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称,从2017年11月5日至2018年11月19日,中国用1年时间完成了北斗三号系统“10箭19星”的超高密度发射,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 2018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开始正式提供全球服务。截至今年4月,在轨服役的北斗导航卫星数量达到41颗。 冉承其表示,除了今年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外,明年计划将发射2至4颗北斗三号卫星,至2020年底全面完成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届时将实现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服务能力,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据悉,目前我国正在推动区域短报文服务平台,促进短报文与移动通信的融合,进一步发挥北斗系统的优势。 行业初创公司蓬勃发展 曾负责墨子号量子卫星工程的常务副总设计师,卫星系统的总指挥王建宇院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GPS还是主导了市场,但是中国肯定要有自己的卫星导航技术。要实现可用的导航,一颗卫星肯定是不够的,需要发射很多颗卫星,组成星群。现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卫星已经好多颗上天了,接下来就是应用层面要跟上了。” 按照发展规划,到2020年,北斗三号组网完成后可以实现全球覆盖。根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预测,到2020年,北斗导航将产生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收入。 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涌现出大量的初创公司对标美国企业,而随着北斗导航系统的部署完成,更将影响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全球的手机制造商、汽车制造商和飞机制造商。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已突破6万件,位于全球首位。2018年度专利公开量达到12684件,再次突破新高。 5月20日,合众思壮发布了针对北斗三号系统研发的天琴二代基带芯片,以及基于天琴二代基带芯片和天鹰射频芯片的高精度板卡。天琴二代是全球首款全面支持北斗三号的高精度基带芯片,是北斗三号导航系统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