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34

晋陕大峡谷纪行

   2009年的五一,我们一行10人旅行陕北,回味起来余味犹存,现把当年同行驴友一狼的游记转来,请大家欣赏!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35

(一)黄河情结

       这是一条流经9省区,长万里的大河,这是一条流淌着泱泱华夏历史文明的史诗之河,她来自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注入了渤海,她宛如中华民族的图腾,舞动在中华腹地,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里。她是我们民族的圣河,我们的母亲河,她给我们的皮肤打下了烙印,早已融进了我们的血液,渗透进我们的生命。散文作家周涛写过:在中国这块大陆上,有那么一些东西是一种无文字的文化,无课本的教育,是一种无声息的影响和无语言的歌哭。黄河毫无疑问就是这一类东西中的一个。每每看着从黄土高原拍回的照片,一种厚重,一种雄浑,一种沧桑,一种悲怆,常常激荡心间,挥之不去。
      清明从青木川回来不久,即到外地学习,刚去时,没有携带手提,很少上网,也很珍惜参加工作后,第一次长时间外出学习的机会,和驴友们联系很少,周五,两个好打来电话,五一假期计划去黄河的晋陕大峡谷,由于对黄河怀有天生的崇敬,毫不犹豫承当下来。下午从三门峡回来,匆匆收拾行囊,连夜匆匆离开义马,我们一行10人,奔向了流经黄土高原、地处中游、晋陕大峡谷中的黄河边。
       我对黄河有很深的情结,我一直有个梦想,用一生的时间去走完她的全程。我出生在黄河岸边的孟州,但我第一次见到黄河已经16岁。我依然清晰记得,那是一天下午,下课后,和几个伙伴翻山越岭,骑行几十公里,来到洛阳黄河大桥上,看到了长河落日,看到了滚滚大河东逝水;后来我转学到了,黄河之滨的石化城--吉利读高中,学校距离黄河只有几公里,黄河成为我成长的摇篮,我在河滩种过树,我们趟过春天像小溪一样清澈的河水,见过夏季黄河涨水后一泄千里的奔流,秋季里我们也会到黄河里游泳,冬日冰封的黄河我们也去嬉戏,圆月的夜里我们会去沙滩上漫步,退水后我们会去逮鱼,以黄河桥为中心的两岸东西几十里,到处留有我成长的足迹。在我人生的花季里,黄河留给我太多美好的记忆。高中毕业到洛阳上学,跨过了黄河南岸,毕业后沿着黄河向西,分配到义马,工作后记不清楚多少次往返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也以黄河为轴线,向东向西延伸,向南向北拓展。06年到山东东营出差,终于看到了黄河入海流的景象。从第一次见到黄河,到见到黄河入海,时间整整过去了20年,在这20年的时间里,我终于走完从风陵渡--入海口,黄河几字型大拐弯东流的全程,这些年来,不管在那里只要见到黄河,我就会下车,面河肃立朝拜。近几年的户外活动,山西、陕西也经常去,但没有参加过以黄河为主线的驴行。两个好策划组织的晋陕大峡谷之行,怎能不让我兴奋激动。
       太多的行走,每个人都熟悉,无需介绍。但我们最初的行程因车辆必须改变。原计划我们准备徒步黄河湾,从洛阳租的车赶来,我们不得不临时改变了计划。我们每个人都携带了装备,可车是个10座的商务车,除了我们10人,它什么也乘不下,临出发前,我们随即决定只带5顶帐篷。越过西安,径直向延安方向驶去。一路我都在想,我曾经去过的黄河段。大学实习就在孟津老城的油坊中学,45天的实习,我几乎每天都穿行在白鹤--扣马的黄河岸边,每来同学都要去光武帝陵园;毕业前夕组织同学到郑州的黄河游览区,体悟一代伟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教诲。毕业后,有很多的机会去拜访万里黄河第一坝,去看看黄河大拐弯的地方;到过正在施工的小浪底,去过尚未搬迁的新安、渑池移民区,见识了黄河跃出山间,奔向平原的豪迈;多次到截流后的小浪底,乘船游离黄河三峡--万山湖,陶醉在高峡平湖之间。曾用4天时间在黄河沿岸的新安、孟津、孟州、济源、山西垣曲、渑池环河骑行;说不清楚多少次钓鱼,采石或是游玩,是徒步、自行车,还是驾摩托车、汽车来回穿行在,三门峡--南村--洛阳的黄河桥之间,几乎走遍了黄河奔向平原前最后的峡谷段。不会忘记曾经的激情豪迈,不会忘记曾经的失意徘徊,那有喜有怒,有苦有乐,有情有爱的中游黄河段。现在我们正赶往,黄河几字的右边,去见南北走向铁打铜铸般的河岸,在奔驰的车上,我怎能入眠。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114438498.jpg

这就是让我魂牵梦绕的黄河。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35

(二)黄土高坡

   万里黄河从巴颜喀拉山起源,越草原,穿流沙,一路风尘,滚滚而来,在穿越河套平原之后,从鄂尔多斯高原奔涌而下,受到了巍巍吕梁山的阻挡,在偏关县老牛湾止步徘徊,几番激荡,最终掉头南下,辟出了左带吕梁、右襟陕北,北起河口、南至龙门,全长725公里、落差607米的晋陕大峡谷。它就是在中国地图上可以看到的在内蒙托克托县河口镇段形成的一个“几”字形弯的右半边,沿线共有27个县市,它是黄河干流也是华夏大地上最长的峡谷,整条峡谷,雄浑厚重,风貌统一,蜿蜒曲折,浊浪排空,黄河峡谷的典型风貌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一条深邃厚重、纵横万年的超级文化走廊,从北到南,一系列重量级文化遗迹串起了一道举世无双的文化长廊。2005年《中国地理杂志》把她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描写的就是晋陕大峡谷的河段。的在峡谷的上中下段有三处闻名遐迩的景观。在北段,山西省的偏关县境内有个老牛湾,这里长城和黄河相遇;中段的延川有乾坤湾,南段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之间有壶口瀑布。短短的三天假期,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走完,我们把目标锁定在延川的乾坤湾。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20833046.jpg

梦幻般的黄河湾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36

黎明时分,到革命圣地延安,看到宝塔山、延河天已透亮。短暂的停留,继续向目的地延川赶。延川在延安的东北部,距延安80公里。黄河在延川流经68公里,却是弯道最多最大最有气势最赋有诗意的一段,黄河在这里舞出了清水湾、苏亚湾、乾坤湾、延水湾和漩涡湾等五个巨大的河湾。当地有句民谣: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最美就是额乾坤湾。延川县城如长龙般一溜排在清涧河沿岸,两边皆是高高的黄土山,像延安一样山坡上随处可见,层次分明的排排窑洞,高低不等的砖瓦水泥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窑洞前,河岸边。


      乾坤湾位于延川县土岗乡的小程村,延川县城南部53公里处。 从延川县城去黄河边有两条路,沿秀延河到马家河乡附近南北分开,一条通往延水关,一条通往土岗乡。我们去的时候走延水关的路,回来经土岗到县城,在黄土高原上穿行了个小环线,既领略了黄土高坡的风貌,又看到了苏亚湾、清涧河切割黄土高坡形成的峡谷。我们这样行驶,也是不经意为之,事实证明,这样往返最为合理。

      出县城,过马家河,我们就驰骋在黄土高坡。对黄土和丘陵我不能说陌生,故乡的地貌一份滩涂,一份平原,一份丘陵,我就出生在黄土堆积形成的丘陵区,那沟壑,那田野,是我儿时的乐园,割草,采药,我跑遍了家乡的沟沟岔岔,探险,猎奇,我钻过沟中每一个窑洞;一些影视作品,也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但几天来奔走在真正的黄土高原上,她的深沉,厚重,沧桑,遒劲还是将我重重击倒。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281038322.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29629604.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30564515.jpg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36

一夜的颠簸,毫无倦意,我们都睁大眼睛盯着车窗外,生怕错过些什么。河川、山地、土塬转瞬即过,车犹如一叶小舟飘荡在波澜起伏的黄色汪洋,没有树木,没有绿意,也没有生机,到处弥漫着苍黄。前往目的地的路不宽,沥青铺面,蜿蜒曲折,在铺天盖地的黄土映衬下分外显眼,陡坡处,用大石块垫面,司机很爱惜刚购的新车,每遇上陡坡,我们就下车徒步,下得车来,置身黄土高原,艳阳烈日下,风咋起,云飞扬,一曲曲破时空的信天游好像从天际传来,霎时,让我们一个个肃穆凝重起来。这是怎么的一片黄土地?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342014451.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342091385.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342071562.jpg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37



   




   
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厚度最厚的黄土。黄土高原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50个地(市),317个县(旗),面积64万平方公里。整个黄土高原区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下,而以陇东、陕北、晋西黄土层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到过了黄土高坡,来到黄土高原的腹地,我才知晓明白黄天厚土的土有多么厚重。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393853267.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393930039.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393910216.jpg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38

这是世界上文明最古老,养育人口最多的黄土。 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此出现,100万年前,兰田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30万年前,大荔猿人,在这里生活繁衍。从旧石器时代的智人,到半坡的母系氏族,再到传说中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人类文明的链条从未间断,禹帝巡查过这片土地,周公曾在这里耕耘,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这里叱诧征战,唐诗、宋词、元曲在这里代代传诵,农民起义的烈焰在这里点燃,这里也是我党的圣地,在最困苦,最艰难的时段,是这块最贫瘠,最坚韧的土地滋养着中国的命运和未来。直到现在,这块黄土地仍养育着 8742.2万人,这其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人口 6907.7万人。到过了黄土高坡,捡拾起散落在黄土地里的历史碎片,我才真真切切体悟我们华夏文明的根魄所在。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432748232.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432740774.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432794125.jpg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39

这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黄土。人口的过度聚集,无限制地开垦放牧,这坚韧而疏松的黄土,再也抵挡不住暴雨的肆虐,狂风的怒吼,那包涵历史文化的厚土,染黄了我们的圣河,圣河也再难承载负重,奔出山间便性情暴戾无羁。是秦的垦边,明的屯田,清的垦荒,让曾是森林草原的高原变脸吗?看到满目凄凉的苍黄,该向谁去发问,是谁让你变成了这般摸样?几万年的时间,也许只是几千的时间,这块广袤的大地就被扯去了美丽的衣裳,赤裸着肌肤,任风雨切割,变得遍体鳞伤。每年每平方公里的土地,要流失走4000公斤肥沃的土壤,每年有16亿吨的泥沙注入黄河,黄土高原在慢慢地消,黄河却在一点点地长。到了黄土高坡,视野和心情被苍黄虏掠,我才揪心地呐喊:保卫黄河,保卫长江,保卫全中国!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511387291.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511363008.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511343184.jpg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39

我一向不喜欢风花雪月的景象,偏爱西部的狂野与苍莽,西部的浩瀚大漠,茫茫戈壁,还有面前这苍黄的高坡,它们能憾人心扉,击醒我们麻痹的神经,让我们思考生命的真谛,它们给我们力量,赋予我们责任。也许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炎黄最优秀的子孙,只有在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上,才能谱写出:怒吼吧,黄河!奏出时代的最强音。看到着沟壑纵横的高原,罗中立那幅著名的油画《父亲》,也不时地浮现在眼前,这黄土高坡不正是辛苦操劳的父亲吗?为了养育儿女,他晒黑了肤色,岁月把艰辛刻在了他的脸上,写满了沧桑。这位饱经风霜老人的平和而坚毅的目光,不正是黄土高坡的精神吗?默默地承受,坚韧不拔地存在着,活着,他用博大无私的胸襟包容着儿孙,他伤痕累累的肌肤在慢慢散尽,鲜血在流淌。黄土高
原是我们民族的根,这里才能真正地代表我们多灾多难的祖国。

   耳边那充满野性,苍劲有力,激昂高亢的旋律一路回荡......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552219995.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552212538.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552282714.jpg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42

我一向不喜欢风花雪月的景象,偏爱西部的狂野与苍莽,西部的浩瀚大漠,茫茫戈壁,还有面前这苍黄的高坡,它们能憾人心扉,击醒我们麻痹的神经,让我们思考生命的真谛,它们给我们力量,赋予我们责任。也许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炎黄最优秀的子孙,只有在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上,才能谱写出:怒吼吧,黄河!奏出时代的最强音。看到着沟壑纵横的高原,罗中立那幅著名的油画《父亲》,也不时地浮现在眼前,这黄土高坡不正是辛苦操劳的父亲吗?为了养育儿女,他晒黑了肤色,岁月把艰辛刻在了他的脸上,写满了沧桑。这位饱经风霜老人的平和而坚毅的目光,不正是黄土高坡的精神吗?默默地承受,坚韧不拔地存在着,活着,他用博大无私的胸襟包容着儿孙,他伤痕累累的肌肤在慢慢散尽,鲜血在流淌。黄土高
原是我们民族的根,这里才能真正地代表我们多灾多难的祖国。

   耳边那充满野性,苍劲有力,激昂高亢的旋律一路回荡......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552219995.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552212538.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7552282714.jpg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43

(三)苏亚湾 清涧河谷
      黄河!黄河!9:10我们终于看到了黄河。虽然无数次看到黄河,在晋陕大峡谷段首次见到她,我们还是慌忙地下车。车就停在紧靠黄河边的崖壁,盘旋在黄土高坡,我们沿着黄河在走。这里的河道也是一个湾,只是没有弯出优美的弧线,直到现在我也不清楚,这湾是什么湾。居高临下观望黄土山夹持着的黄河,浑浊的河水浩浩奔流,河道上几艘机动船正忙碌地作业着。沿途很少见到车辆、行人,却在窄狭的河道里,见到几只大船,他们是在打渔吗?肯定不是,黄河里早没有丰富到让人大动干戈的鱼儿,可能是在采砂吧,反正是向黄河在索取着什么。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25442310.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25434853.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25415029.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25450598.jpg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44

“不见黄河心不死”,我们见了黄河也不死心。短暂的停留,我们继续寻梦真正的黄河湾。路随河弯旋转,慢慢河道宽阔起来,靠近我们的河岸,竟还有一些沙滩,沙滩上彩旗飘扬。再走,有了村落,虽然只是三两户人家,毕竟见到了黄河人家。停车询问,得知:这里是苏亚湾。晋陕大峡谷的漂流就是从这里始到乾坤湾终,我们看到飘扬彩旗的地方,就是漂流场。虽是五一的小黄金期,这里却门前冷落鞍马稀,旅游业还正在起步。从网上查询,来这里的,多是一些绘画、摄影的专业人士,还有的就是像我们一样不安分的驴友。

      从山脚下,看不出苏亚湾,盘山到顶,一道优美的弧线,一座硕大的岛屿横亘在眼前。我们立在高数百米的悬崖端,俯瞰着黄河优美的身段,这是一个S型的湾,在山下黄河漂向山西一边,到了山顶,黄河又扭向陕西一边,顺河远望,她又摆向另一边,就如一条巨大的黄龙盘旋在山间,它不停地舞动身体,舞出了这不可思议的弧线。世间最美的图形是圆,最美的线条是弧线。黄河舞出这道弧线,用了160万年,黄河从河源出发,即与雅鲁藏布江、金沙江展开搏杀,在这场河流的袭夺之战中,黄河与两江搏杀,并行向东向南,在东进途中,黄河依然决然,挥师北上,另辟径傒,有了至南而北走向的大河,快出国界,她急偾而转,由西向东,在辽阔的河套平原,平缓行进,富甲一方,浩浩东流,在偏关又急转直下,冲刷出旷世的晋陕大峡谷。黄河用她的生命,在黄土高原上,划下最浓重的一笔,她开山凿谷,将黄土高原分出个同音而异形的陕西山西。自然的力量无与伦比,鬼斧神工,她亿万年的因地就势,给了我们一个不朽的苏亚湾。这河湾,被激流猛烈冲撞的悬崖峭壁呈弧线,受回流抚慰的山峦,在高山上看像面河昂首巨人的头颅。这巨人更具生命力,黄河见他绕行,黄河因他而转向,无数次河与山的交锋,最终河避让坚不可摧的巨人,扑向悬崖峭壁,黄河更无力推动这高高的绝壁,在其身下,狠狠地冲割,任岁月的风雨侵蚀,山依旧高大伟岸。在山顶看,水不急,河不宽,同样是优美弧线的岛屿边沿,还裸露出浅浅的沙地,岛上的树木尚未吐绿,似乎又是根根直竖的毛发,柔弱中流露出刚强,千百万的它们团结一致,誓死捍卫着倔强的头颅。层层的梯田,道道交织的田间小路,尤其那条似项链般缠绕岛屿的路,无不明示着,黄河人家也从未停止过和黄河的搏斗。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91486027.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91478570.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91453138.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91488707.jpg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44

停留了好长时间,我们依依不舍地继续赶路,翻过山,我们远离了黄河,却惊奇地看到清涧河入黄前切割出的峡谷,这道峡谷就像是晋陕大峡谷的微缩景观,就这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足以让我们想象出黄河的力量。清涧河发源于陕西的安塞县,流经子长、清涧县、延川县,最后在苏亚湾附近注入黄河,全长168公里,流域面积4080平方公里。像这样的河,黄土高原上有几十条,它们由西向东,或由东向西,分切黄土高坡,众多的小河岔,沟壑交织,使得黄土高坡支离破碎,也正是这些支流,携沙入河,黄河90%的泥沙是从黄土高坡上携走。据史书记载,汉以后才称“河”为黄河。秦以前的黄河还是“清且涟漪”,秦时大兴土木,大肆砍伐,大举垦边,破坏着高原上的植被,每遇暴雨,泥沙俱下,渐成河患。治黄应先治人,安黄先安沙。这些观念早深入了人心,也只有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善待自然,自然方能安顺,在人定胜天的年代,是自然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悲剧。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143042784.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143035326.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143015503.jpg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46

   跨过漫水桥,遇陡坡,我们停下,沿途如此近距离亲近的水,就是清涧河了。五月里,河水清澈得幽蓝碧绿,和浑浊的黄河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漫水桥以上,河水平静流淌如小溪,桥以下,坚硬的岩石被柔弱的水分阶梯割出深深的沟壑,沟壑愈下愈深愈窄,温柔的水,一旦到狭窄的通道里,便充满激情,它跳跃着,咆哮着,展示力量,汩汩滔滔奔涌入黄河怀抱。看着山上的厚厚黄土,看着眼前的铮铮岩石,我恍然明白厚重的黄土层下,有坚固的根基,我们华夏民族的根,是黄土下连成一体的岩,没有什么力量能破坏这根基,即便是黄河。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183246931.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183287278.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183267454.jpg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50

徒步走上陡坡,不时回望清涧河切出的峡谷,在苍茫的黄土高坡中,就如一道划痕,它是泥沙的通道,是条血痕。就是这条现在看似温顺的小河,1984年爆发过500年一遇的山洪,2002年又爆发过百年一遇的洪水,其势其状,我只能想象,它是如何“横截黄河,直击山西河岸”,黄河安澜诀不仅仅是大河的安澜,治黄要治整个黄河流域,每一条支流,每一个河岔,黄土高坡的每一个山粱,每一块峁地,其责在于我们每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前些年,看过一些资料,说日本人每年都要到我们的黄土高原上植树,来参与我们的保护母亲河行动,灵宝的函谷关附近,他们还开辟了一片植树基地,在他们国内的宣传,我自不晓得,他们来我们国家种树,堂而皇之的理由是,源自黄土高原上的沙尘暴会影响他们的气候。治理我们的河山,装扮我们的家园,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这是我们祖先生活的土地,我们的子孙还要代代相传。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23071503.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23064046.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23044222.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51823079791.jpg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51

车又行驶在高高的塬上,茫茫无际起伏的黄土再次充塞视野。这片土地太干渴,这片土地又经受不住风雨的洗礼。沿途,已经植好的或正在植的枣树还显太幼嫩,它们连芽都没有发出,它们还无力保护这片土地。黄土高坡太缺绿色,少的可怜的绿色点缀在沟壑旁。走着,走着,我开始留意黄河岸边的人家。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们如何生活,这片土地当年怎能埋下雄兵千百万,这土地又怎样供养育了中国革命的希望?百姓需要生活,士兵需要给养,对这片土地我们索取的太多,而现在我们对它又回报了多少。不能忘却过去,忘记即意为着背叛。好在,这片土地上,已全面退耕还林,只是惯于精耕细作、吃苦耐劳的人民把枣树地修理的没有一颗杂草,山顶全是裸露的松软的黄土。别再辛苦地耕耘了,别再倔强地劳作了,你们还有这片土地早该休养生息了。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610232682395.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610232674938.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610232655114.jpg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51


(四)乾坤湾

      从苏亚湾到乾坤湾25公里的路,几乎全在塬上、山峁间穿行,当地为了开发旅游,已打通了简易的旅游公路,路况整体尚好,只是弯道多,陡坡多,路两侧都是深沟巨壑。司机已连续驾驶十几个小时,异常疲惫,我们提出帮他开车,司机也不放心。在陡坡处,用坑坑凹凹的石头筑起的减速带, 也让我们走走停停。一个多小时行驶,见不到行人,无过往的车辆,黄河也不知摆动到了何方,遥遥的路途,让司机没有了信心。司机惜车如命,他是卖了房子,才买的车。听司机讲:他还是个现役军人,团领导是他家亲戚,就吃着空响,平日里租赁车辆跑差,赚些外快。我们管司机吃住,一天300元。出县城,进山前,加油,没有93#汽油,90#油,司机只让加了100元。减速带棱角分明的石头,划破了左前轮胎,司机心痛不已,看着似乎没有尽头的路,司机竟停下车,推说没有油,不想再走。

      推说没油,实属借口,因为我们后来返程,为加93#油又一直跑到绥德,油是足够的,是司机见路况差损车,自己也很劳累就不想再走。我们也很累,坐车长途奔袭、颠簸,那有不累之理,不到目的地我们怎能放弃。经常外出,可这样的情况第一次遇到,僵持了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对司机说:走吧,兄弟,没有油,我们会想办法的,就是下车走,我们也要走到乾坤湾。司机硬着头皮向前,我们也无心浏览窗外的景色,都期盼着快一点到目的地。焦急和烦躁的情绪开始在车里蔓延。

   很少有岔路,但是有,从路标上看,看不出所以然。记得来前看一份攻略,说往乾坤湾去的路标靠不住,大风早把路标吹转了方向。我们在去时和返程时见的路标指的都是相反的方向。长时间在塬上行驶,我们感觉应下山了,就靠着感觉走。果不其然,转下山来,不一会儿,我们就见了一处平坦的广场,看到了稀疏的游人。临近正午,乾坤湾,我们终于到了,见到你我们走了15个小时。


(四)乾坤湾

      从苏亚湾到乾坤湾25公里的路,几乎全在塬上、山峁间穿行,当地为了开发旅游,已打通了简易的旅游公路,路况整体尚好,只是弯道多,陡坡多,路两侧都是深沟巨壑。司机已连续驾驶十几个小时,异常疲惫,我们提出帮他开车,司机也不放心。在陡坡处,用坑坑凹凹的石头筑起的减速带, 也让我们走走停停。一个多小时行驶,见不到行人,无过往的车辆,黄河也不知摆动到了何方,遥遥的路途,让司机没有了信心。司机惜车如命,他是卖了房子,才买的车。听司机讲:他还是个现役军人,团领导是他家亲戚,就吃着空响,平日里租赁车辆跑差,赚些外快。我们管司机吃住,一天300元。出县城,进山前,加油,没有93#汽油,90#油,司机只让加了100元。减速带棱角分明的石头,划破了左前轮胎,司机心痛不已,看着似乎没有尽头的路,司机竟停下车,推说没有油,不想再走。

      推说没油,实属借口,因为我们后来返程,为加93#油又一直跑到绥德,油是足够的,是司机见路况差损车,自己也很劳累就不想再走。我们也很累,坐车长途奔袭、颠簸,那有不累之理,不到目的地我们怎能放弃。经常外出,可这样的情况第一次遇到,僵持了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对司机说:走吧,兄弟,没有油,我们会想办法的,就是下车走,我们也要走到乾坤湾。司机硬着头皮向前,我们也无心浏览窗外的景色,都期盼着快一点到目的地。焦急和烦躁的情绪开始在车里蔓延。

   很少有岔路,但是有,从路标上看,看不出所以然。记得来前看一份攻略,说往乾坤湾去的路标靠不住,大风早把路标吹转了方向。我们在去时和返程时见的路标指的都是相反的方向。长时间在塬上行驶,我们感觉应下山了,就靠着感觉走。果不其然,转下山来,不一会儿,我们就见了一处平坦的广场,看到了稀疏的游人。临近正午,乾坤湾,我们终于到了,见到你我们走了15个小时。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52

这是一处专门修建的观景平台,依地势硬化出偌大的广场,正中立一石碑,上书:乾坤湾。“乾”为天,“坤”为地,好霸气响亮的称谓。平台边缘修建一亭,亦号乾坤亭。走至亭前,乾坤湾一下便跃进眼眶,印在心间。这是个近乎完美的S型弧线,仿佛上苍用规画出,太不可思议,黄河到这里,竟轻歌曼舞,舞出了320°气势恢宏的的湾来。一路的风尘,一路的疲惫,一路的烦躁,霎时无影无踪,没有人私语,都凭神静气地面河朝拜。

      在苏亚湾,我们立在山最高处的路边,感觉对岸高耸的“岛”就在眼前,黄河优美的弧线看不到边缘,居高临下的我,才敢狂乱瞎想山河的交锋和搏杀。而在乾坤湾面前,连山塬都低伏,阻隔黄河的山塬,变成了一道弯弯的围墙,河之州,平缓柔和,缓缓隆起,环形的梯田盘绕,听不到滔滔的水声,也看不出河在流动,山与河都温顺得如同女性,心目中浊浪排空,惊涛骇浪暴戾的黄河,在此处尽显阴柔之美。此时,我的心境是如此的平静,静如那平静的河,静如那平静的山,自己就像一个婴儿,用好奇的眼睛,用纯洁的心灵,死死盯着凝固的画面,这画儿分明在眼前,可我总认为,她离我很遥远,我不自觉地一步一步向她靠近,直想纵身入河,融进这梦幻的画里。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79252744000.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79252736543.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79252716719.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79252854348.jpg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53

这的确是梦幻般的境地。我们眼前宛如一幅天然的太极阴阳图,她是静止的,她又在飞快地旋转,旋转中,时空交错,恍惚中伏羲走来,女娲飞过。

   据说,大神伏羲曾在这里生活过,他得河图后,百思不得其意,行至此,看到乾坤湾恍然顿悟,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阴、阳,演绎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卦,进而发明渔网,教人结网捕鱼,制定婚娶之礼,繁衍人口,继而发展养殖,编订历法,从事农桑,使民安居。是其妹亦是其妻的女娲,曾和伏羲一起发明琴瑟创造乐曲,以乐民众,乾坤湾上也留下她的神话。在乾坤湾的黄河和那个圆形的岛屿之间,有一个长条型的岛,现在叫鞋岛,传说当年女娲在此洗澡时被岸上一个小孩看见,一怒之下她用一只鞋子相掷,鞋子后来就成了鞋岛。鞋岛不高,水大时被分成两部分,后一段恰似鞋跟,前段则更像脚掌,可任凭黄河涨水,怎么也淹不没它。也正是鞋岛和那看起来似岛,其实并没有被河切离高坡的河州与黄河一起构成,河抱着山、山依着河,河里有山、山中有河,山河相连、水山相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奇湾,也许伏羲真的来过,在山与水的交融变幻中,他悟出阴阳合抱、互为转换、相依相存的辩证哲学思想。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79294357477.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79294350019.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79294330196.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79294382590.jpg

逸人 发表于 2011-5-29 14:53

神话无从考证的,传说倒有迹可寻。是神话造就了乾坤湾吗?我看不是,倒是乾坤湾给神话和传说些注脚。很多的人给这天然的太极图做解,有人认为太极图的阴阳二鱼,是伏义河村和河州上的河怀村;有人认为阳鱼就是圆圆的河州,阴鱼则是河州在水里的投影,试图把天然的太极图描述得尽善尽美;更有惊人的发现,从航拍图上来看与河州相连的陆地极像硕壮的男性阳物,而有人又在对岸的山坡发现象形的女性私处,具体地找出了太极的阴阳,让乾坤湾变得玄机无限。自然景区的开发,无一例外地会去挖掘历史文化,典故神话,但很多都风马牛不相及,甚至许多纯属杜撰,不免遗笑大方。阴阳鱼的描述、天地交合的想象,太过牵强,但周围的确存在着许多与八卦图相关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兽和以伏羲、女娲的名字命名的村庄、庙宇以及大量相关的传说留下的景象。闻一多先生的《伏羲考》根据神话情节和古音相转,认定伏羲即“匏瓠”,也就是葫芦,先民们也有葫芦崇拜习俗和人类出自葫芦的传说,乾坤湾的河州也的确象圆圆的葫芦。和伏羲相关的还有那鞋岛,在我看来它更象巨人的脚印。《列子》中记载:中国西北有一个神仙国度叫华胥氏之国,华胥氏国有女,一日到东方一个名为“雷泽”的地方,见一个巨大脚印,因好奇踩踏,感巨人脚印而生伏羲。那个女娲扔鞋而成的鞋岛,改叫“巨人的脚印”是否更为妥帖。另外,黄河岸边的伏义河村,据说就是伏羲村念转了音。凡此这些,无疑给乾坤湾赋予了神秘丰富的内涵。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79335829847.jpg
http://bbs02.ly.shangdu.com/UploadFile/2008-9/2008979335822390.jpg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晋陕大峡谷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