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普寿寺住持如瑞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妙传)
明代高僧藕益大师在《示养德》中说:“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骨,指内在的意志;气,是外在的气质。学道之人,内中要有坚强的意志,对外应有调柔谦下的仪态。《水浒传》也说:“人无刚骨,安身不牢。”意即人若没有坚硬的骨头,身体就站不起来。以此来比喻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品格,就难以立身行事。
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个体,若要自尊、自重、自强,就当树立远大志向,以信心、热情、担当、吃苦、耐劳、坚持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力,完成预定的奋斗目标。纵观古今,凡有大成就者,都有不怕困难、永不言败的刚骨。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是对英雄观念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弘扬。它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经受艰辛的身心历练,以种种逆境来激发士气、坚固意志、增强毅力、提升能力。
梦参老和尚在九十多岁时,老人家每天还是早晨三点钟起床诵经,一坐好几个小时。偶尔身体不适,弟子劝他起晚点、少诵点,老和尚说:“只要我能站得起来,就得好好活这一天,该做的一定做!在我的人生中,没有畏难二字。”老和尚以其实际行动来为后人解读“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在这段时间的全民战“疫”中,各行各业涌现出难以计数的英雄、勇士。医者不计生死,拜别父母、诀别妻儿,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一颗良心;民众不计报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有的,只是一股炙热滚烫的真情。
在这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可国难当前,太多的人选择坚强、担当。正是他们不畏生死、一往无前的刚骨与热爱祖国、呵护人民的柔情,为打赢这场抗“疫”战带来了希望、提供了保障!这些有刚骨、有慈悲的人,是最可亲、最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