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津老知青 于 2015-5-29 20:45 编辑
触线敏感的问题,再触线在敏感,也发生了,一千七百万祖国的新生代,有胸怀有抱负,责无旁贷,今天不是否定,为是么会出现一九七八年全部大返城,而且连同每个子女,这项工作在每个城市每个区域都照章执行,因为有政策,所以进行的有条不紊,返城知青没有遇到任何麻烦,户口落实子女上学,在过去多麻烦,想都不敢想的事会如此顺畅,还要感谢党的关心重视,还要谢谢上海知青云南的请愿的起因。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别忘了艰苦奋斗的曾经的知识青年。
天津老知青
2015.5.29.
转帖
有一些书名叫知青史,但不是从史学的角度来写的。真实历史总是纯想象更加精彩纷呈、复杂吊诡、充满意韵,这就给作家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广阔空间。我们当过知青,有切身体会,可我们能做的就是对历史的真相作披露和证言,仅此而已。 老三届”(1966、1967、1968年初高中毕业生的统称)被过分突出了。某种程度上,‘老三届’因为有比较多的话语权而被神圣化了,好像他们的经历是上一代和下一代知青都无法比拟的,实际上,在这个运动中付出代价最大的不是他们。在他们之前有回乡知青,之后,更惨的是1969届和1970届,因为他们当时还是孩子,中学还没有毕业,还没有完成正规的中学教育,整体的知识水平比较差,最后能挣拔出来的就少。这是历史的真相。很多人对知青这段历史的了解是通过知青文学或知青题材影视剧完成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无论哪一个国家,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伴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必然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和农业人口城镇化。上山下乡运动却反其道而行,试图将大批有文化的城镇青年转化为农民。有资料表明:1950年到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从28.4%提高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提高到30.5%,而中国仅由11.2%提高到19.4%。因此说:上山下乡运动,并没有使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得到改观,也没有使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壕沟有所填平,甚至连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目标也随着下乡知青的大举返城而完全落空。知青运动从开始到结束,不存在“变味儿”的问题,“是一个整体,‘文革’后也不过是重复之前的东西,只是规模扩大了。”现在之所以有人试图去美化这段历史,因为他们和一般知青的经历和立场不同,“知青这个群体很复杂,当时的政治待遇也不一样,出路不一样,现状也不一样,有些人成了受益者。” 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急剧增加。对此,国家采取了两项措施:一、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大批流入城市。二、通过将城镇人口大举迁入农村的办法,将农村当作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上山下乡运动)根源于经济压力,但是政治一元化的强力配合和推动加剧了运动的严重性。 知青这个群体很复杂,当时的政治待遇也不一样,出路不一样,现状也不一样。知青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大事件,参与者保守数字是1800万,不用说社会普通大众。即使这1800万人中,真正了解和认识这段历史的有多少?这段历史在人类社会史上都是沉重的,对它的无知,将来会承担代价。知青本身对他的忽视就是愚蠢。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发表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从此,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开始。这场运动根源于当时的经济矛盾:城市就业压力是,这场运动的基本动因,这种压力的产生与日俱增,除了人口膨胀的因素外,主要是5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劳动管理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中不断深化的矛盾紧紧纠结在一起。“如果把知青运动从中间截开,将1968年作为开始,政治原因就会掩盖住经济原因。上山下乡运动其实肇始于195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