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剧作家苏叔阳因病离世,他的作品感动了整整一代人
当代著名剧作家、作家、文学家、诗人苏叔阳2019年7月16日19:10因病在京离世,享年80岁。 苏叔阳以深厚的文化积淀、特有的历史文学视角,创作了《丹心谱》《左邻右舍》《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我们的母亲叫中国》《中国读本》等诸多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文学著作,其中读本散文体样式撰写的《中国读本》以15种文字出版,在世界发行1200多万册,成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的范例。 苏叔阳的作品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文华奖、金鸡奖及全国作协短篇小说奖、散文奖,人民文学奖、乌金奖等,他本人获评中国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等,2010年7月获得联合国艺术贡献特别奖,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此殊荣。 苏叔阳1938年8月20日出生于河北保定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所学的专业并不是文学,但自幼喜爱文艺,1953年便开始文艺创作。 1978年,话剧《丹心谱》让苏叔阳一举成名。至今仍有许多人记得当年《丹心谱》公演时的盛况,人们潮水般涌进首都剧场,观众常常为剧情唏嘘,有的观众甚至哭昏过去,《丹心谱》被称为新时期文艺复活的第一炮,剧中知识分子所坚持的社会正义和科学的良心,所表现出的严谨态度与献身精神,令这部话剧获得了超越历史的生命力。 《丹心谱》也让苏叔阳结束18年教师生涯,正式踏入文艺界。1978年,他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国家一级编剧),1979年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等。 话剧《丹心谱》剧照 他一腔热忱抒写家国情怀,写电影剧本,写话剧,写纪录片,写诗,写小说,写散文,写评论,《左邻右舍》《夕照街》《春雨潇潇》《太平湖》《新龙门客栈》等戏剧电影作品、《旅途》《故土》《老舍之死》等中长篇小说、《秋风也让人快乐》《燃烧是美丽的》等散文作品、《世纪之歌》《关于爱》等诗歌作品、《艺文杂拌》理论文集等大量作品从他手中诞生,在多个艺术领域均有建树。 1994年后,他三次闯过癌症的生死关口,在与病魔的搏斗中笔耕不辍,先后奉献了《中国读本》《中国美德读本》《西藏读本》等扛鼎之作。 他曾这样写道:“我承认,在我大病一场后,我的思想沾染了宗教气。但不是那种遁世出世的思想,而是踏实干点事的劲头儿;是不为虚名所累所蔽,真的认识一下自己,干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 《中国读本》以12万字的篇幅叙述中国五千年历史,苏叔阳的创作个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以其史学功底、文艺才情、诗性风格使作品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受到读者的喜爱,不仅在国内创下了同类书发行的天量,被誉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读物中的精品之作,还被译为15种文字版本,向世界人民生动具体地介绍了中国。 苏叔阳曾说:“我这人一辈子都有好奇心和童心。之所以试验各种文体,不是我想创造什么,是因为我觉得这么写合适,写《中国读本》是因为我大学的专业是历史学系中共党史专业。上学时《资本论》之类的经典著作都是要读的。我还算有些历史学的基本素质,可能比专写小说和话剧的作家多了点这个基本功。得病之后,我明白了死和生的道理,如果一个人为了所努力的事业去死,这一辈子有明确的要做的事情,那临死时候的遗憾只是做得好还是不好。我想再哭再闹都无济于事,这一关谁也过不去,还不如快乐地迎接它,在这之前抓紧时间做想做的事。” 纵观苏叔阳一生的创作,没有离开过他热爱的文艺创作,更没有离开他大学所学中共党史和历史。正如他的成名作《丹心谱》,他一生以一颗赤诚丹心,几十年如一日充满激情地记录着民族的进步、时代的进程,成就卓著,令人敬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