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鲍岛村东,居住着一名姓徐的货郎,原来只是肩挑着布匹、针头线脑等走村串乡贩卖,后来因村里人口增多,便开了第一家布店。后来村西有了一家饭店,不仅卖饭,还可以办整桌的酒席,这就是后来的“春和楼”饭店。青岛开埠以后,这家饭店由天津商人朱子兴盘下,进一步建了二层楼房。
大鲍岛村王家世代为渔民,有一次王美辰的渔船在海上遇难,家人都以为他遇难身亡,他年轻的妻子在两年后也改嫁他人。不想,王美辰一天突然回村,原来他遇难后并没有死,漂到海州,为感谢当时救他的船主,义务帮人打工,又因受牵连卷入一场官司,这样耽搁了3年才回到鲍岛。本满心想可以夫妻团聚,谁知妻子已另嫁他人,王美辰一气之下去杀妻子,未成,被官府逮住,后被他逃脱,再也不知去向。王美辰这段曲折经历,在大鲍岛村为人津津乐道了几十年,一直到德占青岛后,曾有人据此写了一部小说,虽没有出版,但还是被编为“洋琴”(山东琴书),为民间艺人演唱了十几年。
大鲍岛村里许多是渔民,在胶州湾内及黄海捕鱼为生。捕鱼是有风险的行业,天有不测风云,如遇台风或多或少受到损失不说,打上来的鱼自然是要卖的,但鲍岛村有几十条渔船,显然捕捞上来的鱼在本村是消费不了的,要到乡镇、县城去卖才行,倘若自己去卖鱼肯定要耽误捕鱼时间,这样,大鲍岛村便有了渔行,专门从渔民手中收购鱼、虾,再运到各地销售。
王兴理是胶州人,来鲍岛村开了一间渔行,开始只是自己经营。王兴理的妻子也是胶州人。胶州方言中,有个词尾,读“凯”,如问:“你姓什么?”“我姓王凯。”“你是哪里人?”“我是胶州凯。”大鲍岛村人对这户人家的胶州话觉得有趣,于是村里广泛流行着一则笑话:“巴鱼多少钱一斤?”“一钱(银子)3斤。”“你怎么不说凯?”“我忘了凯!”相传,这则笑话在青岛流行了许多年。
到王兴理的孙子王传义已是清末了,他开了一家渔行叫“协义昌”,并雇了几个伙计。他的儿子王继鼎欺行霸市,渔船靠岸,他雇人上船低价收购,渔民如果不同意,就让打手把舱里的鱼扔到海中。青岛解放后,在“镇反”运动中,王继鼎以“渔霸”罪逮捕判刑。
德占青岛后,同善教会传教士德国人尉礼贤来到青岛,他没有住到欧洲人居住区而是住在了大鲍岛村,与中国人相邻而居,并借此学习中国话和汉文。1900年,尉礼贤在自己大鲍岛村的家中办了一所“礼贤学院”。学院开办时只有学生十几个人。1901年又在大鲍岛村东山建了校舍,以后叫礼贤中学,即今天的青岛9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