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保定村”fficeffice" /> 1998年,时任保定外贸局局长的刘建军率队去非洲考察。中国驻赞比亚共和国大使馆的朋友找到了他说,保定有一大群人在赞比亚滞留,签证过期了。但当地人民不让他们走,他们自己也不想走。您是保定父母官,赶紧做做工作让他们回国吧! 刘建军他带着满肚子的疑问到达赞比西河畔,原来滞留在这里的人都是保定定州吕家庄的农民,前几年,他们跟随北京一个建设单位来援助赞比亚兴修水坝工厂,与当地人成了好朋友。两年间他们发现非洲的水源非常丰富,而且土地肥得根本不用施肥,种什么产量都很高,很多地方看上去干旱不堪,其实只要一挖下去,地下水多得喷出来。工程结束后,他们就萌生了在非洲种菜的想法。现在他们与当地的黑人朋友一起种菜,种水稻,ffice:smarttags" />一公斤白菜可卖2.6美元,一根葱可卖1美元;水稻,一年可以收获三季。不少中国的盆景植物,在这里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他们还发现,当地人对农耕知识几乎是零,对开沟挖井一类的地下水灌溉知识尤其不懂,一个中国最寻常的农民,到这里就是种植专家。 显然,这里的钱比国内好赚几十倍,所以都不想离开。那些“赖在非洲”的老乡又给他出了个大难题:我们的签证延续手续请您办一办,还有我们的老婆、孩子能不能都给办过来啊?刘建军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国内,他想与其让他们没名没分地呆在异国他乡,不如帮他们办好签证,安心留在非洲发展。两个月后,刘建军不但帮那些非洲老乡办妥了签证,还帮他们的妻儿办了签证。办好签证后,刘建军又犯起了愁:几十个孩子都去了,得找个老师啊,不然这孩子可怎么上学啊?他又到处奔波寻找老师,最后好不容易有对夫妻被说动了,两人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都是">都是ersonName>老师,愿意前往试试。 一年之后,刘建军又有了第二次非洲之行,一下飞机,他就急匆匆地奔向了那个赞比西河畔的小村庄。还没有到村口,刘建军就透过车窗看见两名老师等在村口,一下车,老师们抱着他的肩膀就哭。好不容易两个人止住了哭声,刘建军才知道,两人居然是喜极而泣!“太好了!刘局长!您真的给我们找了一个天堂!” 原来两位老师无限感激刘建军能送他们来这么好的地方。到非洲谋生的农民,男人种菜,女人种花,篱笆圈里,六畜兴旺,遍地的活食和野食,无论是蔬菜种子还是家畜家禽,在非洲都长疯了,简直一天一个样,蔬菜和花卉根本不用打农药、施肥。玫瑰和紫藤狂长,半年就把你的高脚楼挂满,月季一不留神就长得海碗一样,黄瓜挂秧后5天就能长到一尺长,一斤可卖2.5美元,成垛的蔬菜卖给小镇的收购商人,运往首都,大家生活都过得十分富裕,一年下来,人均收入起码3万美元。两个中国教师除了种植的收入每年4万美元,办学所得也有2万美元。 一个天天能收看央视四套节目的崭新的“保定村”不经意间已在赞比西河畔悄悄崛起,全村380多人,几乎把定州整个“吕家庄”都克隆了过来,村长还是村长,教师还是教师,会计还是会计,正月还是闹元宵,中秋还是尝月饼。 留在非洲的河北农民生存情况,触动了刘建军在非洲广建“保定村”的想法。他一直关注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国内资本“流动性泛滥”的问题。如果把庞大的人群和庞大的资本都“引渡”到无垠的非洲去呢?他越想越兴奋,回国后,就迫不及待地发了招聘简报,召开了动员大会,号召保定市农民到非洲“插队”。满大街的反应是:这年头的人都疯了也没有这个招聘疯!忽悠谁呐,咋不拿北极来忽悠呢。三个月都没有一个人报名。 就在刘建军心灰意冷的时候,却意外接到了一个报名电话。一个在保定做布匹生意的温州人前来咨询。那个温州人一张嘴就报了50个人。温州人在保定有很多朋友,出国后继续保持联系,让人想不到的是1个月后,保定农民报名的竟然慢慢地多了起来:看,连中国做生意最精明的温州人都报名去了非洲,50个!还会有问题吗?一个月报名的人就达到了500人之多。看到以前比自己的还穷的人出去仅仅一年,回来又盖房,又买车,朴实的村民们渐渐相信,非洲真是个赚钱的好地方。到2007年9月25日中秋节的那天,经刘建军组织去非洲的人员已经达到15000名,在28个国家建立了50多个“保定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