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自发组织存在的海上冬泳队,最初是夏季游泳时互相看护衣服。你走了,他来了,他走了,我又来了……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近百人的朋友圈。
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大部分是离退休老同志。前几年,这个松散的民间冬泳队,被星海公园收编为“星海公园义务救护队”,负责夏季游泳时的海上救护。虽然是义务救护,但这些人尽职尽责,排班轮流服务。近几年,星海公园聘请了专业救护队,民间的义务救护队就“下岗”了,成为民间的冬泳队了。
66岁的老顽童高师傅,每天在西坝面对星海湾大桥,引吭高歌:“一条大河……”“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水兵爱大海,飞行员爱祖国的蓝天……”,引来无数的叫好声。
现在流行水库叫“库长”,江河称“河长”,星海人称“海长”。这些人在“海长”带领下,打捞岸边的漂浮物,去年的夏天,海水漂来了“马尾藻”(铜藻)特别多,这些人就帮助公园的保洁人员打捞。外地旅游者不识水性,这些人就临时救护溺水者。旅游旺季,来星海公园的人特别多,简直是人山人海,老人、小孩时有走失的情况,我就亲眼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叫着找奶奶,说奶奶“丢”了。小女孩不哭不闹,谁抱跟谁。只是说奶奶“丢”了。“海长”跟公园所有方面的人都熟,抱着这个小女孩来到游艇广播站,广播起寻人启事,一个老奶奶哭着跑进广播室,说要是孙女丢了,她也不活了……
这个朋友圈,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理工大教授,有电业局离休干部。现在的“海长”叫董永胜,原大连起重机厂工人,因家在星海公园附近,退休前,业余时间来游泳。退休后,天天来游泳。每天他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公园成了他的“家”。我们戏称他负责游泳人的“考勤”。他常常说,我们这些老人,既是来游泳的,也是星海人,在外地来连的游客面前,我们是主人,代表大连;在来连外国人面前,我们代表中国,我们不能给大连“卫生城”、“旅游城”丢脸。
87岁的老顽童陈师傅,每天从甘井子倒三次车到星海,踢毽子,游泳不输给年轻人,其行头也成了星海一景。星海,是夕阳红老人们的精神圣地。有八九十岁的老人,70岁只能算晚辈,更有80岁的刘姐,水平超群的女神级王姐和李姐等年轻人。风浴、日光浴、海水浴之后,还有“话聊”其乐融融。
其实星海公园只是这些游泳爱好者的“基地”,他们的“母港”是星海湾。
因为冬天很冷,水温也低,受北风打压,潮位更低,在星海公园游泳很困难。更因为北风劲吹,他们上岸后,用淡水冲洗和穿衣服都很困难,“数九隆冬”时,手脚冻得麻木,连衣裤都穿不上了。但星海湾却不受涨落潮影响。几年前,每到冬天董永胜等人就发动这些人自掏腰包,买来材料在星海湾西坝一沙滩角落盖起了一个能挡风避雨的“棚”,被大家称为“冬泳之家”。这个家处处洋溢着“家”的气息和温暖:有人送来了喜庆的红地毯;有人送来了坐垫;有人送来了藤椅……
2016年末,董永胜还张罗着给两位高龄冬泳爱好者办了个庆祝生日的仪式。这两位老人是97岁的卢幼东和92岁的孙永年。
这些星海老顽童,放风筝,踢毽子,游泳,花样繁多;又唱又跳;既放松了身心,有活动了筋骨;既扩大了视野,又丰富了精神生活。每天像上班一样,不迟到,不早退,更不旷工,花样老顽童其乐无穷。
问这些老顽童为何如此痴情星海,老苏说:“生活在大连,痴情星海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我们的偏得。”
文/刘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