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4-6-23 16:07 编辑
本报记者街头跟拍一“淮北丐帮” 有领队有分工有协作还有串场
大连晚报 2014-06-23 00:16
▲每过一段时间,领队老张就将好心人给的钱收起到附近摊点换成整钱。
▲角色互换时,“病人”挥手参与话题。
▲从着装便能看出,跪地女子便是左图中的“病人”,这回换别人装病,她来磕头了。
▲会有一组人客串于两个乞讨小组之间。
在大连青泥洼桥、西安路等繁华地带,不时会出现这样的乞讨者,一人身盖被子或毯子躺在地上,头蒙毛巾或戴个口罩,貌似病了,另一个人则不停地向行人磕头。然而大家可能无法想像,这些人不仅是无病装病,而且还是有组织有领导的,他们每年走几十个城市,每次只买一站路的火车票。
病人挺怪,守着医院不去躺在人行道上
前天17时许,市民李先生经过兴工街与西安路交会处时看到,靠机车医院的一侧人行步道上有一个人躺在地上盖着毯子,眼睛上还盖了一条毛巾,从头发上看是个中年女人,旁边一男子在不停地向行人磕头,李先生忙向磕头男子询问情况。“她病了。”“什么病,这旁边就是医院怎么不去看啊?”谁知男子瞟了他一眼,就不再理李先生了。后来,李先生沿西安路南行,先后在二百附近和天兴罗斯福等地发现各有一对男女,在磕头乞讨,其讨要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一人躺地另一人磕头,他留心观察了一下,还真有不少人给钱。
一声“车轧上了”,躺地上的男子一个高蹦起来
当日18时34分,记者来到了西安路,在黄河路与西安路交会处附近,一男子戴着口罩,身盖薄被躺地上,一中年女子在向行人磕头、作揖。5分钟后记者来到了机车医院附近,正好听到了几个等客的摩的驾驶员在议论:“身体都挺好的,干点啥不好?却要装病骗人!”原来,在记者没到之前,在此乞讨的俩人来回换班轮着装病磕头,在附近的几个摩的小伙看着不顺眼,因为他俩行为已经挡了道,其中一小伙故意把车骑到他们跟前,并突然大喊一声:“车轧上了!”就见躺地男子一个鲤鱼打挺爬了起来。“噢,你没病啊,没病还躺在这里熊人呀!”一见谎言被拆穿,二人离开了。
记者目击:六个乞讨者在分工协作
听摩的驾驶员这么一说,记者分析他们不会走太远,于是就沿西安路往南行,19时07分,在长兴街与西安路交会处路边,见有俩男俩女迅速将一个褥子铺在地上,其中一个女人便躺了上去,一个穿蓝上衣的便开始磕头。安排就绪后,另一身穿白上衣带蓝方块的男子带一女子往南走去,来到西安路黄河路交会处两个乞讨者的身边坐了下来,有说有笑。当时戴口罩男子不再躺地,中年女子则躺下了,也许其它三人的讲话感染了她,她忘记了自己是个“病人”,边讲话边舞动手。原来他们6人每两个人一组,有时分三组,有时分两组,另两个人客串。
乞讨领队者:我们六个是亲戚
记者回到长兴街与西安路交会处附近,在不远处看着他们的举动,每当有人把钱放到他们跟前,装病的女人就会很快把钱收回到一个袋子里。不一会儿,穿白上衣带蓝方块的男子和他带走的女子也回来了,这回女子也加入磕头队伍,而那个男子则把袋子里的钱收起来,装进自己的衣兜里,然后走到了卖冷饮的地方买了瓶冰红茶又把零钱换成百元整钱。看来他就是这帮人的头儿,于是记者就走过去和他唠了起来,他告诉记者,他姓张,今年51岁,这些乞讨人中有他的妹妹、妹夫、嫂子、表弟和表弟媳妇,全都是安徽淮北农村的。“我们是亲戚,是我领他们出来挣口饭吃,每天的收入我给他们管着,然后再6个人分。”
坐火车无论路有多远,他们只买一站的票
据了解,老张5年前就来过大连,当初乞讨的办法和现在一样,开始和老伴一起乞讨,后看这一行挣钱,队伍也就发展起来了,全国各地城市,他们几乎都走遍了,每个城市繁华地带及可以讨要的地方,他们都非常清楚,夏天在北方城市,冬天就在南方城市。他们每年来一次大连,熟悉大连的每一处繁华路段。前天上午,他们又一次来到了大连。
记者问其为何用无病装病来骗人时,他说这也是跟别人学来的,这个方法很能博得人同情,他们老家的人从事这一“行业”的还挺多,在其它城市乞讨时,也有执法人员管他们,他们能躲就躲,实在不行了就换一个城市,每个城市多则呆个十天八天,少则一二天就离开。“这么频繁地赶路,这得有多少钱‘捐献’给铁路?”记者问。
“这你就不知道了,无论多远的路段,我们都买一站的车票,中途查票,要钱没有,实在不行我就以跳车要挟,有时实在不行,只好下车,再换车买票,照样还是买一站的火车票。”平时的收入随时都寄回老家了,至于一天能收入多少?老张来了一句:“还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