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来 发表于 2009-3-19 20:51

《人之初—150天》

《人之初》
且莫说人之初
是善还是恶
有谁落地笑呵呵
啊~~别说人难做
啊~~别说人好做
好做难做都得做

做得人上人
滋味又如何
回头看是善是恶
还是千古迷惑
啊~~别说人难做
啊~~别说人好做
好做难做都得做
啊~~做得人上人
啊~~滋味又如何
回头看是善是恶
自有人来评说

清风徐来 发表于 2009-3-19 21:21

http://mtv.51.com/index.php?act=view&account=xuke4510&album_id=390457

半斤八两 发表于 2009-3-19 22:13

:Q :Q :Q :Q :Q :Q 活泼可爱。

钢铁战士 发表于 2009-3-20 08:01

真漂亮:hug:

都来游 发表于 2009-3-20 09:18

人之初性本恶是谁说的?
是荀子说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比孟子小70多岁。孟子死时,荀子才10多岁,还是个儿童呢。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荀子对孟子的“性善论”给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说,是不了解性和伪的区别。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我以为,人之初还谈不上善与恶,因为浅幼懵懂不知道该如何表现。如果不善、不恶是为中,我宁愿相信人之初性本中,后天的教化可使其转化加强
。从这个意义来讲,是唯物主义的。没有人生下来注定会当慈善家,也没有人生下来注定会杀人越货领取极刑的。

都来游 发表于 2009-3-20 09:40

吉祥如意!
送宝宝一个小阿姨

都来游 发表于 2009-3-20 09:46

为什么我写个回复反反复复要我登录几次?!什么人有权捉弄人?善?恶?中?所为何来!想干什么!!!

都来游 发表于 2009-3-20 09:55

反复要我登录输密码帐号。第一次看不到老师发的图片,只看到诗文,就诗文回了帖。输入密码帐号后才看到图片,看到可爱的小宝宝又写了个贴子,发不出,又说‘无权’又输入密码帐号,分分钟两次要求输入密码帐号,所为何来?!是谁故意折腾! 过了点吧。

黄姐水上漂 发表于 2009-3-21 20:08

摄影技术堪称一绝

飞天宝宝 发表于 2009-3-22 15:08

:lol :lol :lol :lol :lol

鲟鱼 发表于 2009-3-22 17:42

好可爱的小宝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之初—1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