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笛悠悠 发表于 2011-6-9 16:16

又闻江滩粽叶香

本帖最后由 金笛悠悠 于 2011-6-9 16:30 编辑

又闻江滩粽叶香

               

      脚因为打羽毛球,把脚的跟腱打断了,做手术后,一直在家躺着,等脚稍好些了。就迫不及待的到江滩看景。

      6月晨风中的长江江滩真美,一切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春姑娘精心地布置的江滩的美景,让长江两岸重新又穿上了嫩嫩的绿装。草坪上炫丽多姿的花儿、妩媚灿烂,在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在轻歌曼舞,楚楚动人。江面上翱翔的江鸟翻飞翱翔,裹夹着阵阵粽叶的清香,扑鼻而来,我想起这是端午节到了。我衷心的祝福我在国内和远在外地和国外的兄弟姐妹们节日愉快。

    粽叶其实就是芦苇的叶子,春天的长江岸边,长满了碧绿的芦苇,那可是一道绝佳的风景,春天一到,刚长出的芦苇就伴随着 春雨一下窜到一人多高,绿油油的,风一吹过,沙沙作响,如同大海中的波浪。在绿色的浪海中,不时看到一些晨练的人们,在芦苇丛中采它的叶子,以备包粽子之用。那一股飘香的粽叶,淡淡的清香,让我回到童年的端午节。

    儿时,常常在过年以后就搬着指头算计着端午节的到来,因为,那是在持续了三年的自然灾害后,国内粮食大量减产,正长着身体的我们兄妹4个连同5个大人(父母、奶奶、外祖母,老保姆)共9人,除了过年节可以凭票多购买一些食物,让我们饱餐几顿外。那一年的时间全家几乎常常是在饥肠辘辘的日子中度过来的,端午节是与粽子连在一起的,节日里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那飘香的粽子起到的主要是为我们饿腹解馋,有这样一个单纯填饱肚子、果腹的理由,端午节的到来,完全是可以让我们日夜渴盼的。我们还想象着,大人什么时候在我们胸前挂一个一年才能吃到的咸鸭蛋,或是品尝一两块芝麻绿豆糕,那就是很奢侈、很享受的一件事了。

   想起儿时的端午节,更怀念已故的老祖母。端午节一到,每家每户都在用木脚盆泡糯米,包粽子,外祖母(老太)也会在买菜的时候买来粽叶,并带上一把艾蒿插在门头,以示吉祥。

   那时的粽子,无论花样、形状与现在粽子的五花八门的品种不能比较:现在的火腿粽、蛋黄粽、红枣粽、养生粽,真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但我还是感觉儿时的粽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在饥饿时想起粽子常常让我垂涎,每次外祖母包粽子,我们兄妹几个常常是要缠绕在傍边,为的是早一点尝鲜,包粽子时,奶奶也会来帮忙,她们的面前放着一个木盆,盆里是已经酱得香香的浸泡了半天的糯米,糯米的一旁边两个小盆,一边放着粽叶,另一边放着稻草。老人们将两三片粽叶一折一卷,往里抓紧一把糯米,再几下一包,用稻草横一圈竖一圈扎上三圈,一只粽子就包好了。往往在包粽子的时候,老人们总不忘给我们讲一些故事,外祖母信佛教,她讲的全是因果报应,奶奶信奉基督(我们叔伯兄弟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斯”字,据说是与基督教有什么关系),讲的全是圣经的故事,这些故事,潜移默化的告诉的我们怎么对待生活,和善、宽容待人,,,,,,直到现在,我回忆起,当时我们一家9口人生活挤住在60多平方米的两室一厅的房子里,不但人多,两个老人的信仰也不一样,但我们家一直过着和睦、安逸、平静的生活,是否这些教人包容、和谐、从善的教义在起作用?

   粽子包好了,这时并不能吃,粽子要煮一晚上到第二天过早才可吃,祖母说那样做的粽子香。还真是那样,煮熟了的粽子,那粽叶的香气已早早传递到家里的每个角落。经过煮熟,绿油油的粽子外表稳重而结实,剥开层层香喷喷的粽叶,一年又一夜的期待终于实现了,那诱人的粽叶香气扑面而来,在老人家准备的小碟中沾一点白糖,吃在嘴里,那种香甜、丰盛而热闹的口感,真是享受啊,吃完了粽子的那一天满口都是粽叶的清香,美味胜过多少佳肴。

    尽管5月初五端午节短暂的一天很快过去了,但那悠然的粽香却长久地烙印在心底。粽香的袅袅余味,叫我情醉神迷,总要缭绕在我心中,直到端午节的初六、初七,最后到初十五后才会渐渐淡出,这种深深的怀念,我总是小心的把她藏在年幼的心底,盼望来年又一个端午节的到来。

    上世纪的1965年和1976年奶奶和外祖母先后去世,她们去了天堂,也带走了年年让我们向往粽叶的飘香,我们再也吃不到祖母亲手包的粽子了,但节日那种悠悠的浓情中透出的几分快乐、宁静和温馨让我永远深藏在心、回味无穷。

金笛悠悠 发表于 2011-6-9 16:20

对不起,忘记前几天已经发过了,又发一次。呵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又闻江滩粽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