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克明 于 2016-3-13 03:41 编辑
习总书记关注精准扶贫早日实现脱贫 姚克明 汇编 博主按: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特别关心农村还有几千万人还没有脱贫,提出了要精准扶贫的科学概念。在“两会”期间到湖南和青海代表团,与代表一道切磋琢磨早日实现脱贫,而且“一个都不能少”。现将新华网和广州日报的相关报道摘转如下:
据新华网3月9日以《习近平讲述“精准扶贫”背后的故事》为题报道,3月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湖南代表团审议现场。 “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7个。” 习近平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郭建群代表的对话,让代表们会心地笑了。 总书记问的是湘西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的情况。他为什么这么关心一个普通村寨大龄男青年的“脱单”问题?这段对话又从何而起? 新华视点记者从现场发回了报道。 这天上午,习近平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郭建群在发言中,回忆起2013年11月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的情景。 习近平说,我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十八洞村,前几天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十八洞村脱贫进展情况,我都看了。 “现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总书记问。 “您当年来的时候是1680元,现在已经增加到3580元。”郭建群答。 郭建群接着说,十八洞村百姓收入增加,村容村貌变化,已成为全省文明村和旅游定点村,村民笑容多了、求发展愿望强了,连大龄男青年解决“脱单”问题也容易了。 总书记关心十八洞村村民的婚姻大事,实际上是关心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进展。以前,由于贫困,村里的男青年找对象成为大问题。 习近平“精准扶贫”背后的故事: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十八洞村苗族村民施齐文家中同一家人促膝交谈。 当得知全州还有50万贫困人口时,习近平问:“条件比十八洞村还差的有多少?” 郭建群说,十八洞村的条件算中等的。 总书记追问:“不如它的有多少?” “接近一半。”郭建群答。 总书记提出这个问题,意在强调“精准扶贫”的重要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扶贫必须因地制宜。 就是在那次考察中,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他说,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 习近平要求当地党委和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带领当地群众一起艰苦奋斗,早日实现脱贫目标。
广州日报3月10日,以《精准扶贫 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为题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尼玛卓玛3月10日上午曾与习总书记共同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激动地表示,在聆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后,自己对未来的工作更充满信心、干劲。 “短短五年里,农牧民收入已经实现翻番,我们青海藏区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像总书记说的,青海地处偏远,在历史沿革上是欠发达地区。在这里贫困人口总数虽然不是最多,占比却很大,要实现脱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现在留下的脱贫攻坚任务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尼玛卓玛说。 根据3月5日总理所作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十三五”时期我国主要目标任务之一,而“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则成为2016年扶贫脱贫的年度目标。 相较于2015年已完成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2016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虽然在数量上看起来差距不大,在难度上却不可同日而语。 以尼玛卓玛所说的“难啃的硬骨头”为例,目前青海贫困人口大多地处青南高原牧区和东部干旱山区,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呈现出小范围集中分布的特征。从全国来看,至2014年底,全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12.8万个贫困村,重点分布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 对此,习近平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的讲话中,还进一步强调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更加注重教育脱贫,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这为青海,为全国各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6-3-13 0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