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两授上将军衔 除了孙大发,金寨县的将军们至少还有4人曾在解放军总后勤部任职。职务最高的莫过于上述的孙大发和该县唯一的开国上将洪学智。 洪学智是是我国唯一一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他16岁参加革命,是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曾经两次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部长,长期负责军队的后勤工作。媒体评价说,他在当年的朝鲜战场建立了“炸不烂、打不跨”的钢铁运输线,成为世界军事史当中的奇迹。
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洪分管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曾两次救了彭德怀的命。 洪学智共有8个子女,其中6个都是在战争环境下出生的。最为人熟知的应该是吉林省原省长洪虎。据洪虎回忆,因为父亲常年在前线,因此接触较少。偶尔接触时,又觉得其颇为严厉。 1953年,洪学智从朝鲜回京开会,专门到洪虎学校找班主任了解其学习情况。直至洪虎上了中学、大学,洪学智也总给他上“政治课”。 1959年,洪学智受彭德怀冤案株连,被调离部队到吉林任厅官。巧合的是,近40年后,时任国家体改办副主任的儿子洪虎也调到吉林出任省长。 吉林在战时是洪学智拼力抢夺的战场,之后又是其被贬安置的地方,多年后成为儿子施展拳脚的天地。 有一次,已任吉林省长的洪虎回京到医院看望洪学智。洪学智问候了陪洪虎前去的四平市委原书记马俊清,说:马书记你是个好人,你在四平担任书记的时候,把四平烈士陵园给修好了。 随后,他转而责问洪虎:你担任吉林省省长,这么长时间,你没有把四平战役纪念馆建成,你这个省长是怎么当的? 不论是“第二故乡”,还是生养他的家乡,洪学智都很挂怀。他给家乡金寨铺路送电,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筹资捐建了“洪学智希望小学”。
2006年洪学智将军逝世,留下644件遗物,其中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有31件。夫人将这些革命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安徽金寨革命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