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爸陪儿骑车赴川上大学 : G$ Y) z; B+ O9 R" V1 X
大连晚报 2014-09-09 00:30
9 z, t q- A) A" ?, U. `4 B3 X7 M( p) p
+ a% A7 X3 P& c& K/ d1 n# ^: V, l0 u1 s5 i% I7 D
, O& _ I7 L3 k+ A. m
: R! ? S0 G5 f4 ^; D% P 父子俩抵达四川。 5 R! Z8 _" v- Q) s
, F/ J. t6 L9 K9 F
正式出发。 : J+ N2 e: q1 {# o
9 S% _8 V. \1 y5 V% W. k* P: B
文首席记者万恒 实习生廖可 图由受访者提供 “这个中秋节过得挺有意义!”昨日,身处四川成都的瓦房店小伙那宝旭笑着说。7 x3 ~; V% y% r) S; u
! {: V; B8 V7 ?0 X4 u' n: \
在经历了22天、全程3300公里的骑车行进之后,大一新生那宝旭黑了,更壮实了,说话也更有“男人味”了。8月17日,那宝旭在父亲那振红的陪同下,父子两人骑自行车踏上了入川读书的旅程。
; t: e4 v8 t1 n4 C& q7 d* p+ [' g) p* m
怀念四川 决定骑车送子上学4 C& s/ k: v, w; v, y
6 D& z% \2 L* N$ o
同样是送孩子去读大学,那振红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购买飞机票火车票。家住瓦房店的老那昨日告诉记者,早在儿子考大学之前,他已经和儿子达成了共识:如果考上省内大学,儿子自己去就读。如果考到了省外,尤其是考进四川,那么父亲那振红将亲自骑自行车前往送行。
+ y q8 H# i, B" C, a6 M" `* ]& x* N" h2 i
之所以对四川情有独钟,是因为老那曾经在天府之国当过兵,四川的战友很多。“其实早在儿子读小学的时候,我就曾有过骑车到四川的想法,但是当时走不开。”那振红告诉记者,儿子初中毕业后也曾去过一次四川,对于四川、重庆的人文地理、山水环境、江湖美食,有着不同寻常的感受,他们甚至经常在家做川菜。因此,在父亲提出“骑车送学”的计划后,那宝旭格外赞成。“我填报志愿的时候,甚至只报了四川和重庆的几所高校。”那宝旭说,8月初他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如愿以偿地被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英语专业录取。骑车赴川的计划可以成行了。
3 o N4 e8 o; [& l ?
+ [9 n, x3 w6 @* n& N4 B! h% x9 B 一路险阻 跟着父亲影子前行$ B1 `; e2 w4 n# B9 j" x' r6 } U
; O$ q* P& @; p% k4 N; } 那振红和那宝旭都是自行车健将。那振红说,自己有8年骑行经验,经常组织骑行活动,在大连的自行车爱好者圈里名气不小,但从没有骑行过山路。儿子那宝旭在父亲的带动下曾参加过自行车比赛,最长也只有一天,骑行了100多公里。而从瓦房店入川全程超过3300公里。
; H* |7 J) N( Z4 U2 {$ E9 t5 h4 \5 P" I; k
“我们决定先北行,经过渤海湾抵达山海关后直奔成都。”那振红精心设计了线路,计划历时22天。“9月7日抵达成都,8日全家在成都过中秋节,9日到学校报到。”8月17日,父子俩带上行囊,骑车出发。而那宝旭的母亲则在家整理儿子所需的上学物品,乘火车入川和父子俩会合。
" c+ h4 {1 T' k! A7 Z1 D& @
( F7 F7 G: f- Q7 k5 U “因为路途遥远,我们必须轻装前进。”除了必备的药品和修车工具,父子俩的旅伴是两辆自行车。最初还算平稳,骑进秦岭之后,道路变得格外险峻。翻越秦岭父子俩就用了3天时间。“我也会要求儿子一直留在我的视线范围内,下山时的时速必须控制在35公里以内。”翻秦岭的一天早上,父子俩遇上大雾,能见度只有十几米。“大山里也无法停留,只能我在前方带路,儿子在后侧方随行,沿途的大货车频繁超车、速度快,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那振红说。
' g& N( X. e' U3 W; G7 @
7 K4 p3 Q$ I: i7 T% _0 B) q1 a" J 更危险的是穿越隧道。入川路上隧道特多,隧道漆黑一片只能用手电筒照明,但手电筒照明强度有限,一不小心,自行车就会撞在台阶上翻车。“如果身后的大货车冲上来,人就完了。”几次穿越隧道后,那振红掌握了一个方法:“我将手电筒的部分光线照在台阶上,我沿着台阶边行驶,儿子就看着我的影子跟随。”那振红说,但大货车还是要在身后按喇叭,巨大的声音让他们心慌、难受,“我都害怕,儿子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也锻炼了我们的心理素质。”一路上,那宝旭的车胎被扎爆两次,那振红的刹车线断了一次,但都有惊无险。当父子俩翻越秦岭,真正完成“蜀穿越”后,都说自己亲身体会了一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8 Y6 M4 S" n. l$ u+ i& N
4 }& P" X# r# } 成都会合 全家过中秋别有意味+ G/ b5 J; s( Z+ U
6 f; q) R" }5 E3 w% ]5 r 7日,父子俩顺利进入成都。“成功了,有点觉得像在做梦。”17岁的那宝旭说。当天下午,父子俩在火车站接到了那宝旭的母亲。昨日,一家人在成都度过中秋节。
" D3 B% p5 N l* i
( _0 C& g7 ?; Y$ Z4 W 虽然身处异乡,但是那振红和那宝旭都觉得这个中秋很亲切、很有意义。“从大连到四川,我们骑车穿越了大半个中国,这对‘90后’的儿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振红说,这3300公里的旅途,儿子了解了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化,更锻炼了他的意志力和品格。“其实这一趟骑行比坐火车甚至飞机还费钱,我就希望能锻炼儿子的意志力,也算是他正式进入大学前的一次成人礼吧!” 那振红说。等儿子报到后,他将和妻子乘火车返回瓦房店。8 i6 l" |! `& S; X z'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