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舰鹰潭号,属053K型(即北约所称的江东级)防空护卫舰,1971年下水,1975年正式服役,排水量1700吨,主要武备2座双联装HQ-61舰对空导弹发射架,2座双联100毫米炮,4座双联37毫米炮。1994年退役,现在青岛海军博物馆供人参观。
图11:531鹰潭号护卫舰 531舰鹰潭号,属053K型(即北约所称的江东级)防空护卫舰,1971年下水,1975年正式服役,排水量1700吨,主要武备2座双联装HQ-61舰对空导弹发射架,2座双联100毫米炮,4座双联37毫米炮。1994年退役,现在青岛海军博物馆供人参观。
资料图:556湘潭号护卫舰 556舰湘潭号,属053H1型(即北约所称的江湖II级)导弹护卫舰,1987年下水,同年正式服役,排水量1600吨,主要武备2座双联装SY-1A舰对舰导弹,2座双联100毫米炮,4座双联37毫米炮。1989年12月转让给孟加拉国海军,更名为“奥斯曼”号(Osman)。 3艘护卫舰中502舰是舰龄最老的,但是隶属陈伟文直接指挥的榆林基地,战备程度最高,从陈伟文下令还击到开火,仅用了十几秒钟,反应极为迅速,而且火炮命中率很高,还是3艘参战舰中唯一打满全场,参加了对越军全部3艘舰船的战斗。特别是502舰战前准备充分,虽然坚持不打第一枪的原则,但早就有了防备越军开第一枪的计划,并周密制订 了越军开枪后的预案,所以在越军开枪后处置非常得当,礁上人员迅速还击,舰上人员立即开炮,反倒把越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这和1974年西沙海战中我方由于死板恪守不开第一枪的规定,也没有任何在越军先开枪后的预案,结果突遭越军开火吃了大亏有着天壤之别。当然这和陈伟文从思想到具体措施都有充分的战前准备是密不可分的。
资料图:赤瓜礁海战参战部分官兵合影,前排中间手臂受伤的救是杨志亮 531舰由于是江东级的第一艘,担负着比较繁重的试验任务,设备磨损比较严重,所以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主炮仅射击54发就歇菜了。 556舰是三舰中舰龄最新,又是当时最先进的江湖II级,也是三舰中唯一装备对舰导弹的,本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紧急出航太过仓促而没带导弹。原本陈伟文是想让556舰对已受创的505号实施导弹攻击,将其一举击沉的,但由于没带导弹,只好由三舰进行火炮攻击,给了505号抢滩搁浅的机会。所以在战后由军委主席邓小平签发的嘉奖令中,502舰是集体二等功,556舰、531舰是集体三等功。 赤瓜礁一战后,南沙海域的越军舰船无不闻风而逃,永暑礁观测站建站工程再没受到干扰,于1988年8月顺利竣工。中国海军也乘胜相继收复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连同此前占领的永暑礁和赤瓜礁,共6个岛礁,填补了中国对南沙群岛实际控制的空白。而赤瓜礁之后也成为中国在南沙的重要支撑点,并于2014年11月基本完成填海工程,使岛礁面积扩大到11万平方米,极大改善了中国在南沙的前沿部署条件。由此可见,这场海战对于现在中国维护南海权益,是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资料图:赤瓜礁海战结束后,永暑礁海洋观测站顺利建成 这场海战的指挥员陈伟文,无论是战前的准备动员,还是战时的临场指挥,都是可圈可点,无疑是海战的最大功臣,但实际上他是带着很大的压力指挥作战,出发前上级给他传达的指示是“不主动惹事,不首先开枪,不示弱,不吃亏,不丢面子,如敌占我岛屿,要强行将其赶走。”的“五不一赶”原则,甚至在海战开始前不久还接到过上级的“不准主动动武”电报指示。国外媒体很快就对这次海战进行了报道,明确指出是由越南挑起的,并高度评价了陈伟文的指挥才能。因此,陈伟文在海战结束半个月后获得了由军委主席邓小平签发的通令嘉奖。半年后,解放军开始第二次实行军衔制,按照陈伟文当时的职务应该是评海军大校,正是为了嘉奖他在海战中的出色表现,被破格授予海军少将。
资料图:1988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的陈伟文 浩瀚的南海会铭记住所有为共和国奉献了智慧、汗水、鲜血、青春乃至生命的前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