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共谋全球环境治理
姚克明 选录
博主按:中国网6月5日刊发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扬伟民的文章《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共谋全球环境治理》。对我们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纪念世界环境日,了解世界环境日,共建优美世界环境,都有很好的帮助,特选录如下:
文章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问题不是一国一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要共谋全球环境治理,可以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得到重要启示。
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在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六个原则:第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第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第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第四,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第五,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第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生态文化体系: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坚持绿色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2)生态经济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生态经济是环保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要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3)生态目标责任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明确目标责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4)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构建自然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环境治理修复机制和监督机制等。
(5)生态安全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谋全球环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共谋全球环境治理有重要意义。2015年在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在演讲中主张“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倡导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这五个方面的要求,勾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体布局,描绘了世界新格局的美好前景。
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强调,面对全球问题,“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等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共同体理念紧密连接在一起。其中,利益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责任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和手段,价值共同体是努力的方向。
习近平主席指出:“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抱着相互宽容、互商互谅的心态,国家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休戚相关,命运与共,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采取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和通过合作而不是对抗方式解决当代世界所面临的问题。
2018-6-5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