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人在青岛留下的遗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2 2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5-8-2 21:31 编辑


    在中國,最不懼暴雨的城市,不是首都北京,也不是上海,而是青島。早在100多年前,德國人就為這個沿海小漁村,設計了足夠使用百年的現代排水系統,其中雨污分流模式,即使到今天,還有很多中國城市未能做到。
    德國人一共在中國青島待了17年,沒修別墅,沒蓋大樓,沒搞布滿噴泉鮮花和七彩燈光的廣場,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給修了。沒人看得見德國佬做的這些,基本上屬於吃力不討好。可是100年以後,全中國人都看見了:一個從來不淹水的青島!
    順著青島棧橋海岸線以東約5咪的地方,可以看到一個呈拱形設計的暗渠,高度約2.5米,寬度約3米,—個成人可以輕鬆地走入其間。
    在中国,最不惧暴雨的城市,不是首都北京,也不是国际大都市上海,而是青岛。早在100多年前,德国人就为这个沿海小渔村,设计了足够使用百年的现代排水系统,其中雨污分流模式,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中国城市未能做到。
    曾有人問:「如果被帶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如何分辨它是否發達?」龍應台說:「最好來一場傾盆大雨,足足下它3個小時。」
        中國最不怕淹的城市,不管下多大的雨,積水從不會沒過腳脖子。「這得益於上世紀初德國人……」
    【一個你不敢相信的故事】:青島原德國租界區的下水道,在高效使用了百餘年後,一些介面零件需更換,經查詢,當年的公司已不存在,一個德國企業發來電子郵件說:根據德國企業的施工標準,在老化零件周邊3米範圍內,可以找到存放備件的小倉庫。中方依建議果然找到了小倉庫,裡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備用件,依舊光亮如新。
    一個民族的精神、行為準則和行為規範是由甚麼決定的?答案……真的值得我們深思!


2#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21:25 | 只看该作者
      很遗憾,我没去过青岛。版主是“老青岛”最有发言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8-2 21:33 | 只看该作者
诚实的民族不唯利是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8-2 21:50 | 只看该作者
在青岛一百多年的历史上,曾经遭受过德,日的殖民统治。但几代青岛人还有学者,对德占时期的城市建设赞赏有加,德国与日本不同,他进行殖民统治但不进行文化侵略,他不但不在青岛设立学校,仅而支持国人在青岛建立学校。德国人对青岛城市的基础建设堪称一流,特别是排水系统,为几代青岛人骄傲和津津乐道。至今岛城的优秀历史建筑多为德占建筑,包括一百多年前德国人对青岛的城市规划仍为现代城市规划者所沿用……德国人不但为青岛留下了许多历史遗产,而且为国人也留下了不能忘记也不能忽视的重要建设--胶济铁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8-2 22:10 | 只看该作者
眼光长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7-5 12:13 , Processed in 0.03374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