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0516石门素疏【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复制链接]
9081#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15:12 | 只看该作者
苏轼最“含沙射影”的古诗,28字通俗易懂,背后却大有深意
2019
07/11
14:1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诗人的世界和我们有所不同。我们凡夫俗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诗人们是不一样的。相比我们,他们对生活的感觉更加的敏锐,对生活中一些事情的看法,有更独特的表达方式。

这样的方式或许和我们有所不同,但至少没有辜负上天赋予他们的才华。比如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古诗就是如此。看上去代表着苏轼的一种生活情趣,而且通读全篇也很容易理解。但背后却大有深意,可以说是“含沙射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这首古诗就是苏轼的《花影》。对于苏轼,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非常了解。这个人在文学史上的名气很大,对中国古典诗词史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价值。而且他自己的人生也是被通常被后人津津乐道。20岁就高中进士,但是此后一生几乎都是在被编织地度过的。这样的人生经历,也将他的诗词中的人生感悟更加的深厚。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花影》,也就是花的影子。顾名思义,就是一首咏物诗。影子是我们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到了苏轼的笔下,呈现出了不一样的色彩。“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诗词的一开始是四个字写出了影子的特点。


在阳光的照耀下,花朵的影子层层叠叠的饶在一起。苏轼表示很不喜欢这些影子,让书童去打扫,把这些影子清除干净。但是这自然界的光影如何能遵循俗世的个人意志呢?即便是书童如何清理,如何打扫,这些影子都是岿然不动的。因为光不动,影子也不动。


所以影子的消失,也只能等待着光线的消逝。后面的诗句确实写到了这光线的消失,那就是,“刚被太阳收拾去”,太阳坠入西山之后,光线消失了。花盆下面的影子也就消失了。但是还没有等到苏轼表现出欣喜之情的时候,“却教明月送将来”,月亮的到来,月光如水又重新让花朵的影子呈现出来。


苏轼这首古诗28个字,看上去只是描绘了自然界的一种光影现象,但实际上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诗歌中的花影,并不是单纯指的花的影子,而是比作朝廷盘居高位的小人。不管苏轼等代表积极力量的士大夫如何努力,都无法清除掉他们,因为他们走掉一批又会来一批。短时间内可能销声匿迹,但是最终仍然会出现在舞台上,让他们这些正人君子也无可奈何。


我们从苏轼的人生经历当中可以看出,写出这样的诗句并非偶然。如果苏轼写诗一向谨小慎微,恐怕也不会出现乌台诗案那样带来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这其实也是他们投射现实的表现手法。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得不到积极的回应,那么只能在诗词当中大胆地抒发自我。又有何不可呢?这是独属于文人的表达方式,这是文人的品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82#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15:21 | 只看该作者
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
2019
07/11
05:55
国学经典智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多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静气是一种应急的态度。重大事件发生时,不紧张慌乱,自乱阵脚,而是情急智生或从容应对。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是为别人的评价而生活,在被动中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有的人则不然,走自己选择的路,这样的人则最能成功。

″宠辱不惊,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就是一种处世态度所产生的人生境界,在失意和迷茫时细细品味,会豁然开朗的。

宁静才能致远,平心才能静气,静气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


胸怀静气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深谋远虑,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真正淡泊名利,心态平衡,不为进退滋扰,宠辱泰然不惊;志存高远,心忧天下,不为成绩骄傲,不为挫折沮丧;

明白事理,可以知荣明辱,可以心无旁骛;不计名利,追求卓越,高不孤芳自赏,低不自暴自弃;

遇事时从容不迫,举重若轻;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偏不倚,杂气自去,静气自来。


诸葛亮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给人们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使一些人的心态浮躁得宛若汤煮,身上或多或少充斥着俗气、躁气。

心烦意乱者有之,神不守舍者有之,着急上火者有之……归根结底就是缺少此静气。

凡大事面前有静气者,反映出他修炼道行的深邃,大事且能以静制动,小事更是拿得起放得下。

"静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爱恶憎,在一定的环境中某种情绪总是要表露出来的,这是人的秉性。


静气源于定力,道家强调修心,心定、身定、都强调的是定力。《大学》教以:“定后而能静,静后而能安,安后而能虑,虑而后能得”。

"静气"需要修养,需要自己去历练和积累,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每个人后天成长的产物。所以,境界有高有低。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83#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15:24 | 只看该作者
人过五十,懂得这“三字诀”,受益无穷,好运连连
2019
07/11
10:12
自在飞花红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人过五十,不再是毛头小伙子了,也不再是懵懂的小丫头了,这个年龄,是人一生当中,最稳重的年龄。如果能在这个年龄,懂得这个“三字诀”,将会受益无穷,好运连连。

什么“三字诀”呢?


缓、忍、淡。

什么是缓?

人到中年,遇事呢,缓一缓,不着急,不因为急躁处理,带来不必要的祸患。不因为急于求成,带给自己不必要的伤害。这,就是缓的要义。

虽然说,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急事,但是,你也跟着急,不代表这件事马上就能处理好。而且,人在急躁的情况下,就容易失去判断力,也容易失去理智。这种情况下去处理问题,恐怕不能圆满地解决掉所有难题。所以啊,咱遇事呢,就缓一缓,慢慢来,让头脑尽量保持清醒,这样,才能将事情恰当地解决掉。


什么是忍?

到了五十岁以后,要学会忍。忍呢,不是懦弱,而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有时候,你的忍,真的会带来无穷的好处。

为何这样说呢?当我们遇到一件复杂的事情时,光看表面,觉得让人生气,让人暴跳如雷,无法再忍下去,于是,不该说的话,也脱口而出了。不该有的行为,也不顾后果地产生了。结果呢,事情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竟然由于自己的冲动,把魔鬼给招来了,这是何苦呢?

中年人了,该成熟了,遇事,先忍三分,再思考其中的缘由和对策,冷静下来做冷处理,你会发现,原来,每件事,都能解决好,都可以有另外一种比较好的结局!


什么是淡?

淡,就是看淡,就是淡然,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啥事,咱看淡了,它就不是个事了!啥人,咱看淡了,他就无法凌驾于我们之上了!

事情,你看不淡,就会让它压在你的头上,成为你的负担,让你无法轻松。

人,你看不淡,他(她)就会成为统治你的皇帝,让你变身为他(她)的奴隶。你会为他(她)而痛苦,也会为他(她)而心神不定,甚至于难过痛苦。可是,当有一天,你完全看淡了,事情,就会完全大变样,你,反而会成为一切的主人,不再受制于他人!

人过五十的你,能做到这个“三字诀”吗?不妨谈一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84#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15:27 | 只看该作者
遭无耻之徒泼脏水,杜甫愤然写下这首千古名作,堪称唐诗冠军之骂
2019
07/11
10:00
解忧历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

诗人群体遭无耻之徒污蔑,杜甫愤然写下千古名作,堪称殿堂级诗骂

杜甫是佝偻老头,也是才学壮汉,是贫苦的小老百姓,也是富有的思想巨头。不同于浪漫逍遥的李白,杜甫始终本着读书人的准则,以伏地而深的姿态去观察和批判这个世界:他没有财,却总是喜欢干视金钱如粪土的事儿;他没有名,但老是为其它无名小辈四处张罗;他没有强壮的身躯,而给后世留下了一副孔武有力的形象。

总之一句话,杜甫的“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你可以说他是眼高手低,但你不能否认杜甫为大唐、为诗坛所做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于一贫如洗的时候,他仍然能够唤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甚至于自己这块金子还淹没在砂砾之中,他却仍然为其它诗人鸣冤叫屈,打抱不平。


盛唐时期,诗坛逐渐出现了一种声音,起于一些好高骛远的年轻诗人,他们认为以初唐四杰、庾信为代表的初唐诗人,都是六朝萎靡文学的绝对继承者,所以要全盘否定。的确,魏晋六朝是中国文学由质朴向浮华转变的关键阶段,重视形式而轻视内容,形成了很不好的恶性倾向。到了初唐时,虽然初唐四杰等人仍很难脱离开六朝文学的框架,但对于唐诗体制的建立和巩固却是贡献颇大,所以一味否定他们是不可取的,是幼稚的行为。

但是这种由头一旦开起,就会不断发酵升级,以至于演变成了一场对四杰的大批判,乃至波及到当世诗人,范围之广令人汗颜。有感于诗坛所蒙受的冤屈,杜甫坐不住了,他收拾笔墨,挥毫如雨,写下一首大唐冠军之骂作。


《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组诗一共有六首,此为第二首,也是骂得最狠的一首,“轻薄为文”是当时守旧文人批评四杰的话,诗的后两句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意为:你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文人,就算你们的的身体和声名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也不会影响四杰一点,他们依然能万古流芳!


大家知道王杨卢骆四人能够成为初唐诗坛的代言人,其成就自然显赫,单就说王勃吧,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感天动地,一篇《滕王阁序》惊世骇俗,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去否定这位天才呢?其余三杰亦各有闪光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同样不应该被后世无耻之徒质疑。

后世对于杜甫这一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评价出奇地一致,那就是太过刺骨,嗤之以鼻的程度简直逆天,感觉都把唾沫星子喷到对方脸上去了。而且杜甫之所以命题为“戏”,是有原因的,倘若杜甫是正儿八经地这样写,未免有些太霸道,或许自以为是了。


其实,诗坛上这样痛击前辈的事件并不少见。古来文人皆疏狂,多有贵古贱今、夜郎自大的臭毛病。曾经在李白、杜甫逝世之后,诗坛掀起了一场“贬李杜热”,几乎快要把李杜的地位剥夺了一般,幸亏当时说话有分量的韩愈出来主持了公道,他写下一首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最终才平息了这场闹剧。

但韩愈之“蚍蜉撼树”,却远远不及杜甫之“身名俱灭”来得凶悍,来得痛快。纵观唐朝几万首诗歌,想要找出如杜甫般辛辣的讽骂是难上加难,杜甫的这一席殿堂级诗骂十分经典,有一种让人汗毛直竖的战栗感。故此,称之为唐诗冠军之骂,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85#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15:33 | 只看该作者
郭齐勇:论中国哲学智慧
2019
07/11
10:53
儒佛道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作者: 郭齐勇,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

中国智慧关于天、地、人、物、我之间的“和谐”思想、“宽容”思想, 不仅为人类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社会人文环境的生态平衡提供了智慧, 而且也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哲学表达了自然与人文和合, 人与天地万物和合的追求。其宽容、平和、兼收并蓄、博大恢宏的品格, 可以贡献给全人类。



但凡思考宇宙、人生诸大问题, 追求大智慧的, 都属于哲学的范畴。所谓“中国哲学”, 内容非常复杂, 从流派来看, 有诸子百家、儒释道、宋明理学、现代各派哲学等。任何概括都有危险性, 不免挂一漏万, 以偏概全。笔者从儒、释、道诸家的哲学中抽绎出相对共同的思想倾向与反映中国哲学特点的若干内涵, 归纳为以下六条:

第一, 存有的连续与生机的自然。所谓“存有的连续”, 即把无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和灵魂统统视为在宇宙巨流中息息相关乃至互相交融的连续体, 这种观点区别于将存有界割裂为神界、凡界的西方形而上学。中国没有创世神话, 不向外追求第一原因或最终本质等抽象答案。中国哲学认为, 自然是一种不断活动的历程, 各部分成为一种有生机的整体形式, 不强调主体和客体、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分辨, 而是一种自然的相应。中国哲学的宇宙论是生成论而不是构成论, 认为世界不是宰制性的建构, 而是各种主体的参与。中国哲学是气的哲学而不是原子论的哲学, 气的哲学昭示的是连续性的存在, 变动不居, 大化流行, 生机无限。宇宙绝非孤立、静止或机械排列的, 而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由此, 人类赖以生存的宇宙是一个无限的宇宙, 创进的宇宙, 普遍联系的宇宙, 包举万有, 统摄万象。

第二, 整体和谐与天人合一。中国人有着天、地、人、物、我之间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的观念与智慧。中华民族长期的生存体验形成了我们对宇宙世界的独特觉识和特殊的信仰信念, 即打破了天道与性命之间的隔阂, 打破了人与超自然、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内在自我的隔膜, 肯定彼此之间相依相待、相成相济。与这种宇宙观念相联系的是宽容、平和的心态。

中国人有着对天、天地精神的信仰及对天道天命的敬畏, 并提升自己的境界以“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种精神上的契合与颖悟, 足以使人产生一种个人道德价值的崇高感, 由此对天下万物、有情众生之内在价值, 油然而生出博大的同情心, 进而洞见天地同根, 万物一体。儒家立己立人、成己成物、博施济众、仁民爱物之仁心, 道家万物与我为一、天籁、齐物之宽容, 佛家普度众生、悲悯天下之情怀, 都是这种精神的结晶。

第三, 自强不息与创造革新。中国哲学是“尊生”、“重生”、创造日新的哲学, 所崇拜的“生”即创造性本身。《周易·系辞上传》云:“富有之谓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 生生之谓易。”宇宙间最高最大的原理就是:一切都在迁流创化中发展着, 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日化日新的历程, 生长衰亡, 新陈代谢, 永不停息。中国的易、儒、道、释诸家尊奉的“道”, 就是天地自然或人文世界的永恒运动和发展变化。

第四, 德性修养与内在超越。中国哲学特别表现在道德文明层面, 并且用道德取代了宗教的功能。儒、释、道三大思想资源与思想传统, 最根本处是做人, 是强调人的德性修养和人文教育。这三大思想传统及其内部各流派在根本目的上并无大的差别, 他们彼此的分歧或纷争, 主要是修身工夫入路的问题。

内在超越的精神是中国传统哲学在面对超越性与内在性问题时展现出来的共同精神。儒家的天道性命之学、为己之学, 道家的道德论和逍遥思想, 禅宗的明心见性、转识成智、见性成佛, 都呈现出内在的超越性。内圣外王之道, 同样为中国传统哲学各流派所共有, 并以此作为达到理想社会的根本办法。

第五, 具体理性与象数思维。相对于西方用理性思辨的方式来考察、探究形上学的对象, 中国哲人重视的则是对存在的体验, 是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 着力于理想的追求与实践工夫的达成。中国哲学的实践性很强, 不停留于“概念王国”。这不是说中国哲学没有“概念”“逻辑”“理性”, 恰恰相反, 中国哲学有自身的系统, 中国哲学的“道”“仁”等一系列概念、范畴, 需要在自身的系统中加以理解。中国哲学有关“天道”“地道”“人道”的秩序中, 含有自身内在的逻辑、理性, 乃至道德的、美学的、生态学的含义。

第六, 经世致用与知行合一。我国有经世致用精神, 强调知行合一, 经世济民, 兼重文事武备, 明体达用, 反对空谈高调。知行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家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 它所涵盖的是良知的当下呈现, 也即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古代哲学家的兴趣不在于建构理论体系, 不是只把思想与观念系统表达出来就达到了目的, 而在于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力行实践, 自己所讲的与自家身心的修炼必相符合。他们强调知行的互动, 即按照自己的哲学信念生活, 身体力行, 集知识与美德于一身, 不断把自己修养到超越的境界。中国哲学不是讲堂教授的知识游戏, 而是具体人的活生生的人格生命, 其哲学自其心中流出。




中国哲学智慧对人类永续发展可能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 天人互动。长期以来, 在西方, 一元外在超越的上帝、纯粹精神是宇宙的创造者。人与神, 心与物, 此岸与彼岸, 致思界与存在界, 身体与心灵, 主观与客观, 价值与事实, 理性与情感, 乃至如如不动的创造者与被它创造的生动活泼的世界, 统统被打成两橛。中国哲学则打破了彼此的隔阂, 强调两者的互动互补。“天人合一”的主张, 实包含有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 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的统一, 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绝对占有自然。中国哲学家强调整体的和谐和物我的相通。他们不仅把自然看作是一和谐的体系, 不仅争取社会的和谐稳定, 民族、文化间的共存互尊, 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与秩序化, 而且追求天、地、人、物、我之关系的和谐化。

第二, 理想与现实贯通 (即凡而圣) 。儒家的“极高明而道中庸”, 佛教的“平常心即道心”, 都表明了现实与理想的统一。人人皆可为尧舜, 人人皆具佛性, 是儒家与佛教的最高信仰。实际上, 儒、道、佛与宋明理学都是要追求一种理想的高尚的社会, 因此其共同点都在培育理想的人格境界, 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

中国思想传统的道德精神并非只停留在社会精英层, 相反通过教化, 通过民间社会、宗教与文化的各种方式, 如蒙学、家训、家礼、戏文、乡约、行规等, 把以“仁爱”为中心的五常、四维、八德等价值渗透到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中, 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伦理。中国人以仁义为最高价值, 崇尚君子人格, 肯定“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舍我其谁的抱负, 乃至“不识一个字, 亦须还我堂堂的做个人”, 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

中国哲学特重理想社会的追求与现实社会的治理, 有系统的社会治理的智慧与制度。在礼、乐、政、刑相补充相调剂的治理社会的方略中, “礼”是带有宗教性、道德性的生活规范。在“礼”这种伦理秩序中, 包含了人道精神、道德价值。古代有“一夫授田百亩”的诉求并转化为计口授田制, 有养老制度与“移民就谷”等荒政, 对灾民、鳏寡孤独与聋哑等残疾人都有救济与保护制度。礼乐文化不仅促进社会秩序化, 而且有“谐万民”的作用, 即促进社会的和谐化并提升百姓的文明水准。

第三, 生态平衡。中国哲学可以救治现代人的危机。它强调用物以“利用厚生”, 但不能导致一种对自然的宰制、控御、破坏;它强调人文建构, 批评迷信, 但决不消解对“天”的敬畏和人所具有的宗教精神、终极的信念与信仰。中国哲学甚至主张人性、物性中均有神性, 人必须尊重人、物 (包括草木、鸟兽、瓦石、山水) , 乃至尽心—知性—知天, 存心—养性—事天。至诚如神, 体悟此心即天心, 即可以达到一种精神的境界, 这不会导致宗教迷狂、排他性与宗教战争, 而又有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中国哲学并不脱离生活世界、日用伦常, 相反, 恰恰在庸常的俗世生活中追寻精神的超越。外王事功、社会政事、科技发展, 恰恰是人之精神生命的开展。因此, 中国哲学精神完全可以与西学、与现代文明相配合, 它可以弥补宗教、科技及现代性的偏弊, 求得人文与宗教、与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

第四, 人生意境。中国人文精神, 尤其表现在人生智慧与境界上。儒家是德性与礼乐教化的智慧, 通过修身实践的工夫, 尽心知性而知天。道家是空灵、逍遥、放达的智慧, 超越物欲, 超越自我, 强调得其自在, 歌颂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 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合。佛家是解脱的、无执的智慧, 启迪人们放下外在的追逐, 消解心灵上的偏执, 破开自己的囚笼, 直悟生命的本真。儒释道都是生命的学问, 相互补充, 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慢慢体悟, 使我们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尊严, 遇到挫折时能做到淡定从容。有人说儒家是治世的, 道家是治身的, 佛家是治心的, 其实三家都可用于治世、治身、治心, 都具有调节性。

第五, 普遍和谐。“仁爱”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孔子以“爱人”为“仁”, 爱人、同情人、关切人, 包括爱、同情、关怀他者、下层百姓, 是“仁”的主旨。“忠”与“恕”接近于“仁”。“忠”是尽己之心,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恕”是推己之心,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综合起来就叫忠恕之道或麀矩之道。“忠”“恕”是仁道的—体之两面。这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仁道原则, 推而广之, 也是国家、民族、文化、宗教间相互关系的准则, 乃至是人类与自然的普遍和谐之道。

总之, 中国智慧关于天、地、人、物、我之间的“和谐”思想、“宽容”思想, 不仅为人类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社会人文环境的生态平衡提供了智慧, 而且也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哲学表达了自然与人文和合, 人与天地万物和合的追求。其宽容、平和、兼收并蓄、博大恢宏的品格, 可以贡献给全人类。

我们把握其中的道理,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展开、落实, 自然会增加我们的智慧, 变得聪明起来。

我们讲的不是雕虫小技而是大智大慧, 这需要我们去理解并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创造性的转化, 这样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智慧。

诸子百家、佛教禅宗与宋明理学, 是我国主要的思想传统。吃透了这些思想传统, 我们就可以一通百通。这些思想传统中有无限珍宝, 尤其是在个人修身齐家、社会与国家治理、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 有很多借鉴意义。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内在心灵的关系方面, 在人类永续存在与发展的方面, 人类一定要认真吸取先哲的智慧, 切不可太过自我中心, 自我膨胀。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86#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17:27 | 只看该作者
敬人,等于敬己;助人,等于自助
2019
07/11
09:47
自在飞花红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尊敬他人,就等于是在尊敬自己。

有一个关于问路的小故事,一个人面对路边的老爷爷,直接喝问,结果呢,没得到结果。另一个人,面对路边的老爷爷,出语谦逊,彬彬有礼,结果呢,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个简单的小故事里,就蕴藏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你敬人,就等于是在敬己。

对他人出言不逊,无形当中,就降低了自己的品格,降低了自己在他人心目当中的形象。好言一句三冬暖!你的有礼貌,你的有礼节,无形当中,就提高了你的形象和气质,让别人,更加愿意接近你!

帮助他人,就等于是在帮助自己。

在基督山伯爵里,有一位老船长,很早的时候,他曾经帮助过基督山伯爵,当时,他觉得这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事,根本就不足挂齿。可是呢,后来,当基督山伯爵有了财产,有了能力以后,却最大限度地,帮助了老船长的家人,而且,相当于是非常大、非常慷慨的帮助。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你施以别人的一点小恩,别人会铭记终生,在有能力的时候,就会回报给你。所以,助人,即是在自助。你当日播撒的一点雨露恩泽,日后,必能长成参天大树。

人的一生,要遇到许多人,要交往许多人。

在相遇和交往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人擅长交朋友,能交到许多的真心朋友。而有的人呢,却孤家寡人,交不到一个真心朋友,遇到事情,一个帮忙的也没有呢?

这个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要想别人尊敬你,你先要尊敬别人。要想别人帮助你,你先要帮助别人。人心,换人心。好意,换好意。一切,都是在你先付出的基础上,才有了后续的发展。如果,你自己太过吝啬,什么都不肯付出,就连对别人的一份尊重和帮扶,你都不愿意付出,那么,你怎么可能交到知心朋友呢?

做人,一定要尊敬别人,礼让别人,愿意出手帮助别人,如此,才能为自己带来好运!朋友,您说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87#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17:30 | 只看该作者
王阳明:将心比心的善良,是最高级的修养
2019
07/11
06:30
儒风大家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

文稿 | 儒风君原创

作家梁晓声曾说,人有四种最美好的品德: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有修养的人,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他人,懂得顾及别人的感受。

发自内心为他人着想,才是最高级的善良。

1

将心比心,关心对方

王阳明被贬龙场时,随行家仆纷纷病倒。

没有仆役能够做事,王阳明便亲自生火造饭,照料病中的家仆。

被贬之人患病,多半是因水土不服,也有小半是难舍故土、积郁成疾。

王阳明深知其中的苦楚,想方设法安慰家仆,为他们念诵家乡的诗歌和民谣。

不久家仆病愈,忠心随侍王阳明左右。

哪怕是在食无肉、居无室的艰苦条件下,也没有一人离去。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贵在平等和尊重。

哪怕是主仆之间,也要将心比心,关心对方。

理解别人的难处,懂得别人的不易,尽可能给予帮助,是力所能及的善良。


2

将心比心,体谅他人

最近,大连地铁上火了一位76岁“硬核大爷”。

这位大爷收藏老式胶片放映机,退休后无偿给市区老年朋友放映电影。

他往来于城市之间,每天两趟地铁,很难避开上班高峰时间。

为了不给年轻人增添负担,大爷每次出门,都会在胸前挂块小牌子,上面写着:“一路莺歌燕舞,请您无需让座。”

大爷说:“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彼此都需要多一些理解。现在的年轻人不容易,上班起早贪黑,买个东西边吃边跑。我身子骨还算硬朗,愿意支持他们,让他们多休息会儿。”

这番话讲得朴素,却说出了儒家“推己及人”的道理。

大爷体谅年轻人不易,就像心疼自家的儿女。年轻人在公共场合让座,何尝不是家有老人,希望父母出行时被人善待呢?

这样的老人值得我们尊敬,不仅因为他的年龄,更因为他的修养和善良。

年轻人纷纷表示,我们都愿意为这位大爷让座!

为他人着想,就是近在眼前的善良。

懂得将心比心,感情越来越深!

学会换位思考,人缘越来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88#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17:34 | 只看该作者
偏见、交流与跨文化:法国人类学家与中国哲学家的十封信
2019
07/11
12:45
界面新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采写 | 傅适野

编辑 | 黄月

见到阿兰·乐比雄的时候,这位一头银发的法国人类学家正在北京大学的一个餐厅里,被追问关于伊斯兰极端分子和不断涌入欧洲的难民的问题。作为一个研究跨文化实践的人类学家,国际政治并非他擅长的领域。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位来自法国的白人男性学者,在面对中国媒体时,他似乎又背负了一种不容推辞的发声义务。阿兰·乐比雄对此略感无奈,但也表示理解。归根结底,这是他作为跨文化主体进入中国视界(horizon)的过程,也是他“打破自我”的必经之路。

作为欧洲跨文化研究院主席,从1988年研究院成立至今,乐比雄坚持不懈地推动和促进跨文化交流。用其好友、中国哲学家赵汀阳的话来说,他“一直致力于在欧洲、非洲以及中国、印度之间创造一种具有‘跨主体性’的跨文化”。乐比雄对于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得益于他接受的人类学教育,而他对于人类学的兴趣又得益于童年期间跟随父亲在当时的法属殖民地越南生活的经历。换言之,从童年时期开始,阿兰·乐比雄就已经开始探索跨文化实践了。

对于跨文化实践更加系统的、更具理论性的思考和探索,体现在他与赵汀阳的通信集《一神论的影子:哲学家与人类学家的通信》一书中。在这一关于跨文化的跨文化实践中,两位来自不同国家(中国与法国)和不同文化背景(中华文明与犹太-基督教文明)的学者,以恳切的态度,在十封书信往来中探讨了中西文化从分化到融合的种种可能性。在这本书的中文版与读者见面之际,乐比雄再次来到中国。借此机会,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对他进行了专访。


赵汀阳(左)和阿兰·乐比雄(右)对谈现场童年、殖民与人类学

阿兰·乐比雄的家庭背景及其成长经历像极了人类学这一学科本身——诞生于殖民主义,随后开始对殖民主义进行反思和解构。他出生于军人世家,夫人是一位女侯爵。在殖民地时期,祖父因率领部队征服北非西非被表彰为“非洲征服者”,父亲则一度担任印度支那法属殖民地高官,他的“殖民生涯”在奠边府战役后终结。

战争结束后的一天早上,乐比雄的父亲在自己的桌子上发现一张纸,上面印着一个和平鸽口衔橄榄枝的图案,下面写着:致我们慷慨和高贵的敌人。他回忆,父亲当时的身份虽然是“殖民者”,但那并非出于自愿的选择。在越南,父亲曾阻止了酷刑和折磨的发生,也正因如此,他在当地备受敬仰。父亲的这段经历向他揭示了“殖民主义”一词微妙丰富的内涵——殖民者并非一定意味着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冷酷无情的嘴脸,而是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个体;他们有同情、有怜悯,也有面对结构性压力和社会身份时的挣扎与无奈。

二战期间日本入侵越南,乐比雄一家被送进了集中营,有一天日本官员前来探视并告诉他们:“明天我们就会杀了你们。”但颇具戏剧性的是,第二天,日本投降,阿兰一家解放了。在这一过程中,令他感觉迷惑不解但又分外好奇的,是日本的公开话术和个体感受之间的冲突和悖论——在日本涉足越南时,他们声称要将越南从西方殖民中解放出来:但在乐比雄的青年时代,他感受到的几乎全是对作为屠杀者的日本人的恐惧。

在他看来,人类学研究的是关于人的知识。一个西方人从小在东方世界的体验也让他痴迷于西方在东方的在场问题,以及关于人的知识如何转化为东方人关于西方人的知识。“关于人的知识是一个根本性问题,这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带着对东西方差异的求索热情和对人类普世知识的好奇,阿兰·乐比雄投入了人类学的怀抱。在亚洲度过童年时期后,他将热切的目光投向非洲,在塞内加尔度过了十二年的研究时光。“当人与人相遇,最有趣的是了解我们对于彼此的知识。我发现人类学著作全部是西方学者在中国、在西方、在非洲,为什么没有涉及非西方人民的人类学知识呢?”乐比雄说,“因此从很早开始,我就明确了一点,将人类学变成关于普世性的人类知识的重要手段,是了解和获取非西方世界关于人类的知识和视野。”


阿兰·乐比雄偏见、交流与跨文化

“阿兰·乐比雄是一个危险人物。邀请从来没有思考过此类问题的非洲人做关于法国的人类学研究,这是愚蠢的。这些人无法胜任,他们首先需要经过我们的训练。我们可以选人,然后用五年教育他们。在那之后,他们就具备了足够的条件做这件事。”

1988年,乐比雄在塞内加尔完成了自己的论文回到法国,决定发起一个与人类学相关的全新项目。他与挚友、意大利著名学者和小说家翁贝托·埃科一道,邀请第三世界的学者研究法国。在两年的时间里,他们总共邀请了六位非洲学者,深入法国社会与文化的不同面向进行研究。

这一跨文化实践遭到了来自法国学术体制的强烈反对,乐比雄被勒令在停止项目和辞职之间做出选择。从上面那段充斥着殖民主义论调和东方主义刻板印象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权力关系中的上位者面对下位者时可能存在的傲慢与轻蔑,以及他们试图将下位者纳入自身知识体系和权力图景的急不可耐。在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中,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变得很难。

法国主流学界的傲慢态度更加坚定了他组织跨文化实践的信念——打破傲慢,展开交流,迫在眉睫。阿兰·乐比雄果断辞职,“这并非易事,我失去了全部,”他说。多亏好友埃科的邀请,他在欧盟的资助下开启了第二个跨文化实践项目。

如果我们置身于当时的法国学术界,会发现来自体制的傲慢不难理解。法国著名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担任法兰西学院社会人类学系主席时,为学生讲授的第一堂课便是《人类学的未来》。在这堂课中,列维斯特劳斯发表了一种极为悲观的论调:对于人种学者而言(列维斯特劳斯将人种学纳入人类学的范畴),要做真正的、好的研究,需要找到一个与世隔绝的(isolated)地点。而放眼望去,在世界范围内,这种地点正在消失。因此,人类学是没有未来的。彼时列维斯特劳斯坚定地认为,从非西方角度思考人类学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非西方国家苦于欧洲久矣,以至于它们永远不会原谅欧洲,因此这些学者也不具备足够的客观性产出真正科学的客观的人种学报告。”


列维·斯特劳斯

相较于列维斯特劳斯对于共享知识的悲观,阿兰·乐比雄乐观地提出了“互观人类学”(reciprocal anthropology),意在使交流双方都为对方的文化建立一套人类学叙事。在赵汀阳看来,他致力于推动一种具有“跨主体性”的跨文化——不同于所谓的文化交流,并非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发现各自的本地知识和文化土特产,而是试图以不同文化为出发点来共同创造一种新文化。

在接受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采访时乐比雄表示,“互观人类学”最有趣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了解不同文化发展出的不同结构和思维方式,并且尝试去开启对话。“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当然要考虑过往的经验,但如今更有趣的、也更加必要的是去遭遇、去体验,然后共同商讨出一个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的方法论上的、认识论上的交流途径。”

“自我的破碎”和他者的“视界”(horizon)是阿兰·乐比雄提出的两个关键概念。当向对方分享“自我的破碎”的惨痛经历时,双方逐渐开始接纳彼此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方能逐渐进入他者的“视界”,发展出一种同理心。

阿兰·乐比雄自己就是这种跨文化实践孜孜不倦地践行者。《一神论的影子》一书就可以被视为对过去二十年来跨文化实践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在他与赵汀阳的书信来往之中,有共识也有分歧——启蒙时代之后的西方文明是否破除了一神论的阴影?理性是否是一神论改头换面后的全新形式?平等地跨文化交流是否真正可能?隐藏其中的权力关系和格局又是否能被破除?

语言、全球化与美国化

在赵汀阳看来,谈论跨文化实践的首要前提,是承认“世界各地的文化都因欧洲的现代化运动而西化了。欧洲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成功推广了它的语言、政治制度、宗教、市场规则、计量单位以及工业产品标准等等 ……与此同时,西方也将一神教式的普遍主义强加给世界,也就是一神教与普遍主义结合后的危险产物,这大大降低了文化间相互学习的本能好奇心,并引发了更多的冲突和战争”。他进一步指出,作为西方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一神论从未退场,而是在改头换面重新粉饰后,以不再局限于宗教的形式再次登场。这其中包括对文化“多样性”假惺惺的宽容。如此一来,在现代语境中,“‘多样性’意味着将其他文化作为政治和美学景观来加以保护的一种‘政治正确’的说法,而非出于对其他文化优点的尊重。”

更进一步,跨文化对于赵汀阳而言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艰难经历。它并非那种简单而又浮于表面地了解他人有趣的见闻和经验,而是“或许并非情愿地借他人之手来重塑自身的过程”,也即赵汀阳所谓的“文化重构”(reculturing)。如此看来,跨文化指的是在实践上对他者的接纳,而不仅仅是科学地观察他者,后者更像是一种披着科学外衣的殖民主义,在早期人类学著作中也屡见不鲜。因此,跨文化的重点在于相互认可,而不仅仅是理解。

赵汀阳认为,语言的容纳性是跨文化成功的必要条件。以语言为例,如果一个语言不能为其他概念的入驻腾出空间,跨文化实践的努力则很有可能功亏一篑。具有自我保护意识的语言会阻止其他语言中任何具有挑战性的概念进入,在这种文化的一神论思维的统治下,“跨文化将很容易沦为思想的旅游观光,而不再是思想的移居。”

阿兰·乐比雄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语言的容纳性”是成比例地取决于它的“耐受性”,即一种语言能够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同时依旧对他者具有相异性的能力。相异性的消失也必然伴随着他者的消失,那么跨文化成立的前提也将不复存在。

基于这一前提,对阿兰·乐比雄而言,跨文化实践的巨大威胁,反而来自如今轰轰烈烈势不可逆的全球化浪潮。“所有人都越来越多地经历着共同的命运,分担着相同的遭遇,在世界各地使用着统一的地球语,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却因每个个体所拥有的特定文化与信仰的消失而逐步丧失掉自身原本的身份,变成了毫无差别的个人。”令他感到沮丧的是,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思考何为跨文化的身份认同,他就亲眼目睹了“整个世界的连续退化过程”。他看见世界越来越像一个“无人区”,各个国家、世界上的各个角落生长出来的景观和语言似乎都迷失在全球化的巨浪之中,世界变成了空旷而寂寥的“荒原”。

有趣的是,在一片“荒芜”中,阿兰·乐比雄对中国却抱有十足的信心。在第二封信《跨主体性和别人的真理》的开篇,他兴致勃勃地与赵汀阳分享了自己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的消息:中国将在今年底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他看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无冕之王,而美国这样的西方龙头国家,即便军事实力再强大,也难以避免衰退的命运,无法继续维持其霸主地位。

这种信心一部分来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在通信中,他向赵汀阳坦白:“过于厚重的中国文化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他也毫不掩饰自己对于中国文化博采众长能力的赞赏,“在对他者文化的吸收和消化方面,中国文化似乎的确比其他文化更胜一筹。”这种赞赏引发了他身为西方学者的颇为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为中华文明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又对自己所在的犹太-基督教文明的未来表示担忧,“在中国如此强大的国力和如此与众不同的五千年文化面前,我们犹太-基督教文明真的还能继续存在下去,并对自己满怀信心吗?”

作为看到阳光就必然会想到起阴影的人类学家,阿兰·乐比雄对于中国也并非全然乐观。在“美国化”浪潮的强力席卷下,他担心中国即将成为下一个美国,“我认为中国有无限的可能性,你们有如此强大的传统,这是一种机遇。但同时这其中也蕴含着巨大的危险。如果中国直接拷贝美国,成为第二个美国,那就是一种灾难,”他说。


《一神论的影子:哲学家与人类学家的通信》

赵汀阳 [法]阿兰·乐比雄 著 王惠民 译

中信·大方 2019年3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89#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18:5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谜谁能破?弘一大师临终七字绝笔丨师父来了第178期
2019年07月10日 13:52:39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25人参与14评论
说起弘一法师,你首先想到什么?是那位半世风流遁入空门,登峰造极而后归于平淡的李叔同?1942年10月13日晚8时,弘一法师于福建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圆寂。临终前三天,留下“悲欣交集”四字并注“见观经”一纸,交与侍者妙莲法师,为其最后绝笔。这七个字,被很多人考证和解读,有人发现《观经》中并没有“悲欣交集”四个字,而在《楞严经》卷六中有“心迹圆明,悲欣交集”。这样一位极致严谨的法师,应该不会写错,那是怎么回事呢?弘一大师圆寂77年后的今天,这7个字依旧是个迷。

PauseCurrent Time 0:39
/
Duration 4:14FullscreenMute
自动播放
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大慈寺皈依三宝。禅房上贴着四个字“虽存若殁”。在《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一文中,李叔同把出家的原因仅归结于幼年家庭崇佛气氛的影响,对西湖佛教文化的羡慕,以及在同事那里听说了断食的好处,便在假期尝试断食,期间接触了很多佛经,方知名利虚妄,遂抛妻弃子,决然出尘。



弘一法师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陈毅谦居士)

有学生问:“老师出家何为?”

李叔同淡淡地说:“无所为。”

学生再问:“忍抛骨肉乎?”

他说:“人事无常,如暴病而死,欲不抛又安可得?”

在教育家黄炎培的回忆文章中,记述了李叔同与日本妻子诀别的一幕:弘一出家后,夫人追来杭州,终席不发一言,饭罢雇了小船,三人送到船边,叔同从不回头,一桨一桨荡向湖心,连人带船一起埋没湖云深处……叔同夫人大哭而归。

这是世人眼中,弘一法师最后一抹绮艳景象,也是后来被影视文学作品无数次演绎的一幕,连同一曲《送别》,已成千古绝唱。



弘一法师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陈毅谦居士)

“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这是丰子恺对李叔同生平的勾勒。

在弘一法师一生中,对其影响最大的人非印光大师莫属。

据《弘一大师行谊大事年表》记述:一九二三民国十二年(癸亥),四十四岁,初春,由温州经杭州、上海,云游至衢州,住莲花寺,刺血写经。四月在上海太平寺谒印光大师。腊月,恳请普陀山印光大师列为门墙。印祖劝告专修念佛三昧。

弘一法师又在1924年2月4日《致王心湛》的信中,详细叙述了这一段因缘:

朽人于当代善知识中,最服膺者,惟印光法师。前年曾致书陈情,愿厕弟子之列,法师未许。去岁阿弥陀佛诞,于佛前燃臂香,乞三宝慈力加被,复上书陈请,师又逊谢。逮及晚岁,乃再竭诚哀恳,方承慈悲摄受,欢喜庆幸,得未曾有矣。



弘一法师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陈毅谦居士)

在后来的日子,弘一法师多次见到印光大师,其中一次专门在印光法师身边侍奉七日。

在《印光法师文钞》中,收录了四封印光法师给弘一法师的回函,另在林子青先生所编《弘一法师书信》的“附录”中也收有一封。这五封信较详细地反映了两位大师的交往,以及印光大师对弘一法师的教诲。

在后来的日子,弘一法师多次见到印光大师,其中一次专门在印光法师身边侍奉七日。

在《印光法师文钞》中,收录了四封印光法师给弘一法师的回函,另在林子青先生所编《弘一法师书信》的“附录”中也收有一封。这五封信较详细地反映了两位大师的交往,以及印光大师对弘一法师的教诲。



弘一法师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陈毅谦居士)

弘一法师曾在弥留之际对妙莲法师说:“你在为我助念时,看到我眼里流泪,这不是留恋人间,或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并留下“悲欣交集”四字临终绝笔。

1942年,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灵骸封藏后,遵照法师遗嘱,送开元、承天两寺供养,后由妙莲法师奉归开元寺的禅房内。遗骸之中有舍利子一千八百余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90#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19:06 | 只看该作者
这张600多年的“中国名片” 习近平数次向世界展示
2019-07-11 15:57 央视网
  1405年7月11日,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从中国太仓起锚远航,首次下西洋。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郑和,以生动、亲和的语言,将这张600多年的“中国名片”展示在世界面前。

  回望历史,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堪称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壮丽的诗篇,也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一个高峰。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让我们一起“聆听”中外友好交往佳话,感受中国“和”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91#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19:45 | 只看该作者
抓住有利机遇 突出中国特色
新知新觉:推动职业教育更上层楼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9年07月11日08: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人民通过高质量就业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且是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应珍惜良好发展环境和有利发展机遇,进一步突出中国特色,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更上层楼。

产教深度融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方向和路径。发展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需要从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持续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同步规划、同向发展。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提高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建设、教材使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化水平,为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现代化积蓄人力资源、提供智力支持。比如,可加强产业行业协会与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建职业教育集团;构建政府、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建设、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等等。

校企全面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意义重大。应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与培训制度改革,为推动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项目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创造制度条件。适应政府服务管理职业教育职能的转变,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特别是各类企业全面参与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优势,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有效提高职业技能需求与人才培养供给的对接效率。鼓励各类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实训要求、师资力量等重点环节密切合作,建立一大批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工学有机结合。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为青年进入“工作角色”奠定基础。为此,应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与职业培训体系,通过规模化、系统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能力培训,丰富工学结合的具体形式。借鉴国际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确定培养模式、制定培养方案,推动职业教育培养评价模式与机制创新。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方式,通过试点1+X证书制度,引导职业院校将培养目标转向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进一步完善各种形式的“校中厂”“厂中教”培养方式,切实提高职教学生的技能水平。

知行高度合一。发展职业教育要让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知行合一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应实现职业教育领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项目开发、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把德育贯穿于“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全过程,一以贯之地提升学生进德修业、创新进取的素养和能力,把提高核心素养作为重要课程目标。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传承中华工匠文化传统,同时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进职业院校治理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执笔:荣长海  李  墨)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1日 09 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10:21 | 只看该作者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181+12=193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一)【喜报】末学数字读书笔记《石门素疏》: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最新业绩】20190711读书笔记157页。
【最高纪录】20181015读书笔记399页。
【最近统计】 20140218-20190630共227,701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20190601-20190630共5432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统计举例】
《石门素疏》数字读书笔记: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430
共有: 215,31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晨钟暮鼓,早课晚殿,
过午不食,夜不倒单,
弘法利生,三皈五戒,
勇猛精进,感恩三宝,
诗书画意,不二法门。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叙事诗偈】鱼象鱼说
末学乃鱼象鱼,阴鱼象阳鱼也。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大学。
荣幸回归母校,执教高中语文。
加盟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贵人扶我上马,仕途一路顺风。
鹤城镇长助理,镇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敝人何德何能,感戴组织栽培。
优哉游哉冬泳,组建青田冬协。
生活玩世不恭,沉迷灯红酒绿。
三高相伴无知,一朝卒中突发。
五行有救未死,五月住院康复。
三百善人探访,一心发露忏悔。
戒贪戒嗔戒痴,素心素食素言。
小乘大乘密乘,修行修道修心。
阴鱼仍象阳鱼,芥子还纳须弥。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劝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马。”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心素食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一、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二、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三、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四、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五、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七)【诗书画意】向阳花开
《石门集》
石门赋
春花漫漫,秋月皎皎
夏风习习,冬雪皑皑
石门曲
人间理想,近心至真
人生理念,静心至善
人道理性,净心至美
为人修心,唯心至心
石门联
有门无门,实为石门,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大关小关,斯乃禅关,
风风雨雨在在朝朝暮暮。
石门偈
朝阳东升,暮月西沉。
夜黑犬吠,天晓鸡鸣。
石门令
采菊石门前,
悠然水南边。
登芝田春台,
享处州太牢。
观之江涨潮,
感中土盛世。
觉天大地大,
悟菊香人生。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93#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10:31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史第八课:南北朝佛教史
2019年07月11日 14:25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梁武帝亲自讲经说法,更使南朝佛教达于鼎盛梁武帝亲自讲经说法,更使南朝佛教达于鼎盛
  第八课 南北朝佛教史

  东晋之后,南北分裂,南方有宋、齐、梁、陈,称为南朝(四二○-五八八);北方有北魏(又称跖跋魏),嗣后分为东西二魏,而禅位于北齐、北周,称为北朝(三九六-五八一)。南北朝形成对峙局面,历时一百六十余年,后由隋文帝统一。这个时期的佛教由于各帝王的支持拥护,寺院僧尼急遽增多,佛教译经更为隆盛,大小乘经论弘传,佛教学派成立,不再依附儒道,教义则由般若而形成‘真常妙有’、‘真常唯心’二派,此为中国佛教发展快速的时期。

  南、北二朝因民族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佛教的信仰需求有所不同。南朝传东晋法统,王公名士承清玄之风,所需于佛教者,较之北朝则多偏重于义学,且因南朝诸帝多喜问道,并延请僧人佐政,因此佛教在南朝有长足的发展。刘宋文帝曾先后令道猷、法瑗等,弘传道生顿悟教义,并请慧琳参于国政,文帝之子武帝则时时问法于求那跋陀罗。而后齐文宣王萧子良广召宾客高僧,精研佛理,开讲经义,并撰述著书。梁武帝亲自讲经说法,更使南朝佛教达于鼎盛,他曾率道俗二万人舍道归佛,又以提倡素食,亲作〈断酒肉文〉,敕宝唱撰辑《梁皇宝忏》,又建寺铸像、讲经注疏、设斋供僧,推动各种法会、佛事,甚至四次舍身同泰寺,愿为佛奴,为历代帝王中笃信佛法第一人。其子昭明太子及简文帝、元帝亦受其影响而崇佛。此后陈代仍多效法梁武帝,奉佛不辍。

  南朝的译经事业,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译经卷数或其范围,都相当可观;又经论研究蔚为风潮,进而促成各家学派的成立。晋、宋之交,义学高僧如道生、慧观、佛驮跋陀罗自关中还庐山而转建业,沮渠京声、佛陀什、良耶舍、求那跋陀罗等译经高僧亦陆续南来,建业遂代庐山而为南朝佛教领导中心,奠定了南朝译经的基础。法显所译六卷《大般泥洹经》因道生提倡,至慧观、谢灵运就北凉昙无谶译四十卷《大般涅槃经》重加整理成三十六卷的南本《大般涅槃经》后,学者靡不研习,群为注疏,因而形成涅槃学派。《涅槃》在南北朝的盛行程度,堪比《般若》在魏晋两朝。又沮渠京声译《弥勒上、下生经》,兜率净土思想因此盛行一时。佛陀什译有《五分律》,至此完成中国四部广律的传译。良耶舍译出《观无量寿佛经》等,对于净土教的传播产生莫大助益。求那跋摩译出《菩萨善戒经》,为大乘戒法传至南方之始。僧伽跋摩译出《善见律毗婆沙》,为今日佛教史上研究佛陀涅槃年代的重要根据,另译《杂阿毗昙心论》,形成专研毗昙学的风潮。

  求那跋陀罗最主要的译经有《胜鬘经》、《楞伽经》,对中国如来藏思想的开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陈真谛译有《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大乘起信论》、《俱舍论》等,使无著、世亲之学弘传于中国,同时亦开启摄论、俱舍二学派。又‘三论’以僧朗、僧诠及法朗而中兴;《成实》在梁世更为兴盛。《法华》的研究,持续平稳发展。

  南朝在佛教史上的成就还包括高僧史传及佛教经录的编纂,计有僧佑的《释迦谱》、《出三藏记集》、宝唱的《名僧传》、《比丘尼传》、慧皎的《梁高僧传》等。其中《出三藏记集》的目录条例,开隋唐经录的先例。

  北朝诸帝,除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短暂的反佛外,余皆护持佛教,相较于南朝,其佛教的发展与政治间的关系更形密切;又因北朝民族起自北方沙漠地带,性多质朴粗犷,对佛教的信仰则多偏于祈福行善。

  北魏初祖道武帝任用沙门法果为道人统,不仅开启中国僧官的先河,而法果所提倡‘现在皇帝即当今如来’思想,更形成北朝佛教的特色。 又北魏文成帝时代的沙门统昙曜,更在朝廷支持下设立僧只户和佛图户,首创佛教的社会福利事业,并开凿举世闻名的云岗石窟以为先帝荐福。尔后,龙门、麦积山石窟等相继开凿,此为北朝佛教与政治结合,重视佛教事业功德的表征。

  北朝佛教除极力主张汉化的北魏文帝提倡义学外,余则多半重视实践修行的禅、净、律三门。在禅修方面,有佛陀传慧光、僧稠以及菩提达摩传慧可等二系;净土则以昙鸾为主;律学有道覆、慧光的四分律一系。其中,以禅观最为盛行,天台祖师慧文、慧思都是提倡禅观的重要人物。

  除此之外,因北土较接近西域,两地僧人往来频繁,故译业亦盛;又因为佛学研究者众多,由此亦促成学派的成立。例如位居北朝译经之冠的菩提流支,译出《入楞伽经》,乃禅观最重要的经典依据;《往生论》则为昙鸾所倡他力、易行思想等净土一系的基础;《十地经论》则有勒那摩提、慧光等所形成的地论学派栙,以及昙无谶翻译的《大般涅槃经》(北本),形成涅槃学,传入南朝后,弘扬更广。

  佛教在南北朝的蓬勃发展,已脱离先前依附儒、道的困境,但也因而遭到儒、道二教激烈的问难。南、北二地,佛、道、儒之间的诤论不断,尤其北朝更在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时代发生二次的法难,佛教的发展因而停滞。

  继法难的产生,亦引起了末法思想,石刻佛经的护法运动由此应运而生。统观本期佛教,呈上升趋势,唯各学派的形成,则为奠定隋唐宗派成立的基础。

  (本文节选自《佛光教科书》第四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94#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10:38 | 只看该作者
谁能脱离生老病死这个死循环?
转载 2019-07-11 07:59:40
标签:修行希望自由解脱
解脱的第一步是生起出离心,知苦离苦。然而,厌离轮回,追求解脱,又有多少人真的认为轮回不值得留恋呢?对多数人而言,轮回二字恐怕主要还是停留在书面上的模糊概念,与自己的切身经历并没有建立起多大的关联。——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慧灯法师

我们从小都通过各种媒体对监狱的状况有所了解:在监狱中,吃住得多好或多不好,不论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我们都是被紧紧地束缚在牢房中,没有真正的自由可言。

相信大家在电视上看过监狱中的生活,每当看到这些场景,我们都会觉得被关在其中的人特别可怜,因为他整天生活在深深的围墙中,甚至被长年累月地关在铁窗里,他所谓的“自由”也就是通过铁窗看一看外面的天空。

人如果真的到了这个时候,不论生活条件如何,其内心都充满了绝望;相反如果走出了监狱,不论他在外面的生活多么困苦,起码他是自由的、拥有希望的。

与此类似的,我们于轮回牢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被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束缚,不论现在安乐与否、开心与否、富裕与否,其实都在一步步走向绝望。

可能有的人会说:“没你说的这么悲观吧,我现在过得很好,怎么会是一步步向绝望走去?”

观察我们的生活:现在的衣食饱足与心态安乐并不能常存,谁也不能保证我们能一直如此;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就是死亡,当死亡来临时,我们没有任何的办法;在我们的生命里,每过一分钟、一秒钟,都向死亡更近了一步。——这不是绝望又是什么?

除了今世还有来世,还有之后的生生世世,如果我们不修行,一直被轮回中的烦恼、业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所缠缚,就算继续生而为人,那今世所有的生老病死等等苦难,你还是一样都逃脱不了;每一辈子都是如此,就像一个死循环,你一直都得这样下去。——这不是绝望又是什么呢?

所以在没有修行之前,处于轮回中的我们就如同身处监狱,一步步走向绝望,毫无希望和自由可言。

反之,如果我们现在决定放下轮回中所有的习气,放下对于现世安乐的希求的惯性而走向解脱之路,那无论这条路有多少困难、有多么艰辛或需要走多久,你都有希望,因为你是在走一条正确的解脱之路。虽然过程中可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可毕竟有希望,只要我们肯下功夫、肯努力去修行,就一定可以摆脱痛苦而获得解脱。不仅自己获得了解脱的安乐,而且还有能力度化一切众生,给予众生安乐。就像一个走出监狱的人,不论他的生活有多么困苦,只要他肯努力,前面就有希望。

——文章根据菩提洲网站在线课程讲释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95#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10:43 | 只看该作者
梦公长老:要正确理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7-11 11:06:08)转载▼
标签: 佛 观世音菩萨 梦参老和尚 文殊师利菩萨 嗡阿惹巴扎那谛        分类: 大德开示·甘露法味
梦公长老:佛法中最圆满、最究竟的是什么呢?



梦参老和尚







      有些人说受了三皈能免难,也不一定,那业障出现的。

  我在美国纽约的时候,他受了三皈,没有三个星期就让汽车撞死了。所以说受三皈能免难,不一定。因为你受三皈的这个功德没成熟,你过去的业障成熟了,而且遇着的车祸非常的奇怪,那就该死了。

  一个信佛时间很短,还没等转化,并不是我们一念地藏菩萨就什么灾难都消失了,不可能。我们听一遍《地藏经》,说我再也不会遇着灾难了,不可能!得看过去的业障轻重。

  如果你信佛时间很短,道心没发起;如果你虽然信佛时间很长了,你狐疑鬼猜颠颠倒倒的,一下信,一下不信,这在你内心里头,每个人能自己明白。你信佛这个善因果还没成熟,你过去那个业因果成熟了,你得先受那个报。不错,发了心得看你向哪方面变化。

  地藏菩萨从见着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的时候,他就定了,他发的是菩提心,但是中间并不是没变化,这讲他过去的因果。所以两次都讲到他变了女人,都是因为她妈妈死,超度她妈妈,这个都是他因地当中修行很久的了。所以他经过时间那么长,那么无量一劫一劫的,那是有一定关系的。

  还有我们经常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些人认为佛经这样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不作恶了,马上就要成佛了,这样理解是错误的。你从此行善,放下屠刀,一定能成佛,这个“立地”得这样讲。

  所以《法华经》也是这样说,若人入于塔庙中,单合掌,小低头,皆已成佛道,你得做正确理解。因为他以后成佛,就是因为他最初入于塔庙当中,单合掌,小低头,种了这个善因,以后因为这个善因逐渐修行,经过多生累劫。

  所以你学佛经,不要在一句话上错误的理解,因为经过翻译,因为思想的情况。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我们没拿过屠刀的人,那不更成得快了,早就成佛了?所以理解要正确,要理解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96#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10:48 | 只看该作者
曾国藩也有许多小毛病,但为何要戒多言?
2019
07/12
09:39
曾国藩读书会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喜欢我们的文章,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顶”吧!

来源|文摘报 ( 2018年06月16日04版)

作者|郦波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有很多毛病,他对自己的那些缺点也曾经深恶痛绝,所以他曾给自己立过一个“三戒”的规定,决定要“戒多言、戒忿怒、戒忮求”。我们曾称之为“曾三戒”。

戒忿、戒怒、戒忮、戒求容易理解,忿和怒都是情绪易失控的表现,忮是妒嫉,求是贪欲,这都是人性中本恶的一面,属于恶习,自然应该戒除。但为何要戒多言呢?这就要来看一下这个“戒多言”在曾国藩那里到底指的是什么了。

先说一件小事。曾国藩在他的日记里反复提醒自己要“戒多言”,主要就是发生在这件小事之后。当时,曾国藩才考上进士进入翰林院不久,随后,他的父亲也跟着他住到了北京。有一次他给父亲过生日,有一个名叫郑小珊的好友来祝寿。郑小珊跟曾国藩关系很好,且医术高明,平日经常免费给曾家看病、开药,所以两人在一起说话向来口无遮拦,非常随意。

曾国藩当时才30岁出头,又春风得意,所以说话已渐有夸夸其谈的架势。不知他跟郑小珊说了什么,郑小珊当时就很反感,但曾国藩那天酒喝多了,又兼之得意忘形,居然因为几句话不投机,跟郑小珊当场吵了起来。在这样一个本来很喜庆的日子里,曾国藩居然跟自己非常要好的朋友当场吵起来,搞得郑小珊当场拂袖而去。事后,曾国藩的父亲把他好好数落了一顿,说他这样一个翰林院的进士,居然也跟人吵架,而且是跟好朋友吵架,而且是跟好朋友在父亲的寿宴上吵架,实在不像话!

曾国藩对此也后悔万分,在日记里反思这件事,总结自己有三大错。一是自以为是;二是嘴上说话没把门的;三是明明说话得罪了人,还跟人强辩,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总结这三点,曾国藩说自己作为一个标准的儒家知识分子,连《礼记》里说的“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的道理都参不透,还能成什么大事?从此以后,曾国藩不论是自我教育还是教育子弟,都以“多言”为戒。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曾国藩“戒多言”的本质不是要一味地少说话甚至不说话,也并不是沉默是金,而是在面临人和事的时候,要做到自我控制,避免祸从口出、乱从口出。在本质上,这是一种临事不纠缠、少争论的行动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97#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10:53 | 只看该作者
人谁无过,贵在改过,但犯错之后如何改过?
2019
07/12
09:39
大道知行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人谁无过,贵在改过

唐韩愈的《五箴》中有言“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其意是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而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却不改,说明他是个没有勇气的人。

古人很注重改过。《周易》讲“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宋李觏《易论第九》提到“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强调了知过改过的重要性;明袁了凡在《了凡四训》里,结合自身经历和毕生学养,讲述了“知行合一”的改过之法。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了过错,关键在于是否正确认识和对待过错、能否改过从善。古往今来,先贤之所以受人尊重,正因为他们有“闻过则喜”的高风亮节,“知过不讳”的坦荡胸襟,“改过不惮”的知耻后勇。知是改之始,改乃知之成,二者正向交互、相辅相成。何以知过、如何思过、怎样改过,是衡量个人素质的标准,也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方面。


“知过”为先

有“过”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觉。《礼记·中庸》中有云:“闻过而终礼”,即一个人明白了自己的过错,就会开始掌握行为规则,最终到达礼的境界。何以知过?

一曰“重自省”。《亢仓子·训道篇》说“君子检身,常若有过”,《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圣贤们的“三省吾身”要义在于经常反躬自省、时时警诫自己。

二曰“听人言”。虚心对待他人意见,若能虚怀而纳之必能得其真、受其益。听不进任何意见、容不得任何批评,连听到善意的反映不同观点的建议都感到刺耳,这是没有修养的表现。《弟子规》告诫:“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如果听到批评就生气,听到表扬就欢喜,那么狐朋狗友会慢慢接近谄媚巴结,而良朋益友则会逐渐疏离。《资治通鉴·晋纪》有云:“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就是喜欢听人指出自己的过错,检讨自己的言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过错就会日渐消除而福分就会增加。


注重“思过”

“过而不思,其过愈显;过而思之,思而改之,善莫大焉。”思过是对自身的一种审视,是不断纠正自我、完善自我的必经过程。如何思过?

悔悟为第一阶段。“悔者,善之端也,诚之复也。”要从内心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并为之悔恨懊恼。有人说,人们讨厌的其实不是犯下的错误本身而是意识到自己错了,这种意识其实就是羞耻之心。一个人只有懂得羞耻,有了悔意,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方能转化为改过迁善的行动。

思过还须明理。深刻剖析发生问题的原因,形成内心深处的清醒和下一步改正的方向,这是思过的另一重要阶段。


“改过”之行

知过、思过,更要有改过之行,如此方为天下之大勇。王阳明心学有言:“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对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遗憾的是,晋灵公未能真正改过,残暴依旧,最终被臣下刺杀。若是真心改过,务须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绝不能藏着掖着、捂着盖着、虚着飘着、慢着耗着,最后“讳疾忌医”“病入膏肓”。

明朝宰相徐阶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一年,他担任浙江省主考官,阅卷中间发现一名士子在八股文中用了“颜苦孔之卓”这个典故,他百思不得其出处,遂批上“杜撰”,“置四等”。当时,凡卷子上有主考的不佳评语,考生照例要到堂上“领责”。这位士子捧着卷子上去,为自己申辩:“大宗师见教诚当,但此语出《扬子法言》,实非生员杜撰也。”徐阶连忙从太师椅上站起来,应声云:“本道侥幸太早,未尝学问,今承教多矣!”然后“改置一等”。

古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能改过,是一种至高的美德。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言:“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我们犯错误,就像走在迷途上,知错不改,则在迷途上越走越远;知错能改,知错必改,一切歧路就会都变成归家的路。

“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注重改过,知错改错,见贤思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98#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10:59 | 只看该作者
那些年倒背如流的经典文言文,你还能背出吗
2019
07/12
09:40
大道知行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爱莲说》《陋室铭》《马说》……那些年我们熟记于心的经典古文,你还能背出几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些名句,你还记得是哪篇古文里的吗?我们一起温故而知新。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马说》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秦】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师说》(节选)

【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兰亭集序》

【东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99#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11:35 | 只看该作者
老伴都死了 庄子为什么还能“鼓盆而歌”?
2019
07/12
09:25
腾讯道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文:唐东辉

首发:腾讯道学

《兰亭集序》曰:“‘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尤其是当和自己相濡以沫一辈子的爱人离去时,悲痛之情就更加深入骨髓。然而,当庄子的老伴离开时,庄子却“鼓盆而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死生亦大矣(资料图 图源网络)

南北朝时期的梁元帝认为,“庄子妻死,惠子吊之,方箕踞鼓盆而歌,岂非达乎!”(《金楼子·杂记》)将庄子的“鼓盆而歌”明确界定为旷达之举。不过,庄子的旷达并不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无奈之举,而是以他或者说道家的生死观——物化——为哲理支撑的。

庄子在老伴刚刚死去的时候,也是非常难过的,“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庄子·至乐》)但是庄子马上意识到,生死的变化就像四季的更替一样运行不息: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至乐》)

四季更替,生死轮回(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有形体,不只是不曾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有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

生死的变化,就像四季的更替一样,只是物化的一种表现罢了。所谓物化,简而言之,就是物理的变化。从无气无形无生,经过变化而有气有形有生,又经过变化而回到无生(即死亡),物理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无论是生还是死,都只是物化的一个阶段罢了。


生老病死乃人必经之路(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因为生死只是物化的一个阶段,所以就要顺化生死,坦然地随顺生死的变化。庄子在《养生主》中讲了这么一个寓言:

老聃死了,他的弟子中,有年老的哭他,像父母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的哭他,像孩子哭自己的父母。而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只是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就问他,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们又问,那么像这样吊唁朋友,可以吗?秦失说:可以。

在秦失看来,悦生恶死是违反常理的,是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人把这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养生主》)偶然来到这世上,你们的老师应时而生;偶然离开这人世,你们的老师顺依而死。安于时命而顺从变化,哀伤和欢乐就都不能进入心怀,古人把这叫做自然的解脱,像解除倒悬之苦一般。

庄子借秦失之口指出,生是时机,死是顺化,人只有坦然地随顺生死的变化,才能解脱生死,解除倒悬之苦。


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因为生死只是物化的一个阶段,所以就要一死生,齐一生死。庄子在《知北游》当中说: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

生是死的同类,死是生的开始,谁能知道它们的端绪!人的诞生,是气的聚合,气的聚合形成生命,气的离散便是死亡。如果死与生是同类相属的,那么对于死亡我又忧患什么呢?所以万物根本上是同一的。

因为“通天下一气”,万物为一,所以死生为徒,生死齐一。故庄子在《齐物论》中又对人们不能齐一生死而悦生恶死的行为进行了批判: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我怎么知道贪恋活在世上不是迷惑呢?我怎么知道厌恶死亡不是年幼流落他乡而老大还不知回家呢?……我怎么知道那些死去的人不会后悔当初的求生呢?

在庄子看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天地》)生死存亡是一体的,是同类相属的,因此也就没有必要悦生而恶死。只有齐一生死,才能道通为一。

既然生死只是物化的一个阶段,因此也就没有必要悦生恶死,而是要顺化生死,齐一生死,所以庄子在短暂的痛苦之后,终于旷达起来:既然老伴已经安然寝卧于天地之间,如果我还呜呜地围着她哭,岂不是不通晓于天命。于是庄子就停止了哭泣,鼓盆而歌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00#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11:41 | 只看该作者
“满天风雨下西楼”,媲美王维阳关故人的送别诗
2019
07/12
09:45
梧桐树边羽飘零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许浑是晚唐诗人,专攻律体,流传下来五百余作品,无一首古风。格律精熟,偶对缜密,在格律严合上直追杜工部。但是他虽然有很多吊古伤怀的作品,却仅限于伤怀,缺乏杜甫等盛唐诗人的批判精神。这一方面说明晚唐格律诗的进化完成,另一方面也说明晚唐的诗歌意象和盛唐大气飞扬的意象已经完全不同。

王维是盛唐诗人,出身贵胄,经历了安史之乱,最终高官厚禄,半心向佛。王维的早期作品也是意气飞扬,在安史之乱中被迫出仕了叛军政权,唐军光复后将他下狱,经历了差点丧命的牢狱之灾后,诗风逐渐空灵。

整体来说,许浑的作品高度无法与王维相提并论。不过这是时代的缘故,文人裹挟在大时代浪潮之中,自然地反映了当时代的格调、风气,晚唐逐渐走向衰败的政治大环境不可避免地局限了晚唐诗人的作品风格。


但是单就这两首送别诗来看,确实还是有得一比的。

《送元二使安西》作于王维去世前六年。送走元二,吟诵出“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后,王维用自己的去世注解了这个句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因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详细讲解《送元二使安西》,这里就不重复了。有兴趣的可以关注看以前的文章。我们主要来看为什么说许浑的《谢亭送别》能与这首千古阳关送别诗相媲美: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说两首诗能抗衡,主要还是说的后两句。原话出自《唐诗绝句类选》:

后二句可与《阳关》竞美。盖“西出阳关”写行者不堪之情,“酒醒人远”写送者不堪之情,大抵送别诗妙在写情。

盛唐诗也好,晚唐诗也罢,文风激昂或者沉静,唐诗之妙总归在于意象构建和情境相融。相对于宋诗以及后来的诗作,唐诗的语言是简单、明白的,真正的意蕴悠长是在绝句之外的。当然,李义山的诗除外。早期陈子昂,后来的李、杜、王维,再后来的白居易,刘禹锡,其实都是在相对简单的语言组成上写景、抒情、言志。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这两句就很简单。“劳歌”就是送别的歌,唱完送别的歌,朋友解开船的缆绳离开了。小船在急流中前进,两岸红叶青山,美不胜收。相对明快的景色和饮酒唱歌的欢乐在三四句急转。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这两句转换了时间、空间、人物、心情。朋友走了,诗人并没走,而是独自喝醉了,等到酒醒,江面上的船已经看不到踪影了,作者一个人顶着满天风雨下楼回家。许浑非常喜欢写水、雨,来衬托他作品的情境,这甚至为后人所诟病,但是在这里倒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了吗?没有。我们读到这里,只看到诗人酒醒后在风雨中一个人下楼回家,但是那种深深的孤独在夜雨苍凉中格外地入骨。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抒情了吗?也没有。王维只是劝朋友饮下这最后一碗告别酒,因为你去了安西,再回来可能就看不到我这个故人了。我们看到的也只是一幅画面,而那种离别的不舍却格外清晰。

这就是这两首诗后两句异曲同工的地方。

另有一点,就是语言文字顺畅优美,毫无雕琢之气,却意像唯美,让所有人都朗朗上口,心生欢喜。越是这样,越是流传得广和久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这像不像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虽然大家可能对其他句子不熟,但是只要看到类似情境,自然而然就会想起并吟诵这些脍炙人口的金句,就好像你到了阳关,你就会不受控制地想起“西出阳关无故人”。


简单却意象唯美,这就是唐诗横行于中国诗词史的原因。以至于后来一些诗人的诗如果达到了这个效果,甚至会被认为是唐诗而错误收录。比如唐珙的《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珙是元末明初人,可这首诗的风格着实像极了唐诗,所以被误收入《全唐诗》中。

不过,是真美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7 12:22 , Processed in 0.03992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