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2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禅宗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9-8-3 09:05 | 只看该作者
星云法师:孝顺父母的五个方法
2019年08月02日 14:25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6人参与) 收藏本文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摄影:海朝)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摄影:海朝)
  文/星云法师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是甘旨奉养,让父母在生活上获得适度的孝养,没有缺乏;第二是光宗耀祖,为人清白,事业成功,名利双收,道德令人敬重,让父母祖宗都得到荣耀,这是中品的孝顺。第三是上品的孝顺;就是引导父母有道德、有慈悲、有宗教的信仰,不但此生他可以安身立命,就是百年之后,也能有好去处,这是最上品的孝顺。


  所以如何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一、供养父母,不令缺乏:在生活上,物质所需、精神的关怀,要让父母满足,不虞欠缺。


  二、凡有所为,必先禀白:儿女无论要做什么事,要创哪里一种事业,都要让父母知道,不要让父母感觉到你隐瞒他,让他感受到儿女对他有十足的信任。


  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想要做好事,想要有所作为,身为子女的就要顺从父母的意思,不要忤逆。我们一生受之于父母,怎忍心违逆他呢?所以中国固有的孝道思想中,做到孝比较容易,顺的标准比较难,顺父母的心意更难。


  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我们不要违背父母正当的命令,他要做善事、做好事,不要违背他。


  五、父母正业,不为中断:假如父母创造了什么好的事业,如:养老院、孤儿院或者办学校,办一些对社会福利的事业机构,为人子女者不能让它中断,要把父母的正业一直继承下去,这才是孝顺。


  所以如何孝顺父母?就是:


  一、供养父母,不令缺乏。


  二、凡有所为,必先禀白。


  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


  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五、父母正业,不为中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9-8-3 09:14 | 只看该作者
小故事大智慧,看完这些,胜读十年书!
2019
08/03
07:00
读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一)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过。”




(二)有一天,狗问狼:你有房子车子吗?狼说没有。


狗又问:你有一日三餐和水果吗?狼说没有。


那你有人哄你玩带你逛街吗?狼说没有。


狗鄙视的说:你真无能,怎么什么都没有!


狼笑了:我有不吃屎的个性;我有我追逐的目标;我有你没有的自由,我是孤寂的狼,而你只是一只自以为幸福的狗!




(三)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为什么?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


不熟的麦穗直刺刺地向上挺着,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为什么?因为两者的份量不一样。


宽容别人,就是肚量;谦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质量。




(四)鸡生蛋,鸡也拉屎,但你肯定只吃蛋,不吃屎的。


对鸡如此,对人亦然。每个出色的人,都会生蛋,也会拉屎,例如他很会开公司,那你就买他家股票来赚钱,至于他乱说话,你就不用学。


你最要紧是多吃鸡蛋,少理鸡屎,吸取营养,壮大自己。


可悲的是,很多人放着蛋不吃,整天追究屎,难道你靠吃屎能变壮大?




(五)师父问:如果你要烧壶开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你该怎么办?有的弟子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有的说去买。


师父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


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




(六)哈佛一调查报告说,人生平均只有7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两次机会间相隔约7年,大概25岁后开始出现,75岁以后就不会有什么机会了。


这50年里的7次机会,第一次不易抓到,因为太年轻;最后一次也不用抓,因为太老。


这样只剩5次,这里面又有两次会不小心错过,所以实际上只有3次机会了。




(七)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当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在哭,但别人都很开心;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别人都在哭,你自己很喜悦。


所以,死亡并不可悲,生命亦不可喜。




(八)老人对他的孩子说:“攥紧你的拳头,告诉我什么感觉?”


孩子攥紧拳头:“有些累!”


老人:“试着再用些力!”


孩子:“更累了!有些憋气!”


老人:“那你就放开它!”


孩子长出一气:“轻松多了!”


老人:“当你感到累的时候,你攥得越紧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释然许多!”


多简单的道理,放手才轻松!




(九)如果不小心丢掉100块钱,好像丢在某个地方,你会花200块钱的车费去把那100块找回来吗?


一个愚蠢的问题,可类似事情却在人生中不断发生:被人骂了一句话,却花了无数时间难过;为一件事情发火,不惜损人不利已,不惜血本,只为报复;失去一个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无法挽回,却还伤心好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9-8-3 09:27 | 只看该作者
佛说:人,活的只是心情!禅宗智慧
2019
08/03
06:00
国学生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国学智慧,美好生活”,这里是【国学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学生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俗话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比如佛家常讲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每一件都是我们永远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心情。


有这么一则禅意小故事。【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心中很是苦闷,却无法对他人说出口,于是来到了一位禅师的法堂,想排解心中苦闷,寻求禅师的指点。


禅师在听完官员的倾诉后,一言不发,只是将官员带到了一间禅房中。


进入禅房后,禅师拿起桌上的一瓶水,对官员说道:“这瓶水在这里已经放了很长的时间,几乎每天都会有尘埃和灰烬落到里面,可它依然是澄清透明的,没有被污染,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官员思索了片刻,顿悟后便说道:“因为灰尘都沉到了瓶底。”


禅师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生在世,烦恼之事数不尽,既然逃不掉,那就接受好了。就像这瓶水,如果不听的摇晃,整瓶水都不得安宁,底部的尘埃也会被搅动,这瓶水就会变得浑浊;如果只是让它静置,那尘埃就会慢慢的沉淀下去,反而会变清澈。”


官员听了禅师的揩拭后,恍然大悟。




人这一辈子大多数的烦恼,都是自己在跟自己纠缠,都是自己放不下心中的不甘心。其实,很多烦恼实际上没有什么大不了,只是我们还没有看淡,心态不乐观。【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佛家常说:“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只要心态乐观了,一切烦恼纷争都会烟消云散。做人做事,能够拥有乐观的心态,接受现实,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人生总是充满了变幻莫测的变数,有时让我们沉浸于快乐,有时却让我们坠入痛苦之渊。面对不可避免的事实,为何不坦然接受呢?


一支登山队在攀登雪山。


这座雪山十分陡峭,稍有不慎,就会从上面摔下去,粉身碎骨。


突然,登山队的队长不小心一脚踩空,不停地向下坠落。


他原想在临死前发出一声悲呼,但是只要他一出声,就有人受到惊吓,攀爬不稳,很可能也会掉下去!所以他咬紧牙关,硬忍着不发出一点声音来。


最后,他无声无息地落在了万丈冰谷里。而其中一个队员却亲眼目睹了这一惨烈的场面。


他本来是可以发出一声惊叫的,但是多年的登山经验使他明白,惊叫一声不仅不能救回队长的性命,反而会惊吓到其他队员,给全队带来灾难。




于是,他像没有看到这一幕一样,继续向上攀登,每登一步,眼泪都会掉下来,打在雪上,直到大家都登顶后发觉队长不在了,他才一直憋在心里的真相说了出来。


听完后,大家什么都没有说。


这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一支登山队,因为它的队员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死亡,也能坦然面对朋友的死亡。他们不仅登上了自然的高峰,也登上了人性的高峰。


俗世中,很多残酷的现实是我们无法逃避,无法选择的,而且接受现实并不等于失败,只要还有一丝可以挽救的机会,我们就应该奋斗。


但是,如果情势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我们就应该坦然地接受这无法避免的现实,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路上掌握好平衡,才能登上人生的高峰。


我们只有接受并顺应不可改变的事实,这是我们每个人迟早要领悟的道理。人生如梦,岁月无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只要感觉好心情就好,只要心情好,一切皆好。


学会坦然面对生活,才是真正的智慧。得之淡然,失之坦然,经常使自己保持一颗轻松快乐的心情,才会青春永驻,才会身心健康,有了健康,才有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9-8-3 10:44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佛法里讲的六道轮回,其实是我们自己形成的?
2019
08/03
06:00
济群法师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5


业就是行为,包括思想、语言、身体三种。


通常,我们更多是关注表现出来的行为,却忽略了尚未表现的行为。事实上,不论这一行为是否表现出来,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内在的心理结果,影响未来的生命走向。


每个人都不一样。长得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一样,这些差别是来自生活方式和心灵轨道的积累。这种积累的发展,就会呈现出相应的生命形态。所以,商人有商人的特征,军人有军人的特征,艺术家有艺术家的特征。


佛教所说的六道,也是生命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不同形态。


比如饿鬼是代表渴求的心理,这种渴求被无限张扬后,就会呈现出饿鬼的生命状态。阿修罗是代表好斗的心理,这种好斗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呈现出阿修罗的生命形态。动物是代表愚痴的心理,除生存本能以外没有更多思考。如果人生仅仅停留于饮食男女,那和动物是没什么差别的。


所以说,轮回不在别处,正是每种心理发展的不同生命形态。


其实轮回不难理解,比如你喜欢做什么,追求什么,几乎每天都会重复。在重复过程中,又使这种喜好得到成长,促使我们再去追求。


这种重复就是轮回的显现。从起点到终点,再从终点回到起点,周而复始。


这种追求又包含相应的价值观,觉得我要这样活着才充实,才有意义。那么,我们追求的这些到底有没有价值?是不是值得去做?这就取决于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取决于我们的认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9-8-3 13:38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佛教里说自己的功德要隐藏?
2019
08/03
00:02
密法智光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5


“不为名闻扬自善”,一般我们说过去儒家,“贪夫徇财,烈士徇名”(《汉书·贾谊传》),为名好像是很光荣的,那些贪夫,那些贪婪之人,他们为财而牺牲;而高尚的人为名节,他是可以牺牲生命。这个名好像很重要,那么当然了,我们在世间上看,重名是蛮好的,是高尚的事情。


在佛教里边看,爱名也是一个贪,也不好,也是我执的表现。有什么好处?不要为了名,人家称赞,来说自己怎么好怎么好啊。我们大家可以观察,很多人谈话,总是要说自己能干,自己怎么好,在话里边总是要赞扬自己。在我们佛教里边,这个自赞毁他这两方面,对菩萨戒都不符合的,是犯的。自己的好处不要去自己赞叹自己,人家的好处要赞叹,鼓励人家做好事,自己不要赞叹,赞叹之后你增加我慢了。所以自己有什么好处,不要自己为了名去赞叹自己。


但是某些地方,在教化人的时候,偶尔用一下也可以。那不是为名为闻,是要使对方能够接受教诫。假使说叫他做一个持午(过午不食)的事情,他说他身体不好持不了,那说你看我持了几十年了,也没有事哎,身体还蛮好了。这个你说一下,为了教诫他,这不是为名闻了。这个某些时候需要用的时候偶尔用一下,但是这个不能作为常例啊,必须要用一下的时候用,能够不用的时候不要赞叹自己。


自己的功德隐藏,功德隐藏才是能够稳下去。功德不隐藏的话,我们海公上师经常打这个比喻,我们做那个酱菜或者是什么这个,它的坛里边要封起来的。为什么?这个气味不要走掉,一走掉的话,这个做出来的东西就不好吃了,气味也不香了。你要闷上一段时间或者一年或者二年,那这个开开来非常之好。那名也是一样的,名一出了之后,那就完了。恭敬利养来了,自己的功德就少下去了,甚至于会助长我慢,跟人家斗争什么都会来。


“不为名闻扬自善”,这个很要紧的啊,在这个《瑜伽师地论》里边要“覆藏自善”,自己的善不但不要宣扬,还要盖起来,人家说这个你了不得,哎,这个我没有做到,这不是我,是人家的功德,自己不要称赞自己还要盖起来,不让人家知道。功德一定要隐藏,功德不隐藏的话就要出障,这个很重要。我们想修行的时候,什么功什么名都不要。海公上师经常教诫我们,修行人是不要名的,世间上的名闻一定不要,要了之后对自己的修行有妨碍的。但是有一个名可以要,持戒的名可以要。持戒的名,人家认为你持戒,可以承认。哎,持戒,其它的名都不要。说你功德怎么高,学得怎么好了,这些都不要,这个对自己有危害性啊,千万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9-8-4 10:29 | 只看该作者
说说佛教里的“心子”
转载 2019-08-01 11:04:20
标签:佛教


说到佛教里的这个名词“心子”,其来源最早是“拈花一笑”典故中的迦叶尊者。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以观察智,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


可以说,迦叶尊者是佛陀的心子。


有人说,心子就是“心传弟子”,即自己已经把教法全部传授给他了。严格说,这仍不是佛教意义上的心子,可能用另一个名词“法子”比较贴切。


打个比方,如果源头的水是干净的,那么用杯子接到的水也是干净的。如果源头的水被污染了,那么用杯子接到的水也是被污染的。杯子与源头的水一定是一样的,无二无别的。所以,当我们要求杯子的水是干净的,首先就得要求源头是干净的。


佛教中,作为“心子”的师父,至少是已经超凡入圣的证悟者,而不是贪嗔痴慢疑五毒习气缠身的俗人。如果俗人也有“心子”,那黑社会老大手下的马仔都是“心子”了。


就佛教来说,一位能传法的具德善知识,那是有很多标准可以让人印证的,而不是自吹自擂出来的。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中非常明确地讲了,具德善知识总共有十个德相,即: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这就是善知识的十个条件。


作为一个善知识,他必须要具备三学的功德。一个是以戒学能够调伏自己的行为,一个是以定学而使自己非常清净,一个是以论学或慧学让自己的心非常精进。这样的善知识,他的佛行事业和功德才是人们尊重的和赞叹的。当这样的善知识培养出来的弟子,具有和善知识同样的证量和功德时,才能称为“心子”。


看了最近的一些帖子,感觉现在佛教界收徒和“认证心子”不那么讲究了,标准都降低了很多。网上发个招徒帖子,自愿报名,只要对自己脾气的,符合自己心意的,就册封为心子。不对脾气的,随时可以扫地出门。给这样的师父当弟子,也挺悲催的。师徒之间不但没有相互观察,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这是在学佛?还是在拉山头拜码头?


在藏传佛教中,师徒的任何名誉、头衔、地位,均不能代替佛法实修,高僧大德们均教导自己的弟子们要远离世间八法,将心安住正法,不为爱憎烦恼所惑乱。很多高僧大德均是隐匿自己的善德,不显耀自己的功德。古往今来,没见有哪一个高僧大德会自赞毁他,贬斥他人不正统而自诩正统的。佛行事业关乎佛法能否久住娑婆,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能别胡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9-8-4 12:29 | 只看该作者
一切离合聚散,都是因缘和合
2019
08/04
07:00
拜佛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一切离合聚散都是因缘和合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喜风不动,冥顺于道。


我们在生活修行中会遇到种种障缘和阻挠,十件事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达摩祖师说:“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人非天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


逆境都不过是历劫业因种子的现行而已,一切的怨尤都是多余的,我们要抱着逢苦不忧、体冤进道、逆来顺受的心态,用同情心和怜悯心善待对方,加强自我修养,以德报怨,化解烦恼和敌意,这样就能减少许多烦恼,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罗蜜。


达摩大师说:“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凡事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就能将忧喜置之度外,洒脱自在地生活。


戒律包括止恶和修善两个方面:一是不应该做的就不去做;一是应该做的就必须去做。该止的不止是犯戒;该做的不做也是犯戒。“诸恶莫作”做到了,“众善奉行”做得不好,做得不够,那还没有达到持戒的完整要求。


有人问赵州:“什么人是七佛师?”赵州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由此可以看出赵州禅师对念佛法门的态度。我们同样如此,既“弘净土也弘禅”,既有禅七也有念佛七,把修行法门统一在禅的基础上,互相圆融,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矛盾,如同水火不相容。


古言:“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我们平常还能把握尺度,一旦发生争执就会口不择言,犯下妄言、绮语、恶口的过失。表面上只是一句话,实际上说一句好话,可以成就一人乃至千万人的善业和前途;说一句坏话,可以毁掉一人乃至千万人的善业和前途。


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们要把一切众生都当做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来看待,有慈悲心,有爱心,有护念的心,你比我好,我应该喜欢;你比我差,我应该帮助。互相关怀,休戚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有人讲修行是修心,只要心好就行了,于是放浪形骸,无视律仪,这是“狂禅”的一种表现。还有人修行只讲形式,吃斋叩头,不管心地是否清净,性格是否柔和,这仅是修行的一部分。修行是将身口意三业作为一个整体,全面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起心动念。


《地藏经》讲:“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可见当下这一念事关重大。修行人要时刻把握当下一念,要让每一念都清楚明白,毫不含糊。在无明烦恼刚要萌动时,就要用智慧的光照破它,不可随之迁流,起念不要紧,不觉悟就可怕。


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如白驹过隙,光阴迅速,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要及时行善积德,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我们才不会空过此生,就会在此生此世种下好因,将来有个好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9-8-4 12:42 | 只看该作者
佛说:这,就是真正的善良
2019
08/04
06:00
国学生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5


“国学智慧,美好生活”,这里是【国学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学生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有对爱和善意的需要。对于我们周围的人来说,这个世界是否美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爱他们、善待他们。而所谓善良的最高境界是有一颗善良,永远不做不善良的事情。


我总是发现有一些人一直在帮助别人,而有一些人则是有一颗善良的心,在做着善良的事情,这两者的差别是一个是外在,一个是内心。


云居禅师在洞山良价禅师的道场建草庵,一个人专心的禅定。有一次,连着十天都没有去吃饭,一直在禅定,洞山良价禅师特别关心云居禅师,就请侍者去询问。【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云居禅师特别高兴的说道:“每天都会有天神来给我送饭,所以我最近都没有去用斋。”


洞山良价禅师很是不满:“我以为你是个修行的禅人,所以允许你在我这里建草庵修行,没想到你还是个这么庸俗的人。”洞山良价禅师气势汹汹的就走了。


第二天,云居禅师还是和往常一样去拜见洞山良价禅师,洞山良价禅师特别大声的喊着云居禅师的名字,云居禅师不但没有不悦,还恭敬的回应了洞山良价禅师。


云居禅师深刻的了解到福德是有修有证的:多修行就一定会有更多的福德,少修行肯定福德就会少。




但是他现在自己认为是有天人供养的,就陷入了人的造作中了。后来他就回到了草庵里,在那里安静的思考,但是天神再也没有来送饭。


但是云居禅师很开心,他已经到了无为法的境界了。


其实为了修行而去修行,并不是真的悟道,真的获得了福德。上天为云居禅师送来食物是因为他确实修行得到福德了,但是这样的福德总有一天会用完的。【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只有发自内心的去修行,福德才会绵延不绝。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朋友相约去爬山,当他们到了山顶的时候,天气突然就变得很糟糕,于是他们就结伴下山,途中看见了一个晕倒在路边的人。


其中一个善良的人说:“我们快去救他吧。“


而另一个朋友说:“如果救他,我们自己就没命了,快点走吧。”


但是善良的那个人于心不忍,就去救人了,而另一个朋友则独自下山了。




天气十分寒冷,善良的人背起那个晕倒的人,小心翼翼的往山下走,本来很冷的他因为背了个人,像是裹上了厚厚的衣服,还变得暖和了很多。


后来他们安全的下了山,这时却看见他的朋友已经被冻死了。


这位善良的人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帮助这个人,他坚持了自己的利他心、慈悲心。他在救人的时候也许不知道,救人的这一行为,也会救了自己。


这其实就是最高境界的善良,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行,会得到很深的福德。他们在做善事的时候,是真诚的,完全没有刻意的成分,这一的人所得到的福报更多。


做人,就要做一个有善心的人,要做不图回报的善事。同样,做事的时候也是如此,只有真正地投入,不图任何所得的那种付出,才能让你将事情做得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9-8-4 13:36 | 只看该作者
学佛,以发菩提心为核心
2019
08/04
00:00
密法智光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最近这一年,上师三宝加持,我个人的身体状况是稍微有所好转,同时想起各方面的盼望,那么我们也就是从这个情况出发,看因缘合适的时候,跟大家稍微讲一点,我们的选择是什么呢?就是菩提心的问题。这个是佛教的最要中心,有了这个的菩提心,它真正发起来了,自然,菩萨行就行起来了,那菩提的果,也迟早都会得到了。所以说我们学佛,核心就是要把这个菩提心学会、学到。那么这个确实也是个困难。


我记得有位大德说过这个话:学佛有两个难关(门槛,很高的门槛,很不容易跨过去),一个是视师如佛,把自己的上师看成佛一样,他的功德跟佛的功德要相等。这个我们凡夫是极难做到的。因为我们看到的上师,是跟我一样的凡夫,佛的功德那么多,怎么能说一样呢?这个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菩提道次第的教授教诫里边就说,如果这一步不能做到,那么你以后的加持、以后的得益也就无从生起来了。那么这是最重要的一关。能够看得跟佛一样,或者少分的功德,那你都能够得到一些好处。如果你一点也得不到,把上师看成跟我一样的凡夫,那你所得的加持就是一般凡夫的加持,在佛教里边就谈不上得益了。这个是一个。


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说,这个菩提心是成佛的一个中心(关键)。我们在过去,因为我个人的精力还比较好,可以长期讲经,现在年纪也大了;过去讲经,那是培养了,那么现在我们讲菩提心,就是建议大家——就如太子灌顶一样,你们自己要发菩提心,好好地听、(菩提心)生起来的话,将来你们就可以做菩提心的事情,那就是说自己要弘法利生的事情自己担子担起来。等于说,过去转轮圣王的太子灌了顶之后,他将来能做转轮圣王。那么我们这一次学这个发菩提心的《修心七义》,也希望大家能够把菩提心树立起来,慢慢地从这里边的取暖位,就是说,才开始产生一些感动,然后是有造作的,最后进入无造作任运的菩提心生起来。


菩提心要生,是很难的。我们刚才说的话说了一半,就是说,一个是把师看作佛一样的功德,是困难,第二个问题,就是把一切众生看成自己的母亲一样,这个也是困难的。这个困难,推而广之,就是说,知母,才能够念恩报恩,最后增上心菩提心才能生起来,那么知母的这一个难关过不了,菩提心当然也生不起。那么就是说,生起菩提心也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菩提心固然是很难生起,但是我们从现代那些大德们的开示、过去的那些大德的讲经里边,假使我们有方便的话,也不是绝对不能生起。只要大家自己努力,依靠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教下来的方便,好好地做到的话,还是能够慢慢地从取暖到造作地一直到最后任运地,可以把它培养起来。那么这样子呢,这个重大的事情,我们在这一次讲经里边,希望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


简单的话就是说,我们现在讲经,不但是满足大家求佛教知识的愿望了,要大家菩提心能够生起来,来负担佛的家务,自己要做菩萨的事情。就是说,我们弘法利生的事情,自己都能负担起来。当然,我们说,各人的身份不同——出家的,住持僧团、弘法利生,是要摄取于僧、令僧欢喜、令僧安乐,乃至最后正法久住,这内护正法是在出家人的身上;但是居士们,也有外护的一些责任。没有外护,仅仅有内护,正法是弘不开的。所以说这二个我们都要。也就是说,这个菩提心生起来,对弘法利生的事业,居士、出家师父们都能从他们各自的方面起一定的作用。这是我们希望这一次讲经能够产生这个作用。这样子大家能够自己独立,不一定要依靠他人就可以一样地自利利他做弘法利生的事情。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次的讨论,能够把这个事情或多或少地做起来。


回过头来说,菩提心是不是容易生起呢?前面说过了,是不容易的。那么我们自己讲经的人是不是菩提心生起来了?这个我们也不敢说。但是我们共同的愿望,都是要这个心,想把这个心生起来。有这个想生起来的心,我们把古代大德的生起菩提心的方法,跟大家共同地学习起来,那么总有一天会得到开花结果,菩提心慢慢地一点点从取暖造作到任运地会生起来。这是我们这次讲经的要点,也就是我们的希望。


这样子我们就把这一次开讲的缘起大概地说一下。


另外一个缘起殊胜的,《修心七义》这本书,因为是很重要,我们过去曾经印了一万本,但是还没有正式用,这一次正好,因缘殊胜,经书大量的,不要再现在去印,直接拿出来就可以用了。这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之一。所以说这一次开讲的因缘很多。最重要的还是上师三宝的加持,使这一切能够顺缘聚会,能够把菩提心的修心七义开讲,能够如法地生起来,这些我们在自己修之余不要忘掉,上师三宝加持的恩,好好报恩的心要生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9-8-4 13:40 | 只看该作者
修行的过程,就是我们开发正能量的过程
2019
08/03
21:24
如瑞法师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我们懂得了珍惜时间,知道了一天的重要和意义,还要利用时间来学会修行。


佛法精深博大,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每一法都好,但有限的生命可能不会给我们那么多时间,让我们一门一门地去学。所有的法门归回来,都没有离开戒定慧三学,而三学又以戒为根本。有了清净的戒,才能产生清净的定和慧,才能使我们如佛一样彻底地明白、觉悟、了知、证得宇宙和人生的真理。


出家三十多年,感觉每天一转身就是一个白天,睡一个晚上就是一个瞬间。有时候我也会感叹:地球能不能慢一点转,多给我点时间?一天天过去,唯一让自己欣慰的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中,认识到了佛法的伟大。我想如果人人都有这样好的因缘接触到佛法,无论做一个在家人,或是做一个出家人,人生都一定会充满热情、积极向上!


在生活当中,我们为什么会计较,为什么会分别?因为我们没有内在的智慧,我们没有正能量。而修学佛法就是让我们获得佛陀的智慧,让我们具足佛陀的能量。如果一个人具足了无上的智慧,充满了正能量,他每天要干什么呢?我的经验是,一定希望把佛陀的智慧传播出去,把正能量传递出去,去奉献,顾不上自己起烦恼。


因此,学习佛法能给我们带来解脱的智慧,成佛的智慧,能够让我们发挥自身价值的智慧。这样的智慧和力量,难道我们不希望获取吗?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说:“我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9-8-5 08:55 | 只看该作者
因果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2019
08/05
08:00
儒家圣贤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做人,不可奸,


别总想着算计人,别总算着挤兑人,


这个世上谁都不傻,


你能算计的都是在乎你的人,


这个社会谁都不憨,


你能挤兑的都是深爱你的人,


否则,针尖对麦芒,谁都不是善茬。




做事,不可懒


努力造就一个人,踏实创出一片天,


唯有用汗水浇灌的果实,


吃起来才香甜,


唯有用拼搏成就的梦想,


得到的才风光,


靠别人,来的容易却不长远,


靠自己,虽然辛苦却有底气。




做人,简单点就好


不要总担心,人简单了会吃亏


而让自己变得复杂,


不要总害怕,人老实了被人骗,


而让自己变得奸诈,


什么时候都要记住,


人在做,天在看,忠奸善恶天会辨,


种善因,得善果,好心的人有好报。


做人,一定要真诚,


说话一定要算数,做事一定要认真,


再穷,也不坑蒙拐骗,


再难,也不偷奸耍滑,


别纯侥幸心理,别抱任何幻想,


头上三尺有神灵,


好人一生都平安,坏人一定遭严惩,


因果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做人,善良点没错,


因为善良的人,眼里看到的是美好,


心中装着的是仁慈,


活的自信,过得安稳,


所以,才能顶天立地地站人前,


才会内心轻松无负担,


白天不怕众人论,夜伴不怕鬼叫门,


忙忙碌碌,活的踏实,


简简单单,过的安心。




人这一辈子,过的不容易,


要过的安安稳稳,


心这一辈子,活的挺纠结,


要活的坦坦荡荡,


做人要言而有信,做事要踏实认真,


言而有信,才有诚信,


踏实认真,才能走稳,


善良守信的人,自然有好报应,


奸诈歹毒的人,一生都难安宁。




人无完人,事无完美,


要用眼去看世界,要用心去悟人生,


别因对错去评价善恶,


别因美丑去区分好坏,


人来一世,匆匆一生,


或富贵,或贫穷,


生命的尽头,依然是俩手空空,


唯有诚信与品行,


才会名扬千古,才会世代传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5:57 | 只看该作者
一日禅:人生有多少计较 就有多少烦恼
2019年08月06日 08:23:40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10人参与6评论
ä¸Šä¼ å¤±è′¥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闫秀勇


一切随缘,不为难自己,不勉强他人。不争自然平安,无欲当然清闲,心宽可享安乐。淡化一切烦恼。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一切心造,无心自解脱。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烦恼;有多少包容就有多少欢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10:29 | 只看该作者
【最好的报答】界诠法师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8-04 17:41:31)转载▼
标签: 独坐 凋谢 挚爱 人生 修行       
【最好的报答】界诠法师




    天晴又阴了。
    窗前独坐,几分凉意。
    庭前花木,或枯或荣,开花,凋谢,似乎不重要。
    照顾好自己,不轻言放弃,是对至亲与挚爱最好的报答。
    人生,生活有太多困惑,要知道这一切本来如此。积极面对,学习、修行才能走出更高的境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12:01 | 只看该作者
佛法是如何定义善行、恶行的呢?2个标准告诉你答案
2019
08/07
06:00
济群法师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4


问:佛法是如何定义善行、恶行的呢?


济群法师答:首先,善的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安乐。


比如布施这种善行,既能帮助我们克服自身的贪心和吝啬,使人格得到净化,还能招感未来福报。


其次,善的行为不仅对自身有利,更能对其它众生有所利益。


仍以布施为例,我们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也给被帮助的人带去利益。


衡量一种行为是否属于善行,可以用这两个标准检验。


有些行为虽能带来眼前的快乐和满足,却不能使人格得到提升,不能给未来生命带去利益,甚至会造成过患,则不能称为善行。


所以,佛教评判善恶行为的标准,不仅看现前产生的苦乐,更要看它对未来生命的延续是否有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9-8-8 08:03 | 只看该作者
的弘法事业奉献了自己的身心,慈光所及,人天普利。其光彩形象,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广大佛子的钦仰赞叹。


  永嘉禅师先习天台教观,悟道后印证于六祖座下,与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并列为六祖门下三大禅将。一首《证道歌》流传久远,是禅典里最令人喜见乐闻的禅歌;一部《永嘉集》,融会台禅,真机独露,阐述禅宗悟修圆旨,为禅林中一枝独秀。他的门下虽不及南岳、青原二系人才辈出,形成五家宗派而禅风广播,但永嘉禅师一生的高风亮节及其禅法顿渐并行的独特风格,却是非常适应难以起疑情、参话头的现代人修学。因此了解禅师的修证及弘法过程与禅法的修学次第,对我们研讨禅的门径极有好处。本文即就永嘉禅师的生平与永嘉禅法,略作论述,以期抛砖引玉。


  一、永嘉大师生平事迹


  永嘉禅师,温州人,俗姓戴,字明道,法名玄觉,号一宿觉。生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33),寂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2)。


  禅师少年舍俗出家,受具足戒后潜修于温州西山龙兴寺,他精持律仪,常悦禅寂,同时对当时已传译来的三藏经论进行研习。不久,有感于天台法门的博大精深与切实可行,便一门深入,专精天台教观。


  唐庆州刺史魏静在《禅宗永嘉集》序中赞叹禅师的修学过程道:少挺生知,学不加思。幼则游心三藏,长则通志大乘。三业精勤,偏弘禅观。境智俱寂,定慧双融。遂使尘静昏衢,波澄玄海。心珠道种,莹七净以交辉;戒月悲花,耿三空而列耀。加复霜松洁操,水月虚襟;布衣蔬食,忘身为法,伤含识,物物斯安;观念相续,心心靡间;始终抗节,金石方坚。


  禅师三学齐修,止观双运,解行并进;于精勤心中,圆解忽然大开。进而发心专修三昧以期实证。见龙兴寺旁别有幽邃胜镜,遂于岩下自构禅庵,默默禅修。不久,便体入无生,深证实相。


  天台宗第八祖左溪玄朗与六祖门下东阳玄策禅师,因访道来温,见永嘉禅师悟证甚深,因无大德印证,他人莫信,难以弘传禅法,玄朗禅师便激励他与东阳策同去曹溪,面见传承禅宗正脉的六祖大师,以求印证。


  永嘉禅师与东阳策一同到了曹溪六祖道场,他左手拿着净瓶,右手持着锡杖,一进门便以作家的手段:“振锡杖携瓶,绕祖三匝。”不顾沙门的威仪礼节,直以本来面目与六祖相见。


  六祖见而问道:“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作为一个出家人,在进入道场法会时,应具足三千威仪与八万微细之行。而大德你却不顾礼仪,到底从哪里来?为什么如此骄慢无礼?


  禅师则以沙门本分事回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为了生死的大事和无常的迅速之故,已顾不得区区的威仪与细行了!


  六祖听后立即征问道:“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你既已知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那为什么不直下去体悟无生无死的本体,了达无起无灭的本源而超越迅速的无常流转呢?


  禅师托出了本地风光:“体即无生,了本无速!”万法的当体即是无生无死的真性,了达无起无灭的本源佛性,即是真常妙德。此际已经超越了相对世界,故绝无变灭流转可言!


  六祖见禅师一言中的,确已悟入禅门宗旨,深得佛祖心要,即点头认可道:“如是!如是!”


  禅师的廖廖几句对话,便得到当时禅宗中威望最高、亲传佛祖衣钵的六祖大师的印可,这一事件,无疑像一粒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使座下大众无不愕然,其中未能于言谈之下,领悟作家相见时心心相印的妙趣者,故有惊愕与怀疑。


  永嘉大师见大事已毕,于本份事上巳了无一法可得,故不必留学于六祖座下,即以沙门威仪参礼六祖大师后,准备立刻下山返回温州。


  六祖见一座大众未能于言下回机、返照自己本来面目。为使大众深明禅旨,也为了使天下人更能起信于永嘉禅师的悟证,所以又借机勘问道:“返何速乎?”你从温州远远地赶来,又立刻要回去,为什么这样匆促呢?


  禅师时时不离妙明真心,随即应声答道:“本自非动岂有速耶?”真如本性,湛湛寂寂,本无来去动转,哪里有来去匆匆之说?


  六祖见禅师从体上回答,便从相待的知与境上来征问:


  “谁知非动?”是什么人知道没有动呢?可见六祖想套出真知与妄知,从而判断真悟与否。


  “仁者自生分别!”禅师说,如果你在知与动的相待相上去理解,那只是你自心所生的分别而已!


  六祖闻言故意赞道:


  “汝甚得无生之意!”你的回答已经证明了你已获得无生意旨了。


  “无生岂有意?”无生是真空湛寂不二之性,此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难道还有意旨可得?禅师深谙个中消息,不落圈套,故反而问道。


  六祖是传佛心印的禅学大家,决不会放过这关键的一环,故又征问道:


  “无意谁当分别?”没有意旨,那么是谁在现前之境中而分别了知呢?


  禅师则即体而用,妙机顿露:“分别亦非意!”


  真空无生之体,离凡夫分别之意念,其性湛湛,但又不是木头石头,不能活泼应用,它是湛湛寂寂,感而遂通的灵妙真心,虽随机起用,分别一切,又不落情意,不随境转,是超情离见的。因此,无生无所不生,无知无所不知。证悟者已消融意识,返本妙明,故分别随机而启,自性不动,寂照不二。


  禅师道出了自己所证悟的现量真境后,六祖见其悟证甚深,智光迸发,在一座大众前由衷地赞叹道:“善哉!善哉!”


  唐代的禅风是朴实的直指法,师弟在言谈中便可一念回机,荐得自性,因此不用机锋转语。永嘉禅师在动与不动、分别与无分别、意与无意、生与无生等禅宗悟修关键问题上,一一流露出禅悟者的内心般若智光,不仅六祖为之赞叹,千百年来的禅学者,阅了这段公案,也无不为之深深叹服。


  六祖以沙门的因缘情谊,挽留禅师在山中一宿。当晚,禅师从其悟证的心中,流出了一首千古不朽的《证道歌》。据历史记载,当时曹溪附近许多人都看到了虚空中闪着《证道歌》的金字梵光。于是人们更加饮佩禅师的悟证与德行的高深,虔敬钦仰,尊号他为“一宿觉”。


  由此缘故,禅师便名闻遐迩,“学者辐辏”。禅的求学者蜂涌而来,聚集在温州龙兴寺永嘉禅宗道场,虔求禅的甘露来滋润生命的心田。永嘉禅师以无限的悲心与宏深的愿力,舍已利人,开始了禅法教导,接引众生进入佛法的真实悟门,了脱无始的生死业缘,开发无尽的种智。


  魏静在《永嘉禅宗集序》里又这样赞叹禅师悟后的状况:


  浅深心要,贯花惭洁,神彻言表,理契寰中。曲已推人,啧凡同圣。则不起灭定,而秉护四仪。名垂当时,道扇方外。三吴硕学,辐辏禅阶;八表高人,风趋理窟。


  可见其影响极大,如新罗国宣法师,吴兴的兴法师、庆州刺史魏静等皆拜学其下。


  禅师弘扬禅法至唐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因见所度机缘已尽,于龙兴寺别院端坐圆寂。


  禅师圆寂后,从西山脚到寺的一里路上,拥挤着来送殡的弟子,“人物沸腾”,可见禅师道德威望深入人心。十一月十三日,禅师的真身殡于西山之阳。唐元和中永嘉郡守发坟视之,见遗体如故,便于温州松台山营造净光塔,移真身于塔中。唐僖宗赐谥为无相大师。明代温州高僧逆川大师重修净光塔,更显庄严。到了清代雍正皇帝又敕封为洞明妙智禅师。


  永嘉禅师传法弟子有:惠操、惠持、等慈、元寂等。他们结集了禅师生前上堂开示禅要为《永嘉禅师法语》一卷。唐庆州刺史魏静整理了禅师生前著作成《永嘉禅宗集》十卷,并为作序,使之流传至今。此书后来被译为梵文,由梵僧带到印度,当时印度佛教尚盛,深叹永嘉禅师为佛陀再世,并称此书为《东土大乘论》。


  二、永嘉禅法述要


  永嘉禅法分为二部分:一是《证道歌》所述,属顿法;一是《永嘉禅宗集》所述,属渐法。就传承法系来看,永嘉禅顿法是属六祖的禅宗正脉,在《证道歌》中对于禅系有这样的述及: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法东流,入此土,菩提达磨为初祖。六代传衣天下闻,后入得道何穷数。”


  又自述得道的源委说:“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因此,永嘉禅法的根本禅系是曹溪一脉的。


  永嘉禅渐法,据《禅宗永嘉集》的内容看,其主干为禅,其行布之法为止观,中间缀以禅师自己悟修的经验,而侧重点仍在天台止观的修法,这与禅师从止观入道分不开。


  永嘉禅顿法是极其圆妙的究极之道,它是“不除妄想不求真”的顿悟顿证的真现量境界,因此是“但得体,莫愁末”的“直截根源”之法。中下根器的行者,难以从顿法中入门,因为没有具体的方法之故。


  永嘉禅渐法,分为十门的次第,步步都有具体的悟修方法,而其悟证仍可深达顿法中的一切真现量境界。因此宜于中下根器次第修学,可逐渐证悟甚深圆妙大道。


  以下扼要地介绍永嘉禅法十门修证次第,使初心习禅者。略窥其中端倪。


  第一门慕道志仪


  禅师云:“夫欲修道,先须立志,及事师仪则,彰乎轨训。故标第一慕道仪式。”


  此初门中,禅师列出观三界、亲善友、早晚问讯、审视乖适、问何所作、瞻仰无怠、数决心要、随解呈简,验气力,见病生疑、委的审恩。日夜精勤、专心一行,忘身为法等十四种初入法门,依止明师的心遵仪式。


  第二门诫骄奢意


  禅师云:“初虽立志修道,善识轨仪,若三业骄奢,妄心扰动,何能得定?故次第二,明诫骄奢意。”


  此门中禅师诫勉行者应珍惜衣食,思其来处不易;不贪恋五欲,须一心求道,为法志躯。并诫勉道:“夫欲出超三界,未有绝尘之行;徒为男子之身,而无丈夫之志。但以终朝扰扰,竟夜昏昏;道德未修,衣食斯费;上乖弘道,下阙利生,中负四恩,诚以为耻!故智人思之,宁有法死,不无法生,徒自迷痴,贵身贱法耳!”


  第三门净修三业


  禅师云:“前戒骄奢,略标纲要,今仔细检责,令粗过不生,故次第三,明净修三业,戒乎身口意也。”


  此门是述净修三业十善之行,即戒律在四威仪及六根所对中的具体化与细致化,同时也是定慧学修的初步方便入门处。是奢摩他正修法的基础。


  (一)净修身业


  1、不杀害一切生命而殷勤拔济,方便救度一切生灵。


  2、不偷盗而布施,令一切众生获得安稳。


  3、不邪淫而观不净,观苦报,常修梵行。在修身业时还应:“日夜精勤,行道礼拜。知身虚幻,无有自性。色即是空,谁是我者?”修析空了达无我,使“不以恶求,而养身命”,并应:“节身俭口,不生奢泰,闻说少欲,深乐修行”。这样净修身业之行,便是入贤圣之道。


  (二)净修口业


  1、以正直语除绮语:行称法说与称理说。


  2、以柔软语除恶口:行安慰语与宫商清雅语。


  3、以和合语除两舌:行事和合语与理和合语。


  4、以如实语除妄语:行事实语与理实语


  禅师述观修法云:“善是助道之缘,恶是败道之本。是故智者,要心扶正,实语自立。诵经念佛,观语实相。言无所存,语默平等。”


  (三)净修意业


  这即是正修的方便。先须了知善恶之源,皆从心起。无明妄想执我之心为邪念根本,“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次修正观之法,禅师云:“云何正观?彼我无差,色心不二。菩提烦恼,本性非殊。生死涅槃,平等一照。……当知诸法,但有名子。……何以故?法不自名,假名诠法。法即非法,名亦非名。名不当法,法不当名,名法无当,一切空寂。”由此观照,当证达绝相离名,心言路绝的寂灭之境时,便无明顿断,心源即恢复本净。


  第四门奢摩他颂


  禅师说:“前已检责身口,令粗过不生,次须入门修道渐次,不出定慧五种起心,六种料简。故次第四明奢摩他颂也。”


  此门即天台止观法门中的体真止法。根性较好者,可以在即心无心,即知离知的寂寂惺惺中,悟入真空妙性。如不然就须依次第悟入的方便,五种起心,即故起、串习、接续、别生、即静的五种心念。前四种是病,后一种是药,以药治病,病去药亡,五念便一时停息,即名一念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真空灵知之性自然现前。所谓六种料简,即是在一念相应之时,要勘验是否真实,故须识病、识药,识对治、识过生、识是非、识正助。以此六种料简、不使禅心落于偏邪,未悟谓悟,未证谓证。


  第五门毗婆舍那颂


  禅师云:“非戒不禅、非禅不慧。上即修定,定久慧明。故次第五,明毗婆舍那颂也。”


  此门即从上门的真空性定上,进一层修于观慧,以照缘生,使在智镜中了达无缚无著,从而证得境空、智空的二种智慧,成就般若无知而无所不知的真实妙用。这门观修之法,与天台宗的假观相类似。


  第六门优毕叉颂


  禅师说:“偏修于定,定久则沉;偏学于慧,慧多心动。故次第六,明优毕叉颂,等于定慧,令不沉动,使定慧均等,舍于二边。”


  此门述即照即寂,非照非寂的中道正观之法,以定慧均等,圆成无缘大慈为妙极,是永嘉禅法中的精髓所在。观心之法分为十门,兹简述如下:


  (1)法尔门──三谛一境,三智一心,智境冥合,三德宛然。即心为道,寻流得源。


  (2)观体门──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为观心之体。


  (3)相应门──①心与空相应,则讥毁赞誉,何忧何喜?②身与空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③依报与空相应,则施与劫夺,何得何失?④心与空不空相应,则爱见都忘,慈悲喜济。⑤身与空不空相应,则内同枯木,外现威仪。⑥依报与空不空相应,则永绝贪求,资财给济。⑦心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实相初明,开佛知见。⑧身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⑨依报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香台宝阁,严土化生。


  这三个层次,九种境界,正是修道者获得相应的不同的实证境界。


  (4)警上慢门──若与以上九相应境不符合,则说明全未相应。


  (5)戒疏怠门──修心必须入观,非观无以明心;心尚未明,相应何日?勿自恃!


  (6)重出观体门──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有非无;不知即念即空不空,非非有,非非无。


  (7)明是非门──破滞是非的迷惑心,以心不是有,心不是无,心不非有,心不非无的四句,来辗转破斥滞于“是”与“非”的执心。


  (8)简诠旨门──合于宗、明于旨,则言观不存,不立文字,不著观行。


  (9)触途成观门──方便立言与随机起观,不妨碍中道理性与真实妙观,所以内外典籍,有情无情,无非佛法妙道。


  (10)妙契玄源──悟心之时,不滞于言观,照理会旨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入不思议的如来藏心之妙源。


  第七门三乘渐次


  禅师云:“定慧既均,则寂而常照,三观一心,何疑而不遣?何照而不圆?自解虽明,悲他未悟。悟有深浅,故次第七,明三乘渐次也。”


  此门是述悟道者,以无作妙用,兴无缘大慈,随机起应,顺物忘怀,方便施设三乘教理行果,济度上中下三种根性。


  第八门理事不二


  禅师云:“三乘悟理,理无不穷。穷理在事,了事即理。故次第八,明事理不二,即事而真,用祛倒见也。”


  此门为融通事理,使修学者不执理废事、迷名滞相。指出:“万法本源,由来实相;尘沙惑趣,原是真宗。故物象无边,般若无际者,以其法性本真,了达成智故也!”所谓“事理不二,迷悟有异。”迷惑者,认为实有形声;开悟者,则知万物阒寂。因此,真谛不相背事理,事理的本体就是真谛,妙智不异于现前了知之心,即了知的本性元是妙智。


  第九门劝友人书


  禅师云:“事理既融,内心自莹。复悲远学,虚掷寸阴。故次第九,明劝友人书也。”


  此门是左溪玄朗来信招永嘉大师居深山修道。大师复信指出:未悟道不宜居山,应先参明师,待悟入后可居山深造,因为:“若未识道,而先居山者,但见其山,必忘其道。而先识道者,但见其道,必忘其山。忘山则道性怡神,忘道则山形眩目。”所以修行者所重视的是道,并非居处的幽寂与否。“是以见道忘山者,人间亦寂也;见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必能了阴无我,无我谁住人间?若知阴入如空,空聚何殊山谷?如其三毒未祛,六尘尚扰,身心自相矛盾,何关人山之喧寂耶!”


  这的确是对贪求山居幽静而不明佛道者的当头棒喝。许多学道者,为了追求环境的清静,而滞于外相,闹得身心不宁,反而失去了悟证的契机。


  第十门发愿文


  禅师云:“劝友虽是悲他,专心在一,情犹未普。故次第十,明发愿文誓度一切也。”


  此门中,大师发愿世世童真出家,弘扬佛法,愿以三宝之力方便救济一切众生的苦厄,度脱一切烦恼,普使成就佛道。


  上述永嘉禅师渐法的十门次第,虽然从浅至深,须按步就班地进修,但更应知渐中有顿,修学者处处融合圆顿妙旨,圆悟圆修,在次第而不着次第,方能符合永嘉禅的宗旨。


  由于永嘉禅法顿渐并行的实修风格,其后影响台、禅二宗极为深远。明代中兴天台宗的月亭大师及再传弟子雁荡山的正智禅师,就深受永嘉禅师的禅法影响,盛倡台禅一致的学说,从而扭转了台宗后世只重讲教不重实修的流弊;同时使禅者从文字、口头之禅的颓风中,走向了真参实学。


  (来源:柏林禅寺《禅》刊1991年度第二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9-8-8 18: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9-8-8 18:51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怕死”半路出家 抛妻弃子却成一代高僧 | 师父来了第185期
2019年08月05日 17:31:29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21人参与14评论
他目睹了太多死亡,也经历过九死一生,带着对“死”的疑情,辞亲割爱,半路出家,成为民国时期撑起东北佛教事业的第一人——倓虚大师。你一定听过他的《影尘回忆录》,细细品味,全是人生的味道。


Picture-in-PicturePlay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5:38FullscreenMute
自动播放
民国高僧倓虚法师


我们所说当代的一些高僧大德的弘化因缘,也不知道为什么,基本上都示现在长江以南,即使有出生在北方的,后来也多转移到南方去弘化,像比如说印光大师、弘一大师。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大德,可以说在民国年间,撑起中国北部,特别是东北一带佛教事业的第一人,就是有名的大德倓虚法师。


倓虚法师的出生也是很奇异,他妈妈梦见一个梵僧前来投宿,就长的印度样子的和尚,那么他就出生了。四五岁的时候,他妈妈又梦见很多的僧人在诵经,他自己的儿子也成了一个僧人的形象,穿着僧衣和大家在一起,所以他自己也从小就知道自己好像是一个出家的命,但是一直因缘没有成熟,到四十三岁了才出家为僧。


倓虚法师接触佛法的因缘很奇特,据他自己说,就是因为“怕死”,怎么也找不着一个不死的法子,但是为什么怕死?因为他从小到大就亲眼看过很多人的死,再一个他说他自己也真正地死过一次。因为他还成过家嘛,十七岁的时候结婚没几天,家乡就闹瘟疫,只要有人拉肚子,拉不了两天就死了。


那么有一天他从朋友家里面回来,也感觉到肚子疼,没有多久就疼死过去了。感觉到自己的神识一样的,飘飘忽忽地就被两个鬼给架到阴间来,见到阎罗王了。当时他还跟阎王辩论起来,辩论什么呢?可能在当时东北民间也有一些信仰,甚至各种各样这样所谓的经。他说我听人说诵经增寿,所以说村里边有人送我一部经叫《高王观世音经》。我请了一部回来,我诵了一千遍了。他就问阎王说,难道我这些经是白诵了吗?阎王说,不白诵,说你本来十七岁就该死了,结果诵的给你延五年寿。


那么他就跟阎王又提要求说,“那我回去继续诵经,继续延长我的寿命,不是也行吗?”阎王听了还有点不赞成,说“只诵这种经不行。”可能真的是其中有一些因缘奥妙,他就赶紧接上来说,“那你放我回去的话,我每天诵十部《金刚经》”,入了正道了。其实他当时只是听过有《金刚经》这个名字,根本不知道《金刚经》在讲什么。结果这个阎王老爷还答应了,就请带他来的那两个鬼就又送他回去了,跋山涉水的到了他家,他反而把他家里的情形看了个一清二楚。他看到自己的尸体在那炕上已经躺着,一清二楚看的见,他的母亲正在旁边守着在哭,两个鬼把他给一推说“还阳吧”,他就又活过来!


经历了这么一次起死回生以后,倓虚法师对自己的生死开始产生疑情了,人为什么生?为什么要死?而且他一直惦记着二十二岁还得死的事情,就是想找不死的方法。那么他那个时候也没有人教,除了诵《金刚经》之外,还研究了好多外道,什么炼丹、点窍、运气啊等等都搞过,后来他觉得这些东西不是骗人的就是不究竟的,就全放弃了。跟几个同道中人更上了正道了,开始研习《楞严经》,慢慢走上了出家修行的道路,这个确实要等到因缘成熟。


他出家的时候人到中年了,四十三岁,家也有妻儿老小有好几口。他出家的时候,他还说他自己要回老家去修坟,编了个善意的谎言,狠下心肠,这么一走了之!当时也很难舍,据他自己说,走的时候看见别人的妻子,丈夫出去没办法,又嫁人了,改嫁了,他就心里觉得,那我的妻子也可能到时候会改嫁,但是他说别人的妻子能改嫁,我的妻子为什么不能改嫁,放下吧,放下吧!看到有别的小孩,孤儿到处去乞讨流浪,他又想起自己的孩子将来难道也要受这个苦,又劝说自己,别人的孩子可以要饭,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要饭?放下吧,放下吧。所以说出家是大丈夫之事。


一走走了三四年,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和尚了,他出家前的妻子一看他进门就放声大哭,一直哭到没有力气再哭了,他才开口劝导,他要度化他们嘛,他跟她说,如果我突然病死了,你和孩子们还不是得继续活吗?就像咱们刚结婚的时候,我不是突然也死了吗,那时候死了就死了,你不也得接受吗?然后就给她讲人生之苦,生老病死。既然跟倓虚法师有夫妻的因缘,说明过去也是很有善根的人,听着听着气就消了,还接受倓虚法师的劝导开始念佛。后来因为孩子们从小就长在这样的佛化家庭里,他的两个儿子都相继出家修道,跟释迦牟尼佛一样。


他的这个妻子真的是一位善女人,念了七八年佛,最后一次见法师的时候还特意感谢他,说如果不是作为她过去丈夫的劝导,她在漫漫长夜中,还不知道什么是苦,而天天在受苦。现在她觉得真的是苦不堪言,希望早早到极乐世界去。往生的前两三天就稍微生了一点病,小恙,走的时候就从床上坐起来,合掌念阿弥陀佛,安然往生的。


谈虚法师一生也是走南闯北,弘化四方,虽然他出家晚,但是他学教讲经一点都没落下,兴建寺院,培养僧才都在干。他光一辈子设的佛学院就有十三座佛学院。他造就了很多的僧才,和成就人出家。当然了他的人生经历,也影射出当时民国年间的这种艰辛和佛教的一种衰微吧,所以他后来有一本自传,非常的感人,也很接地气,到时诸位听闻了以后不妨去看看这部《影尘回忆录》,这是他的弟子根据老和尚的讲述结成的,非常感人。特别是里面还记载了他在几个地方亲自经历的念佛往生的故事,而且每个人都走得非常洒脱。


老和尚自己也是一个栖心净土的念佛人。八十九岁的那一年,在大众的念佛声中结跏趺坐,安然往生,那就跟他的这一世的妻子情缘也了了,都是安然往生。我们常说的,这一世是火宅伴侣,那么下一世就是法城至亲,全凭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成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0:10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怎样建立美满家庭
2019年08月07日 14:01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星云大师:怎样建立美满家庭星云大师:怎样建立美满家庭
  文/星云法师


  视频:星云法师:怎样建立美满的家庭


  第一、要以慈悲获得尊重;


  第二、要以智慧处理是非;


  第三、要以恭敬接待大众;


  第四、要以道德修养身心


  ——出自星云法语《怎样建立美满的家庭》


  (来源:佛光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9-8-10 16:15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受持义理 福德无可比拟
2019
08/10
14:09
人间福报社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金刚经讲话4╱般若为三世诸佛母分(二)


文/星云大师


受持义理 福德无可比拟


二、受持般若胜七宝施


经文中说:「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四句偈,指的是哪四句呢?诸家所说各有不同,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是前分的「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有的认定是「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有人指为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众说纷纭,无有定论。其实,我们切勿被文字所迷惑,读经者要善于「转经」,而不是「被经转」!佛陀说的四句偈,原无定法,他的用意只是要表明受持此经的福德无量,即使仅受持经中最短少的四句,所获的福德仍然要胜过布施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坚意经》说:


「其有好心善意之人,闻佛明法,一心而听,能一日可;不能一日,半日可;不能半日,一时可;不能一时,半时可;不能半时,须臾可,其福不可量,不可訾也。」




图说:般若波罗蜜多菩萨像。图/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提供


此好心善意之人,是指能解佛所说义,以般若观照福德性空者,哪怕只是须臾一念,也能获福无量。《月灯三昧经》说,受持般若有十种利益:


(一)一切喜舍,无有施想。


(二)持戒不缺,不生戒相。


(三)行于忍力,无度众念。


(四)行于精进,离于身心。


(五)修禅定乐,不乐定境。


(六)一切魔事,不能扰乱。


(七)外道邪论,正心不动。


(八)渡生死河,达涅槃岸。


(九)于诸众生,起增上悲。


(十)不乐小法,入大乘道。


对经中义理能领纳深信,即是「受」;忆念不忘此理,放旷无住于日用之中,即是「持」。一法一偈能令人弃迷得悟,由痴转慧,其福德是无可比拟的。因此,我们听闻正道善法后,要能受持奉行,不受不持,纵使读遍千经万论,也只像在计算别人家的牛羊数目罢了,自身无有受用。闻法不精勤受持,蹉跎大好光阴,白白错失超凡入圣的机会,殊为可惜!




图/取自网路


有一天上午,佛陀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阿难也跟随着。当时,有一对年老的夫妇,佝偻的背,蹲在街道烧垃圾的地方取暖,像是掉光羽毛的老鹄鸟,流露着贪婪又悲苦的神情。


佛陀告诉阿难:「这对年老的年妻,如果在人生四个阶段: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能够勤奋工作,节俭储蓄,就可以成为舍卫国第一、或第二、或第三、或第四的富有长者;如果能够学道修行,精进不懈,也可以证得阿罗汉果、或阿那含果、或斯陀含果、或须陀洹果,入贤圣位,得解脱乐。但是他们奢逸堕落,闻法不着意受持,年老时,财富散去,更错失证得解脱果位的因缘。」


佛陀语重心长的教示:「年少时,不勤奋求取富足,也不修持梵行,年老后就像老鹄鸟栖止于干涸的池畔,只能悲苦的度尽残生。」


三、般若是三世诸佛母


《般若心经》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分亦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如果我们领悟经义,便了知一切诸佛的法、报、化三身,及菩提果法,都从此般若波罗蜜经流出。为什么般若是三世诸佛之母呢?《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说道:「如来则从智慧度无极生。设人观察推其本末,过去、当来、现在诸佛,谁为母者?则当了知,智慧度无极是其母也。」


智慧度无极,即般若波罗蜜。为什么三世诸佛皆由般若出生?


因为诸佛由般若证,证真如菩提理;又由所证之理,起般若方便智,为众生说法。因此,般若能出生三世诸佛。我们要觉知般若智,证菩提果,有三种法门可入。


《优婆塞戒经》说道:「菩提有三种: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惟得;三者、从修而得。声闻之人,从闻得故,不名为佛;辟支佛人,从思惟已,少分觉故,名辟支佛;如来无师,不依闻、思,从修而得,觉悟一切,是故名佛。」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菩提虽不从闻、思而得,却可从闻、思而入。般若非声色言诠,就如前分所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般若既是三世诸佛母,不可取着又不可言说,那么我们要如何依止无住、无着的法门?


佛陀在《中阿含经》说了一则《一夜贤者经》,可做为我们的指引:


不要追悔过去的事,


不要担忧未来的事,


过去的已被现在遗弃,


而未来还有很多因缘可以创造。


审慎观察吧!


我们当下的色、受、想、行、识,


不要压制它,更不要改变它,


只要清楚它的集滅和败坏。


今日应依众善修行,


谁也无法把握,


死神的大军就站在门口!


不要让过去、现在、未来的妄心迷惑,


审慎观察啊!


如此,一夜就可以成为贤者,


就像无云的晴空,


没有愁恼,没有动摇。




图/取自网路


一夜可成贤者,一念之间也能出魔界而入佛界。四句偈就能出生三世诸佛,能使获菩提道果。四句偈的无量妙用,我用一段故事来阐明。


有一个商人,经年累月在外地忙碌,到了岁末,赶着回家团圆。在赶路的途中,心里想着:「难得回家一趟,一定得选样特别的礼物送给太太,让他开心。」走到街口,看见一个老和尚,身旁竖着一面牌子,写着:「我有四句偈,能免难消灾。」


商人十分好奇地趋前探问:「老和尚!什么偈子这般神奇,可以让人免难消灾?」


「你要买吗?」


商人实在按捺不住心头的疑惑,决定买下老和尚的四句偈。


「你仔细听了:向前三步想一想,退三步想一想,前后再三要思量,如意吉祥保安康。」


商人听后,觉得老和尚念诵的偈子也没什么特别,但是已开口要买这首偈子,只得向老和尚问:「这偈子要多少钱?」


「十两黄金!」


商人一听价钱,悔不当初,气恼着这老和尚诳骗他,无奈地付了钱,再继续赶路。回到家,已经是除夕的深夜,他推开太太的房门,床头摆着两双鞋子,仔细看清楚,竟然是一双女鞋,一双男鞋。商人不禁怒火中烧,跑到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准备把这对奸夫淫妇杀死。


正当要动手时,老和尚说过的四句偈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于是他照着偈子所说,向前走三步想一想,向后走三步再想一想,走动的声音,吵醒了睡梦中的太太。


商人的太太看着丈夫手里拿着菜刀,吓得大叫说:「你这是在做什么?」


商人指着那双男人的鞋子问:「这又是什么?」


太太一听,明白先生的意思,生气地大骂:「逢年过节,我为了讨个吉利,把你的鞋子摆到床头陪伴我,象征人不在物在,夫妻团圆,你却误会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还拿把刀子想要来杀我!」


商人一听,猛然惊醒,自言自语道:「值得!值得!这偈子不只值十两黄金,值一百两,值一万两。」


一首偈子,阻止了一场家庭悲剧的发生,我们能不相信四句偈的功德能出生三世一切诸佛吗?在佛法的真如性海中,一与多,大与小,是无有差别的。就像一颗种子,那么微小,但是它接受世间的煦日和风,涵受四季的雨露霜雪,集合如此众多的因缘,使它开花结果,又能再传播无量的未来。一棵种子能开万千花树,是一也是多,是微小也是巨大的。因此,不要轻忽短短的四句偈,它能出生三世诸佛,能成就无量善法福德!


图/取自网路


四、扬眉瞬目处处般若


第八分中,就布施七宝的福德与受持般若四句偈的福德相校量,让我们深刻了知,般若之德是过去、当来、现在诸佛修行的慧炬,能使照见自家宝物。佛陀在《金刚经》中随说随泯,才泯又说,破了一法又立一法,立了一法再破一法,无论破、立,都是要吾人不住着一切相,要明究本心,会归中道。


经中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能证的果智与所证的修法,都是无所得,也无有定法,所以说「即非佛法」。


(二)佛陀以般若无所得智而证之法,非法界众生所能晓知,所以说「即非佛法」。


(三)因为法性离言说文字,本不可说,佛为度化众生,方便说之,所以说「即非佛法」。


佛陀所证的境界,所证的妙法,实无法以语言文字把捉。「即非佛法」,乃为破众生执着诸佛有所得、有所说法的「法相」。就像周利盘陀伽由念诵「扫帚」而除心垢,终获罗汉果位,「扫帚」两字非法义圣谛,为什么也能令人开悟发智?如经文所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佛法,有时候不是佛法,不是佛法,有时候却是佛法。念诵「扫帚」不是佛法,但是深心思惟,不取着法非法相,却能契入大道。白居易的〈僧院花〉写着: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禅门中,有因茶盖扑落地,而觑见亲娘鼻孔;有因一片瓦石而击碎虚空,独坐大雄峰。从第一分到第八分,若能会得一法一偈,三世诸佛原在心中坐,骷髅眼中已是一片柳绿花红。


有一天,清税对曹山本寂说:「我穷困死了,请你慈悲救济我吧!」


曹山召唤他:「税闍黎!」


清税应诺一声。


曹山拍手大笑:「喂!最香醇的清原白酒都被你喝了三杯,你怎么说是滴酒未沾唇?」


我们就像《法华经》的穷子,借贷乞讨过日,蒙混瞎忙一场,不知自己衣里有无价明珠一颗。佛陀谈显密之理,说色空之法,此说彼说,无非是为引导行者返观自得。吾人若能不着声色诸相,不取言说文字,降伏贪求身外的妄心,自然能嗅到源源不绝的自性芬芳。




图/取自网路


【习题】


1.为什么不清净的财物布施,无利益功德?


2.为什么法布施胜过财布施?


3.四句偈的功德有多大?


4.为什么般若是三世诸佛之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9-8-10 17:39 | 只看该作者
佛说:珍惜身边人,看淡身外物
2019
08/10
08:00
国学慧语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本文为国学生活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国学智慧,美好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学心语FM,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请珍爱身边人,因为只有这一生时间可相处。请珍惜身边友,因为不是谁都能和你并肩走。


我们一生充满了各种牵绊,也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不得不早出晚归,将全部热情献给工作,却把满心的疲惫和烦躁留给家人。工作是做不完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限追无限,岂不是得不偿失?


至诚禅师的朋友送给他一个漂亮的茶壶,禅师十分珍爱这个茶壶,每天都要亲自擦拭。


有一天,禅师和朋友交流佛法,留下小徒弟收拾房间。小徒弟擦拭师父最爱的茶壶时,心想这茶壶是师父的宝贝,就不禁紧张起来。结果因为他太过紧张,就不小心把茶壶摔碎了。


小徒弟内心非常害怕,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等着师父回来处罚他。


禅师回来后,看见小徒弟跪在地上,了解清楚情况之后,就赶紧扶起小和尚。


小和尚很是不解:“师父,您不是最爱这个茶壶了吗?为什么我把它摔碎,您不惩罚我呢?”


禅师说:“我是很喜爱这个茶壶,但是茶壶已经碎了,不能复原,我再生气也没有用。而且,茶壶再好,我也不能因为它去责怪身边的人啊!”




茶壶再好,始终都是一个物件,没有了还能再买。而身边的亲人朋友,才是我们最应该重视的。因为身外之物,而去责备身边的人,实在不当。


人这一辈子,太过短暂,别为了身外之物,忽略身边的人,抛弃了珍贵的情。每个人的时间都越来越少,过一天少一天,见一面少一面。到最后都会分开,所以能爱的时候不要吵,能聚的时候就多聚聚。


从前,有个小伙子特别信佛,他为了寻找佛陀,放弃了自己相依为命的母亲,远走他乡。他历经千辛万苦,一直没有找到佛。


他在路途中,发现一座宏伟庄严的庙宇,庙里的方丈是位得道高僧。小伙子虔诚地祈求高僧:“师父慈悲,请您为我指一条见佛之路。”


高僧看小伙子如此痴迷于寻佛,摇了摇头,对他说:“你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途中借宿,如果发现有人赤着脚来为你开门,那个人就是你要找的佛。”


小伙子欣喜若狂,终于有了寻佛的方向。于是他沿着来时路往回走,路途中借宿了很多人家,始终没有见到那个赤脚为他开门的人。眼看就要回到自己家了,他越来越失望。


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失去了信心,精疲力尽地回了自己的家门口。他敲响了自己的家门,里面问:“谁呀?”他回答:“母亲,我回来了。”


母亲一听是儿子回来了,就赶紧出来迎接儿子,连鞋也来不及穿。门一开,就看到憔悴的母亲流着泪,赤脚站在地上。小伙子恍然大悟,原来母亲就是他要找的佛。




千里寻佛,佛却是身边的母亲。很多人执着于求佛,向外求法,但其实母亲才是我们最应该尊敬的佛。


有很多自称信佛的人,他们知道殷勤的去给佛祖上香,知道在外面积德拜佛,回到家却对父母不冷不热、不理不睬。其实我们最应该珍惜的人,是身边的亲人朋友。


人生在世,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欲望,那些身外之物,是我们的,但也不是我们的。大多数时候,人们还是会被这些外物所累。辛苦一生,只为得到更多的、却用不上的东西,这便是人生的累赘了。


身外之物能为我们带来方便,但是身边的人才能给我们带来真情。不要过于看重方便,忽略了身边的真情。不要因为追逐身外之物,冷落身边的家人朋友。别人给我们的情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它好过一切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


人生中,有一种真情, 叫彼此珍惜, 你陪我一程,我惜你一生。遇见,只是一个开始;珍惜,才能相伴一生。既相遇,莫相忘!珍惜身边人,看淡身外物。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5 05:03 , Processed in 0.06122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