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滴水的坎坷进京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14 1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香官愚叟 于 2014-12-14 14:55 编辑
$ ~) d# o6 R! q3 G+ j6 ~! M3 X6 ~3 Y3 y4 X

$ Q, F, u/ M% I' X4 z) V+ z0 ]% N: H2 }8 s, a* p( ^" {% M9 [

. x* ^5 o$ Z* m6 b我是一滴水,来自丹江口水库,汉江及其支流丹江在此交汇。
' |& o) _4 O8 \! |2 _  这里曾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以其9万多平方公里的浩瀚流域,滋养着湖北、河南的无数百姓。: a7 X& p# x( U% h
  在中国28000多亿方的地表水量中,在人与水追逐的漫长岁月中,我是如此微不足道。而今天,我和同伴们却要肩负起这个国家半个世纪的梦想,踏上一条北上的新路,为中国干渴的北方送去甘霖。北京是我的终点。! D  L8 k% L6 u' E: j
  “汉江大水浪滔天,十年倒有九年淹。”在这里,我见证了上世纪50年代,来自鄂、豫、皖的十万民工,以最简陋的工具截流汉江,开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将多年来的洪涝之灾变成灌溉和舟楫之利,也为江水北送创造条件。: J& z7 U- q$ P2 v# k
 在这里,我见证了鄂、豫两地34万库区移民对祖国最质朴、厚重的情感。伴随着江水上涨,他们扶老携幼,远离家乡,为南水北调这一世纪工程付出了巨大牺牲。
# s8 b+ S$ m! s/ @% ?- g  我看到,他们含着泪,拜别先人,砍掉橘树,带着鸡鸭猪羊,扛着锅碗桌椅,踏上未知的路途。站在将要离开的村口,他们捧一抔家乡土,再喝一碗家乡水,一步三回头。一切只为——“让北方亲人们也吃到好水!”
: _) L. a" }' p7 [2 H* @  带着疼痛的希望,我缓缓流向鄂豫交界的陶岔渠。这170多米高、100多米宽的闸口被誉为“天下第一渠首”,也是我北上的起点。
  B/ ?+ K. _, e2 a8 L! F, d  在这里,一条全新开挖、长达1432多公里的渠道就在眼前,其中1196公里的渠道暴露在外。从高空俯瞰,它宛如一条碧绿丝带,在山川田野间穿梭。沿着这条“人工运河”,我将凭借丹江口水库与华北平原100至150米的落差,和同伴们一路奔向目的地。; s7 s% |) e8 M4 v0 ]1 G
  向北蜿蜒流去,我穿过城镇乡村,漫过山冈平原。南阳、平顶山、郑州、安阳、邢台、石家庄、天津……20多座大中城市因我的到来而欢欣,干涸的大地生长出绿色的希望。
7 y% C6 a/ O' ?+ `" }5 _  为保持我的纯净,这条渠道采用全立交方式,让我穿越众多河渠、公路和铁路,光桥梁就跨越了1000多座、河流200多条。水利建设者们通过200多座闸门调整我的流向和速度,并通过自动监测站、实验室及应急监测等方式24小时监测水质,随时为我的健康“把脉”。/ K( J4 b+ W6 L% p+ @) D1 S4 n- n4 P
  在这趟大约15天的旅程中,我经过无数的常规水库、泵站和水闸,还见识了许多大流量泵站、超长超大的输水隧洞,以及世界规模最大的渡槽工程——沙河渡槽。
6 m5 H4 u- D; X6 d7 i& \- t( a  让我最为兴奋的,还是与黄河的“擦身而过”。在河南省郑州市以西约30公里的孤柏嘴,人们用了8年时间,攻克了重重难关,在黄河河床下30多米深处,打通了两条直径7米、4000多米长的隧洞,最终将我从黄河南岸送到了北岸。这是南水北调工程中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复杂的交叉建筑物。我身上,融入了无数建设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e& R, F5 u1 n, Z. A7 P7 c
  沿京广铁路西侧向北后,雄伟壮观的紫禁城就在眼前了。经房山区北拒马河渠首,我终于来到了入京唯一“入口”——惠南庄泵站。为加大流速,经8组泵机加压后,我被推入两条长50多公里、内径4米的输水管道。
% s; A1 M! }! q9 l  通过这条地下输水隧洞,我还要再走80公里,穿永定河、过丰台区,沿西四环路北上,一直流至颐和园附近的团城湖调节池。在这里,我和伙伴们将被配送至城区各供水水厂。经水厂净化处理后,再通过自来水管网,进入北京千家万户。
, W3 H/ N% C# E, ]& Y  喝水的人们啊,我是丹江口的一滴水,却不是普通的一滴。在你打开水龙头,见到我的那一刻,请不要忘记我来自何处。因为这滴水珠里,凝聚了太多人的悲喜、艰辛、付出和期冀。9 E% \/ ^; V2 g4 \) c$ A6 R
2#
发表于 2014-12-14 22:03 | 只看该作者
祝贺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2-15 10:13 | 只看该作者
路损也不少吧,能不能缓解地下水位下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8 05:13 , Processed in 0.03951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