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不通,六字可断: 冷、热、酸、痛、麻,肿
《黄帝内经》记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说明疾病的发生与经络密不可分。经络通畅可交通阴阳,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反之就容易生病。人们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其实是讲,在经络不畅时,人体会发出一些“求助信号”。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以下六种反应,如果有,就说明经络不通了。 疼和痛。经络疼痛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在经脉循行线上的多个部位均可发生疼痛;二是沿经脉循行线出现“牵引痛”,常见头痛、颈肩痛、腰痛、膝关节痛等。以头痛为例,两侧头痛是胆经不通畅;前额痛在胃经;头顶痛与肝经密切相关;后脑勺疼痛则是膀胱经的问题。不同部位的疼痛好发人群不同,跟人体体质等因素密切相关,如上班族,经常用电脑、手机、伏案工作,容易出现颈肩、腰部不适,脑力工作者如果不吃早餐,则容易出现头晕、头隐痛的情况。 冷。好发于膝关节、后背、胃脘。穿露脐装的人,腹部容易着凉出现冷痛;电动车一族,膝关节容易迎风,即使戴上厚厚的护膝也难以避免;后背是人体最容易怕冷的部位。因此,这三个部位容易出现冷的表现,也可能冷痛并见。 热。经络不通也可能出现热的症状,如心经不畅出现心烦,手三阴不畅出现手心发热等,还会导致痤疮,甚至面部烘热等症状。“热”好发于上火一族,这些人一般脾气大、好生气、压不住火。 麻木。最常见于手足、舌头。手臂麻木多和颈椎部位经络不畅有关系,常见于伏案工作者;足部麻木和腰椎部位经络不畅有关,多见于久坐人群;舌头麻木和脑部的经络不畅有关,多发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 酸。人体肌肉容易出现酸痛,多见于平时缺乏运动的人。做运动之后的浑身酸疼,休息一两天就会缓解;感冒初期也容易出现酸痛,这和太阳经不通畅有关。 肿胀。肿胀好发于下肢、腹部、腰部。下肢肿胀和足三阴经有关,多发于站立工作的人群;腹部、腰部肿胀和肾、心的慢性病有关,多发于中老年人。 经脉不利或阻滞不通,经脉循行部位可出现相应症状;经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有余或不足,都可能影响经络功能,从而表现出经络病症。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几个小方法来缓解其导致的不适感:受寒引起的经络不通,在所循经络处进行艾灸或针刺,可缓解疼痛;热邪导致的上火症状,可在耳尖或手部穴位进行放血及口服清热的中药;由于姿势压迫导致的酸麻感受,可通过运动缓解症状。 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加强运动,如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和五禽戏,适合各个年龄人群练习,日久可强筋健骨。其次,要保持心情舒畅,气机通畅则百病不生。感觉不适时,要及早调节,帮助气血通畅,症状就会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