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生病不能只治病, 还得找到病症所在(情绪源头)
几年前,位于新奥尔良的奥克斯纳医疗机构就曾经发表一篇文章,指出: 每500名持续进行肠道病治疗的病人中,有74%的患者被发现患有情绪性疾病;耶鲁大学的医疗诊疗也曾于1951年在一篇研究报告中表示,有76%的病人被诊断曾得过情绪性疾病。 换句简单的话说,很多病人其实不是真正地生病了,而是情绪生病了。 当我们肠胃不适,只是大把吞下胃药,却逃避压力和紧张的根源;当我们皮肤上的各种红疹,犹如一座座小火山的爆发,但却没有发出:我很生气,请看看我的愤怒的心声。 很多疾病都是我们自己的情绪引起的,即使好了一点,我们的情绪再上来的时候,健康又没了。 古人云:“心病还须心药医”,现在看来不无道理。 做人,“养生”远远不如“养心”。 畅销书作家何权峰曾在书中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知名大学心脏学系主任心脏病发作,病情十分严重,在经历濒死的绝境后,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住院的3个月,他整理了自己的生活心得,然后总结出两条生活守则。 这两条生活法则,不是什么保健养生医学良方。 而是特别简单的两条为人处世的方法: 守则一,别为芝麻小事耗力气;守则二,所有事情都是芝麻小事。 人生在世,很多身体的问题都是情绪上的问题,而情绪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庸人自扰”。 很多烦恼,都是因为执念于眼前的小事,在潜意识里把不如意的事放大了。 如果为了一件小事而大发雷霆,为了一次误解而深陷悲伤,为了一个批评而自我怀疑,于己无益,于事无补。 如果你终日被情绪所扰,幸福生活也会从此不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