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94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确认识公开水域,安全健康享受公开水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21 20: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正确认识公开水域,安全健康享受公开水域
+ V' ?5 q* G& c' Z- E9 V
0 c  I% V" `! h1 \% F6 c- u' H
0 Z* M% Z( s, k7 O: w
       “到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现代中华民族伟大的领袖和导师,中华民族的英雄毛泽东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老人家在73岁高龄还一样畅游长江,随后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步毛泽东后尘相继到大江大河大海游泳,激励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勇敢地投入到大江大河中锻炼成长,许多在江河湖泊边长大的人对自然的公开水域情有独钟,甚少进游泳场馆游泳,公开水域它的吸引力之大,无尽的乐趣和情趣是那么的让人神往,钓鱼、游泳、漂流、划艇等等项目丰富了人民的业余生活,更树造了中华民族勇敢无畏的性格。, b  H' c  `& s' a7 t
7 N* Q# P. @6 w6 [
      由于国民健康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公开水域的水质得到了不断改善,临近江河湖泊的居民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福音,在公开水域自由徜徉,是那么的让人开心,那种对自然的亲近有无与伦比的美,美的让人忘记危险,忘记伤害,“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公开水域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吸引力,在享受自然馈赠的同时也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0 R; `% q7 K- ]/ {/ r3 i+ ]6 Z. g) ^. A+ m- v

% G* k7 j6 F/ K" f/ _
3 b7 {: q* o/ H7 v' t

' j8 Y  k4 a- [8 w$ w     每到夏季,许多市民都喜欢到临近的江河湖泊游泳戏水,既锻炼了身体又磨炼了意志,可谓是两全其美的生活好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入公开水域,伤亡事件频频发生,这一切也阻止不了人们对自然美好的向往,前仆后继无所畏惧地涌入自然的公开水域。怎样预防和减少公开水域伤亡事故的发生呢?又该采取怎样的安全措施呢?相关的部门采取的措施一般都是在一些地方写上“禁止游泳”的简单原始的标语或标识牌,或者采取粗暴的驱离方式,更或者夸大到公开水域游泳的危害性,让市民对公开水域产生恐惧的心理,使每年的伤亡事故有增无减。
* u0 J. ], F5 M$ G- w      怎样正确认识公开水域?怎样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公开水域在它迷人的光彩下充满危机,可以说是步步杀机甚至步步惊心;人们在生活富足的时候,风险和危机防范意识越发淡薄,对风险的认知和准备严重不足,错误地高估自己的能力,错误地对待危险,错误地采取应对方式。
7 U, e& {9 V9 ]: x7 U: j3 q# ^7 Y
/ S3 ~. L6 |: H
/ Q( o* r$ ]$ `

3 ?# }+ m8 `& b! O% ]% J  h7 L+ y' A( V, c  t$ V. U
      公开水域项目繁多,最常见的是戏水、游泳、漂流,采取的安全措施也不一样,但是,大家一定要牢记一点的就是—-安全!只有安全,才能享受健康的人生!防护用具也不算太贵,防护用具很多地方都有卖,互联网上更是品种丰富,最常见的游泳圈、救生衣、跟屁虫、臂圈、腰带、防水包等等,琳琅满目的护具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的需要和选择。只要客观地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评估,防护用具装备整齐,选择适宜的地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游泳安全的;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充分感受到自然带来的乐趣,为生活书写精彩的篇章。  K: j9 i0 n' k/ v2 j( n
* Z" E* ?( ~0 k8 L
- r- o2 O4 `3 T( b- d

4 y! Y) {- w3 y* d/ \6 R: B/ O, \: U% j, J9 n5 j
    首先,到公开水域游玩嘻戏要有危机感。; x! \; y* E) o( C, [8 L, ~. r
: J2 f% T) f4 T9 }1 Q" J, f
# t: B& J# X1 i& n# w/ o
      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只要没有重大疾病基本都可以到公开水域游玩;还要了解所到达水域的基本环境情况,是否有标示牌,是否有水草、暗礁、垃圾、船舶设施,水岸的宽度,水的深度,水流的速度,水质是否卫生。那种水流踹急混乱,有暗礁、淤泥、水草、垃圾和船舶停靠的地方最好不要去,可以有效减少危害的发生。
9 s' n/ T, M6 m2 F( _
1 |% X# @  d5 W+ S4 w8 }3 M3 R( x

* Q- d4 Z) X4 B8 E
! {; r1 w" S6 T' [1 F
+ ^* R% m) Q1 h) l6 v% N    其次,要树立牢固的安全保护意识。
" @) @2 P: y: E0 K6 {
6 T5 i3 R/ K( H- N0 K9 {2 o0 q" z0 r' r# Y/ a+ J
      到公开水域一定要带上防护用具才能去,不带护具不下水;要有熟悉水情的人带领监护,不要单独一人到公开水域下水;可选择经常有人游泳的地方,虚心询问请教,争取得到义务的安全指导和看护,人品好甚至可以得到免费义务的陪护,那就更好了;当然那是非常难的,重要的是自己要有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的觉悟,安全是掌握在自己心上的;不要乱呼救,以免造成狼来了的后果,避免意外发生时无法及时救护的事情发生;当意外发生时,果断大声呼救,并努力控制住情绪自救,用最大的努力不要慌乱,不要乱挣扎,身体四肢自然伸开轻微协调摆动漂浮在水面,用最大的努力让身体保持平衡和放松的状态,甚至放弃挣扎,让身体漂浮起来,露出口鼻等待救援。
' D% `6 c8 Q( f' s2 g+ a% z
/ s, n, k( s0 a6 [; M  s
1 {. U& |0 A8 F$ \3 @

8 W  T8 U6 j+ M5 n0 x
8 f9 z4 e$ N$ N    另外,学会游泳后没有经常游泳的人,下水不要轻易远离岸边。
8 b9 j1 W: f7 J" ], g! g6 o- m6 s  p/ j& @. z- C- @

$ \# t8 x* v; H& J  }& |" ~! l" e( Y% h      游泳老少皆宜动作舒缓体态优美,看似不费力,其实游泳是非常消耗体力,对肺活量要求又比较高的运动,没有一段时间的锻炼是不能远离岸边的。有的人学会游泳后,没有长期坚持游泳,在没有经常游泳的情况下,一时兴起远离江岸造成体力不支,气喘吁吁不能及时呼救,慌乱下采取的措施又不恰当,因此造成溺亡事故,“河中淹死会水人!”就是说的这样的人,占公开水域伤亡人数的大多数。! H" U- B+ e6 }- f
      身体有病而又热爱游泳,或想通过游泳减少疾病困扰的,比如癌症、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病患的泳友,一定要摆正心态,不要强迫游,该休息的时候就应该休息,游的时候应该先带好防护用具,做好热身准备活动,在身体无恙的情况下稍作休息再下水;游泳的时候应采取轻柔舒缓的节奏,不远离岸边,不放任自己想多游的欲望,严格控制游泳时间,特别是冬季游泳的时候更要严格如此;虚心听从泳友的提醒和劝告,保持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让身体健康的同时让心理也健康。% a' A, Y9 j: H2 y  b8 [
, z" M" U7 k3 c

) D: @9 Z- G5 [' C1 }

4 I9 |- T$ C* i. F, h3 k8 g4 {( j8 v
    游泳犹如水中太极,冬泳给血管做体操5 p) W6 `' _& h

" j- Z. B" D+ s# ]/ e' z) A' g8 v; d1 s0 e9 o5 x: V9 a( @4 h
      冬季游泳有讲究,要理解科学的方法,不管身体健康或有疾病的泳友,冬泳前最好做做准备活动,最好不要一跃而入水中,减少寒冷刺激给心脏带来的压力,冬泳动作要柔和,不要速度太快或强度太大,避免关节肌肉韧带拉伤;冬泳时间严格按照水温一度一分钟的方式进行,因人而异地严格遵守时间的差异,抗寒能力差的要酌情减少时间,抗寒能力强的可以酌情延长时间;一般冬泳游了起来后都会有身体轻微颤抖和说话不太流畅的反映,但是穿好衣服后会很快消失,这都是正常的;如果游了起来走路不稳,说话也不流畅,身体颤抖厉害,穿好衣服后恢复缓慢的现象,就应该考虑减少游泳时间,下次冬泳的时间就应该减少在预计的时间内。冬泳起来后尽快擦干身体的水,换上干短裤后活动活动,不应马上就穿好衣服,让身体表面的水份和寒气散发一会儿,可以减少部分冬泳带来的不良后果。我们冬泳都应该遵循在冬泳游了后没有什么不良反映的前提下,让明天能更好更有热情地继续冬泳;如果游了冬泳后出现不良反映或者生病,就应该调整冬泳方式和时间甚至停止冬泳,因为我们冬泳的目的是为了让身体更健康,而不是冬泳后生病,没有副作用的运动才能坚持得更久,才能更上瘾;我们身边不乏冬泳后关节韧带疼痛、拔火罐、刮痧或停游的吧?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大家应该引以为戒,得不偿失就失去了冬泳的意义,冬泳不仅锻炼身体,而且还磨炼人的意志,能长年累月坚持整个冬天游过去的人是非常有毅力的,他们都是英雄!, b' L8 e9 Q& c- y+ f  H

% X9 l) b* d: t% u * q, T9 n2 R$ [3 a( O" l# D7 T2 j

8 m3 C' [7 k0 s( k$ k: v; x2 u, d- Q- A
    夏天漂流,乐在其中% I- s* a5 I; ?
$ d' d0 c) K4 t* L' M

, U8 o  ~; ]) V# l' Y9 T      漂流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乐趣,也更危险;如果做好安全准备,线路选择规划得当,人员结伴而行配搭合理,坚守纪律听从指挥,安全还是有保障的。漂流对体力的分配、线路判断、水流的认识,水情的应对和把握都比游泳要求高很多,也比游泳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得多。( @/ T' v2 P" @1 u  Q$ C
      漂流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漂流用具要检查是否完好,装备是否整齐,护具虽小能保安全,选择放心的技术过硬的有责任感的值得信任的漂流伙伴,是对自身安全的保障;建议不要一个人漂流,也不提倡单独一个人漂流,漂流是一种乐趣;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有团队为依托更有安全感,所以一定要建立起牢固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维持漂流兴趣,才能更容易坚持下去。
* W5 a2 ^- U6 W% T5 w$ v2 J9 F2 @) j+ v+ m5 T3 f: m+ h
: V8 E* w' v# D; v, L" ~1 \* E

( n- b% z2 w3 w/ i; w$ i- T2 B7 U# D$ U! }( k
      体力是练出来的,经过锻炼,漂流开始的初期一般先选择短距离漂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逐步延长漂流距离,循序渐进的漂流方式适合每个喜欢漂流的人;合理安排漂流时间和距离,不能每天时间过长和距离过长,长短结合是最好的办法。漂流过程最好采取匀速方式,合理分配体力,不急不躁,有力也用五分,保留有充沛的体力应对突发意外,才能充分保证漂流的安全性和趣味性;用合理的方式减少身体的疲劳程度,给身体更多的愉悦感,是最好的运动结果,才能更长久地坚持自己喜爱的运动,人们参与运动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健身和养生而不是伤身。8 v; y  V' M+ p; @
      线路的选择要认真严谨,要了解沿途水域的情况,水流的流速,哪里水流踹急,哪里水波不兴,哪里水深水浅,哪里有礁石淤泥,是否有行驶的船舶,哪里有船舶停靠,哪里有捕鱼的等等情况,选择好下水起水地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尽量做到了然于心,从容应对,保证随行人员安全平安地到达目的地。特别是选择下水和起水的地点,应该选择视野开阔没有障碍物的地方,绝对不能在有水面设施和船舶的地方,更不能从水面设施和船舶的前面上下,这是非常非常非常危险的,最好是离得远远的。1 ?' z1 U$ t; S7 k% ^# n* [0 A
; J" B0 Z! S3 L( @
$ a  p, G0 i2 ]: h: k, f7 k5 N* ]
# M+ A3 L% N8 |7 F/ l

& F( N7 c( o. z8 ]* s8 q      三五好友结伴而行一起漂流,漂流速度大家应当相差不大,相互之间要多注意安全,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及时援助,随时注意观察水面的情况,在发现情况时可以及早提醒采取应对措施避开危险,保证漂流安全。如果人员众多,人员的强弱搭配一定要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分配,强弱快慢的分配一定要得到双方认同,跟要跟得上,盯要盯得住,出现状况才能很好的保护好同伴,一起享受漂流带来的快感和愉悦。短距离的漂流要做好安全措施,这是保证安全的必要手段。长距离的漂流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同时,可以准备一些吃的补充体力,一次不要食用太多,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水,香蕉、巧克力、牛奶、火腿肠都是补充体力的选择,或者自己制作牛奶麦片粥等等流质的便于饮用的食物,用瓶子装好悬挂在漂流包外,随时可以取用,也是非常好的办法,既补充体力和热量又没有垃圾的产生,每个漂流者都应该是环境的保护者。/ Q& [' i( F+ y1 o, u8 V; e$ K  I: P

7 Z4 M& u  d  y& B% O# d8 c, `      乱水,洄水,漩涡是常见的水流现象。乱水浮力小甚至往下拉,消耗的体力非常大,不小心遇上乱水要保持生体在水中的平衡,不要慌乱尽快离开混乱的水流,避免体力的消耗;进入洄水不要逆水而游浪费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应该顺着水流回游,以便即时脱离洄水;避开水流交汇的顶端,因为水流交汇顶端造成的水流的力量非常大,会把人拉入水中,人力是无法抗拒水流的力量;遇上漩涡,尽量离开一定距离,即使进了漩涡也要保持冷静,不要胡乱挣扎,迅速用好漂流包等防护用具,让心理状态保持平静避免耗氧过大,手脚分开划动保持平衡,顺着水流方向往漩涡外面游或等待漩涡分解,即使被吸入水下也要保持心态的稳定,不能急躁,感觉下拉的力量变小可以往上游,迅速游往水面换气;总之,就是不能慌乱急躁,也不要太用力,尽量保持能在水下有充分的时间.; A) P* D2 g% G8 V, G. q
! F; g# L& `( f) E- G0 J

6 S) o% J( P$ D/ ?

$ `! A! _; B# T5 Y, h; _& ^! T9 ?! X! O2 Y: _# }* n' m
      游泳的泳姿在公开水域一般最好采用抬头蛙泳。因为只有抬头蛙泳能时刻注意到水流的情况,观察视野内能发现有风险的事物,可以及时有效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开危险;自由泳、仰泳、蝶泳虽然游得快,却不能及时发现不安全的因素,甚至等发现危险已来不及采取措施避免;如果要换泳姿,一定要有同伴提醒,或者观察好状况后,短时间游一会,再观察下周围的情况,虽然泳姿混合游更利于身体的锻炼,但是,安全,自己要时刻放在第一位。
# W7 J0 W5 ?! p) q/ y4 F9 R9 j; j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大家在一起要严格遵守纪律,听从安排,不自以为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新老交替多和谐,相互帮助多交流,多听人说,特别是大型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取主办方的线路介绍和注意事项的提醒,不能慌乱免得大意失荆州造成让人伤心的后果,注意安全为自己也是为别人,更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 D/ H  R6 @2 h+ i: _' Q( B  F0 r0 l6 q$ F9 z

7 ?* @! @' J+ v: ?$ [

( z4 h% h3 C- H3 ?1 ]; U
( a& \: |4 p1 q) T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只要正确认识公开水域,认真做好安全措施,是完全可以在公开水域游泳的,可以让你尽情地享受到自然的美,让你深深的爱上大自然,既锻炼了身体又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只要你到公开水域,就会发现许多长年累月在公开水域游泳多年的人,公开水域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如何把握这种魅力就看你的了。1 w1 c" ^$ S3 \* x( c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有许多不周到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可以和那些有经验的长年在公开水域游泳的人交流,积累充实自己对公开水域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安全系数,安全健康地享受公开水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868584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3-31 19:03 | 只看该作者
% i+ W0 M: l" h3 w+ ?6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9-11-9 22:50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0-2-17 12:59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安全健康地享受公开水域
! x! ?3 Z# V- {; |: o- {; T;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0-31 15:01 | 只看该作者
安全第一才好!
/ ]; @8 ~. d8 Q; Z" c. I, L&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2-22 14:43 , Processed in 0.05568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