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家口老人自费修古堡 挽留记忆与乡愁(图)_河北新闻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2-2 1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闲暇时,杨玉宝最喜欢和孙子说的,是自己小时候在古堡里被大人搂着看戏的往事。

在那座戏台上,蔚县秧歌、山西梆子曾经演绎的人生百态、悲欢离合,是他认识世界的最初窗口。

岁月流转,世事变迁,年近古稀,杨玉宝突然有了“找回童年”想法,走上了自费修缮古村堡的征途。

牵绊 古堡生活,一生记忆

张家口市蔚县代王城,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这片由壶流河和浅山丘陵环绕而成的地域,因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千百年来,一座座古堡,一道道古城墙,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经年累月,化为故乡的符号,让人魂牵梦萦。

杨玉宝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蔚县代王城镇张中堡村,作为一位普通的农民,他是一个愚公般的存在,只是他所做的事不是移山,而是修古堡。

杨玉宝说,村里有一座戏台,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在他小时候,每年农历四月廿八,奶奶庙前赶庙会,村里就邀请剧团唱大戏,蔚县秧歌、山西梆子等剧种深受村民喜爱。每年正月里、收秋后也都要唱大戏,村里就像过年一样。可是现在,戏台原有的八根柱子,被人偷去了两根,戏台的青砖、条石也被人搬走了。村中的孩子们调皮,损坏了不少戏台的砖瓦。

杨玉宝说,过去,张中堡村还有真武庙、奶奶庙、观音庙、龙王庙、三官庙、五大庙等。上个世纪60年代,大队盖房,拆了龙王庙。后来,奶奶庙、观音庙等也相继被拆除。即便留存下来的庙宇等古建,也多半因年久失修、疏于维护而破败不堪。

以前,人们都在堡内居住,后来年轻人都搬到堡外住了,堡内只剩下老弱病残。杨玉宝的家也搬到了堡外。

杨玉宝说,小的时候,村里的戏台、庙宇都完好无损,他整日在古村堡中玩耍,童年充满了美好回忆。数不清多少次,他在梦里回到儿时的古堡,在青石路上跑呀、跳呀,在古庙宇的回廊上来回穿梭,在戏台前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拍手叫好……所以,如今每当回到堡内,看到破败不堪的古村堡,他就痛心不已,重新找回记忆中的古堡,成了他心头的牵绊。

杨玉宝(右)与师傅沟通施工事宜。

杨玉宝讲述儿时记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7-2-2 15:57 | 只看该作者

心愿 修缮古堡,留给后代

这些年,杨玉宝说,他的生活和许多村民也没什么不同。

他和妻子育有两儿两女,大儿子在蔚县县城当医生,从事按摩、针灸等;二儿子在村里种地;两个女儿嫁到了山西大同。老伴儿65岁了,在家里看孙子。

然而,从2008年开始,杨玉宝做了件很多村民想也不敢想的事——个人出资修缮古堡。截至目前,单是修缮村中古堡庙宇一项,他就花了40多万元。对于很多普通村民而言,他的做法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缘何要修古堡?杨玉宝说,在他看来,儿女们都已长大成人,他和老伴身体也很健康,生活上没有太大的负担,每年挣了钱就用到修堡上。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古村堡修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可杨玉宝深知,他做的这些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风平浪静。

老伴不反对杨玉宝修堡,在她看来,只要丈夫愿意,她不干涉,只盼着丈夫心情愉快,身体硬朗。儿女们也不反对,在他们看来,顺着父母的心愿本身就是孝顺。而在村民看来,个人花钱修堡,赚不来钱不说,还倒贴钱。

由于修缮古堡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时间不等人,等筹齐资金,修堡也就耽搁了。杨玉宝决定采取“先坐船后买票”的方式,料钱工钱差不多对半开,只要料钱筹集够了,他就购进砖瓦开始修缮,至于工匠的工资,他都是先支付一部分,“分批”算清。

修缮后的三官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 15:59 | 只看该作者

修缮古堡的资金从何而来?

杨玉宝说,他家有20亩土地。其中,5亩地盖了两个暖棚,种植西红柿和黄瓜,每年两茬蔬菜,一个大棚就可收入3万元;4亩地种植油松;其他的11亩土地种植玉米,每亩地可打900公斤玉米,每公斤可卖1.6元。去年,他将一部分玉米地改种辣椒,收益比玉米又高了一些。

张中堡村有400多户居民、2000多口人,村里没有饭馆,村民办红白事待客原来都要到4公里外的镇上,很麻烦。杨玉宝就利用自家五间平房开起饭店,雇用厨师,专门承办红白事的餐饮业务。这样一来,每年又有两三万元的收入。还有国家修建京蔚高速,占了他家的地,给的5万元补偿款,也都被他投入到修堡上。

杨玉宝说,工程开工以后,购买砖瓦等需要大笔的款项,因为资金紧张,他曾跟两个女儿借了3万元,“没和两个儿子借。现在,我已经把女儿们的钱还清了。”

心声 只要我还能挣钱,就要继续修下去

从2008年至今,杨玉宝修缮古堡已经持续了10个年头。

说起这些年修古堡的过程,杨玉宝感触颇深,说自己很幸运:村里还有年长的老人熟悉古堡旧时的样子,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自己还不太老能够继续坚持,等等。

但在老人满含深情的讲述中,记者感受到一位老人修补记忆与乡愁的不易。

村西的奶奶庙和观音庙曾存在上百年。杨玉宝说,2008年春天,当乡亲们春耕完毕,他从村里找来两位木匠、三位瓦匠、四位小工,又从宋家庄乡高院墙村找来两名画匠,开始了奶奶庙和观音庙的复建修缮工程。蔚县的古堡众多,庙宇遗存也不胜枚举,各村庙宇可以相互参照。工匠们根据周围建筑物的高低,来确定奶奶庙和观音庙的规模。在修缮过程中,村里的老人纷纷来到现场,根据记忆指点庙宇的修缮,使得古庙宇最大程度地恢复旧貌。

2012年4月,杨玉宝说,他又开始修缮村里的戏台。他专门雇了几个老工匠,因为他觉得老工匠虽然做活儿慢,但干得细致。又担心包工会导致作画潦草,他就采用日工,每天支付画匠工钱300元,让画匠尽可能画得慢些、精细些。还包画匠吃住,让自己的老伴伺候一日三餐。正是他如此周到的考虑与高昂的付出,古戏台得以完美修复,每个细节都非常精致。

其实,在修缮庙宇时,他就开始贷款了。杨玉宝回忆说,修缮两座庙宇用时两个多月、花了12万元,修缮戏台又花了6.3万元。除了耗掉手头积蓄外,他还贷了10万元的民间借贷,利息要比银行高。直到2014年,他才将贷款和利息还完,并着手修缮三官庙,又投资10万元……

个人投入大量资金修复古村堡,在蔚县,杨玉宝算得上是头一份。

交谈中,杨玉宝老人提到最多的是工钱。因为这些年修缮古堡,材料款必须先付,工匠们的工钱他采取的是分批支付的办法。他对工匠们说,“我不会欠下你们的钱,只要手头上有了钱,就给你们。”

在修缮戏台时,画匠工钱是1.5万元,画匠的儿子要娶媳妇,杨玉宝先支付了5000元。第二年卖了玉米,他又还了其余的钱。至于木匠、瓦匠和小工的工钱,他是贷款支付的。

讲述着这些年修缮古堡的苦与乐,杨玉宝已经非常坦然,有着一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底气,“现在我能挣钱!只要我还能挣钱,修缮古堡和庙宇的事就要继续做下去。”一番话说得斩钉截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9-21 23:26 , Processed in 0.04165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