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0516石门素疏【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复制链接]
8061#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14:57 | 只看该作者
八字暖心的情话短句子,带给你感动!
2019
04/27
10:42
诗词中国小诗妹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1、静守时光,以待流年。

2、易水人去,明月如霜。

3、生能尽欢,死亦无憾。

4、静水流深,沧笙踏歌

5、生死挈阔,与子成说。


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7、咫尺天涯,阴阳两隔。

8、梦醒繁华,一城荒芜。

9、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10、素时景年,一世疏离。


11、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12、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13、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1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5、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62#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15:03 | 只看该作者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
2019
04/27
08:00
儒家圣贤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一、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取典于《周易》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尚书》“天道酬勤”,昭示勤奋逆转人生的真谛。

曾国藩是清朝中兴名臣,其思想、修为也砥砺后世,可他天赋并不高。年少时在家读书,有位梁上君子潜伏他家中,希望等曾国藩睡觉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曾还是翻来覆去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立即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曾国藩并没有玻璃心,仍然勤奋好学,终成一时之圣。而那位聪明的梁上君子,却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二、地道酬善


“地道酬善”出自《周易》卦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寓意助人行善,逢凶化吉。

春秋时,赵盾在翳桑看见一人将要饿死,赶紧给他食物。那饿汉却只吃一半,赵盾问他原由,饿汉说想把食物留给母亲。赵盾怜其孝心,让他尽情吃,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后来晋灵公袭杀赵盾,搏斗中有一名晋灵公的武士突然倒戈一击,救出赵盾。赵盾纳闷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道“我就是当年翳桑的那个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时,武士不告而退。原来那名饿汉武士名叫灵辄,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侠士之一。

三、人道酬诚


在儒家的不断发挥,人道一词被赋予了更高的人文含义。人要真诚,做事如做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

晏殊少年时,张知白以“神童”名义把他推荐给朝廷,召至殿下,正赶上皇帝亲自考试进士,就命晏殊做试卷。晏殊见到试题,就说“臣十天前已做过这样的题目,有草稿在,请另选试题。”宋真宗非常赞赏他的诚实,便赐他“同进士出身”。

入朝办事后,当时天下无事,容许百官择胜景之处宴饮,当时的朝臣士大夫们各自饮宴欢会。而晏殊却在家与兄弟们讲习诗书。一天皇宫中给太子选讲官,忽然皇帝御点晏殊上任。原来,皇上认为:“最近听说馆阁大臣们都嬉游宴饮,只有晏殊与兄弟闭门读书,这么谨慎忠厚的人,正可教习太子读书。”

晏殊上任后,有了面圣的机会,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语言质朴不拘,说:“为臣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臣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钱出不了门。”皇上因此更欣赏他,眷宠日深。仁宗登位后,得以大用(官至宰相)。

四、商道酬信


“商道酬信”出自《论语》“民无信不立”,反映诚信经商,无往不利。

红顶商人胡雪岩因官而商,因官而盛,也因官而败。即使他的商业帝国遭到毁灭性打击后,他的药铺却屹立不倒直至今日。究其原因,归功于他在创店之初,就立下“诚信”之本,卖药货真价实。比如有一种药叫“金鹿丸”,制造这味药需取鹿的30多种东西。为了保证原料质量,胡不惜血本开辟了一个养鹿场,以保证原料品质。

五、业道酬精


“业道酬精”典出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揭示勤学苦练、术业精进。

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有一次向父亲讨教书法的窍门,王羲之指着院子里的18口大水缸,郑重地说:“写字的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面,你把这18缸水写完就知道了。”王献之就这样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终于写干了18缸水,书法造诣不仅继承其父的修为,也开创了一代新气象。

综上所述,“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经典表达。得其神髓者,不仅可独善其身,也能兼济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63#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16:25 | 只看该作者
六大建筑门派,让中式建筑惊艳世界!
2019
04/27
06:33
国学经典智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有一种尊贵,只有中国人才懂,
那就是中国古建筑。

千百年来,由于不同地区

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

中华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

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大派别:

皖派、闽派、京派

苏派、晋派、川派


不同流派的建筑
以其独有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书写着各自的故事。

它们或精致,或恬静,或威严,

是如今的建筑永远无法超越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

去倾听古老文化的声音,

感受大国历史的厚重。

皖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青瓦白墙、砖雕门楼


皖派建筑的尊贵,
在于它优雅了千年的徽派民居,

青瓦白墙,砖雕门楼,

徽派建筑风格以民居、

祠堂和牌坊闻名遐迩,

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

融风俗文化之精华。

皖派建筑是六大建筑派系里

最为突出的建筑风格之一,

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




其中徽派是最为人熟悉的皖派的一支,
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

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徽派民居建筑风格
又有“三雕”(木雕、石雕、砖雕),

风格不同又一脉相承。

能工巧匠施尽其技,

每一处花纹,每一笔雕刻,

结构严谨,雕镂精湛。




徽派民居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
形成的内向合院,

四周高墙围护,

雨天落下的雨水

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

俗称“四水归堂”,

也形象地反映了

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



错落有致的马头墙
又是徽派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

不仅造型精美,更融合了古人的智慧,

在遭遇火灾时,

这样的设计可以阻断火势的蔓延,

安全可靠。



汤显祖曾说过: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可见徽州对大戏曲家的吸引力之深。








苏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山环水绕、曲径通幽


苏派建筑的尊贵,
在于它存在了数千年的苏州园林中,

自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追求,

脊角高翘的屋顶,江南风韵的门楼,

曲折蜿蜒,藏而不露,

饲鸟养鱼、叠石迭景,

堪称园林式布局的艺术典范。

苏派建筑是江浙一带的建筑风格,

是南北方建筑风格的集大成者,

园林式布局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脊角高翘的屋顶,
江南风韵的走马楼、

砖雕门楼、明瓦窗、过街楼,

轻巧简洁、古朴典雅,

体现出清、淡、雅、素的艺术特色,

充满了江南水乡古朴沉静的意味。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曲折蜿蜒,藏而不露。
置身其中,四周流淌着的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之感。

直露中有迂回,舒缓处有起伏,

让人回味无穷。





多少中国人想拥有一处苏州宅院,
作为老来闲适之所,

邀三两好友,吃茶聊天写字,

最好不过了!

闽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土楼防御功能


闽派建筑的尊贵,
在于它历经500多年传承而来的土楼,

将生土夯筑技术发挥到极致,

单体建筑规模宏大精细,

地堡式建筑风格沿用至今坚固无比,

既可防火防震,亦可御敌入侵。

闽,即福建,闽派民居

即流行于闽南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其中“土楼”是其最为鲜明的代表,

是一种供聚族而居、

且具有防御性能的民居建筑。


它源于古代中原生土版筑建筑工艺技术,
宋元时期即已出现,明清时期趋于鼎盛,

延续至今。


闽派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
技术发挥到极致,

单体建筑规模宏大,形态各异,

依山傍水,错落有致;

建筑风格独特,工程技术高超,

文化内涵丰富。


常见的类型有
圆楼、方楼、五凤楼、宫殿式楼等,

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

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类型,

为建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

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一部号称为赴12年之约的动画大片
——《大鱼海棠》,

就是以永定客家土楼

作为故事场景的国漫电影,

无处不透露着

浓郁的客家风情和土楼元素,

将永定客家土楼

完美生动地还原在了影片中。






《大鱼海棠》的作者也说:
“中国福建的土楼有一种梦一样的神秘感,

像是来自世外桃源。”

京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对称分布、如意吉祥


京派建筑的尊贵,
在于它历经700多年

演变而来的四合院,

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独立,

大到皇宫王府,小到平民住宅,

每一处雕饰,每一笔彩绘,

都是北方文化的无价之宝。

中国北方建筑以京派建筑最为典型,

而京派建筑里最典型的

便是北京的四合院了。







历史上,在老北京四九城里,
曾有千余条胡同,

京城内的民居四合院

就散布在条条的胡同里。

不论是王公贵戚还是平民百姓,

都与四合院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胡同四合院也

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要素之一,

是平民百姓生活、劳作的载体,

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




四合院的选址、装修、雕饰、彩绘,
处处体现着源远流长的

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

表现特定历史条件下

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四合院凝聚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共同的记忆,
庭院方阔,尺度合宜,院内亲切宁静,

有着古朴浓厚的生活气息。

闲暇时刻,邀三五知己

在院中把盏言欢,不亦乐乎。



除四合院外,宫殿建筑也是京派建筑的代表作,
其中故宫是宫殿建筑的问鼎之作,

也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它可以看做是一个巨大的四合院,

功能更广泛,分工更明确,给人以皇家威严之感。






晋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窑洞、晋商文化


晋派建筑的尊贵,
在于它气势恢宏的乔家大院,

斗拱飞檐,彩饰金装,

砖瓦磨合,城楼细做,

六个大院三百多间房屋错落有致,

展现出晋商的稳重大气,严谨深沉,

晋派只是一个泛称,

不仅指山西一带,

还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

在这些地区中以山西的建筑风格最为成熟,

故统称为晋派建筑。


晋派建筑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山西的城市建筑,这是狭义上的晋派建筑;




山西历史上有晋商闻名天下,
勤劳的世代晋商在积累无数财富的基础上

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






晋派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晋商的品格,
稳重,大气,严谨,深沉;

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瓦磨合,精工细做。

它所蕴含的文化与精神是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



另一类是陕北及周边地区的窑洞建筑,
这也是西北地区分布最广的一种建筑风格 。




黄土高原的祖先们就是在窑洞中
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

千百年来,无论社会怎么变革,

都未能撼动窑洞在陕北的主导地位。


窑洞选择了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选择了人,人也选择了窑洞,

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辩证法则,

隐藏着不可言破的玄机。




窑洞冬暖夏凉,天空瓦蓝透亮,空气神清气爽。
这片古老而神奇、深沉而雄健的黄土地,

窑洞用她那宽广的胸怀、真挚的情感,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陕北人。




川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民族特色


川派建筑的尊贵,
在于它融合多民族智慧的吊脚楼,

作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依山靠河就势而建,

丝檐走栏自成一派,

看似随意却十分考究,

成为千年民族文化的传承。

川派建筑,即流行于四川、云南、贵州

等地的一种建筑风格,

为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建筑风格。

在川派建筑中以傣族竹楼、侗族鼓楼、川西吊脚楼,

最具鲜明特色。


傣族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
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

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主要用竹子建造,

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

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

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并兼重要钱物存储处;

其余为一大敞间。

楼中央是一个火塘,日夜燃烧不熄。







侗族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
座座鼓楼高耸于侗寨之中,

巍然挺立,气概雄伟。

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

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

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

云腾雾绕,五彩缤纷,侗寨风光可谓十足。







川西吊脚楼,也叫“吊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不论是何种建筑派别,
都离不开匠人们历时数年的精心雕琢,

一砖一瓦之时,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

都凝结着匠人文化的精粹。

不仅集中国古韵之大美,

更以原汁原味的中式建筑特色,

凸显着属于中国独一无二的繁华盛景,

这,何尝不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64#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13:52 | 只看该作者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31+28=90+28=118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精进持净戒!精勤勿放逸!
(一)【石门素疏】
【读书卡片】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课堂笔记】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页。
【最新统计】 20140218-20190331共207,829 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石门素疏》:《课堂笔记》&《读书卡片》
【最新统计】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228
共有: 204,57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176,832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叙事诗】鱼象鱼说
末学乃鱼象鱼,阴鱼象阳鱼也。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大学。
荣幸回归母校,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镇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敝人何德何能,感谢组织培养。
优哉游哉冬泳,成立青田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沉迷灯红酒绿。
未知三高相伴,终至突发卒中。
送医紧急抢救,昏厥十昼十夜。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众。
一心发露忏悔,戒酒断肉无荤。
戒贪戒嗔戒痴,素食素衣素言。
小乘大乘密乘,修学修行修心。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65#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13:58 | 只看该作者
外媒:中国将同时新建两艘8.5万吨级航母 配弹射器
外媒:中国将同时新建两艘8.5万吨级航母 配弹射器
159

  近日,香港媒体报道,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已经基本完成甲板漆工作。

  这一国产航母,距交付中国海军,又进一步!


  从照片看,相关航母甲板上铺设的底漆、防滑高强度表面漆已经分区完成。

  其顺序为底漆先行,表面漆跟上。并且按照起飞区、着陆区、调度区大致分为三块区域分别进行,这体现了航母甲板漆的复杂程度,每一个区域均有其特殊的要求。

  随着第一艘国产航母接近交付我军,中国航空母舰计划也迈向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由中国自行研究、制造和服役装备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期的梦想。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打造自己的航空母舰,但在21世纪之前中国之前从未拥有或运营过航空母舰。自1985年以来,中国已经购买了四艘退役航空母舰用于研究:澳大利亚的墨尔本HMAS号和前苏联的明斯克号、基辅号和瓦良格号。

  瓦良格号后来经历了广泛的改装,被改装成中国第一艘现役航空母舰辽宁号,这也是中国随后设计国产航母的基础。近期,辽宁号被宣布将打造为战斗舰艇,甩掉试验训练舰的帽子。

  外媒报道,到2018年,中国航母项目将拥有一艘单独的作战航母,即辽宁号,而第二艘和第三艘航母正在建造中。据外媒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可能拥有5到6艘航空母舰。


  2013年12月,外媒报道称中国海军计划在2020年前装备两艘辽宁型设计的航空母舰,分别命名为001型和001A型。报道指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已获得建造这两艘航母的合同,预计费用为90亿美元。

  当时报道还宣称弹射器可安装在一艘航母上,以方便机载预警飞机的操作和空中控制,但目前看来至少要到第三艘航母才会有弹射器的出现。目前,辽宁舰在反潜和防空作战中,将无人机与直升机相结合,弥补缺少大型固定翼舰载机的缺陷。

  2015年12月31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证实,中国正在设计和建造第二艘航空母舰。该航母2013年开始建造,2017年4月下水。这一也被称为001A的航母,是一艘传统动力的滑跃起飞布局航母,排水量约为70000吨。它可能由高压锅炉和汽轮机提供动力,不过此前曾有技术报道推测它可能由燃气轮机驱动,与苏联时代建造的辽宁舰的锅炉动力有明显的不同。


  2018年10月28日,基本完成主要设备安装的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001A型离开母港大连,进行第三次海上试航。

  而外媒报道中国海军的第三艘航空母舰,被称为002型,将是完全不同于001型(辽宁)和001A型(山东)的设计。它的排水量约为8.5万吨。2015年外国媒体报道称,中国海军正在陆地基地测试电磁弹射器和蒸汽动力弹射器进行对比测试,这被认为表明002型以及未来的计划舰载机可能使用常规起降方式,可运用大型舰载机,例如预警机。


  外媒认为中国第一艘002型航空母舰于2017年2月开始建造。据称,大连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正在同时建造两艘该级航母。

  还有报道认为未来的中国003型航母,比002型更大,而且还具有核推进动力系统,全电设计,可以为激光和电磁轨道炮等先进武器提供足够能量。此外报道推测该航母将成为仅次于美国超级航母的一种载机海上平台,比英国、法国的现有航母更为先进。(作者署名:空中世界加特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14:52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吃亏的奥妙
2019年04月28日 10:22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星云大师:吃亏的奥妙(摄影:@海琳)星云大师:吃亏的奥妙(摄影:@海琳)
  尽管有一句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但是,大多数的人仍然喜欢讨便宜,而不喜欢‘吃亏’。既然没有人愿意吃亏,那么,经常占人便宜的人,无庸置疑的,必然是不受欢迎的人。因此,处世做人要肯得吃亏,吃亏不但是待人处事最讨巧的方式,也是做人处世能够成功的不二法门。

  过去社会上经常传出金光党骗财的案例,其实受骗的人正是为了占人便宜,因为一时利欲熏心,希望贪图意外之财,结果反而吃了大亏。反观一些看起来‘吃亏’的人,结果才是真正占了大便宜。例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为他为民谋福,宁愿自己吃亏,但到最后,大家公推他为帝;著名的‘管鲍之交’,旁人都说管仲在占鲍叔牙的便宜,但是鲍叔牙却处处为管仲说话,后来还推荐他作宰相,然而正因为鲍叔牙肯‘吃亏’,所以不但交到一个好朋友,而且为国举才,利益了全国人民。

  台语有一句俗谚说:‘佛祖疼憨人’;中国也有一则故事,叙述甲乙两个小鬼要到人间投胎,阎罗王要他们选择过接受或付出的人生,结果选择付出的甲投生在一个富贵人家,终其一生乐善好施,希望过接受人生的乙却投生在一个以乞丐为生的人士,终其一生皆以乞讨为业。

  这则故事说明:一个人如果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能拥有一个富有的人生;相反的,如果锱铢必较,只知道接受,却吝于付出,必定是一个贫穷的人生。所以,讨便宜的,未必真讨便宜;吃亏的,也未必真吃亏,真正说来,吃亏才是在讨便宜。

  俗语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个人只要心存正念,随顺因缘,助人为先,即使一时‘吃亏’,最终‘因果’必定不会让你‘吃亏’。因为,吃亏即非吃亏也,该是你的,即使吃亏,还是你的。中国有一句俗话说:‘吃亏便是福’,真可以说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来源:佛光山 摘自《人间福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67#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14:58 | 只看该作者
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久别重逢!
2019
04/28
11:40
诗词中国小诗妹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久别重逢,听上去就是一个很有故事的词语,离别,是人生的常态,正因为如此,相逢才变得珍贵而美好。我们都有自己想念的人,父母亲人、旧日友人、或者是……喜欢的人,你是哪一种?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时节又逢君,多么美好的邂逅场景,可此诗却恰恰不是写重逢时的欣喜与感动,而是一种历尽沧桑波劫后的黯然和人生飘零的凄凉。本来江南正好的风景,正好的故友,却因了一场安史之乱,而显得哀婉又无奈。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五十多个年头,却依旧不改乡音,这包含着对故乡深厚的感情,阔别几十年,终于能够回到家乡,儿童一句淡淡的询问却让作者陡生感慨,无限悲哀。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诗人同表弟在战乱和离别中不期而遇而又匆匆话别,十年未见,问姓不认识,知道了名字才想起来旧时的容貌,十年未说的话说了一整晚都没说完,可明天又要分别,不知道再相见知何日。抒发了社会动荡造成人民颠沛流离的无奈。


《杂诗三首·其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此诗颇有民歌风范,读来清新别致,琅琅上口。作者遇到故乡来的友人,想起了自己的亲人,却不直接表达,而是问对方——你来的时候,我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这样顾左右而言其他的问话,让人回味无穷,妙趣横生。


《沁园春·和彦时兄》

【宋】王之道

城郭萧条,风雨霏微,酝造春愁。况鸷群雕鹗,未谐荐祢,棘栖鸾凤,犹叹栖仇。世路如棋,人情似纸,厚薄高低何日休。逢殷浩,会披云对月,同赋南楼。

堪嗟日月如流。甚首夏朅来今半秋。纵荻花枫叶,强撩归思,有莼羹菰饭,归更何忧。三板松舟,一篙秋水,百里淮山无暂留。何须问,蘧蘧栩栩,孰是庄周。

开篇即是“城郭萧条”这样落魄的基调,想来全诗也应都是沧桑颓败的景象。果然,后面写世路如棋难行,人情似纸易失,却惊喜的碰到了殷浩,可以披云对月,同赋南楼,算是这艰难世事的一点安慰。


《鹧鸪天》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先是回忆,然后思念,等到久别重逢,却犹以为是刚刚自己沉思如梦,看见了幻觉。有过相思的人都懂,尤其是在没有视频没有电讯的古代,那想见却不能见的人,只能于梦中相会,等到真的重逢,却不辨幻与真。


《塞上逢故人》

【明】林鸿

五陵携手罢,疋马各天涯。

出塞难为客,逢君似到家。

后期如梦寐,前路正风沙。

只好长安陌,垂鞭醉落花。

被称为“闽中十才子”之首的福建人林鸿,却出行到塞外,这么远的距离,别说回家,连碰到故人似梦一样遥远。自五陵携手同游后,我们就各在一天涯了,没想到却能碰到你,顿时忘了身是客,像回到家似的,可是重逢的欢乐都是短暂的,长久的离别,前路风沙,望君珍重。


《赠妓云英》

【唐】罗隐

钟陵醉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晚唐的罗隐多年应试落第,一生未仕(晚年归顺于吴越王钱镠,才得功名),多年流浪。早年在钟陵认识了颇有才思的歌姬云英,十余年后路过这里,偶遇云英,此时她仍隶名乐籍,未脱风尘,没想到云英第一句话就是“怎么罗秀才还是布衣?”,于是罗隐遍写了这首诗反唇相讥,同时也自嘲了一下。此诗诙谐有趣,读起来让人哭笑不得,却又感慨无奈。


《采桑子》

【宋】欧阳修

十年一别流光速,白首相逢。莫话衰翁,但斗尊前语笑同。

劝君满酌君须醉,尽日从容。画鷁牵风,即去朝天沃舜聪。

十年一别,白首相逢,只是怎样的沧桑,本来应是悲伤寂寥,可随后却笑语酌醉,尽日从容,这样的洒脱,着实让人折服。这大概就是对人生最大的顺应,不悲不怒,画鷁牵风,能得老友相伴,更是幸运。

本文由“诗词中国”(shicizg)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68#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15:10 | 只看该作者
历史课本中的十大圣人,你知道几个?
2019
04/28
11:26
知识漫画大讲堂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在我国历史上,某一领域如有杰出贡献的人物,往往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中国历史曾出现过十位杰出的“圣人”,他们也被称为“十圣”。这“十圣”你应该在历史课本上都曾见到过,但是否还记得清呢?

“至圣”孔子


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汉朝以后,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后世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号称“至圣先师”。

“亚圣”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正宗继承者,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尊为“亚圣”。他著作的《孟子》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诗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河南巩县人,我国唐代伟大诗人。他一生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矛盾和现实生活的诗歌,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所以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本人被后人尊为“诗圣”。

“词圣”苏轼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酒圣”杜康


杜康又名少康,字仲宇,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杜康是为中国史传的“酿酒始祖”,有文字记载如下:“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独医病。故饮之终日,而无沉湎之患;服之终身而得气血之和。邻里百里许,多沽酒于白。先泽之遗,本地独得其身,至今遗址槽沿存,此其明验也。”杜康作为酒的始造者,开辟了源远流长的华夏酒文化的源头。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绝唱。故而后人称之为“酒圣”。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人称“王右丞”,山东临沂人,东晋著书法家。他的字吸取了魏晋诸家书法的精华,创立了独特的风格。他写的楷书,进一步摆脱了隶法的形迹,达到了独立完美的境地,人们称赞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公认他为“书圣”。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名道玄,唐代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的画立体感很强,擅长画人物,用朱粉的厚薄来表现骨肉的高低起伏,如同塑像一样真实。又善于画佛像,形象逼真,人物的衣带子飘飘若飞,有“吴带当风”之誉,后世尊他为“画圣”。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汉末南阳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阐述的“辨证论治”的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所以后人尊他为“医圣”。

“药圣”孙思邈


孙思邈,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隋、唐两代大医学家。其所著的《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故后人称之为“药王”,“真人”,“药圣”。

“茶圣”陆羽


陆羽字鸿渐,号东冈子,唐代夏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茶叶专家。他不慕荣华,毕生研究茶事,终于撰写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从而开茶叶研究的先河,所以后人誉他为“茶神”、“茶圣”。


以上内容选自洋洋兔童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69#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15:31 | 只看该作者
老祖宗智慧: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
2019
04/28
09:00
儒佛道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6
《醒世恒言》为“三言”之一,是明代冯梦龙整理、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是市民文学的代表作。语言通俗、故事情节精彩曲折,又由故事而发议论,从市井生活中总结出智慧。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卖油郎独占花魁》

随着明代商业的发展,商人群体逐渐壮大,社会影响力渐渐提高,在《醒世恒言》等“三言”中,商人成为小说的主角。在这些以商人为主角的故事中,阐明了很多“生意经”,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忠厚,诚实不欺。

忠厚实诚不会吃亏,刻薄吝啬反而会做赔本生意。《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主人公是卖油郎秦重,秦重为人忠厚老实,卖的油质量好、要价低廉,因而广结善缘,靠自己的勤劳、忠厚渐渐过上好生活。并感动了流落风尘的花魁娘子莘瑶琴,与之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明代中后期,人的主体意识高度觉醒,出现主张高扬人之个性的思潮,人自身的力量得以强调和重视,《醒世恒言》中体现出这一点。

天无绝人之路,在一扇门悄然关上的同时,或许在背后又开了一扇窗。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本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得人济利休忘却,雀也知恩报玉环。

黄花饲雀非图报,一片慈悲利物心。

累世簪缨看盛美,始知仁义值千金。——《小水湾天狐贻书》

得放手时须放手,可施恩处便施恩。——《大树坡义虎送亲》

汉时,有一个叫杨宝的人,将受伤的黄雀救回家,用黄花蕊喂它。小黄雀伤好之后,现出黄衣童子之原形,为了报答杨宝的救命之恩,令杨家累世为三公,代代为高官。

这类异类报恩的故事不少见,虽然事为荒诞,但是理不浅薄。慈悲之人,心存仁厚,绝非为了贪图利益而助人。往往是水到渠成,由善因而结出善果。


含容终有益,任意定生灾。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遇事需沉着冷静,先把一股“气”压下去。在《一文钱小隙造奇冤》这个故事中,为了一文钱,共搭上了十三条性命,因贪财之念,更有意气之争。小小的一文钱,本不值得为此而争,生活中很多事像这一文钱一般微不足道,很多时候只是气不过。只要忍得一时之气,能冷静下来思忖,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灾祸。


盛衰有命天为主,祸福无门人自生。——《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凡事但存天理念,安心自有福来迎。——《张廷秀逃生救父亲》

盛衰有命,历史发展、人事变迁的总体趋势非人力能左右的,有些外在条件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但是在具体的生活中,个人之祸福是可以由自己来把握的。

面对外在条件,可以积极主动地利用,进而改变现状,而非纯然的消极被动地接受。正如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想招来福祉,则需心存善念,克制人性的私欲、贪念等。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张廷秀逃生救父亲》

滩阙巧逢恩义报,好人到底得便宜。——《施润泽滩阙遇友》

铜盆撞子铁扫帚,恶人自有恶人磨。——《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佛教因果报应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说的就是从人世生活中总结出的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依善道办事,或许可得一时之便宜,于是沾沾自喜,旁人愤愤不平。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善良的人,终究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善恶无分总丧躯,只因戏语酿殃危。

劝君出话须诚信,口舌从来是祸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陈多寿生死夫妻》

人言可畏,战国策士可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挑起或消弭一场战争;众口铄金,子虚乌有之事似乎被说得像是真的。

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出言不可不慎重,玩笑之言也要注意把握分寸。《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这个故事中就是因为一个人的一句戏言,而导致了一桩冤案。

管好自己的嘴,成事或败事,有时就是一句话的事。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卖油郎独占花魁》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徐老仆义愤成家》

《醒世恒言》中也颇多观察世道人心之言,感慨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真实这两者往往不相符。人不可貌相,不能以貌取人。

若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究竟为何等人,需要与之相处,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感受到。


奉劝人行方便事,得饶人处且饶人。——《大树坡义虎送亲》

得闭口时须闭口,得放手时须放手。——《小水湾天狐治书》

退一步海阔天空,予人方便,也是给自己留余地。自己占了理时,难免洋洋得意,但若得理不饶人,他人可能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


日前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正如俗话说的: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倘若做了不义之事,用不正当的手段达成目的,自己的良心首先就会不安。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都是人所固有的善良品质。若做了亏心事,有违这四心,自我的内心就会先颤抖,甚至将自己击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7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15:41 | 只看该作者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2019
04/28
13:06
诗词轩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摘要:素简如同是一幅水墨丹青,黑白大方,简洁而寓意深远,是诗意,也是人间乐趣。


素,没染色的白绢。

简,可以把字写在上面的竹片。

在古代,这两者都是寻常却必要之物。

素就是素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简就是简单,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命微若轻尘,活得简单一些、素朴一些,也就会心平气和许多。

心灵素简,才不至于让自己慌乱、浮躁。

长在乡间小道两边的野花,虽然天天被日晒雨打,甚至被路人践踏,但还是那样色彩动人,气味清香,浑身野趣,充满着生气和活力。

美丽的往往都是素简的。


齐白石一生喜欢画白菜,曾经在自己的大白菜画作上题:“先人作过三代农夫,方知得此根有真味。”

孙犁《菜根》:“古人常用嚼菜根,教育后代,以为菜根不只是根本,而且也是一种学问。甜味中略带一种清苦味,其妙无穷。”

素简,事实上也是与菜根滋味类似的东西,纯正质朴之中,泛些儿淡淡的、类似素食主义式的清苦,叫有心人回味那特有的况味。


素简是心里的自然淳朴,不是表象,是内心的亲和,淡淡如幽兰,能散发出本性里的清洁。

素简是坦然的真性情,是精神上的恬淡如菊,用朴实无华来**幼稚和肤浅。

素简如同是一幅水墨丹青,黑白大方,简洁而寓意深远,是诗意,也是人间乐趣。


生活越素简,幸福越靠近。

人在本性上,其实是有享受素简的天性的。

人生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行李,也无需过分装饰。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些简单的东西,例如,阳光、空气、健康和很好的睡眠,这些基本的元素正如恰到好处的盐,能调出生活很好的味道。


能够享受素简的人,才更能体味人生的真谛,更能惬意地享受人生。

穿半新半旧的衣裳,趿一双休闲拖鞋,在陋室读古诗,饮清茗,片刻冥想;有朋友来,坐沙发或者椅子,都随意,天上地下,海阔天空,猛侃神聊。

过素简的生活,是为了专注,为了擦亮敏感度。站在左边,是为了看清楚右边,并与其对话。


人心越素简,离道就越近。

素简源于优雅的自信。

心灵素简的人相信自己“天生丽质”,坦荡磊落地告诉别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不掩饰自己实际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行事、作为,这是需要底气、底蕴的。

只有一个充分相信自己,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的人,才敢于向人坦露自己的的真面目;而一个人倘若连他本人都不欣赏自己,又怎么会以他的真面目示人呢?


素简属于追求自由的人。

不受世俗约束,不顾繁文缛节的束缚,不刻意追求或改变,倘若能经过“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两个阶段,才能最终达到“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只要人心素简,眼前的一切都会变得单纯而美好。


素简到极致,就是大道。

大道至简,见素抱朴。

由易衍生的八卦,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只有黑白两点(代表阴阳),但这两点不断

地组合,却能无穷无尽,包罗万象。

直到当代,无论商业、生活、科学、哲学等,处处可见这两点的原理,甚至连现代的计算机,都是由此原理发明而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追求学问是积累、增益的过程,知识越来越多;而追求道则是相反的过程,需要删繁就简,去掉生命中多余的东西,欲念、妄求等等。

为道日损的过程就是追求素简的过程,直至遗世独立,纤尘不染,谦和而高贵。


素简到极致,就是大美。

宋代的美学原则就是极简,要求绝对单纯,就是圆、方、素色、质感的单纯。

宋朝人用墨画画,烧单色釉瓷器。

画画敢不用颜色,这就是极简!


中国水墨画,虽然只有一种颜色,但墨色的深浅,浓淡,疏密,枯润,无不充满表现力;泼墨如水,又惜墨如金,收放自如,纵横潇洒,展现出古典的诗意美。

而汉字书法,素简淡朴,只白纸黑字两色,却能飘若浮云,矫若游龙,气象万千;雄浑遒劲,天马行空,行云流水,成为我们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越极致,越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71#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15:55 | 只看该作者
那些睡到自然醒的诗,你最喜欢哪一首?
2019
04/28
10:02
梧桐树边羽飘零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中国古诗词里写睡觉,夜梦的非常多,毕竟梦境是诗人瑰丽奇异作品的一个创作源泉。


不过今天咱们不聊“春宵苦短日高起”,“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来看看类似于表达“睡觉睡到自然醒”状态的诗。

那也有,比如咱们从小就会背的这首《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诗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这是一首古体诗,以仄声入韵,平仄也不合格律,但是韵致优美,通顺上口。

而内容则选取了春困自然醒后,也许眼睛都没睁开时听到的一些声音,角度特殊却生动自然,不流于春色,不腻于花香,却被那些处处鸟语和风雨之声所打动,联想到满地落花,春天景象生机勃勃,跃然纸上。

孟浩然这是闲适之睡醒,真实自然醒。


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就是罗贯中为诸葛亮出场造势的五绝: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这个就是标准五绝了,平仄格式严合,可见到了元、明时期,格律诗的发展已经圆熟。这是刘关张三顾茅庐之时,站在草堂外等诸葛亮睡觉时,诸葛亮终于醒来,随口吟哦的诗句。“大梦谁先觉”这个句子不是原创,出自宋代王采的《渔家傲》:

日月无根天不老。浮生总被消磨了。陌上红尘常扰扰。昏复晓。一场大梦谁先觉。

从这半片词中也可以看出道家思想。


《庄子·齐物论》: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在梦里不知是梦,还请人来解梦,醒了才知道是梦中梦。”

道家是将人生看作一场大梦,而明清小说家在写小说中才智高超人士的时候,一般会赋予仙道身份,比如刘伯温、公孙胜、吴用都多多少少有些道士的味道。

谁从人生大梦中超脱了?“平生我自知”,诸葛亮是“自知”的,所以这两句开场白一出来,就为诸葛亮的戴上了个神仙智慧的帽子,后来的“做法借东风”之类的描写就更加合情理了。

后两句好像是抒发闲情写景:“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其实暗含了卧龙早就准备出山安定天下,可明主(日)却迟迟未来的意思。这也是诸葛亮明夸刘备,暗里自抬升价的高杆。


孟浩然这是闲适之睡醒,真实自然醒。

诸葛亮这是踌躇之梦醒,三分天下之初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72#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16:01 | 只看该作者
身残志坚的一把手:历史上六个残疾皇帝,第一个就让人意外!
2019
04/28
08:35
江湖好比一道门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最后一页
封建王朝一共产生了400多位正统皇帝,加上那些自立政权一共有600多个帝王,这些帝王有的风光无限有的昏庸至极,其中还有一些“残次品”,说白了就是残疾人,最有名的有六个,第一个就让人意外!第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他雄才伟略,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还修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2200多年来寸草不生,秒杀现在的公路!这么一个牛人却是天生的残疾! (来自:江湖好比一道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73#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16:16 | 只看该作者
将感恩变成习惯
2019-04-23 20:55:58 来源:嘎玛仁波切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Lofter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导语:永远带着充满感恩的心。
不少人都有体会,觉得现在的节日特别多,很多节日都会提醒我们要懂得感恩。比如著名的感恩节,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开端。当时从欧洲移民到美洲的那批人,在冬天饥寒交迫,遇到巨大的生存问题,印第安人为他们提供了生活必需品,并教他们如何种植与狩猎。当这批移民丰收之后,为了表示感恩,创办了这个节日。

将感恩变成习惯

其实,感恩应该是所有人必备的心态,没有人来到这个世界是可以白吃、白喝、白拿的,包括我们自己的肉体躯壳,你要想想是谁给了你这些,你都要向他们表达感恩之情。首先要感恩的,就是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父母。所以,不仅仅要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这些日子想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常常知亲恩、念亲恩,怀感恩、报恩之心,做个孝顺的好孩子。

随着一个人慢慢长大,他应该学会扩大自己感恩的范围。能够让我们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哪怕是新鲜的空气和干净的水源;不管是他人还是动、植物,我们都应该去感恩。人越感恩,就会越懂得珍惜,越懂得珍惜,你的内心就会变得越宽容。如果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一个人很容易无止境地去索取,无法控制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印度的“圣雄”甘地就曾讲过:“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恩格斯也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所谓胜利,自然界其实都报复了我们。”

懂得感恩,要经历很多代的教育才能养成习惯。就像到了藏区,人们都有宗教信仰,一代代传承要感恩大地、感恩山川、感恩江河、感恩自己的父母和亲人、感恩所有的众生……永远是带着充满感恩的心。

很多人看到藏族人磕大头、做大礼拜几千公里拜到拉萨,就很不理解:“他们花这么长时间,这么辛苦,到底去拉萨是祈祷什么?是求什么?”有些藏族人会讲:“我希望世界太平,国泰民安。”也许这么简单就回答完了,他的愿力就完成了,这源于一种极其质朴的感恩之情。所以你在藏区可以随处看到,人们会对大地感恩,所以不去破坏大自然,因此现在藏区的环境还是那么美。一代又一代的藏族人,从远古开始就敬天地,知道自己是没办法跟大自然抗衡的,所以只能去敬畏它,感恩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随着现在人们信仰的缺失,人类被自己过度傲慢、自负的情绪欺骗了,傲慢到以为能征服地球,甚至征服宇宙,老是想用征服者的心态去面对大自然。比如登山,然后告诉人们:“我征服了珠穆朗玛峰!”你确信这山你能征服吗?你在山上多停留十分钟试试,你在山上生活看看?你只会被冻成一个冰块。你只不过是曾从那儿跨过而已,当你变成骨灰的时候,珠穆朗玛峰依然在那儿屹立不倒,你怎么敢说征服了它呢?现在有许多人,喜欢用一种征服者或掠夺者的心态对待人、事、物,从来不懂得用感恩的心面对世界,这样吃苦的只能是他自己。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知恩、念恩、感恩、报恩做得不够好,可以先从生命得以延续的角度去学着感恩。身体源于父母,我们生存需要的水、食物、衣物、住房、车辆等等,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由此慢慢往外延伸。我们活着,就得学会感恩!当你发现自己很愿意去感恩全世界所有的人,感恩自然,感恩国家与社会,感恩所遇到的一切境遇,你还可以转回来感恩自己。

感恩自己什么呢?感恩自己还活着,感恩自己懂得反观身口意,弃恶行善,懂得感恩,懂得无私去付出。我们能看到,每天都有很多人离开人世,但是现在“我”还活着,这也要感恩!感恩拥有那么多缘分,感恩拥有身心的福报,能让自己继续生存下去,感恩曾遇到的所有善知识,让自己的智慧不断增长……这样反复去思维,感恩的心慢慢就有了。

无论是节日也好,日常生活也好,我们应该慢慢地将感恩变成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74#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11:21 | 只看该作者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31+28=90+29=119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精进持净戒!精勤勿放逸!
(一)【石门素疏】
【读书卡片】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课堂笔记】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页。
【最新统计】 20140218-20190331共207,829 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石门素疏》:《课堂笔记》&《读书卡片》
【最新统计】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228
共有: 204,57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176,832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叙事诗】鱼象鱼说
末学乃鱼象鱼,阴鱼象阳鱼也。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大学。
荣幸回归母校,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镇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敝人何德何能,感谢组织培养。
优哉游哉冬泳,成立青田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沉迷灯红酒绿。
未知三高相伴,终至突发卒中。
送医紧急抢救,昏厥十昼十夜。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众。
一心发露忏悔,戒酒断肉无荤。
戒贪戒嗔戒痴,素食素衣素言。
小乘大乘密乘,修学修行修心。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75#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11:41 | 只看该作者
虚云老和尚:忙得要死更需要讲威仪
2019年04月29日 10:17  禅林网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虚云老和尚:忙得要死更需要讲威仪(摄影:悟澎)虚云老和尚:忙得要死更需要讲威仪(摄影:悟澎)
  功夫从外头做起,先讲威仪教相,行住坐卧都有威仪,不要说忙得要死,还讲什么威仪。既然作如来之弟子,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就要做到任他波涛浪起,振锡杖以腾空。假使十大魔军,闻名而归正道,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昔日浮山远录公谓其首座曰:“所以治心,须求妙悟。悟则神和气静,容敬色庄,妄想情虑,皆融为真心矣。”“以此治心,心自灵妙,然后导物,孰不从化。”所以有“眼”的人,看你一举一动,威仪怎样,就知你有道无道。

  佛在世时,舍利弗初为婆罗门,路逢马胜比丘,见他威仪很好,心生恭敬,从之问法。马胜比丘说:“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闻偈得法眼净,归与亲友目连宣说偈言,亦得法眼净。即时各将弟子一百,往诣竹园求愿出家,佛呼“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被身,即成沙门”。

  你看马胜比丘只是行路威仪好,便成如此功德。这就是以威仪导物,孰不从化的例子。初发心的同参们,要向古人习学,一心观照自己,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若不如此,不守本分,随妄流转,何异俗人?虽说出家办道,都是空话。各人留心。

  ——摘自云居山方便开示 五月二十日(1955年7月9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76#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14:28 | 只看该作者
要具足观空的般若智慧
2019年04月28日 14:53  显密文库 微博        我有话说(6人参与) 收藏本文     
要具足观空的般若智慧(摄影:悟澎)要具足观空的般若智慧(摄影:悟澎)
  一般宗教大多重视信仰或慈悲,唯有佛教重视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认为开发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伪,断除烦恼;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脱。大乘菩萨以般若智慧作为六度的上首,所以能悲智双运,济世利人;三世诸佛都是因为证得无漏智慧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经典上说:‘般若为诸佛之母。’

  ‘般若’是智慧的音译,因为它的含意比世人观念中的智慧还要深远,人闻则生殷重之心。而智慧含义肤浅,有善有恶,有正有邪;般若是纯净善美的,是真实无漏的。所以根据译经‘五种不翻’的‘尊贵不翻’法则,古来都直译为‘般若’,而少用‘智慧’来表达。

  般若是正见缘起,了悟诸法空性的智慧,《大智度论》说:‘般若者,即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有了般若就能认识‘缘起性空’,进而能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佛道,所以般若是菩提之‘因’。能够认识‘缘起性空’、‘不生不灭’的诸法实相,就是般若。因此,般若是一种能透彻宇宙真相的智慧。

  般若并非外来知识,而是众生的清净光明本性,是众生的本来面目;般若是法身、实相、真如、自性、佛性的同义词。佛性人人本自具足,因此六祖大师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若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得般若。

  般若有知苦灭苦,观空自在的功用,没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见,易为外境烦恼所转,而在起惑、造业、受苦中轮回不已。有了般若,便可开发自性之光,证悟自己真实的生命,从生死的此岸安渡到解脱的彼岸,此即‘般若波罗蜜’。佛陀为了帮助众生达成此一目的,在他住世说法四十九年当中,仅仅‘般若’就讲说了二十二年,留下一部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指引著众生‘证真实以脱生死’,由此可见般若对人生的重要。

  大乘般若的妙用,不仅在彻悟诸法实相,离一切虚妄而得解脱,更重要的是,菩萨以此无所得的般若大方便,广行六度万行,而能‘一切舍不取施想,持戒不缺而不依戒,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行于精进而离身心,修禅而无所住’。《大智度论》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般若为六度的根本,能摄导五度趣入‘波罗蜜’,所以布施等五度要能成就‘波罗蜜多’,一定要以无所得的般若为方便而修。因此,‘导万行以入智海’,这是般若的另一个功用。

  般若是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的一种‘圆明本觉智’,是离一切迷情妄想的‘清净无分别智’,是通达一切法自性本空、本无所得的‘真实无相智’。般若有很高的境界,从凡夫到二乘、菩萨、佛,有层次上的深浅不同。凡夫的般若是正见,二乘的般若是因缘,菩萨的般若是空,诸佛的般若是般若。凡夫只要具有正知正见,就可以勉强称得上是有般若智慧了,真正的般若则要到证悟成佛才能证得,因此《法华经》说:‘唯佛与佛才能究竟诸法实相。’《大智度论》也说:‘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有胜。’

  般若是通达诸法真理、指向人生正途的法炬。般若有三种: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是推理判断一切诸法的差别相,观照般若是洞悉一切诸法的真实相,这两种般若的妙用都发自于实相般若,所以说实相般若是般若的本性,是每一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性光明。要开发这种智慧,需要从佛法中精勤修学,由浅至深,逐次前进。依其方式有:由闻法所得的智慧,称作闻慧;由思惟所得的智慧,称做思慧;由修行所得的智慧,称为修慧。

  惠能大师说:‘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每个人都有一颗心,一般人所了解的是肉团心、妄想心、分别心,却忽略了本自具足的灵知心,这才是真心。真心就是般若,有了般若,宇宙世界皆在一心。‘般若’不是语言所能解释,勉强言之,可以取喻为‘镜子’。一个人不管胖瘦美丑,只要在般若的镜子前一照,当下实相现前,见到本来真面目。佛弟子平时诵经拜佛、听经闻法,做种种的功德,就是要擦亮心中的镜子,心净则般若现前。有了般若,即使遭受批评毁谤、无理打骂,都可以视为消灾;遭遇挫折、打击、冤屈、侮辱,皆能视为逆增上缘,以之作为修道之养分,而能滋养菩提善根。所以,有了般若,人生的境界就不一样了。因此,学佛除了要涵养慈悲心之外,更要具足观空的般若智慧。(本文节选自《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77#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14:33 | 只看该作者
禅诗赏析:《有省偈》
2019年04月28日 11:18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禅诗赏析:《有省偈》(摄影:@海琳)禅诗赏析:《有省偈》(摄影:@海琳)
  有省偈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

  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

  [作者]

  洪寿(生卒年不详),宋代禅僧。天台德韶国师(890—971)法嗣。法眼宗传人,栖于杭州兴教寺。

  [赏析]

  一次,洪寿闻堕薪有省,作如上偈。

  掉落于地的并不是什么柴薪,它抖落的也不是尘埃,它是佛性的显露,正如同山河、大地一般,那正是法王的身影。 既然如此,“我”不也正是法王身的显现么?!这个“小我”不也正是同“大我”同居一体么?!

  有此一悟,只要善护心性,便可佛性永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78#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14:36 | 只看该作者
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中国古人的哲学
2019
04/29
13:42
北京横山书院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今天授课的题目是“中国智慧”。“哲学”这个概念是我们近代借用了日本人的翻译,日本学者将philosophy这个词翻译成了哲学。在中国传统里面并没有“哲学”这么一个专门的词,但是有“哲人”这个称呼。《史记》里面就曾记载,孔子去世了,当时人们就感叹“哲人其萎”,一个哲人凋零了。“哲”在中国古代的意思是思考、明白。有个成语叫“明哲保身”,意思是我们明白了道理,就可以让我们生存得更好。“明哲保身”不是我们现在贬义上的用法,说人们能够见风使舵来保住自己,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我们明白了许多根本的道理,那我们的人生就会更加完美了。philosophy这个词在西方古希腊就有了,它的意思就是“爱智慧”。所以最早我们自己的翻译就是“爱智学”。“哲学”这个词应该说是现在文化分科的一个名词。

1、传统文化的样式

我们知道古代传统文化跟现代的文化样式是不太一样的。传统文化是一个综合型的,不是分科的,因为古人认为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以后就可以应用到方方面面去。所以,天下之理就一个,当然这一个理并不是说只有这一个,而是各家有各家的理。简单讲,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有儒、佛、道,儒有儒之道,佛有佛之道,道有道之道。也就是人们对万物之理的看法是有不同的,所以有句话叫“道不同,不相为谋”。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大家对于天地万物的认识,因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所以它就会不一样。你从那边看过来看到的景象是那样的,我从这边看过去看到的景象是这样的。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片面,但是由这个片面我们可以去推测它的全貌,所以又可以把我看到的这个道理运用到各个方面去。所以各家的学说、是非、道理也不完全一样。我们知道中国道家有一部很重要的著作叫《庄子》,《庄子》里边有一篇文章叫《齐物论》,其实《齐物论》是想把各家不同的道理统一起来,但是他又看到各家的道理又是无法统一的,各有各的说法,都不能说它错,也不能完全说它对。《齐物论》是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但是也看到人们的认识是有差异的。在《齐物论》里特别讲到儒家和墨家的比较,因为先秦儒家和墨家差别很大。直到《孟子》这本书里边就反复地批评墨家。《齐物论》里就讲,“儒有儒的是非,墨有墨的是非”,儒家的是可能就是墨家的非,墨家的是可能就是儒家的非,他们都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的道理,而且用这个方面的道理去认识整个的天地万物,他们都有正确的一方面,又有不足的方面,这两者我们可以把它互补,我们不能够让他们完全相同。 “儒有儒的是非,墨有墨的是非”,谁来评判孰对孰错呢?不可能有人来评判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为什么?你如果找一个人,他跟儒家的观点比较接近的,那么他一定会肯定儒家的是非是对的,墨家的是非是错的;找一个比较偏向于墨家的,那他一定会认为墨家的是非是对的,儒家的是非是错的;如果你找一个既不认同儒家的也不认同墨家的,他也没办法评判,他认为你们两家的是非都是不对的,他有他自己的是非。所以,“是非”是很难完全用一种观点来断定的。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是非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面的是非,一定的环境下面的是非,一定的时间里面的是非,没有绝对的。

古代文化的样式是不分开的,我们现在分哲学、宗教、艺术、科学,再细分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现在越分越细。感受最深的是,现在到医院里边去,可能你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挂什么科,因为它分得太细了。这是现代文化发展出的一种样式,分科的学问,越分越细。“科学” science这个概念,最初指的就是“分科的学问”,现在我们把它称专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研究自然科学的学问为“科学”。科学最初的概念是分科的学问,这就是近代文化的发展样式,把它分门别类来加以研究。

古代不是这样,古代是混在一起的。比如说儒家,用儒家的道理来解释天地万物的现象和所体现出来的道理,来分析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所谓天道、地道、人道,它用一种观念来贯彻在整个上面。古代每一个家里面都包含了我们现代学科分类,像所谓的哲学、宗教、艺术、科学等等,只不过它没有像现在分科的学问那样一种分类的方法。比如说天文学,古代没有专门的天文学,但有天学,天算等等。中国古代人对于天象的研究,对天上的认识是全世界最最清楚的。我们现在要去看很多古代的天文现象,都要到中国的史书里面去寻找,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关注天,中国人始终认为天人是不可分的,人生活在天地之中,跟万物一样,所以人跟天象分不开,跟万物分不开。中国人非常关注天上的变化、地理的变化对人的影响。中国人很早就看到我们在地球上,当时称之为地,白天有太阳,晚上是月亮,中国人也看到了日月对于我们整个居住的地球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现在讲有阳历、有阴历,阴历是指月亮跟地球的关系,阳历是指太阳跟地球的关系,大家都以为中国人讲阴历,其实不对的,中国历法很早就阴阳历合用了,既看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也看到月亮对地球的影响。我们的初一、十五,潮涨潮落是阴历,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农历,千万不要说是阴历,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来定的。从中国人对这方面的研究,我们看到有年、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四季里面有12个月,12个月里面有24个节气,一个节气差不多是15天,这里边又分成三段,五天一个候,物候,就是五天里植物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共有72个候。西周以来,特别是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早就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我们现在叫它科学。一年,四季,12个月、24个节气,72个侯,还有“闰月”,这些东西加进去,因为天象的变化太复杂了,然后研究这些节气、物候的变化对人的影响,把它概括起来又有“阴阳五行”。“阴阳五行”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个科学理念的框架,用最简单的语言说明了最复杂的天、地、日、月、社会、人生、身体的变化。我们过去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那是因为我们用现在西方的科学观念来讲。特别是有一个“李约瑟难题”,李约瑟是英国的一位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学者,他写了五大本的《中国科技史》。他就提出一个问题,他说中国科技如此发达,中国的很多科学技术在世界上早就领先了,至少在西方进入近代社会以前,中国的科技是世界最领先的。但是他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的科技虽然如此先进,但是好像没有科学思想、科学理论。意思就是中国科学多重在操作性,多在实践层面,创造出很多精美的东西,但是好像没有一种科学思维。他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也就成了很多中国人纠缠不清的问题。就是因为他们把科学思维看成定式,西方近代以来运用了实验、理性归纳、推理提出来的才是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古代用直观的、经验的,就不是科学,所以他认为中国没有科学思维。其实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科学思维很丰富的,而且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最简单的道理把整个的天地万物、社会、生命运行的规律都归纳到“阴阳五行”这样一个框架里面去。在阴阳的消长、五行的生克这样的关系里边认识,其实这就是一个最简单而又最能够让人们直接去把握事物变化的原则和道理,但在过去我们认为这是不科学的,甚至于认为它是很模糊,不准确的。

为什么要讲这个呢?因为在上个世纪初,当我们接触了西方的学科分类,把每个学科首先都分类为它是研究什么的,它是用怎样的研究方法的,于是不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连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也是个大问号。当时人们是按照西方近代的学科分科,哲学是什么样的形态的,是包含什么样的内容的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有没有类似的东西。他们认为哲学是偏向理性的思维,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似乎不太注重理性思维,更注重的是经验、直观、直觉,所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是没有哲学的。因为中国不偏重于抽象理论的探讨,而注重于把道理和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没有像西方近代发展起来的所谓的哲学那种纯理性的思维。当然纯理性的思维也是有弊病的。我们知道德国的哲学家康德还专门写了一本叫《纯粹理性批判》。哲学是偏重于理性分析,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看。但是理性的思考以后,我们怎么把它应用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去?中国的文化就强调这一点,我们要“上达天道性命”,我们要“下学人伦日用”。“上达”和“下学”不能分开,因为我们活在当下,我们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的“人伦日用”,我们要学会这些东西。可是我们很多人是“日用而不知的”,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人际关系?为什么要这样来处理人和物的关系?所以“百姓日用而不知”,我们常常这么讲。中国少数人主张我们要探求天道,“上达天道性命”,去思考一下在我们生活中间为什么要这样做,了解天道性命的道理并运用到人伦日用中间去,否则这个也是没用的。在中国文化里面,没有离开人伦日用去探求天道性命的,所以我们常常要讲“下学”和“上达”要给它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在西方看来就不是纯粹的哲学了。所以,很多人认为如果中国有哲学,也只是有伦理学,只有历史哲学,只有艺术哲学这样很具体的,没有真正的哲学。

海法的巴哈伊空中花园,是由创教先驱巴孛的陵寝和巴哈伊阶梯花园构成的,是巴哈伊信徒重要的崇拜和行政中心。巴哈伊花园没有一般宗教陵园的森严肃穆,也没有世俗花园的喧嚣俗艳,整个花园给人一种静谧、平和、包容的感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认为,巴哈伊圣地呈现出的虔诚氛围,让参观者的心灵得以净化,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圣地的精神。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与近代宗教有关的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中国人的信仰

一讲到哲学的问题,当时的人就怀疑中国有没有哲学?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还是存在。在零几年的时候,学术界曾经还提出一个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哲学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这个问题是延续上世纪初下来的,就是质疑中国哲学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质疑中国文化有没有哲学,其实就是因为它用了一个标准。在上个世纪不仅是哲学在中国有没有的疑问,也不仅是刚才讲的中国古代科学有没有的疑问,甚至关于科学有没有,似乎也很少讨论,因为大家都受到了西方的影响,认为中国没有。针对哲学提出的问题,也提出了有没有宗教的问题。当时大部分的学者、大部分的所谓的精英分子都认为中国文化里面没有宗教,至少是缺乏宗教文化的。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最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今天的我们,在我们大部分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没有宗教信仰的,我不知道我这个说得对不对。在改革开放初期,如果我们要做个调查问卷,问你有什么宗教信仰,绝大部分人都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在当时这个是很现实的,我们一开放,一走出去,去到别的国家,进关要填表,填的表里面必然有一项有没有宗教信仰。就像我们在国内要填表,填你属于什么党派。绝大部分的中国人填的都是无,没有宗教信仰。大概在那个时候,我给在座的人一张表,你填有什么宗教信仰,我想绝大部分的,甚至于100%的人都会填无。

这就是近代近百年以来中国人形成的观念,似乎中国人是没有宗教文化的,所以也就没有宗教信仰,这是误导了中国人啊。我们传统里面没有宗教信仰,甚至于把它扩大成没有信仰。经过文化大革命以后,几十年来我们对马列的信仰也发生了怀疑、动摇,结果出现了中国人信仰的缺失、信仰的真空。一个人没有信仰怎么活?这是个大问题。这就是因为我们把本来的传统信仰丢了,这个信仰我们且不管是什么信仰,其实这里面是有宗教信仰的,我们把它丢了,认为中国人没有。现在我们又对我们党成立以后,尤其是解放以后,在全国人民中间建立起来的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产生了怀疑,于是就变成没有信仰了,中国就变成了信仰缺失的国家,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其实中国人是有信仰的,如果我们不局限于宗教信仰这方面来讲。信仰本来是多样的,可以是理论信仰,可以是制度的信仰,比如说我们马列的信仰、共产主义的信仰,那就是一种理论的信仰,制度的信仰;我们也可以是一种情感的寄托的信仰,主要是宗教,宗教就是一种情感的寄托的信仰;我们也可以是对物质追求的信仰,拜金主义、拜物教都是信仰。我们讲的信仰主要还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还是属于理论、制度,某一种价值观念的,人生态度的信仰,这就包括宗教信仰。一个人是不可能没有信仰活着的,因为人是一种高级的生物,一种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结合在一起的高级生命。

为什么说人是万物中间最为贵、最为灵的呢?就因为万物只有物质生命,而人还有精神生命。当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结合在一起以后,精神生命就是指挥、引导物质生命的。我们的物质生命是根据精神生命的指导存在,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的,否则的话就成了一堆行尸走肉,就跟动物没有区别了。因为动物是不需要自己管理自己的,整个天地就把它管住了,没有主动性,它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吃什么都给它规定好了。我们看到很多动物、禽兽,他们出生在一个地方,成长在另一个地方,所以我们看到动物的天性,候鸟的天性都不是它自己所能决定的。总之来讲是动物几乎没有主动性,有也是极少极少的,但是人的主动性就很大了。人就要明白这个道理,来指挥他的肉体生命的一切活动。所以,人是不能没有精神信仰的生物,否则的话怎么做人,怎么做事,他都不知道。

3、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的样式

这一百年来我们认为中国什么都没有,没有科学,哲学不像哲学,又没有宗教,那中国还有什么?原因就在于,我们混淆了两个东西,一是把传统文化的样式和近代文化的样式给混同了。这种分门别类的分科的学问是近代文化的样式,我们不能用之去对照、对应古代的文化。哲学,现在我们叫哲学,古代文化里面也得有哲学才算有,否则的话就没有,这是不对的,它不能够这样对应的。另外就是样式不同,近代是分门别类的、分科的学问,古代是笼统的、整体的学问。如果说得简单明白一点,古代的文化样式是分家而不分科的,一个家里面包括所有的科,包括我们现在所讲的所有学科。儒家里面包括了今天的哲学、宗教、科学、艺术,墨家里面也包括了今天文化里面所讲的宗教、哲学、科学、艺术,所以古代的文化是以学派来分的,这个学派里边有这个学那个学,这个也是只能这样来比喻的。而现在的学科我们看得很清楚,现在首先是分科,分科了以后这个学科里面有这个家那个家。所以不应该把它简单地、用现在分科的方法去到古代去找,而且名称也不同。

诗教、乐教、礼教与理学

北大哲学系有位教授叫贺麟先生,他就研究西方哲学,特别是黑格尔,黑格尔的很多重要的著作都是他翻译的。但是他一样很关心中国的文化,也研究中国的哲学。他曾经讲过中国的儒家。他说儒家学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里边包含了诗教。读过《论语》的都知道,孔子非常重视诗教,“不学《诗》,无以言”,《诗》就是《诗经》,诗歌。为什么那么重视?因为《诗经》里面既包括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人应该具备的品德,也包括了很多的禽兽、草木,也可以说里边包括了百科的知识,所以学《诗》很重要。诗教后来发展成“乐教”,“礼乐教化”,这个“乐教”是非常重要的。乐教、诗教主要是通过艺术的形式来教我们应该怎么样做人,如何和谐人际关系。在现在来说诗教、乐教就相当于艺术教育。后来乐教再发展,整个艺术的教育就非常重要了,各种各样的文章都是“文以载道”。

中国非常强调,我们学习任何一种艺术,不管是文学作品、诗词还是歌舞,都包含了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所以对乐教、诗教非常重视,儒家把乐教同礼同等地来看待。所以,儒家包含了诗教,包含了礼教,这是儒家的非常核心的东西。礼教里边涉及的内容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儒家里边还包括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理学,理学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讲的哲学。古代的文化样式,一个儒家里边就包含了诗教、礼教、理学这三大部分,其实还不止这三大部分,而且每部分里边还包含了很多其他的东西。这三大部分恰恰相对应我们现在文化科目里边的艺术、宗教、哲学。这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了,传统的文化是这个家那个家,每个家里面都包含了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这些哲学、宗教、艺术。

理学与哲学

“理学”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哲学。16世纪的明代时期,在西方发生了一件最重大的事情,欧洲发生了宗教改革。基督教内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宗教改革以后,在基督宗教里边分化出来一个重要的派别就是“新教”。当时“新教”出来以后,以罗马教廷为代表的传统基督宗教的很多的传教士在欧洲失去了他们的领地,失去了传播的市场,所以,传统基督教的一些派别就开始到东方来寻找他们传教的领地和对象,其中一大批耶稣会教士就来到了东方,来到了中国。他们来到中国以后,把欧洲包括基督宗教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也带过来了,反过来,他们也把中国的文化传回到了欧洲。中国文化对欧洲的社会影响是极大的,特别是对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影响是极其大的。因为当时欧洲要从基督宗教的“以神为本”的这样一种文化中间解脱出来。那么他们除了到自己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中间去寻找冲破“以神为本”的文化思想资源以外,他们从传教士传回去的中国文化中间找到了更有利的思想资源。因为中国文化从古至今是“以人为本”的,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而这个恰恰是西方中世纪所缺的,因为中世纪一切都要听从神的意志,上帝的意志,所以人的能动性是得不到发挥,人也没有独立性,人是匍匐在上帝的脚下的。所以当他们接触到中国文化以后,就对中国的文化赞扬倍至,把中国看成是最理想的文化国家。

同时,这批传教士也把欧洲的文化带到了中国,当然中国也有很多的学者、官僚跟随这些传教士学习。这些传来的欧洲文化里边,包括所谓的“哲学”,也有欧洲中世纪神学的很多的东西,因为欧洲中世纪的神学跟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是很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欧洲神学体系里是占了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他那种逻辑的思维方式。他们把亚里士多德的一些东西传过来,这些东西传过来就涉及到一个名词就是philosophy。当时的中国人在翻译这些著作的时候就没有翻它的意思,就翻它的音。因为中国在翻译佛经的时候,很多佛经里边的名词也没有翻它的意思,也只是翻译到它的读音,因为怕引起人们对它的误解。比如我们一张嘴就有的“般若”,它就是音而不是意,般若波罗密,还有“涅盘”,也是音而不是意。我们有这个传统,所以当时人们就把它音译出来了,叫做“斐禄所费亚”。当时一个很著名的学者,帮着传教士翻译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当时翻译的中文名字叫“名理探”,这一套逻辑的方法论。这里边就讲到了“斐禄所费亚”,然后他再解释一下,这个“斐禄所费亚”的意义是“爱智、爱智慧”,这没错,古希腊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爱、智慧”,翻译里还讲,它相当于中国的 “理学”。我有的时候讲,我们20世纪的人还不如16世纪的人明白,16世纪的人知道“斐禄所费亚”相当于中国的理学,可是20世纪的人就认为“斐禄所费亚”就应当像欧洲的笛卡尔那样的,像后来的19世纪的黑格尔、康德那样的才是哲学,我们的“理学”怎么能称为哲学呢?我们还不如16世纪的人。

那就说明,无论是哲学也好,宗教也好,在不同文化的环境下面它的样式、它的标准、它的特征应该是不一样的,不能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定下来说只有符合这个才叫做哲学,只有符合这个才叫宗教。我觉得,我们20世纪初中国人的认识论里面的一个大误区就是混淆了两个,第一个是把现代分科的样式去要求古代的整体文化样式,第二个就是拿西方现在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特征作为标准的规范,只有符合这个标准才是叫做这个东西,不符合这个就不能叫做这个东西,完全忽视了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间同样的文化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宗教的问题就是这样,宗教的问题就是因为大家当时以西方基督教的特征作为宗教的标准或者宗教的规范,只有符合这个标准的规范才叫宗教,否则就不是宗教。基督教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大概到现在,我们很多人的头脑里边也还是以这种宗教特征作为宗教这门学问,或者宗教这种文化的特征,合乎这个特征的就是宗教,不符合这个的就不算宗教。

4、西方宗教的特征

那么西方宗教有哪些特征呢?

第一,所谓的有神信仰。我们现在都觉得宗教就是有神论。有神信仰是宗教的第一个特征,或者说是最根本的特征。一讲宗教就是有神,无神就不是宗教,宗教必须要有神信仰。什么神的信仰?其实中国人也很糊涂的,中国人有没有有神信仰?有,而且神多得很,到处都是神。我们在这还有门神给我们把着门呢,哪没有神呢?但是中国的神跟西方的神不一样。基督教的神,是造物主的神,是救世主的神,万物都是他造的,人也是他造的,人的灵魂要得到解脱也要靠他的。他是造物主、创世主、救世主,门神不是造物主。所以他们是不一样的,我们也搞不清楚,宗教必须要有神信仰。

第二,宗教要求信仰者绝对的服从,对神的意志不能有任何的违背。这也就是我们通俗地讲宗教的迷信,迷信就是盲从,都得听神的才叫迷信。中国这个也没有,不管是儒、佛、道三教都不让人迷信,而是让人动脑筋去信。很多佛教的高僧就讲,佛教信仰不怕不信,就怕迷信。佛教是智信,智慧的信仰,理性的信仰。儒家更是如此,儒家让你懂得道理,然后按照这个道理去做才行,也不是让你盲目地盲从。道家也一样,要修成正果也是让你明白人生的道理,生命的道理,保住真气、保住元气才能够修成正果,也不是盲从,也是自修的、自立的。

第三,西方基督教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它希望人们能够忍受现实世界的痛苦,而去求彼岸世界灵魂的解脱,这也就是我们有的时候讲宗教是鸦片,麻痹人们安于现状。

第四个特点,和科学对立。当时有个现实,在中世纪有很多科学家、思想家由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违背了上帝的《圣经》的说法,于是就被宗教裁判所判罪,有被绞死的,有被烧死的,这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里都可以看到,伽利略、哥白尼都是这样。所以,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宗教是束缚科学发展的,科学和宗教是对立的,要发展科学就必须要破除宗教。

大致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就这四个特点:有神的信仰,对造物主、救世主的信仰必须绝对服从,期待未来的彼岸世界,跟科学是对立的。

5、不能用西方标准衡量中国宗教

上述对欧洲基督宗教特点的概括应该是十分准确的,基督教就具备这样一些特征。但是是不是可以作为所有宗教的标准呢?这是一个问题,不能因为基督教具有这个特色所以所有的宗教都必须具备这样的特色。用这些特征来衡量,中国传统文化是没有宗教的,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没有造物主这个概念。所谓造物主如果有,也不是一个有意志的神,而是自然界的变化。万物怎么产生的呢?万物就是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的结合,“冲气以为和”,有了和就有万物,所以它不是有意志地,有目的地创造万物,而是自然变化就生成了万物。“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这是东汉的一位哲学家王充讲的话,就像《庄子》里把天地比喻成一个大熔炉,“大冶”就造化万物,它就不知道怎么的,天地一交就产生了万物。有一个词叫“造化弄人”,自然界不知道怎么变化就出现这种现象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头的神就是指万物的变化,就是指阴阳的变化,“阴阳不测之谓神”。刚才还晴空万里,突然阴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它就神了。老百姓就会把它人格化,雷公在打雷了,电母在闪电,雨师在下雨,风婆在刮风,很形象地比喻,但是这些都不是造物主的意志,都是万物的变化。所以宇宙万物就是天地的变化,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是没有目的、没有意志的,跟神创造世界是不一样的。到了晋代有个思想家叫郭象,注《庄子》,《庄子》最重要的注释就是郭象的注。郭象就明确讲了“造物者无主”,就是没有人造物。“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一样,完全都是自然现象。所以你说怎么去找造物主?没有!中国文化整个来讲要怎么做人?是要你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然后再去做,不是让你盲从的,不是告诉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的,都希望你能够自觉、自律。中国人最关注现实的变化,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有现实关怀,都有改变现实的使命感,他也不是期待未来的改变。根据这些,当时的中国人,特别是那些知识分子就讲中国没有宗教,这就成了中国人100年来都认为自己没有宗教信仰这么一个误解。

6、康有为、章太炎的宗教观

当时有位思想家康有为,他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他到欧洲去考察,游历了11个国家,回来以后他就提出来一个看法。他说欧洲之所以强大,除了它的物质文明之外,还有制度的保障,更重要的是欧洲人有相对统一的精神家园,有一个共同的宗教信仰。不像中国,中国的文化是开放多元的。大家的信仰很自由,有的信仰道,有的信仰佛,有的信仰儒,有的信仰伊斯兰或者别的,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信仰把大家凝聚起来,像一盘散沙,所以革命很难成功,改革也很难成功。他当时就提出中国也应当有一个宗教能够把人心统一起来。他说从研究中国历史来看,中国不是没有宗教,中国是有宗教的,而且这个宗教应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大的影响,那就是“孔教”。孔子的教,就是“儒教”。所以他当时就提出来要“以孔教为国教”。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下面,他这个建议是没法让社会接受的,结果他就落了一个“保皇党”“复古派”的名声。其实他提出这个观点还是为了改革,还是向西方学习。应该说,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古、保皇的问题。但是当时的人们很难理解他。他当时还成立了一个“孔教会”,现在在大陆没有了,但是孔教会现在在台湾、在香港还有的。他没有成功,但是他提出了一个道理很值得思考。很多人认为中国没有宗教,康有为说中国是有宗教的,但是中国的宗教跟西方的宗教的特点是不一样的,西方的宗教是围绕着“神”来开展的,可以称它为一种神道的宗教,中国的孔教是围绕着“人”来开展的,所以它是一种人道的宗教。我觉得他这个观点说得很有道理。

但尽管他这样说,还是没有成功。但是有人也看到了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常称之为辛亥革命元老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他也不赞成康有为“以孔教为国教”这一主张,但他也觉得中国文化是有宗教的,现在也需要一个宗教能把人心相对地统一起来。那么他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间,又能适合今天社会的宗教是什么呢?是佛教,所以他主张以佛教为中国的国教。理由是什么?第一条就讲佛教是一个无神的宗教。因为在西方,从中世纪开始就是要否定神,就要让人从神的脚下站起来。所以佛教是一个无神的宗教是符合时代精神的,所以他建议要以佛教为国教。

他的说法对不对呢?应该说,从佛教的根本特征来讲就是一个无神的宗教,甚至我们可以说它是一个反神的宗教都可以。在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古印度倡议佛教,他主要针对的就是当时在印度文化中占主体的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有神信仰的宗教,这个神就是造物主的神。婆罗门教也认为万物都是神创造的,但是它不像基督教那样只有一个神,就是上帝。婆罗门教认为是有许多神来共同创造这个世界的,这些神创造了世界这些方面的东西,那些神创造了世界那些方面的东西。由此可见,即使是有造物主信仰的宗教也不都是一种模式的,也不是只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也可以像印度婆罗门教那样有多神的信仰。婆罗门教认为万物都是神创造的,人的命运也是由神来决定的。神根据你的所作所为来决定你下一辈子的命运,这是因为在印度文化里生命是轮回的,生命是过了一辈子还有一辈子,是一种轮回的生命。天地万物是由神创造的,人的命运是由神来决定的,这是婆罗门教最核心的两个理念。佛教的产生时提出的理论,针锋相对就是要破除这两个观念:第一,世界不是神创造的,世界是由各种因缘聚会而有的,这就是所谓的“缘起”。缘起是佛教根本的宇宙观,万物不是任何的神创造的,万物都是各种因缘聚会而产生的。“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缘、条件聚在一起才有的这个事物,所以世界是一个整体,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有了你才有我,有了我才有他,有了他才有你。其实从我们现在来看,佛教的缘起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宇宙观、哲学问题。缘起生万物,我们千万不能忘掉这个,不要认为万物都是神创造的,不是!当然,佛教里边讲的缘起跟我刚才讲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是同一个道理,但是强调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是强调万物没有特别的规律,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它比较强调自然而然的偶然性。而“缘起”是比较强调它的必然性,事物跟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有了这些,所以就有了那些。中国的自然生成观点不是说有了这些就有那些,那些是什么不知道,有了这些不知道生出什么东西。“缘起”理论比较强调,有了这些因缘就一定会产生这些东西。这就是后来缘起理论运用到生命观里边去的“因果业报”,强调因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果业报”是来解决人的命运,不是由神来决定的,而是由每个人自己所造的因,所结出来的果,自己造的业,所应该受的报应,跟神没有关系,而是你自己业和报之间的关系,这是必然的关系,自己造的因和果之间的必然关系,这就是“缘起”理论。佛教用“缘起”的理论来解释整个宇宙万物的生存,来解释人的生命、命运的问题,是由你自己造的业来决定自己的报应,因果业报,自作自受。你说佛教的这样的道理,你说它是无神论没问题吧?

章太炎提出来中国应该以佛教为国教,但是我们也知道佛教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在印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地也渗透进去了印度正统宗教神的力量,神决定人命运的力量。本来佛教是要强调你自己改变你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改变你的命运,可是慢慢发展,由于印度正统宗教的影响,在佛教里边也开始出现了“救世主”的理念了,佛教里边始终没有“造物主”的概念,没有!一切都是“缘起”,所以没有造物主的概念。但是慢慢有了“救世主”的概念,如在大乘佛教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救苦救难”。

7、中国人自己的宗教信仰

当时在中国的社会中间,人们也不能接受这个东西,所以章太炎的建议也没有能够得到响应,中国人还是认为中国不是一种宗教,中国的一切文化都是教化而不是一种宗教,不是让你盲目地信仰,而是让你自觉地执行的。我刚才讲了,有没有宗教呢?我认为有的,也就是我们从什么角度来看宗教。宗教这个文化是很复杂的,它跟各方面的联系都非常密切,你可以从宗教的起源来看宗教的特点,你也可以从宗教社会的作用来给宗教定义。它可以从各个角度来给宗教下定义。但是中国文化中间的宗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呢?刚才说到,“礼教”就是一种宗教。我们分析一下宗教怎么会出现,要解决什么问题。其实我们从它出现的原因,它最后要解决人生的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有三个重点。一是要报恩,做人不能忘本,要报恩。第二就是要懂得感恩,要知恩报恩。第三是要有敬畏心,做人要有敬畏心。我想一切的宗教都离不开这三点,做人要懂得报恩,做人要懂得感恩,做人要心存敬畏。一切的宗教都是这样的。

就拿西方的基督教来讲,人们为什么那么崇拜上帝?不就是这三点嘛。人的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是我们的生命之本。所以在西方基督教里边称上帝为“天父”,而且人类只有这么一个父亲,没有第二个父亲。你自己的亲生父亲不是父亲,他是在执行上帝的意思、命令,我们只能认同上帝是我们唯一的父亲,这是我们生命的本,上帝创造的。所以基督教在16世纪来到中国也影响了很多人,但最终还是不能在中国站稳脚跟,原因就是在这个事情上。当时有一个很大的争论,就是中国信基督教的人能不能祭拜祖先?传教士就争论不休,这个问题一直传到罗马教廷的教皇那,教皇说不行,我们怎么能够认那么多的父亲?人类只有一个父亲就是上帝。中国信天主教的人不能够祭拜祖先,这就触碰了中国人的信仰底线了。到了清初,康熙皇帝是个很好学的人,他又学天文,又学数学、物理,学很多的东西。他的老师都是这些传教士,可是当基督教的传教士传达了罗马教皇的意见以后,那没有办法,中国人不拜祖先还叫中国人吗?所以就把天主教禁止传播了。西方人之所以这样崇拜上帝就是因为上帝是生命之本,那么我们生命怎么能够维持下来呢?靠上帝创造万物来让我们的生命得以生存,这个恩德不能忘,要感恩。佛教过堂的时候大家要感恩,天主教也一样,天主教吃饭的时候也要感恩,感恩上帝赐给我们食物,让我们的生命得以维持。要敬畏,为什么呢?我等着我将来灵魂能上天堂,我的灵魂怎么才能上天堂?那就是这一辈子都要按照上帝的教导去做人。要给上帝增加荣耀,不能给上帝脸上抹黑,给上帝抹黑的就不能上天堂。上帝时时刻刻都在监督着你的言行举动,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敬畏上帝,要对得起上帝,要想到上帝在看着我们。

想想天主教是不是这样?想想中国儒教里面有没有?有的,儒教里边讲到“礼”的时候特别强调一点,“礼者,大报本也。”就是要报本,报生命之本。儒家讲“礼有三本”,《礼记》里边讲,《荀子》里边讲“礼有三本”,三个本我们不能忘。第一个是天地,“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天地是万物的根本,第一个本就是“天地者,生之本也”。第二个本是祖先,因为中国人的生命观认为生命是一代一代延续的生命,我是我父母生命的延续,我的子女是我的生命的延续,每个个体生命总是会消亡的,总是有生就有死,但是我们整体的生命是延续下来的。所以祖先是我们这类生命的本,“先祖者,类之本也”。我们这一类,人类、兽类、禽类每一类都有自己的祖先,生命才能延续下来。所以,“先祖者,类之本也”。做人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否则就跟禽兽一样,甚至不如禽兽。那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就要通过接受教育,我们才能够明白做人的道理。所以不能忘掉君师之恩,君师对我们的教导、教育。君就是国家,师就是老师,老师也不是像我们现在理解的学校的老师,这个师多了,父母是我的老师,学校的老师是我的老师,其实社会上面各行各业的都是我的老师,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大家去看看韩愈的《师说》就知道老师的意义非常广泛了。有值得我学习的就是我的老师,可以说人人身上都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所以要感恩君师,第三句话就是“君师者,治之本也”,就是治好自己的本。所以“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这三个本不能忘,所以我们要敬畏天、地、君、亲、师。这就是我们的宗教信仰,我们要报天、地、君、亲、师的生命之本,养育之本。要感恩,要敬畏。“人在做,天在看。”就是中国人的信仰。

其实我们从一句话里就可以看出中西信仰的特点不同。西方人无论碰到什么事情,顺利的也好,不顺利的也好,痛苦的也好,快乐的也好,一张嘴就是oh my god,上帝。中国人碰到这些事情一张嘴就是老天爷,展开了就是天、地、君、亲、师,压缩起来就是老天爷。祖先是自己的天,君、师也是自己的天。所以中国人怎么没有,我们自己把我们老天爷的信仰给丢掉了,还说我们没有信仰。我们对老天爷没有报本,没有感恩,更没有敬畏,那就无所顾忌了,什么事情都敢做,那就麻烦了。

所以,报本的思想,既是一种宗教的,也是一种伦理的,也是一种哲学的思考。在古代哪分得那么清,都是混在一起的,离不开的。我们如果把这些混淆了,中国哲学也去讲那些抽象的、椎理的,那恐怕就说不清楚了。还会让人觉得中国哲学怎么都离不开人伦日用的东西?任何的道理都要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间去才有意义,才有作用。



楼宇烈教授

楼宇烈,男,浙江省嵊县人,1934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1955年毕业于上海浦光中学;同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196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1960年7月至1979年5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助教;1979年6月至1980年11月,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1980年12月至1985年8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85年9月至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90年起中国哲学博士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1985年12月起);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89年12月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79#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15:36 | 只看该作者
大道之源:《周易》最精华的30句,中国文化的核心命脉!
2019
04/29
09:00
儒佛道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5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被尊为“儒门圣典”、“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其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时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数万字的《周易》你可能没时间全部读完,但其中的精句却不可不知,今日我们精选《周易》30句,与大家共享共读。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处】《周易?乾?象辞》

【释义】天的运行刚健不辍,君子应当像天那样自强不息。

2.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处】《周易?坤?象辞》

【释义】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3.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出处】《周易?观?彖辞》

【释义】观察天下的造化之道,四季周而复始不变,圣人能够体认到这种玄妙的道理并用以教化众生,从而为人民所使用。

4. 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出处】《周易?大壮?彖辞》。

【释义】强大的人主要是由于其做人坚贞正直,坚贞正直故而强大,天地之道从中可见。


5. 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出处】《周易?坎?彖辞》

【释义】天之险在于高不可升,地之险在于山川丘陵。王公设险以保卫国家,险的功用非常大。

6. 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

【出处】《周易?兑?彖辞》

【释义】上顺应于天,下取悦于民。使民众喜悦,人民便忘记了劳苦;用喜悦战胜困难,民众就会忘掉死亡的威胁。喜悦的作用太大了,它能勉励民众!


7. 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出处】《周易?家人?彖辞》

【释义】男女都守持正固(坚持正确的、忠诚不改变),是天地间的大道。家人中有严君,严君是对父母的称谓。父亲遵守父道,儿子遵守子道,兄遵兄道,弟遵弟道,丈夫守夫道,妻子遵守妇道,则家道正固;家道正固则天下就会安定。

8.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出处】《周易?恒?爻辞》

【释义】如果不能长久地保持其君子之德,就可能蒙受羞辱。


9. 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出处】《周易?文言》

【释义】能够清楚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人是可以和他们研讨细微事物的,他们知道在该终止的时候就及时地终止,这样的人是可以同他们一起共同保存道义的。他们能居于上位而不骄傲,处下位而不忧愁,所以能够恒久保持健强振作,随时警惕慎行,即使处于险境也不会有灾祸。

10.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凶吉生矣。

【出处】《周易?系辞上》

【释义】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指天地间的事物是以同类相聚成群的规则来区分的,这样吉凶祸福就在这中间了。注:方术,指方技和术数。所谓方技,在古代指医经、经方、神仙术、法术等;术数指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数理。


11.君子以裒(póu)多益寡,称物平施。

【出处】《周易?谦?彖辞》

【释义】君子应当削减多余,用来增补不足,要测出财物的多少,做到公平分配。现常用“裒多益寡”比喻多接受别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

12.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出处】《周易?系辞下》

【释义】尺蠖(huò) 将自己的身躯尽量地弯曲,是为了伸展前进;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全生命。现常用“尺蠖之屈”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13.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出处】《周易?系辞下》

【释义】老实敦厚的人言辞少,浮躁虚妄的人言辞多。

14.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出处】《周易?系辞下》

【释义】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


15.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出处】《周易?文言》

【释义】用严肃恭敬的态度来保持内心的正直和真诚,用合乎道义的方式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兼具“敬”和“义”的有德行之人是不会孤单的,他必定会得到人们的亲近和支持。

16. 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出处】《周易?否?象辞》

【释义】天地阴阳不交接,是阻塞之象。君子以节俭为德而避开危难,不可追求荣华而谋取禄位。


17.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出处】《周易?豫?彖辞》

【释义】天地顺自然而动,所以日月运行不会有差错,四季的更替也不会有差错。圣人顺自然之理而动,则刑罚清明而百姓顺服。

18.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出处】《周易?艮?彖辞》

【释义】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该行进的时候就行进,动与静都不失时机,君子之道就能光明。


19. 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出处】《周易?离?彖辞》

【释义】日月依天而行,百谷草木依附地而生存。

20.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出处】《周易?谦?象辞》

【释义】谦虚的君子,即使处于卑微的地位,也能以谦虚的态度自我约束,而不因为位卑,就在品德方面放松修养。现常用“卑以自牧”表示以谦卑自守,以谦卑的态度修养自心。


21.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出处】《周易?文言》

【释义】修善的人家,必然有更多的吉庆,作恶的人家,必多祸殃。

22.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出处】《周易?谦?爻辞》

【释义】天道是要使盈者亏损而补偿不满者;地道也是要使盈者溢出而流向不盈的一方;鬼神的本性也是损害盈满者而福荫那些空虚者;而人的本性也是讨厌满盈者而喜好不满者。


23.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出处】《周易?谦?爻辞》

【释义】谦虚的人处在尊高之位,道德会更加光明,处在卑下之位,其德行人们也难以超越。只有君子才能够保持谦德至终。

24.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出处】《周易?坤?象辞》

【释义】正直仁信,原则处世,宏大包容,依此处世,不用学习世俗的那一套也不会不利。此句强调自然的品质,反对虚伪骄饰。


25.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出处】《周易?泰?爻辞》

【释义】没有平地不变成山坡的,没有去了而不回来的,在艰难困苦中应坚守纯正,必然会有好的结果。

26. 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出处】《周易?蹇?象辞》

【释义】君子在面对挫折、困难的时候,应该反躬自问,修养品德。蹇(jiǎn),多指行动迟缓、困苦、不顺利的意思。


27.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出处】《周易?系辞下》

【释义】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现常用“藏器待时”或“藏器俟时”比喻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

28.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出处】《周易?系辞下》

【释义】德行浅薄而地位高贵,智能低下而心高志大,力量微弱而身负重任,这样的人没有几个是不遭受祸害的。


29.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出处】《周易?系辞下》

【释义】道德高尚的人,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奉承讨好,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不轻慢高傲。

30. 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出处】《周易?系辞上》

【释义】有功劳而不自夸,有功德而不自居,这才是厚重仁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8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15:5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传统民居,最是人间烟火味
2019
04/29
09:09
大道知行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俯瞰中国乡村

  你会发现居住建筑丰富多彩

  犹如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

  这些灵活多变又别具一格的住宅形式

  共同演绎了中国传统民居瑰丽的篇章

  当身处民居建筑当中

  我们能看到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

  感叹人类文明的璀璨光辉

  更能体验历代民居主人们

  过往生活的烟火气息

  01

  土楼

  方圆大小各千秋

  怎奈都以土楼称


  对土楼的最简要的定义

  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

  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

  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

  被誉为“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

  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

  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客家土楼

  土楼大多呈圆形、半圆形、方形等

  圆楼是最常见的建筑形式

  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

  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

  环环相套,非常壮观

  古人以圆和方代表天和地

  尤其认为圆具有无穷的神力

  可让万事和合、子孙团圆

  这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点

  千年之后,仍令人叹为观止

  土楼里的房子不是独立存在

  它们一间挨着一间,一圈转着一圈

  每一个土楼里居住的是几百户同姓人家

  土楼的人家在这里世代繁衍,子孙成群

  过着如世外桃源一样的生活

  当你看到这如梦般的土楼时

  就会有一种深沉的岁月之感

  那些被熏黑的旧木板和春联

  洋溢着陈旧而美好的家庭气息

  安宁地让人不愿离去

  02

  碉楼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居高临下安全第一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中国民居建筑

  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

  明代时期

  广东省的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

  有一块“四不管”之地

  这里土匪猖獗、台风频发、洪涝严重

  当地民众被迫修建碉楼以求自保

  后来,这里设县取名开平

  在匪风炽盛的日子里

  开平的父老乡亲和华侨纷纷集资

  在村中兴建起了这些中西合璧的碉楼

  其高楼、厚墙、铁栅、角堡等建筑特征

  都是出于安全考虑:

  楼高,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

  墙厚,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

  窗小,并且都有铁栅和窗扇

  让敌人难以射击

  楼上四角建角堡(俗称“燕子窝”)

  角堡内设射击孔

  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

  03

  石头城

  光长石头不长草

  石头压瓦吹不跑


  “石头城”是外地人给平潭县城起的别称

  缘由平潭民居民宅独特的建筑风格

  平潭县简称“岚”,俗称海坛

  位于福建省东部,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

  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

  当地曾经流传这样的民谣

  平潭岛,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

  限于平潭原先多风少树的海岛环境

  而岛上花岗岩资源又特别丰富

  平潭人就地取材

  建起了以石头房为主体的聚居村落

  这种石头房从地基到墙面

  从门框到梁柱基本都用花岗岩石料

  房子配套建筑有石围墙、石猪圈等等

  村道巷子是石板路或石子路

  取水的水井是石头井

  村庄靠海的码头是石码头

  此外每家每户的家中厅堂还有一个石舂臼

  为了防止台风将房瓦吹跑

  他们还将屋顶的每一片瓦都用石头压住

  真是靠山吃山,靠着石头用石头

  04

  围龙屋

  围龙上山坡

  路斜瓦也高



  围龙屋又被称为客家围屋

  是传统客家民居样式之一

  在广东省梅州市

  有两万多座围龙屋

  它们不像土楼,往高里长

  它们只有一层楼

  但是往外长,一圈一圈外扩

  耕地宝贵,围龙屋多建于山坡

  围着围着就斜着上了山

  “龙”有多子多福、人丁兴旺之意

  在风水上又可应合背山面水

  步步升高的意思

  05

  吊脚楼

  吊脚楼有几种

  那可说不清


  吊脚楼,也叫“吊楼”

  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

  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

  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

  多呈虎坐形

  以“左青龙,右白虎,

  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

  后来也讲究朝向

  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

  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

  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图为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

  福宝镇的吊脚楼民居

  它们也呈虎坐形

  取水、采光、通风等各个因素都考虑到了

  并且在建造时经过巧妙估算

  在洪水期“易涨易退”的山溪水

  顶多只能围着楼下的“吊脚”转悠

  怎么也淹不到住人的楼上房间

  06

  窑洞

  就因先生一句话

  山坡坡上飞凤凰


  窑洞,大家比较熟悉

  是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中国民居形式

  具有十分浓厚的中国民俗风情

  图为山西省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的窑洞

  关于这些窑洞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在清代中叶的时候李家山村有两户财主

  他们想盖房子,就请来风水先生观看

  先生发现这山坡是个宝地:

  两条向南流的小沟在村南汇合

  而两沟之间的山峁形似凤凰头

  左右两山则是凤翼

  这一发现使得东财主决定在凤背上建房

  西财主在凤的右翼上建

  凤的左翼依然是旧村

  当地煤矿丰富

  对财主的财力而言,烧砖挖洞都不在话下

  结果两家财主暗暗较劲

  在几百米约40度的高山坡上,依山就势

  高下叠置,从沟到顶

  建成了多达九层的窑洞建筑群

  话题

  关于传统民居,

  你还知道哪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7 00:51 , Processed in 0.05147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