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i6 X6 i9 t$ v. i) o6 [+ e) u
1958年,当地村民在开河时发现了广富林古文化遗址,之后共进行过四次考古发掘。
( A& d e s6 a* m% h: k第一次是1961年9月,经考定,广富林文化遗址早于马桥遗址,又略晚于崧泽文化遗址中层,为良渚文化遗存。
! I' _4 r+ U* u& J" a1 O) z0 d1999年至2001年,相继展开了第二次、第三次发掘考古工作。在第二次发掘中,发现了大型汉代建筑构件;同时发现一件呈屏风状的竹木框苇编物,一说是汉代屏风,又疑是汉代宫殿建筑中的灵柩。第三次发掘中,除继续发现良渚文化遗存外,还于1号区域出土了一批不同于良渚文化特征的新器物,称“广富林遗存”,后取其文化特征的内在属性,定名为“广富林文化”。从考古学角度来说,广富林遗址遗存中具有三种不同的古文化现象,除广富林文化具有鲜明的移民文化特征应以独立命名外,其他的则应归类于已经命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广富林遗存的陶器具有鲜明的特征,完全不同于以往分布于该地区的所有其他文化。* M2 v0 T3 Z* Z+ b |- l
第四次考古发掘时间是2008年3月至7月,发掘面积六千平方米。首次在上海地区发现了春秋早期的鼎制青铜礼器残件,表明松江广富林地区礼制规格之高,非同寻常。同时,又发现了八座广富林文化墓葬,进一步显示了广富林文化遗址的考古价值。2008年在广富林遗址最北端进行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发现了广富林文化时期的生产、生活环境,即遗址东北部的大片湖泊等,湖泊的沿岸发现了大约1000平方米的大量木桩。从出土的许多陶器碎片推断,该遗址存在着良渚文化与广富林文化在同一地点的胶着状况。广富林文化时期的住宅为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两种类型。广富林文化遗址还发现了稻壳和稻米,而发现的鹿角和猪骨可能表明,当时的先民已把猪和鹿作为肉食来源。发掘中首次发现的八座广富林文化墓葬,填补了广富林文化未发现的墓葬空白。
) s; i( f' ^" Z+ d. `2 ]6 j- y, T4 }3 S5 v9 i
|
-
IMG_2922_副本.jpg
(47.4 KB, 下载次数: 116)
-
IMG_2887_副本.jpg
(59.86 KB, 下载次数: 113)
-
IMG_2888_副本.jpg
(85.14 KB, 下载次数: 130)
-
IMG_2890_副本.jpg
(33.72 KB, 下载次数: 112)
-
IMG_2891_副本.jpg
(62.23 KB, 下载次数: 113)
-
IMG_2900_副本.jpg
(44.82 KB, 下载次数: 124)
-
IMG_2911_副本.jpg
(43.99 KB, 下载次数: 137)
-
IMG_2932_副本.jpg
(24.77 KB, 下载次数: 103)
-
IMG_2959_副本.jpg
(43.16 KB, 下载次数: 131)
-
IMG_2962_副本.jpg
(38.06 KB, 下载次数: 142)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