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漫游天际的云 于 2015-4-9 00:57 编辑 ; [: X: F4 p) n: ^% `3 B# g
$ t$ H M* d8 F6 z: z
为了“新升隆”再度启航 0 |3 Z, Q9 f* l! I1 l0 m: x
见习记者姚传龙实习生黄敏 [: e$ p O6 a2 }
这是一艘沉没的轮船,1938年10月23日,两架日本军机投下炸弹,炸沉了这艘停靠在洪湖燕窝镇的民船。 这又是一艘不沉的轮船,船上当时运输着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的工作人员,武汉行将沦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力量,他们撤至重庆,继续抗日,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这更是一座不朽的丰碑,25名先烈在日军轰炸中不幸遇难,其中最小的只有15岁。他们不屈的抗争,只因民族危亡,只为人民安康,他们是英雄,更是我们的亲人。 77年前,“新升隆”号沉没于距中山舰沉没处20公里的洪湖燕窝镇水域,它是遇难烈士家属的痛,也是他们后人的心“结”。 昨天,洪湖燕窝镇,“新升隆”号遇难烈士纪念碑前,武汉晚报记者和自发前来的群众一起,向25位“新升隆”惨案遇难的英雄鞠躬致哀;滚滚长江,不能逝去的是英雄们的丰功伟绩,凄风冷雨,阻挡不了后人的哀思。 82岁老人绘制水道变迁图 助“新升隆”再度启航 查询40幅地图、阅读2本页码过千的县志、无数通电话……这是当年轰炸时的亲历者、82岁老人杨声显最近22天的生活状态。自从本报开始为“新升隆”的打捞鼓与呼时,杨声显就在默默关注,并主动联系我们,愿意捐出1000元用于打捞。 而当老人得知,“新升隆”号打捞的关键在于寻找,寻找的核心又是沉船区域的水道变化时,老人翻出了自己收藏多年的《嘉鱼县志》、《簰洲镇志》和民国时期的簰洲地图,对照着在网上下载的最新地图,依靠记忆,一点点地标出簰洲镇长江水域的河道变迁。 82岁的高龄,加之“少小离家老大回”的经历,让老人许多记忆都有些模糊,但是只要有模糊之处,杨声显就会与还在老家的亲戚电话沟通,共同还原当年的点滴。从幼时玩耍的田间到离家时的老屋,在杨声显使用过的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记着自己过去的足迹,更标注出记忆里“新升隆”烈士殉国时最准确的情景。 4月3日,在杨声显家中,老人将一份整理好的地图交到记者手上。“你们明天要去,带上它,给村里的亲历者看看,他们会指出‘新升隆’暂时沉睡的地方。”杨声显说。 明天,老人就将飞抵台湾,与自己的亲人团聚,老人说,他已经托人在台湾的图书馆中搜集沉船 前后的相关资料,力争回来后,对“新升隆”的再度启航,有一点点帮助。 87岁老人讲述“新升隆”不屈的沉没 来到洪湖长江边燕窝渡口,见证“新升隆”遇难的冯圣梅正站在渡口,向江面眺望。寒风冷雨,没能阻止这位已经87岁高龄老人独有的哀悼,每年清明时节,她总会来到这里,看一看长江,念一念故人。 1938年10月23日,正在江边玩耍的冯圣梅,目睹两架日本军机,穷凶极恶地向一艘没有任何防御能力的民船投下炸弹的全过程。“炸弹扔下后,‘新升隆’变成一片火海,烈士们在火海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活下来的勇士用怒吼表达坚持抗日的决心。”老人指着江面说。 残肢、鲜血、怒吼,当年的悲壮变成了冯圣梅永恒的记忆。老人说,“新升隆”被炸后,船体进水,但没有马上沉没。“新升隆”的桅杆直到一年之后才被江水淹没。“面对强盗,连‘新升隆’都在作不屈的斗争。”冯圣梅说。 武汉晚报记者向死难者敬献花圈 长江畔,一座刻有“新升隆轮遇难烈士永垂不朽”的石碑竖立,石碑旁,青青芳草之下是25名遇难烈士的长眠之所。 “我们的热血在沸腾,我们的心头在悲愤,不须悲哀,不须流泪,燃烧起民族仇恨,怀着一颗创痛沉重的心,悼念新升隆轮上为国死难的烈士们!在保卫武汉的战斗中,你们奋斗到最后,在撤退后艰难的途程上,继续奋斗到‘死而不已’!”邓颖超的诗作是她的心声,也是昨天前来悼念群众的呐喊。 中山舰水文化联盟来了,洪湖冬泳队来了,关心“新升隆”号的民众来了,长江救援志愿者陈忠贵英雄队也来了。手持花圈与挽联,带着哀思与追忆,清明的雨水中,数百群众自发来到纪念碑前,向在民族危亡时奋起抗争的父辈们,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地下安睡的25名烈士中,16名是当时《新华日报》的记者、编辑、发行人员,9名是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新升隆”的沉没是共产党抗日的见证,也是新闻人为正义而斗争的写实。 武汉晚报记者手持花圈,站在敬献花圈队列的首位,引领着敬献花圈的民众,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向纪念碑走去,恰好迈过77步,这77步象征着“新升隆”沉没77年。细雨里,写有“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武汉晚报敬挽”的白联,格外醒目,它代表着对英雄的哀悼,也是新一代新闻人对老一代新闻人抗争的敬意。 专家现场确定“新升隆”重生起点 祭奠中,一位学者的出现引起很多人关注。作为参与“马当要塞和东流航道沉船及水雷探测”的专家,参与编写《考古勘探》的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王传雷教授也来到事发地,用自己的所学去确定新升隆打捞的具体地点。 既是教授,也是读者。王传雷说,之所以关注“新升隆”号,是源于本报的报道,“我们全家是武汉晚报的忠实读者。”王传雷表示,根据他在现场的观察,冯圣梅老人的讲述与历史资料的搜集,他大致确定了“新升隆”号目前的位置。 “新升隆”不屈的沉没,作为后人,不能再让烈士最后战斗的地方,淹没于冰凉的江水之下。王传雷说,他来到这里,是怀念,是追思,更是希望能尽自己的一片心:“沉船位置基本定在江面及附近,我回去之后还会把今天现场的情况进行计算分析。” 年仅15岁的许厚银是最小的烈士 许厚银,“新升隆”惨案中,年龄最小的烈士,牺牲时的他年仅15岁。77年前,许厚银义无反顾地加入《新华日报》,还没成年的他担负起成年人都难以胜任的报纸发行工作,没有一丝差错。敌机来袭时,他正在船上看守印刷设备。 接近中午,许厚银的3位后人应本报邀约,从武汉赶到燕窝镇,一起怀念这位少年英雄。 许静静是许厚银的孙女,说是孙女,但是从血缘上讲,许静静应该是许厚银哥哥许厚金的孙女。许家在许厚银这一辈有兄妹4个,他排行老二,由于15岁早逝,许厚银没有子嗣。旧时,家中为了让他留有香火后代,就将哥哥许厚金的一个儿子过继给了许厚银。 许静静说,1938年10月22号,作为“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最后一批在汉工作人员之一,许厚银登上“新升隆”号轮船,准备前往重庆,继续从事抗日工作。 “离家时,我曾祖母舍不得啊,爷爷15年来,没有一天离开过家。”许静静说,许厚银将一些生活必需品、自己爱读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工作记录装在一口木箱中,放上自行车就走,他说抗日救亡需要他。 然而,当许厚银骑车走到长堤街时,自行车突然坏了。他不得不返家修理自行车。许静静说,当时许厚银的母亲很是高兴,以为儿子回来就不走了。然而许厚银在修好自行车后,继续赶往码头,登上了“新升隆”号,而这一走却再也没能回家。 “生于抗战烈火之中,自始即为抗战建国而努力,一切言行但求有益于国家民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是许厚银到《新华日报》工作后最爱说的一句话。 烈士墓前,许静静摆上自带的鲜花,15朵白菊花,暗合着烈士的年龄,38朵黄菊花,记录着1938年英雄遇难的时间。“打捞‘新升隆’就是让后人传承那段历史与精神。”许静静说。 新升隆”是燕窝镇永远的印记 结束了祭拜,记者来到燕窝镇上的一家小餐馆吃饭。得知记者是来参加“新升隆”的祭奠,小店老板和周围群众都来探听“新升隆”打捞的具体时间。“这是我们的地标,也是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镇上居民说,每一个燕窝人,都为生活在这样光荣的地方自豪。 饭店不远处的宣传栏上,有一句标语:“一个曾经苦难民族,因为有了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一个曾经落魄国家,因为有了不绝的脊梁才可以重铸辉煌。”这应该就是“新升隆”带给燕窝独有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