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01215【石门随笔】学中西马 习儒释道 写诗书画 净身口意

  [复制链接]
661#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10:13 | 只看该作者
佛陀反对种姓制,宣扬众生平等说;反对神创说和定命论者,宣扬缘起说和四谛法。主张物资公有,如土地、房舍、果树、用具不可私用,不可出卖,属常住所有。提倡四依住:即常乞食、粪扫衣、树下住,依陈弃药。
制定这些,是为除五欲贪著。过着三常(衣、食、住)不足的生活,意在存念无常,勤求出离。
佛答:我涅槃后,应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住(观身不净、观受皆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恶性比丘默摈置之;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信句子。又嘱累弟子依法奉行,则是如来法身常住不灭。随即示大般涅槃,时是二月十五日。
所谓信解行证,即与此四法相对而言。信者,信顺佛之教法;解者,解悟其义理;行者,依教理起修行;证者,依修行证悟圣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2#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10:13 | 只看该作者
20180516禅者,最不喜欢人模仿,所谓依样画葫芦,终究不像原样。黄檗禅师的棒、临济禅师的喝、赵州禅师的茶、云门禅师的饼,各家接待学人有各家的家风,不是依样可学。禅者要能“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一切都要自家重新来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3#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10:13 | 只看该作者
20180517佛有三不能。第一佛不能替众生转定业,第二是佛不能渡无缘之人,第三是佛不能渡不信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4#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9:47 | 只看该作者
徐怀中深刻地领悟了艺术的辩证法,少与多、小与大、简与繁、虚与实,都是其艺术观念的组成部分,他有着坚定的艺术自信,所以才能如此淡定从容。唯其如此,他的艺术生命才能如此长久,才能在90岁高龄为我们奉献出《牵风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也期待作家能为当代文学奉献更多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5#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9:48 | 只看该作者
20180518牧心如牛:略说《十牛图颂》
  一、寻牛《十牛图颂》有十个阶段,第一是“寻牛”,寻找内心的这头牛。  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身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二、见迹牧心的第二个阶段是“见迹”。颂曰: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三、见牛第三个阶段是“见牛”。颂曰:
  黄莺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四、得牛第四个阶段是“得牛”。颂曰:
  竭尽精神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
  五、牧牛调摄此心的第五个阶段是“牧牛”,精心地牧养这条心牛。这个时候的境界就是:
  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拘自逐人。
  六、骑牛归家第六个阶段叫“骑牛归家”。颂曰:
  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七、忘牛存人  
这个时候的境界是:
  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八、人牛俱忘  颂说:
  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辽阔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九、返本还源   颂曰:
  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十、入廛垂手   这时的境界应该是:
  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6#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9:49 | 只看该作者
20180519古印度有一个最差的宗教,不承认前世来世,不承认因果,就像现在的唯物论。
要把自己原来对人生、对世界、对佛法、对佛教的认知全部放掉。什么原因呢?世间所有的书籍、知识、经验,告诉我们的都是有限的存在,具有染污性,可能还会成为生死轮回之因,甚至有些还是世间动乱纷争之因。
我们在世间上所接触到的、自己所拥有的心理上的那些概念是错误的。而佛法僧三宝的概念,本身是清净的、无染的、尽虚空遍法界的,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凡夫不能用染污心去理解清净法。
反过来说,我们如果没有把世间上这些杂乱的东西舍弃掉,正法的内涵就接受不进来。因为我们一直被这些有形象、有局限的东西障碍住,就很难去理解、去接触清净无为的佛法。
真正从无相无为的概念上看,事物的本质是超越善和恶的,是没有善恶概念的。也就是说,善和恶的概念只是在世俗谛范围内、在世间法里面有。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绝无可能长生不老时,为之积攒钱财真的是没有意义。那么,如果你有多余的钱,或许就会知道可以花在哪里了。
只要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从幼儿园到大学所有的教育都是为活着准备的。前面你问到过幼儿园与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我认为死亡应该是从一开始就教给孩子们的最大课题之一。
某种程度上,不仅金刚乘,所有乘乃至佛陀的所有教法从来都不是为我们今世生活的舒适与成功而设计的,而是都旨在超越今世——如有可能当然在今世就获得证悟,但如果不行,至少在未来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7#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9:50 | 只看该作者
20180521弥勒教给世人对治恶人的方法,不要生嗔怒之心,要能够忍辱,对于他人强加于自己的“坏事”不生恨、不怨怼,坦然自若地承当下来,让他的一切气恼和愤懑投过来如同打到了棉花团上,并被融消。
  一个巴掌拍不响,他就是再怎么挑衅,也都是无济于事,你这里仍是一派风和日丽,冲突自然也不会有所发生,于他于己都是有好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9:50 | 只看该作者
20180522人的身心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佛法重视调心,虽然没有直接的病理、药理方面的研究,但是通过心理的调节,却能有效减轻人们的病痛。
  佛陀临终之时,不仅没有一般老者的虚弱、昏昧,反而有足够明晰的心理向弟子们传授法义。这足以看出佛法对人身心的作用。医生能治病,却不能疗生死之疾。佛陀能疗此生死之大病,故而被称为“大医王”。《阿含》曾有弟子问佛,为什么佛法能令人解脱,而外道法不能?佛的回答是,因为佛法中有八正道,而外道法没有。
  八正道是通往解脱的正途,是佛陀为还在受生死流转重病的众生开出的阿伽陀药。所谓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而八正道之中,又以正见为先,因此佛为五比丘开示,只讲述苦集灭道四谛的义理甚至没有全部讲完,便有人能证得阿罗汉。
  正如维摩诘居士所说“从痴有爱,则我病生”。置身轮回之中,这是因为心中痴爱不断地缘故。愚痴渴爱,令众生身不由己,不能自主地陷入无尽的轮回之中,无法解脱。而正见的建立,八正道的实践,恰恰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根源的解决方案。
  也只有佛陀这样大医王的高超技术,和慈悲广大的用心,才能头出头没,彻底解决众生的生死病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9:51 | 只看该作者
20180524有一位朋友,她才三十多岁,却就因骨癌,前后已开过二十次刀,在大动脉出血不止中,把腿锯掉了,然而她告诉末学:“我很庆幸,我失去了一条腿而闻到佛法,假如我没有听到佛法,不知道还要再造多少业,受多少苦。” 有这样努力过来的人,都有不一样的心境,他们对人生都有不同的体验,而能深信佛语。“十方三世一切佛,以八苦为八师”,苦是最好的老师。可是我们真正要等到这一天吗?
一个人没有能够顾自己以前,实在没办法照顾其它什么人,没有办法超越过自己的苦海时,实在也没有办法度任何人超越苦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0#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9:52 | 只看该作者
20180525从“佛道”到“人道”到“商道”,稻盛把一个企业家的人格修炼放到了最高的位置。因此,稻盛和夫说,“人生的根本目的不是别的,不是赚钱出名,其实就是提升信心、磨练灵魂。”
稻盛的“工作禅”最有名的就是:我们为什么而工作?是为了磨练灵魂,提高心智,赚钱只是顺便的目的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1#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9:52 | 只看该作者
20180526可以二十个字把佛教讲完。二十字是“闻、思、修;体、相、用;缘起性空、真空妙有;禅修、平等、慈悲”。
要求“齐头式”的人人平等不可能,若从“自业自受”的原理来看,富贵变贫穷,贫穷变富贵,也是不断地在发生。
道本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若会妙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佛性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纤尘不染,一法不立,至性中人。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本性空寂,莫取一切相,即合圣意;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2#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9:53 | 只看该作者
20180527古德云:‘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思一思,瞋心起时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如果想要消灭内心瞋恨的火焰,必须用慈悲的法水让它柔软,否则只有让瞋恨之火烧身,让瞋恨之气压榨。瞋恚的过患有六:
  第一、因瞋恚而失善法。
  第二、因瞋恚而堕恶道。
  第三、因瞋恚而造恶口。
  第四、因瞋恨而丧法乐。
  第五、因瞋恨而窃善心。
  第六、因瞋恨而遭祸患。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一个没有经过痛苦洗礼的人,本身就不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懂得该怎么样修行。
  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
  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没有吃过苦,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来的。这是上苍给我们一个痛苦,但是它后面有很重要的礼物,那就是能够自觉,能够觉悟,能够成佛。
  所以用痛苦来包装,然后打开痛苦的礼盒,里面却含有佛性,清净自在的佛性。所以这个是观念的问题。
  不要把今天所受的苦,包括婚姻、经济、病苦,种种的,或者是儿女不孝顺、孤苦无依,把它当作一定是前世的业。当然佛教讲业的话,讲起来非常复杂。
  所以,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来的,要想活得更灿烂,你必需要经过很多的痛苦。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如果没有经过痛苦、挫折,我们怎么能够动心忍性?我们怎么能够更成熟的、更进步的理解人生?
  所以,苦,它是成就圣贤的阶段,就像你爬楼梯一样,每经过一个阶梯往上爬,你会气喘如牛,可是登到最高峰的时候,却看到那么漂亮的风景。没有一个圣贤没有经过吃苦他可以成就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现在是观念的问题,不要把吃苦当作是吃苦,要把吃苦当作是吃补。
耕种你的心,怎么样利用心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实际上只要你用心,没有办不到的事,这个心的力量是无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3#
 楼主| 发表于 2021-2-16 09:52 | 只看该作者
敝 人 笔 记
(1)
益友三多:友直、友谅、友多闻。
海德格尔说:“只有面临虚无,才会想起存在。”
林语堂说过:“看美人,三分美貌,七分神韵。”
书籍像一位有着精深博大胸怀的智者,谆谆地教诲我何谓美之极至。那就是——心清似水,宠辱不惊。
王国维《人间词话》论学问:古今之成大事业、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其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
古人苦学佳话:苏秦悬梁刺股,孙康映雪,匡衡偷光。
文能醉人何必酒,书亦香我不必花。
马克思在一本书中曾设过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早上钓鱼,下午种田,晚上看哲学。”
《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五指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月亮光光》月亮光光,狗咬绵羊,瞎子瞧见,瘸子赶上,哑巴出来,骂一晚上。
读书受益三点:一、我知道人生离不开艰难。二、做一个正直纯洁的人,不会比做一个卑鄙自私的人失去更多。三、要奋斗。
郑板桥: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演艺界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两年。
海明威说,今天的飞机比马快,并不是说今天的人们比以前进步了。
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俗话说,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
事实证明,0.618在建筑、书法、绘画、音乐等领域都有充分体现。
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居必择邻,交必择友。
 “难得糊涂”是“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的谨慎,藉助于它,暂时“吃点小亏”,作点退却的姿态,以躲过某种“灭顶之灾”的袭击,它具有“自我防御”,“保护自我”的功能,是一种“自我反省”。还可以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手段,使人“以不变应万变”,不动人之“真气”,调节“阴阳”,巧妙地保持自己的内心平衡。总之,借助“难得糊涂”,可以保护自己,恰当地表现自身的才能,充分显示心胸之宽广,气宇之不凡,一般而言,凡能成大事者,或多或少都有些“难得糊涂”这番功底的。
看得破,熬不住。
阅透人情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平。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古语曰:如欲取之,必先予之。
<围炉夜话>
何者为益友?凡事肯规我之过者是也。何者为小人?凡事必徇己之私者是也。
最不幸者,为势家女作翁姑。最难处者,为富家儿作师友。
泼妇之啼哭怒骂,伎俩耍亦无多,静而镇之,则自止矣。
谗人之簸弄挑唆,情形虽若甚迫,淡而置之,则自消矣。
东坡志林有云:
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
忍疼易,忍痒难;能耐富贵、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士也。
余谓如此精爽之论,足以发人深省,
正可於朋友聚会时,述之以助清谈。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
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伶俐人做得来。
仁有假仁,义有假义,可知仁义二途不无奸险人藏其内。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然人欲既胜天理或亡。
故有道之士,必使饮食有节,男女有别。
献血广告: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
哲学可以把呆板的人生变为活跃的人生,把被动的生存变为主动的生存。
在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梦,少与老,都始终是同一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为前者,前者再变化,又成为后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4#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9:25 | 只看该作者
列斐伏尔认为,如果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意味着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的超越,那么在20世纪乃至今天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新的社会结构转型,即从工业社会向都市社会的转变。
如果说城市是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的特征,那么都市则是一种未来社会的具体抽象,是工业化的最终目标。城市不再是代表着与乡村对立的分散的区域,而是成为反映整体社会的“构成性中心”。这一判断非常关键,列斐伏尔在《都市革命》中提出“内爆与外爆”(implosion-explosion)的辩证运动来解释所谓的都市现象:大量的人口、活动、财富、信息、商品、货物、工具、思想等向城市汇集,形成了都市现实的巨大内爆;然后爆炸的碎片撒播出去,形成多种多样的碎片,例如边缘、郊区、度假村、卫星城等。
列斐伏尔在《都市革命》《空间的生产》等书中反复吐露自己的心声:都市社会将重塑市民社会,并导致政治社会被吸收到市民社会之中,即马克思所说的国家的消亡。那时过去工业化主导都市化的进程将被颠倒过来成为工业化服务于都市化,全球社会从属于都市社会,而都市社会的意义正是向人提供全面发展与自由栖居的空间。
列斐伏尔指出:“今天,我们必须接受和发展傅立叶、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的乌托邦理念,不是因为它们憧憬不可能性,而是因为在这个社会之中就内含着乌托邦的要素,不仅现在有,而且永远存在:不可能的可能性,创造不可能性的可能性,产生革命情势的终极矛盾。”(58)如果说马克思是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历史局限性的批判,并提出了用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取而代之的无产阶级革命方案,那么列斐伏尔则通过“都市社会”未来可能性的乌托邦规划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提供了都市的辩证想象。当然,这种都市马克思主义给人一种脱离经济基础的空中楼阁之惑。
“克己复礼”的“克”,当训“胜”,克制、战胜之意。“己”是克制的对象,主要指人过度的欲望。“克己”即克制己欲。那么为什么要克制己欲呢?盖“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荀子?礼论》),在前礼义的状态下,由于没有规则的约束,人们顺从欲望一味向外索求,必然陷入争夺、混乱之中。礼义的制定就是为了定分止争,同时“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更好地满足人的欲望、欲求。但春秋以降,礼崩乐坏,由于失去了规则的约束,人们放纵欲望,追逐私利,“放(注:依据——引者。下同)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社会再次陷入混乱之中。而要重建政治秩序,就要克己复礼。复礼并非是要返回周礼,也不是使行为符合礼,而是恢复、复兴礼乐秩序,是“孔子欲借鉴周礼的典范,来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5#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9:28 | 只看该作者
谁提倡慈悲和智慧教理,谁就是我们的宗教;
  谁宣说慈悲和智慧的真理,谁就是我们的导师。
  佛教的真理,是最殊胜、最高尚、最罕见的珍宝。弥勒菩萨在《究竟一乘宝性论》中说:
  因稀有,因无垢,因具胜能,因世间最美,因最高尚,因始终如一,故称稀世珍宝。
  所以不是任何人都能遇到,不是任何地方都会出现,也不是任何时代都会出现的事情,而是众生共同的善业福报和诸佛的慈悲愿行双方机缘相合的结果。
  遍于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尽所有智;超越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如所有智。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是佛教的唯一真理。尽所有智,是从真理的广度而言,犹如辽阔的海面;如所有智,是从真理的深度而言,仿佛深广的海底。虽然有深广的不同,但究竟是一体。
  遍于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世俗菩提心;超越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是佛教的唯一真理。世俗菩提心,是利他的角度而说,犹如美丽的花朵,给众生带来快乐;胜义菩提心,是自利的角度而言,仿佛丰满的果实,自己成就圆满。
  慈悲和智慧是佛教的唯一真理,犹如凤凰的翅膀,缺一不可。如同凤凰的翅膀既是左右,又是一体一般,慈悲和智慧既是两面,又是一体。
  佛教的真理犹如虚空,像虚空既遍于一切万法,又超越一切万法。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世俗谛,是遍于一切而立;胜义谛,是超越一切而言。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佛教的真理具备八种功德:一、不可思议;二、无二;三、无念;四、清净;五、光明;六、对治;七、灭谛;八、道谛。
  佛教的真理犹如明灯,将遣除一切众生的无明,并启迪心灵的智慧。跟着真理的脚步,让我们来一趟菩提之旅吧!这一定是一个寂静与安详的旅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6#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9:28 | 只看该作者
众戒皆可受,无皈依不得。
  皈依 一切戒律和功德的根本
  《皈依七十颂》说“众戒皆可受,无皈依不得。”意思是说,所有的戒律,以皈依为首,不可缺少皈依。从小乘到大乘发菩提心,金刚乘的灌顶,乃至受八关斋戒之前,都必须先受皈依。
  皈依是一切戒律和功德的根本。任何人只要听到佛号,或与佛的身语意中的任何一种结下一点点因缘,就播下解脱的种子,何况是皈依三宝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7#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9:32 | 只看该作者
佛学基础词汇,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恒朴法师  发布于2018-05-29 09:35:13 举报 阅读数:1527
​​​​
01
三宝
佛、法、僧
02
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03
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04
十善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05
八关斋戒
一日一夜受持以下八法: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六不涂脂粉香水,不穿华丽的衣服,不观玩歌舞妓乐,七不睡卧高大床褥,八不非时食(日中一食,过午不食)
06
四念处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07
四正勤
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08
四神足
又名四如意足,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
欲神足是希慕欲乐,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
09
五根
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10
五力
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
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
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
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
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这诸惑。
11
七觉支
又名七菩提分或七觉分。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
1 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
2 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3 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4 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安、快乐;
5 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
6 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7 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12
三法印
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
1)诸行无常 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
2)诸法无我 是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没有我的实体;
3)涅槃寂静 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13
四圣谛
苦、集、灭、道
1 苦谛:
a、生苦:初出母胎,冷风割体,烦恼业力,众苦交集;
b、老苦:颜衰色变,体力减退,举止言行,皆不如意;
c、病苦:四大不调,精神欠和,身心受病,苦痛无安;
d、死苦:五蕴分散,神识相离,茫然自失,业境现前;
e、爱别离苦:亲族朋友,名位权利,一切爱乐,离失之时;
f、求不得苦:一切荣乐,可爱诸事,心生欲望,求之不得;
g、怨憎会苦:怨家仇人,及诸事物,相遇会见,心生不安;
h、五阴炽盛苦:身(色)心(受想行识)无常,变易炽盛。
2)集谛(无明):
a 贪:名利财色,一切贪欲;
b 嗔;嗔恚忿恨,嫉忌不平;
c 痴:事理不明,迷暗愚昧。
3 灭谛:
无明烦恼,集谛业断,我法执除,贪嗔痴尽,生死解脱,众苦云消,得寂灭境,安住涅槃。
4)道谛:即八正道
其中,四谛里又分迷界与悟界两因果。“苦”是迷界果,“集”是迷界因,“灭”是悟界果,“道”是悟界因;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
14
十二因缘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
1 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
2 行:造作诸业;
3 识:业识投胎;
4 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
5 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
6 触:出胎与外境接触;
7 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
8 爱:对境生爱欲;
9 取:追求造作;
10 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
11 生:再受未来五蕴身;
12 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
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15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
16
六道
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17
三学
戒、定、慧
18
二谛
真谛、俗谛
19
三福
1)人天福:孝敬 慈悲 身善 口善 意善
2)二乘福:三皈 自性三宝 住持三宝 严持戒律之精神和原则
3)大乘福:发菩提心 先断烦恼再度众生/ 深信念佛必定成佛 / 读诵大乘
/ 劝进行者
20
四摄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21
四无量心
慈、悲、喜、舍
22
六和敬
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
23
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24
十愿
礼敬诸佛/ 称赞如来 / 广修供养/ 忏悔业障 / 随喜功德
请转法轮/ 请佛住世 / 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 / 普皆回向
25
三资粮
信、愿、行
26
四大菩萨
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
27
四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28
三藏
何谓三藏?即是经藏、律藏、论藏,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
精通三藏,并能以三藏自利化他者,尊称为三藏法师,如姚秦鸠摩罗什,唐玄奘等。试略谈其义:
一、经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大都属于经藏。
二、律藏。佛所制定之律仪,善能调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藏。
三、论藏。对佛典或经义加以议论,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后人以殊胜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均属于论藏。
29
佛教八宗
1)禅宗:直指人心,即生见性成佛,不执著禅定而不离禅定
2)密宗:以心物一元之原理,大开方便,提倡肉身成佛
3)唯识(法相):建立一切,说八识如来藏等,接引畏空众生
4)天台:三止三观,建立如来禅方便程序
5)华严:华藏世界重重无尽,世界一切清静...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
6)三论:否定否定,破人法执
7)成实:三心、二谛、二空
8)净土:佛我互感,信心而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09:31 | 只看该作者
20180603学佛就是为了从业力中跳出,成为心的主人,而通过养花来调柔内心,即是修习佛法的一种易行道。
所以智者大师在《六妙门法》中云:“故释迦初诣道树,跏趺坐草,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降魔成道。当知佛为物轨,示迹若斯,三乘正士,岂不同游此路。"
出家人愿意苦修,但并不代表他就是穷苦之人,应该显穷苦之相。出家人上陪帝王,下陪乞丐,你光看到他陪帝王那一会儿了,没看到他在陪乞丐。出家人的教育就一句话来总结:"欲从千人头上过,先从万人足下行。"
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僧随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9#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09:32 | 只看该作者
20180604我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与佛教有关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如唐代高僧玄奘大师,大诗人谢灵运、王维、白居易、苏轼,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理学家朱熹、王阳明,以及李贽、袁宏道、黄宗羲、龚自珍、魏源、曹雪芹、林则徐,还有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革命家孙中山等等,至于历代高僧大德更是灿若繁星,不胜枚举。
谁说佛教迷信?数十位中外名人这样评价佛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09:32 | 只看该作者
  佛教是东方人的宗教,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是东方智慧的结晶,是东方文化宝库中稀有难得之瑰宝。
  佛教自释迦牟尼创始以来,历经两千五百多年,一直影响着东方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几乎涉及了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建筑、雕刻、音乐、美术)、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伦理道德等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与佛教有关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如唐代高僧玄奘大师,大诗人谢灵运、王维、白居易、苏轼,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理学家朱熹、王阳明,以及李贽、袁宏道、黄宗羲、龚自珍、魏源、曹雪芹、林则徐,还有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革命家孙中山等等,至于历代高僧大德更是灿若繁星,不胜枚举。
  现代,计算机科学、模糊科学、生命科学(如自然疗法、克隆技术)、精神分析学(及各门类的心理学)、量子物理学、毫微技术、全息理论、航空航天科学的发展,人类当前面临的各种困境(人口环境、气候异常、金融危机、高犯罪率等),都在不断证实,释迦牟尼佛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向人类提出的善意劝告,和佛对宇宙宏观微观的认识,对生命本身的认识,是无懈可击的。
  佛陀的教诲是如此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如此真实不虚,讲求实效,再加上佛陀严密无误的思想体系,佛陀的慈悲精神和积极务实的作风,正为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所瞩目,于是便有东学西渐、佛光普被欧美之势,诚为东西文化交流之新潮。这正应了一句话:真理,是跨越世界、跨越种族、超越时空的,真理是没有专利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9-22 15:25 , Processed in 0.05343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