己的知见,并执着于自己的想法一定是对的,这是理性方面的执着。

现在一些人认为,理智就是一切要以科学为依据,科学是不是就一定正确的,是真理呢?不一定哦。你认为科学证实了就是没问题的,但其实科学本身都还在不断发展,不是完美无缺,不是“必定正确”的。十年前的科学,很多已经被现在的理论推翻了,再过百年,现在人们所执着的科学认识,说不定也会被推翻很多。所以,我们凡夫所接受的一切法,都在“爱假”与“见假”的范围之内,也就是感性和理性的执着。



【此二种皆是戏论】,这两种认识都是不真实、不究竟的,都是我们世俗知见,以为真实。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认识认为:喝牛奶对身体健康有益。这有科学依据,电视也这么宣传,无可非议。但真是这样的吗?从科学来看,牛奶包含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好像喝了确实对人体有益。但是我们有没有从假入空观来观察,这个牛奶是怎么产生的呢?以中国十四亿的人口来说,如果有五亿人每天喝牛奶,需要多少牛来生产奶呢?从牛身体里面的奶到我们拿在手中可以喝的商品,这中间经历了什么过程?如果这些方面你都考虑到,你对“牛奶有益健康”这个观念可能就有不同的认识,这时你的认识才更加接近牛奶的本质。

牛产生的奶,本来不是给人喝的,是给小牛喝的。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怀孕了才会有奶,为了让人源源不断地喝到更多牛奶,所以就让奶牛不断地怀孕,不断地往牛吃的食物里面加入催奶的药剂,使牛吃的东西变成了牛奶。牛吃了那么多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制造的“增加奶产量”的各种东西,那些东西变出来的牛奶,加上调味、存储、运输需要添加的各种材料,对人体真的有益吗?那些添加物会导致身体病变,反而不健康。我们应该从空观、假观和中观来观察事物,看到事物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只听别人说、只从感官觉知来判断。



观心诵经法之修假观

【夫欲诵经灭罪。第一先须盥漱整肃威仪。别座跏趺而坐。】

日常生活中如何修空假中三观呢?智者大师说【夫欲诵经灭罪。第一先须盥漱整肃威仪。别座跏趺而坐。】我们拜佛忏悔,参加水陆法会,都是为了灭罪,忏悔业障。我们学佛的目的都是去除恶业、显现佛性、破除烦恼、成就佛道这么一个过程。那怎么做呢?【第一先须盥漱整肃威仪】首先要洗干净手和脸,漱口,把衣服齐整好,整肃威仪;【别座跏趺而坐】在一张桌子前面,正身端坐。然后可以开始入观,先作假观。怎么观呢?【观所坐之座高广严好】比如说我们这个讲堂非常庄严,【次观座下皆有天龙八部四众围遶听法】观我们这个法会现场,除了我们,还有天龙八部也在现场。因为释迦牟尼佛讲经的时候,天龙八部都在现场,还有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起听佛陀说法。我们在读诵经典的时候,也先这么观想。



【次须运心作观。观我能为法师。传佛正教。为四众说。想所出声。非但此一席众。乃至十方皆得听受。名为假观。】其次要用心去观想,比如我在念诵《地藏经》、《法华经》的时候,就观想自己是宣说这部经的法师,正在传播最正确的佛法,为四众弟子和所有人说。观想自己读经的声音,不仅现场的所有人能听见,还有十方世界的众生都能够听到。佛陀讲法的时候为什么放光?放光是在摄受他方世界的无量众生。我们是听声音来闻法,天人是由光显现的,心里想什么就现什么光。所以我们观想读经的声音可以传播到十方法界,那就能利益无量众生了。这是第一步的“假观”。



这样观,马上就不生气了

从表面上看,桌子是桌子,椅子是椅子,但内在的本性都属于空性,是一样的,即相上有别,但理是一样的。所以中道观是理上非常清楚地明白它是空性的,同时在事相上是有分别的。我们人也一样,有男有女,但是他的本性都是人,我们也应该从佛的角度,用“不二”观来看待一切事物。我们修学佛法也一样,理上是空性,事相上有别,所以处理事情的时候也是这样,理是理,事是事,这样当我们的心面对境界时,才不会生起执著。一般与别人吵架有可能就因一句难听的话,这就是你住在事相上,生起烦恼嗔恨了,如果能当下观事相是假有的,不真实的,你就不会生气。比如听到别人说自己不好的话,内心很生气,那么这时就要去观察自己的内心,为什么我会生气?然后站在“不二”的角度反复去琢磨观察,认识到事相上的有别和理上的空,从而不执著于事相,那别人说你好或者不好,也就不生气了。



做梦的真相,你需要了解

“体因缘所生见法。皆如幻梦。因成.续.待。但有名字。名字即空。非灭故空。空即是真谛。真谛即是涅槃。是为体假入空观也。”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五根六根所感知的,所认识的这些,都是因缘所生的。一切的山河大地都是因缘所生的,它的本性属于空性,如果你能这样认知,当下就知道一切法如幻如梦,就如同做梦一样。我们会把梦里面的自己当做真实的吗?比如说做梦,梦见中彩票,非常高兴,但这是假有,不真实的。但是我们在梦境当中却觉得是十分真实的,这时我们的意识在活动。

我们睡觉的时候是五根睡觉,眼睛、耳朵、鼻子、五脏六腑在休息,但是我们的意根是在活动,“相续不灭”的,所以我们会做梦,这也是我们宿世以来的业在活动。就好比牛,它白天在吃草,晚上会反刍,其实我们的意根就和牛在晚上反刍食物一样,白天所做的任何事情到了晚上整理、拼凑,整理完再放进我们的阿赖耶识的仓库里面,我们的轮回就是这个东西,天天反复的做这个事情,认为一切都是真实的,要把它藏起来,所以把身口意所造的业,在晚上重新整理放到仓库里面。阿赖耶识翻译过来就是“藏”——宝藏的仓库,所有的东西都放到里面去,当我们因缘具足的时候,这些种子遇到缘分就会现行。



一念具足十法界

佛和众生都是一种观念功夫所成,佛一念具足十法界,众生一念也具足十法界。若一念贪心起,就是饿鬼;一念嗔心起,就是地狱;一念痴心起,就是畜生;一念疑慢心起,就是修罗。一念落于五常、五戒,就转于人道;一念落于上品十善,就生天上;以十二因缘为观念,就是缘觉;以六度为观念,就是菩萨;以自利利他、万行平等为观念,就是佛。这些都在我们一念心中含摄了,所以一念清净心很重要的原因就在这里,我们当下这一念心与哪一道相应就是哪一道的众生。



感召的果报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不一样

经典中有记载,水,我们人看到就是水,但是鬼看到的却是血,天人看到的是琉璃。阿难也曾问佛,为什么药师佛的世界称为琉璃世界,阿弥陀佛的世界是黄金铺地,而你的世界是如此的凹凸不平呢,但是佛陀说,我以佛眼观娑婆世界,整个山河大地都是无上的美好,这就是认识的不同。比如人与动物的认识肯定是不一样的,水对于鱼来说就是空气,对于人来说,长时间淹在水中很快就憋死了,因为感召的报不一样,所以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都不一样。我们人只是从人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认为世界是这样的,但是动物界或其它界的众生则认为我们是侵害它们的,在它们眼中,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界,肯定与它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THE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28#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14:43 | 只看该作者
僧人宣讲佛法竟然口出香气 背后真相惊呆众人
2018
07/29
08:49
密法智光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4


  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阿输迦王。虽然,国王并没有真正契悟佛法的真理,但是对佛法不但具有相当的信心,而且发心非常广大。所以在一天当中,建造了八万座佛塔。国王不仅仅是建塔,每天还虔诚供养许多位法师,并恭请法师开示说法,如此日复一日,从未停止过。

  有一天,国王和往常一样地供养法师们,其中有一位年轻聪颖、相貌庄严、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神情自若地坐在国王的身边,准备升座说法。突然间,国王发现,从这位年少法师的口中,散发出一阵阵沁心的清香,心中深感疑惑,心想:“这位法师口中一定含了什么特别的东西?是不是想利用这香气来蛊惑我的人民?”于是请法师开口,仔细瞧了好一会儿,法师口里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国王仍不相信地再请法师漱口,但是他口中的香气依然不减。

  国王忍不住就对法师说:“请示法师,您的口中为什么会散发出如此微妙的香气,而且我没有闻过那么特别的香味呢?”法师回答国王说:“大王!这要追溯到过去久远以前,在迦叶佛的时代,我是一位善于说法的比丘,常向大众赞叹宣说迦叶佛无量的清净功德,并且使人们明了种种深妙佛法的真理和无边的修习方法。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我生生世世口中都有妙香散发出来,而且这香气远超过一般世间花草的香味,人们只要闻到了这个香气,都会心生喜悦。”

  国王听了以后,欢喜有加地说:“原来赞佛及说法的功德果报是那么地殊胜无比啊!”年少法师接着又说:“这还只是现前看得到的‘花’报,赞佛及说法的十种功德‘果’报,更是不可思,不可议,请大王仔细聆听……

  一、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生都能听闻(因心及愿力),就可以得到广大好名声的果报。

  二、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生心生欢喜,就可以得到世世相貌端正的果报。

  三、为众生讲说灭罪生福的方法,使众生能有安乐的心灵栖所,就可以得到心中时时感到快乐欢喜的果报。

  四、赞叹佛的功德,来调伏一切众生的烦恼,就可以感得时时受人恭敬的果报。

  五、显扬说法时有如明灯一般,照亮众生的心灯,使众生契悟佛法,就可以得到威德如日光一般明耀人心的果报。

  六、用种种方法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生心生欢悦,就可以得到受人敬爱的果报。

  七、运用种种巧妙的言语,来赞叹佛无量无边的功德,就可以得到无尽无碍辩才的果报。

  八、赞叹佛不可思议的妙法,使一切众生不再有任何过咎,就可以得到深妙清净大智慧的果报。

  九、赞叹佛的功德,使人们烦恼越来越淡薄,就可以得到断除无明,垢秽灭尽的果报。

  十、因为使自己及他人的烦恼尽消,而证得涅槃的境界。譬如天降大雨,不仅可以熄灭大火,连灰烬也不再有余热。”

  国王听了法师如此详细地阐述赞叹佛的殊胜功德后,心开意解,欢欣踊跃地对年少法师说:“有大福德的人们,都善能赞叹佛的功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29#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15:03 | 只看该作者
六祖坛经 | 清净法身 无相忏悔
2018
07/30
06:36
山东大灵岩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狂染,从前所有恶业骄狂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云何名忏,云何名悔?

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

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狂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狂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罪不灭,后过又生,前罪即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善知识,即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心法门无尽誓愿学,自心无上佛道誓愿成。



云何发四弘愿?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心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心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见自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

又无上佛道誓愿成,即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皈依戒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皈依戒。

善知识,皈依觉,两足尊,皈依正,离欲尊,皈依净,众中尊。

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皈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

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

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

若修此行,是自皈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皈戒,若然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皈,言却成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皈,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皈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



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

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

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皈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圆满报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皈,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性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心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皈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见自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善知识,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皈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注:六祖惠能大师(公元638年-713年),唐岭南新州卢氏子。佛教禅宗六代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东山法门,为第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禅师的真身,现供奉于广东韶关南华寺灵照塔中。



编辑|清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30#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15:17 | 只看该作者
祖师西来意,参!
2018
07/30
06:36
山东大灵岩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正法眼藏

祖师西来意

云居祐和尚示众,举: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柏树子。”僧云:“和尚莫将境示人。”州云:“我不将境示人。”僧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柏树子。”

奇哉!古圣垂一言半句,可谓截断圣凡门户、直示弥勒眼睛,今昔无坠。

众中异解多途,商量非一,埋没宗旨,错判名言:或谓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或谓山河草木,物物皆是真心显现,何独庭前柏树子乎?

尘毛瓦砾都是一法界中,重重无尽,理事圆融;或谓‘庭前柏树子’才举,便直下荐取,觑体全真,拟议之间早落尘境,须是当人作用,临机相见,或棒或喝,或擎起拳头,衣袖一拂,这个眼目如石火电光相似;或谓‘庭前柏树子’更有甚么事?

赵州直下为人实头说话,饥来吃饭,困即打眠,动转施为尽是自家受用。



如斯见解,似粟如麻,皆是天魔种族、外道邪宗,但取识情分别,用心取舍,强作知见,口耳相传,诳惑于人,贵图名利,是何业种,玷渎祖风?

何不游方遍历、求善知识决择身心,略似个衲僧。

古来自有宗门师范,我佛心宗,释梵诸天拱手敬信,三贤十圣罔测其由。乃举拂子云:“若向者里悟去,山河大地与汝同参。”复顾左右云:“道林争敢压良为贱。”

选自:《正法眼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31#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15:27 | 只看该作者
效法文殊菩萨,用明利智慧剑斩断烦恼无明
2018
07/30
09:46
佛光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图/喜慈

清净心为盾,

明利智慧剑,

摧灭诸烦恼,

外道众魔怨。

——《华严经》

《华严经》有四句偈:「清净心为盾,明利智慧剑,摧灭诸烦恼,外道众魔怨」,主要告诉我们,要摧灭烦恼魔怨,必须以清净心为盾,用智慧剑斩断烦恼葛藤。

古代兵将上战场,会持盾甲保护自己,以免被敌军的刀剑所伤;盾甲,就是保卫自己的利器。有形的盾甲可以保护身体不被伤害,但还是有限;真正能保护我们身心的,是无形的盾甲。这个无形的盾甲是什么?「清净心为盾」。

清净心,就是没有伤害他人、对他人不利的念头。过去修行有成的高僧大德,因为拥有清净、慈悲的心,所到之处,鸟雀不会惧怕,猛兽、恶犬等也不会伤害他。例如唐代的华林善觉禅师,因个人修行的慈悲威德,感召老虎相伴。有一次裴休宰相去拜访他,看他独自一人,便关心问起:「禅师深居山林野外,怎么没有侍者照料生活?」善觉禅师说:「我有两个侍者,只是他们很少出来见客。」裴休宰相好奇问:「他们在哪里?」善觉禅师微微一笑,向身后呼唤:「大空!小空!」两只老虎应声出现。裴休宰相看了,吓得浑身发抖。善觉禅师接着轻声对牠们说:「有客人在,你们下去吧!」裴休宰相目睹了这一幕,从此对善觉禅师更加敬重。

当我们有清净心、慈悲心,会让对方感到安全,自然不容易受到扰乱攻击,也会让人欢喜亲近。为人处世能给人感受到欢喜、放心,必然是成功的人。因此要想拥有成功的人生,必须先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清净心。

此外,内心的烦恼无明,是造成我们身心不能自在的原因。今日社会,人们经常感到压力很大,往往是因为缺乏智慧观照自心,看不清内心的傲慢、多欲、贪求、疑心、嫉妒等烦恼无明。在佛教,文殊菩萨以智慧见长,他手持宝剑,就是象征以智慧剑斩断烦恼魔军。因此,我们应当效法文殊菩萨,用「明利智慧剑」斩断烦恼无明,就能「摧灭诸烦恼,外道众魔怨」。

我们的烦恼就如同外道魔怨,只要培养慈悲心、清净心为盾甲,烦恼自不能扰乱我们的身心;只要我们拥有智慧的宝剑,便可以无惧于烦恼侵袭。《华严经》这四句偈,对个人修养进德,有很大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32#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12: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33#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12:19 | 只看该作者
【工作日报】佛历2652年
(一)【般若禅堂】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新业绩】20180730课堂笔记265张。
【统计范例】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最高纪录】20180723(大暑)课堂笔记337张。
【评分标准】合格100 良好111 优良200 优秀222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课堂笔记20180710
课堂笔记20180528
课堂笔记20180410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6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143,445   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写《心经》每日甘露施食每日课堂笔记200张
感恩!

(三)【三世因果】鱼象鱼说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诚心思过忏悔,无酒无肉无荤。
人生以戒为师,戒贪戒嗔戒痴。
禅堂闭关修行,小乘大乘密乘。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白发变黑,口齿清爽。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34#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1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35#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13:53 | 只看该作者
打禅七”与“打佛七”的异同
2018年07月30日 15:02  禅宗文化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打禅七”与“打佛七”的异同“打禅七”与“打佛七”的异同
  “打七”是佛教主要修行方式之一。“七”指时间,以“七天”为一周期,也有延长七个“七天”,共四十九天,也有延长至十个七天,共七十天。一个“打”字形象地点出了这非比平时的有严格规章约束的集中修行。“打七”其实是在禅宗与净土宗盛行以后才流行的。禅宗讲究专心参究,而净土宗倡导持名念佛,他们都提倡在一段集中的时间内专心参究或持名念佛,克期取证。对“打七”的称呼,禅宗叫“打禅七”,净土宗称“打佛七”或“打净七”。

  禅宗的“打禅七”极为隆重,每年“冬安居”都要举行“打禅七”的修行。为期还是七个周期四十九天。每打“一七”的开始称为“起七”,结束称为“解七”,各有规定的仪式。当禅堂对面的韦驮龛前挂出“起七”、“护七”、“监香”的牌示时,意味着进入“打七”的运作过程,等住持穿着便衣、草鞋,将“香板”掷在地上,叫一声“起”,标示“打七”开始。全体人员全身心地投入这“打七”之中,一片肃静。一个个禅僧鼻对口,眼观心,如泥塑木雕般端坐在座位上。这是“打禅七”的主要形式,叫“坐禅”。因为要用燃香计算时间,也叫“坐香”;要比平时多坐两次,故而又叫“加香”。只有监香师手持“香板”,悄无声息地监视着“坐香”;凡不合规矩的,开小差的,心不在焉的,都会冷不丁地挨上一香板。一支香后,又开始“跑香”,跑错圈,撞了人,踩草鞋,也免不了要挨上一香板。

  直到第七日,韦驮龛前挂出“解七”牌示,这第一周“打七”才算告一段落。小憩一下,又要进入第二轮……“打七”期间,每日的早晚课停止,也不出寺劳动,全寺上下都围绕“打七”转,直到期满。“打七”期间,身体虽是不动的,而脑子却是一个劲儿地“参话头,求开悟”。能否“克期取证”并有所收获,就是对你“打七”的成果的检验。

  与禅宗“打禅七”不同,净土宗的“打佛七”却是热热闹闹的。念佛堂内,由主七师指导,维那师指挥唱念,从早晨一直到子夜,昼夜不停,参加的善男信女们在引磬、木鱼的引导下,持名念佛,“南无阿弥陀佛”,一声接一声,连成一片。

  净土宗认为,“打佛七”是遵循佛的指示,是佛提供的一道修行方便之门。《佛说阿弥陀经》中说到:“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正如净土宗的二祖善导大师所说的,末法时代众生业障很重,心又很粗,念头很杂,一会儿想诵经,一会儿又想打坐,生了很多杂念,却失了正念,与佛的本愿不相应。而持名念佛,因为单纯简单,所以成就更大,功德更多。因此他提倡每个月中,要有七天,行净行道,只能吃一顿饭,昼夜专心念佛,一声接着一声,不要停止,不要有杂念,绵绵密密连成一片,让佛号充满虚空之中。这就是善导大师提出的“念佛三昧行仪”。“打佛七”是由此而来,但不像他说的那样严格。七天中,善男信女聚集在念佛堂中,专心精进,持名念佛,以求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一般说来,净土宗“打佛七”多在阿弥陀佛生日之前,农历十一月初十到十一月十六,僧俗都可参加;而在“冬安居”期“打佛七”,往往要打七个“七”共四十九天。在平时也可以“打佛七”。

  例如已故女作家戴厚英,生前就曾参加过宁波雪窦寺三月份的“佛七”。在她的《结缘雪窦寺》的文章中,很形象、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打佛七”的场面,以及她的感受变化。文中说在雪窦寺,早上四点起床,五点上早课,念经、拜佛,持名念佛一天四场,一百多个人站满了大殿。刚开始时,当全体人员五体投地时,她与朋友直挺挺地站立着,但到后来,她被感染了,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感到“梵乐像一股暖流,注入我的血脉……心里自有一片庄严、宁静、融和境界”。在每次念经以后,还要经行绕佛。她自述说:“双手合十,两目微垂,一边随着人流移动脚步,一边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的行列像一条小河,蜿蜿蜒蜒,在坐垫间流动,首尾相接。我听见自己的声音与大家的融汇在一起,低沉委婉,声声相连,像一串不断的念珠……我声声呼唤的不是住在某处的阿弥陀佛,而是久已疏远和蒙尘的自己。”关于“打佛七”的场景和个人的感受于此可见一斑。

  “打禅七”与“打佛七”,一静一动,方式不同,却殊途同归,在短时间的集中修持之中,寻求自证,寻求开悟和解脱。这一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信众认可,现在的寺院“打佛七”与“打禅七”渐渐多了起来,还出现了念观音名号的“观音七”与念地藏菩萨的“地藏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36#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14:58 | 只看该作者
王阳明:逼出来的“龙场悟道”
2018
07/30
16:24
腾讯儒学
分享
评论
2
文/周月亮

置于死地而后生,在军事上也许只是一句鼓舞士气的大话,但在生存哲学、生存智慧的锤炼创建时,却是必须如此的“基本原理”:不临“实事”之真际,不可能求出真真切切实实的“是”来。

用存在主义的话说,这叫:不进入临界状态,不可能发现生存的真实境遇,也就无法看清“在”的本质。

现在,皇帝和老天还有刘瑾让他专门来“打捞”这个“理”来了,他怎能不拼命地在被置于死地之后而求生呢?



他不但将三十七年的家底都拼将出来,还把他拥有的三千年的文化底蕴都用头皮顶出来,日夜苦苦琢磨。在春夏之交的一个午夜,他忽然从石床上呼跃而起,跟从他的人着实吓了一大跳。因为他本来睡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发起癔症来?像练气功的人在发功一样地抖动,身不由己地前仰后合。

一阵激动过后,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过去从外物求天理是舍本逐末了,由外及里的路子整个是场误会。要把颠倒了的大路子再颠倒过来,只有以我心为天渊,为主宰。

他此时悟通、后来再三申说的口号就是:“所谓格物致知并非如朱子所说的用镜子去照竹子,而是倒过来,以心为本体。下功夫擦亮心镜。”“所谓的‘格’就是‘正’,所谓‘物’就是‘事’”。

一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他后来点醒学生的:“心中无花眼中无花”——“天下无心外之物。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就是他所大悟的“格物致知之旨”。

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大节目“龙场悟道”!

首先,圣人之道就是成圣之道!就像佛教是成佛的学说和修养方法一样。

其次,“吾性”就是我的心。理学家强调“性即理”,心学家则强调“心即理”。此时阳明还没有简易直截到说出“心即理”的时候,他说的“自足”的“吾性”就是吾心,就是我的精神。

第三,“自足”是够了的意思。他的第一感觉就是:我完全能够凭着我的精神走上成圣的道路,不需要依靠任何心外的东西。这样,“心”就成了主体、本体。再引申一下就是:道和心不是二,而是一。

所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道心为一,分别“道心”和“人心”是永远也走不上成圣之路的。这是他当年遍读朱子之书而过不去“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这个坎儿的关键。



心物二元论是中西哲学史上的大话题,西方可以笛卡儿为心物二元论的代表,中国没有这么典型的代表,但是强调“二”的特别多,譬如区分天理与人欲其实是种身心二元论。

王阳明是个从脾气上就追求一元论的人,他反反复复地探寻的就是个“精一之道”,他就是觉得不到“一”就不彻底、不究竟。他后来成功地证明了身心一元,现在他说的“吾性”其实包含着身心一元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37#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2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38#
 楼主| 发表于 2018-8-1 13:55 | 只看该作者
【工作日报】佛历2652
(一)【般若禅堂】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新业绩】20180731课堂笔记239张。
【统计范例】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最高纪录】20180723(大暑)课堂笔记337张。
【评分标准】合格100 良好111 优良200 优秀222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80710
课堂笔记20180528
课堂笔记20180410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150,888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写《心经》每日甘露施食每日课堂笔记200
感恩!
(三)【三世因果】鱼象鱼说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诚心思过忏悔,无酒无肉无荤。
人生以戒为师,戒贪戒嗔戒痴。
禅堂闭关修行,小乘大乘密乘。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白发变黑,口齿清爽。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感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39#
 楼主| 发表于 2018-8-1 13: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40#
 楼主| 发表于 2018-8-1 15:59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舍得的艺术》
心安,东南西北都好;心安,粗茶淡饭有味;心安,方丈陋室便是三千大千世界。人生既然是一场又一场的约会,如果每一次约会,都能抱持禅门中“一期一会”的稀有心情,这一会是唯一珍贵,是稍纵即逝,犹如夜半的昙花一现,那么,每一场遇合都能心向往之,像赶着三月花季,欢欣踊跃,不敢错过。纤毫微善,尽力奉行,芥末小恶,不敢违反。一颗有主的心,东南西北都好,无主的心像游魂野鬼,四处飘泊不安。为我们的心找到好的主人,充满着慈悲仁和,口出柔软善言,身行清白正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5 20:54 , Processed in 0.05173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