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5-9-2 11:44 编辑 1 _) P: d6 s) ?5 j9 n4 F# Z- h
; w8 J! S* I- \) v
2015年9月1日星期二,晴到多云,气温22至33度,北风2至3级。出发前查网,汉口7时的水位20.31米(涨0.05),流量25800立方米/秒(涨200) 6 g) n6 a* C/ `7 O. L% N0 M7 S
在中小学校开学第一天,坐上儿子上班的电瓶车7点48分从家中出发,经过的后湖大道、金桥大道、黄浦大街都堵车,沿江大道稍好。我赶上了武汉关8点30分的轮渡。
/ M7 a5 z2 B) o' h 在汉阳门下水前,先照下了“1998年8月20的长江水位”29.43米,为有史以来的第二高水位。故1998年为长江特大洪峰!
# ^; J. J ~) g/ Q9 x 走下台阶,遇见了从青山赶来渡江的吴女士,她8点40分到达,与约好的同伴是9点钟渡江,但显然同伴提前下水了。 我让“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给我们留影。李毅提议与她“V”渡并被采纳。路线是从武昌汉阳门至汉口王家巷,王家巷至武昌月亮湾。 2 o& H+ g2 c! z! j8 G: P
我9点06分从汉阳门下水,到长江二桥下游江岸冬泳队基地起水,大约8500米的斜线距离,用“点头蛙”蛙了2133下,渡江时间70分19秒。应该是最近连续近20次渡江的最短时间。
0 }4 V. y' ~$ Z! [ 今天的长江,我看浪高达到0.3至0.6米,人在江里,如同一片树叶,随波逐流是最好的选择。 我每次尽量将手部动作用到最大,使身体的上半部分稍抬起,不至于呛水,而且后面的蹬腿就有力了。 这样的浪高还是第一次遇见,全程都是如此。面对三阳路江滩后,或许是江面变宽广了,浪还大了一些。
5 C/ _! H, p7 y& u8 l# S* w 风高浪急,人就兴奋,中流击水,过瘾刺激。甚至连江面的水,也是一会儿正常,人体感觉舒适,一会儿变得非常凉快。这说明江水在翻动,下面的翻动到了表层。
0 M( l. l& E$ e 经过长江二桥前,我见前面内侧有几位泳友在畅游,便从外侧奋力追赶他们,几乎与他们同时上岸。看到他们是生面孔,一问才知道他们是江汉二桥的几位泳迷们。再打听,他们是8点30分从汉阳门下水的。原来他们就是我看见的那批人。 我的渡江时间比他们快了36分钟,显然不是他们的真实成绩的反映,因为他们在长江里是优哉游哉地停停歇歇地“漂流”。
2 Q& ~5 `* s3 q) q0 k, i 我准备离开时,又有一批泳友上岸准备更衣,他们是汉江古田冬泳队的,从汉江的崇仁路下水,大约一个小时到与长江的交汇处,再用一个多小时到我们江岸基地。他们用时2小时10分钟。
6 W( X) v/ t$ s, m* M% L% O' f' A8 ^ 几批人都在北风2至3级时选择渡江,看来该风力才会使长江腾起“三尺浪”。经验丰富的泳迷们谁愿意将此“天赐良机”放过?我们江岸冬泳队基地,无疑是他们登陆的一块风水宝地! 等候516路公交,就起码用时40分钟。回到家里已经是12点30分。从离开到回家,用时4小时42分钟。比平常的3小时30分钟至4小时要延后不少。
# P* C- L4 ]/ X" f) |: {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39次渡江!2015年第21渡!
, x) D8 g+ X8 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