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2014年10月29日)看了《武汉晚报》第24版“事件 法治”的一篇报道,学习了——
3 V1 K, y' }4 E5 e* O
! S* D% d- ]8 Y- d. h4 v, ^8 c) f- G5 L+ F c! v# w4 t
男子偷走300元手机被提请批捕
) `- b" K' c' j& ~* y检察官测距离确定嫌犯无罪
, s2 u }; B( S# G4 ]+ _4 D& ^" |# `0 j' P
2 `* ~* Z% ], j* |3 `
本报讯(记者高星 通讯员辛检)嫌犯在网吧收银台拿走一部手机,而手机主人在五六米外熟睡。这种行为到底怎么认定?警方认为是扒窃,不过检察官却提出了异议。昨从东西湖检察院获悉,嫌犯偷手机最终被认定不构成犯罪。* d0 c5 f! u" t9 ]' q, n# W$ Z
* x! G0 l! m2 w
9月10日凌晨2点多钟,戴某在东西湖区一网吧内,偷走一部手机。手机主人发现后报警,警方抓获戴某。经鉴定,这部手机价值300余元,因此戴某的盗窃行为未达到2000元的构罪标准。但是,警方认为戴某的行为构成扒窃。扒窃是行为犯,只要实施扒窃行为,不论案值大小都构成犯罪。0 F. Q8 T2 l* J6 ?) d* l+ d
5 e- W1 m, F2 L# P 警方以涉嫌盗窃罪(注:此罪名涵盖了扒窃行为)提请东西湖区检察院逮捕戴某。 ' Q' l5 Q N6 N' l
# F% @/ a/ h( E- y" N9 { 办案检察官谭兰花在戴某的供述中得知,戴某称他结账时看到收银台外放了一部手机,看到没人就拿走了。她立即想到一个问题,根据司法解释,扒窃罪的构成要件里,扒窃的物品必须是受害人随身携带的(包括伸手可及的)。此案中,这部手机有没有被主人随身携带,就成了罪与非罪的关键。谭兰花启动了刑事诉讼法律监督调查机制。
, C/ Y$ \1 q( T$ u) j6 o
9 f( \' J3 Y2 j5 }& x3 ]3 O 在之后对戴某的提讯中,戴某肯定这部手机是放在网吧收银台上的。为了进行确认,谭兰花又找到受害人潘某询问当时情况,并调取了网吧监控录像查看。根据情况测算,戴某拿走手机时,熟睡的潘某距离收银台足有五六米远。
3 h; \) l9 K5 h0 B3 `
, j6 Z+ d4 ?1 y+ D6 i! X' \ 弄清楚了这个关键之后,谭兰花指出戴某的行为不应当认定为扒窃,其行为不构成犯罪。东西湖检察院以戴某不构成盗窃罪为由,向公安机关发出撤案建议,得到采纳。当天,戴某被释放。
6 b& s# E3 ?1 [& T$ { \4 A4 O/ u; o5 t; L2 e# D- |0 F
谭兰花介绍,今年以来,东西湖区检察院共监督公安机关撤案9件15人。
7 h$ z9 N, I. Y8 J& r0 s: L6 a/ R4 ]6 s# d
. Y; F9 d: U3 C" D; V* X 3 ^9 H2 b- j0 L
( t. V2 S% ]4 k' ?, ~" i1 A' [1 w$ [! V7 n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