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07|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视点:愿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3 0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6-4-13 04:59 编辑


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
  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
  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到位,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心躁”而无法“用心一”。
  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盼望着一步登天、一劳永逸,如同梦呓。
  《道德经》里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静下心定下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
  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古人诗词所描绘的,不光是情景,也是心态。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4 收起 理由
山水游 + 2 赞一个!
铁锚 + 8 赞一个!
小鱼儿外婆 + 2
牛弟的阿哥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6-4-13 05:3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4-13 06:02 | 只看该作者
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4-13 06:44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4-13 07:23 | 只看该作者
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4-13 08:26 | 只看该作者
静是超凡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4-13 08:31 | 只看该作者
宁静致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4-13 0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4-13 1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4-13 1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4-13 11:30 | 只看该作者
内心的宁静,是最深厚的修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4-13 11:55 | 只看该作者
宁静致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4-13 11:57 | 只看该作者
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4-13 15:44 | 只看该作者
社会现象,
不得不防,
专心致志,
快乐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7:25 | 只看该作者
大道致简 发表于 2016-4-13 15:44
社会现象,
不得不防,
专心致志,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7:26 | 只看该作者
牛弟的阿哥 发表于 2016-4-13 11:57
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7:26 | 只看该作者
岸上人 发表于 2016-4-13 11:55
宁静致远!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7:26 | 只看该作者
巫山云 发表于 2016-4-13 11:30
内心的宁静,是最深厚的修行。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7:27 | 只看该作者
透心凉 发表于 2016-4-13 11:27

谢谢好朋友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7:27 | 只看该作者
探索真谛543(院长) 发表于 2016-4-13 11:16

谢谢好朋友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7-1 17:57 , Processed in 0.04726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