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绿水青山13 于 2020-3-3 13:50 编辑
离开鸟岛,顺着环湖公路继续南行,路过高原海滨藏城察刚县。县城整洁,生气勃勃。 我们出了县城,是另一端进入县城的开始,公路上拉满了一道道的经幡,两侧护坡装饰有浮雕,和巨大的转经筒。 看到路边一片金黄,停车过去一看,是油菜花结籽了,一些新分出来的小苗开着小花。 路的另一侧是即将成熟的大麦,麦穗粗大、麦芒很长。 我们把导航定在湟源县,一是看看湟源古城,二是怕湟中住宿紧张。 傍晚,我们到了湟源县,在网上找到了一家旅馆,能停车,就住下了。 看看时间还早,我们决定先去古城看看。在旅馆老板的指引下,我们很快找到了丹噶尔古城,此时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 进入城门就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城隍庙。城隍庙修建于公元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湟源县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建筑,也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城隍庙整体建筑坐北朝南,是三进两院布局,砖木结构,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庙舍古朴典雅,雄伟壮观,金碧辉煌,远近闻名,在初一、十五重大节日期间,游客不断,香火旺盛。 湟源城隍庙几经沧桑,几经兴衰,曾在嘉庆、宣统年间先后维修了多次,在改革开放后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缮,逐渐成现在的规模。山门雄伟华丽,建于六层台阶之上,山门东西各树立围杆一个,围杆上下有大小两个雕斗,与山门相映成趣,也使山门显得更加威仪壮观。 城隍庙不仅在建筑技艺上在西北地区首拔头筹,而且绘画成就也冠压群芳。 山门对面的青砖照壁,高6.6米,宽10米,上面刻有花云纹图案,属于清代的砖雕艺术。 山门前的四根柱子雕刻精美。 进入山门后,城隍庙的甬道和院内都是鹅卵石铺就,并拼出美丽的图案。 从这个通道进入院内,通道上方是戏楼的舞台。 从通道进来,便是戏楼台口,其东西两侧为钟鼓楼,“晨钟暮鼓”,一般钟鼓为僧侣报时的工具,现在钟鼓设而不敲,传说一但敲撞,声闻于天。 戏楼顶上雕梁画柱,画功景致。 戏楼上的墙壁用屏风式中国画装饰,古色古香。 院子东西两侧各有九间廊庑,共十八间,就是“冥府十八司”。现在用黄布围挡住了上半部分,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让看了。 这是城隍庙的正殿。从房基露出来砖的腐蚀程度看,虽是现代修葺过,也有年头没修过了。 城隍庙是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 正殿内两侧的壁画斑驳陆离,应该是真迹。 这副画是山神、土地的画像。 离开城隍庙,我们信步往街里走。远远看去,街道两侧的房屋都是翻新的仿古建筑。 博物馆大门是新修的,也关门谢客了。 这是丹噶尔厅署所在地。门口有石狮,一般是官府所在地。 这家民俗展览馆有些老物件,在门口拍照的时候,老板娘在里面发话了:“拍照收费”!当听说我是从北京开旅游的,只对老物件感兴趣,口吻又变了,“拍吧”!哈哈哈! 古城里的仿古建筑有的不完全是新做的,有许多老物件融在其中。 这座文庙是新修整过的,照壁上雕着孔子周游列国的浮雕,现在是青海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老字号“日月山牌湟源陈醋”的店铺,虽然看不出还在做生意,这里的基石、立柱、门板等等,可能都是老物件了。 这是修复后的“镇海协营”,道光三年,这里升格为“协营”,据说年羹尧曾在这里住过。 这里是免费参观的,里面除了摆放一些硬木家俱外,还对年羹尧、岳钟琪、固始汗、侯君集等人进行了介绍。 正房两侧摆放着斧钺钩叉邓冷兵器,看院子的女工作人员在西屋买商品,对参观者爱搭不理的。 我们也不待她介绍,自己推门而入,自己看! 老字号“奇宝店”,建筑古朴,却是门庭冷落。 不知不觉走到了古城东门。东门里有座牌楼。 古城东门也叫“迎春门”,湟源县借着天时地利,努力打造西北的“平遥古城”,还原古城风貌,吸引中外来客,发展旅游。 出了东城门,还有一个门楼,应该是个瓮城。 出了瓮城城门有条城外街,向南、有点下坡,两侧的商铺建筑和城内一样,但是感觉比城内人气高,可能出了古城就是湟源县城,比较接地气吧。 在这条街巷的最南端,和县城的一条马路接壤处,有一座古阁——火祖阁。现在也是青海省影视外景拍摄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