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海水浴场,是每一个老青岛人有着美好记忆的地方,无论是上世纪50年代的跳台,还是用汽车内胎改造成的游泳圈,或是天天广播找人的钟表楼,还有作为单位福利发放的更衣证等,都是一段美好、温馨的记忆。
七八十年代,浴场游泳圈很少,那时,汽车少,黑色的汽车内胎游泳圈就成为时尚,更衣室出租的大都是汽车内胎救生圈。偶尔看到几个彩色救生圈或浮床,都会令孩子们羡慕不已。
“钟表楼下有人找……”,广播室用的是高音喇叭,里面不停地播放寻人启事,广播员很繁忙,楼前待播寻人启事的人常常排起队来。“游泳的同志请注意,现在正是涨潮时间,请不会游泳的同志离开海沟,尽快回到岸边上来…..”女播音员那温馨的提醒、反复的广播,令人印象至深。
(钟表楼)
那时的更衣证大都是以系统为单位,作为福利发给所属单位,单位再发给职工,更衣是免费的,只要出示一下更衣证即可。如果没有更衣证,花钱也可以,更衣加冲水,一次两角钱。我所在单位工会,还经常中午发车,集体到海水浴场更衣洗海澡,下午再回单位上班。
海水浴场除了游泳戏水,也有美食的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沙滩上有卖雪糕冰棍的。小贩们用被子包着装有雪糕冰棍的纸箱子、大口瓶式的保温桶,奶油雪糕2角,花生绿豆冰棍1角,老冰棍5分钱,浴场门口则有一些卖凉粉和小吃的摊点,人们来来往往、熙熙攘攘,很热闹。
笔者工作后,几乎很少再光顾汇泉海水浴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四方区体委任职,区政府一浴有一座更衣室,由区体委管理,体委交由下属四方海水场经营,因没有专项拨款,他们只能通过推销更衣证,来发放临时聘用服务人员的补贴。
那时,偶尔过去看看,顺便下海游趟防鲨网。后来第一海水浴场由市体委交与市建委管理,更衣室统一规划,系统、单位更衣室也都拆除了。
此后,工作忙忙碌碌,笔者也就很少过去了,直到退休后,到台东照顾老人,中午休息时,又有了去游泳的兴致,从延安二路乘车方便,几站就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