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秘:台北故宫的稀世青铜器(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25 2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魏太和元年,,释迦牟尼佛坐像,,青铜镀金 

  全高 40.3 cm 重 3954 g 

  尊像和台座合铸而成,背光另铸。青铜胎质致密,镀金厚且与胎连接紧密,金色黄带赤,作工精良。




[此帖子已被 飘雪* 在 2008-2-25 22:45:29 编辑过]
2#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22:44 | 只看该作者
新莽/嘉量

  高25cm 

  王莽篡汉后,改国号为“新”,为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特别在始建国元年(公元九年),命人依照当时的大学者刘歆的考订,铸造了这件量器,目的是以它作为全国各地称量五谷等容器的标准,因此以青铜铸造,以示传之久远,永垂典范,并且定名为“嘉量”。而铸于器表上二百一十六字的铭文,则详细的记述了铸器的缘由,以及各部位的容量及尺寸等等,全器一共分作五个量体,中央之圆形主体,上部为“斛”,下部较浅者为“斗”,右耳为“升”,左耳上部为“合”,下部为“龠”;二龠的容量等于一合,十合等于一升,十升等于一斗,十斗等于一斛斗与斛及合与龠,在度量时要反转过来才能使用。


3#
发表于 2008-2-25 22:55 | 只看该作者
何时能回归?
4#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22:49 | 只看该作者
西周晚期,,散氏盘 

  散氏盘的造形、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端正的风格,而它最吸引人注意的还是铭文。散氏盘的铭文共三百五十七字,全篇记载西周时,散、(ㄘㄜ..)两国土地纠纷的事。大意是说:国侵略散国,后来议和。和议之时,国派出官员十五人来交割田地及田器,散国则派官员十人来接收,于是双方聚集一堂,协议订约,并由国官员对散人起誓,守约不爽。人将交于散人的田地绘制成图,在周王派来的史正仲农监交下,成为散两国的正式券约。青铜盘原为盛水的器皿,但散氏盘在镌铸契约长铭后,已然成为家国宗邦的重器。


5#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22:48 | 只看该作者
西周晚期,,颂壶 

  壶为盛酒之器。青铜礼器中的壶自商至春秋、战国, 一脉沿续,制作未曾中断过。 

  颂壶因作器者为“颂”而得名。形制庄重、纹饰瑰丽,腹呈椭方形,颈部两侧有兽首衔环,此类形制硕大的方壶流行于西周晚期。器身上的花纹以环带纹、蛟龙纹为饰,圈足与壶盖则饰垂鳞纹及窃曲纹。西周晚期青铜器上的花纹一反主轴中线、两两对称的铺排,而喜用连续环接的纹饰。


6#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22:53 | 只看该作者
商代早期兽面纹觚


  商代早期,,兽面纹觚 

  通高14.9cm 重0.4kg 

  近年来铜礼器的时代,已被考古学者向上推前至夏代晚期,约当公元前十七世纪前后,也就是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以来,历年在黄河中游地区所出“二里头文化”形拙、纹简、器薄、工粗的铜器。商代早期的铜器,则以河南郑州二里头岗出土的铜器属“二里岗期”者为代表。


7#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22:47 | 只看该作者
春秋中期,,晋国,,子犯龢钟 八件 

  (公元前六三二年) 

  通高71.6至28.1cm 

  总重213.15kg 

  铭文132字 

  “子犯龢钟”之称“龢钟”,是直用钟上原铸铭文所称,意为调和组合成套的钟,“龢”字可通“和”。 

  “子犯龢钟”全套有大小八件,最大者通高七一?二公分,重四四?五公斤,铸铭二二字;最小者通高二八?一公分,重五?四公斤,铸铭一二字。 



8#
发表于 2008-2-25 22:57 | 只看该作者
国之瑰宝!
9#
发表于 2008-2-25 23:1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做的比说的好[/B] 发表: 国之瑰宝!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22:51 | 只看该作者
西周晚期,,毛公鼎 

  毛公鼎是中国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它的内壁铸有五百个字的长铭,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大意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又令毛公族人担任禁卫军,保护王室,最后颁赠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由内容推测,毛公鼎应铸于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时,其铭文是可凌驾于〔尚书〕的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也因此毛公鼎可称是举世的瑰宝重器。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22:52 | 只看该作者
殷墟晚期至西周早期,,亚丑方簋 

  器高18.4cm 

  在青铜礼器中,簋是用来盛食黍稷的容器。一般的簋形器为圆腹、圈足,而本器为罕见的方形。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22:50 | 只看该作者
西周晚期,,宗周钟 

  商代,钟形乐器大多数是口部朝上,钟体用长柄支起后再敲奏;西周开始,渐渐改为钟口朝下,钟柄加环悬挂而奏,成为惯见的“甬钟”形式。宗周钟便是甬钟的代表。宗周钟外形上最大的特征,是钟身两面共装饰36枚高突的长形乳丁纹,极尽华丽醒目。此钟音质浑厚宏亮,有宗庙庄严气概。


13#
发表于 2008-2-26 01:5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做的比说的好[/B] 发表: 国之瑰宝!
14#
发表于 2008-2-26 12:28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做的比说的好[/B] 发表: 国之瑰宝!
15#
发表于 2008-2-26 19:0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做的比说的好[/B] 发表: 国之瑰宝!
16#
发表于 2008-2-26 21:2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做的比说的好[/B] 发表: 国之瑰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9 08:46 , Processed in 0.03658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