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轻游漂 发表于 2011-10-28 21:34

回复 57# 冰团战友
你好,黑铁长老。快写吧!等欣赏了。老天津的故事。

海河轻游漂 发表于 2011-10-28 21:42

天津近代史,老天津卫。谁来写一篇三条石苦难的工人史。我生在三条石三官庙大街,关下,圈堤胡同。那里记摘着各行各业的人们,很有趣啊!平安里,刘家大桥,谭家胡同,西刘家胡同,我的记忆中。柳家杠房,扎彩酱胡同,杨家大院。回忆太多了。

海河轻游漂 发表于 2011-10-28 21:48

肉架子胡同,到大狮子胡同。走脚行胡同,穿越生产胡同,来到小庄子。走进普乐大街。看到了三条石。在看北开,回忆啊!都变成高楼大夏。

houzhaotian 发表于 2011-10-31 09:24




印象極深不可磨滅!!!

海河轻游漂 发表于 2011-10-31 19:44

你好,回忆往事。历历在目。金钟桥,三条石,横街子,兴仁里,贾家胡同我住那里。东圈堤,西圈堤,平安里,脚行胡同中有冰窖胡同。我小时候玩耍的地方。丁家胡同有我的同学苑红谓,三官庙关下小学是我的母校。玉铜泰胡同是我学习读书的小院。

海河轻游漂 发表于 2011-10-31 20:05

三条石天津近代史的写照。欢迎大家写。三条石是天津市重工业基地的基石。我生在三条石,长在三条石。当兵从三条石入伍。三条石抚育了我,让我回忆吧!但记忆差,忘了不少。大家补充。
三条石是工人苦难的地方,我父亲13岁来到三条石学徒。(1926年)学徒的地方是普乐大街油漆作坊,从此我们一家与三条石结缘了,我1948年出生在三条石旁西圈堤胡同,开始了人生之路。杨家胡同有我的舅舅,我的伯父。三条石的苦难史是我的成长史,我在金华桥小学,关下小学,金钟桥小学读书,62年在天津五中读初中高中,当兵。63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步入中老年。回忆往事,总有恋恋不舍的感觉。大家都来写三条石。资本家剥削阶级的罪恶历史。

爱冬 发表于 2011-10-31 20:19

海河轻游漂 发表于 2011-10-31 2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条石天津近代史的写照。欢迎大家写。三条石是天津市重工业基地的基石。我生在三条石,长在三条石。当兵从 ...

一段天津老故事勾起您无限的遐思,三条石大街的老工厂已经不复存在,留下的记忆刻在心里,时常想起他俨然就是一种回味。感谢您的介绍,使之更加了解过去的老故事。

海河轻游漂 发表于 2011-10-31 20:32

爱冬 发表于 2011-10-31 20: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段天津老故事勾起您无限的遐思,三条石大街的老工厂已经不复存在,留下的记忆刻在心里,时常想起他俨然 ...

你好,是啊。历史在滚滚向前。天津市发展更快。展望2013年在天津召开东亚运动会,现在发展的脚步更快了。海河天津市的象征,开幕式在海河中点燃。天津发展跟上历史的脚步。还需奋斗啊!旧貌换新颜!

爱冬 发表于 2011-10-31 21:07

天津叫卖文化漫谈(转帖-高伟)
一,天津叫卖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津的叫卖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城市发展相伴生的一种文化形态。也是是胡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小贩的吆喝是叫卖的主要表现形式,亦称市声或货声。是城市的“声音文化”,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口头文化遗产。可以这样表述:即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产生了城市,也催生了商业,胡同的大量出现,推动了行商及小规模的商贩、手工劳动者出现,推销自己的吆喝声逐渐产生,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成为广告业的原始表现形式,并为百姓接受和乐见,作为辨识行业、产品、及品牌的手段之一。此后经历代传承,经过了产生、发展、兴盛、衰落、淘汰、的全过程。现在,原生态的叫卖吆喝已属凤毛麟角了。

 到了清朝,随着贸易往来和军队调防,外地人口大规模移居,天津成为杂聚各地居民之处。康熙年间的《天津卫志》中记曰:“天津去神京(北京)二百余里,当南北往来之冲,南运数万之漕悉道经于此,舟楫之所式临,商贾之所萃集,五方之民所杂处……实在一大都会所莫能过也。”此时的天津真正成为一座移民城市。这段时间是天津历史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带动了天津商业文化和城市文化的高速发展。

天津的叫卖文化既然是和天津卫城的发展相伴生的,由此具有历史短,多元化、生动鲜明等特点。
1、天津自1404年设卫建城不过才600多年,比起那些千年古城、六朝古都来,历史相对短暂。但天津具有老城(城厢区),中国地(北洋新城区)、租界地(九国租界)等多种城市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文化,因而使天津的叫卖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有些商贩进不了租界,有些商贩不去中国地,这就形成了同一行当的吆喝隔街不同腔、两岸不同调的叫卖特点。
2、天津的吆喝是多元的南腔北调,这和北京等地的吆喝有很大的区别。北京的叫卖是京字京韵,“九腔十八调、棕绳翘扁担”。而天津是个移民城市,城市初期的居民以安徽及江浙一带的移民为主,淮军的驻防及大批随军家属,带来大批的江淮民众,清末民初的两次大洪水,使得大批山东、河北的难民涌入天津,这些人后来大都以小商小贩为生,各地的方言和腔调形成了天津叫卖呈多元化的特点,同时,由于一些行业多是子孙手艺,子承父业代代相承,于是又形成了地方派别特征。

如:剃头的,多是宝坻人氏;修脚的,多是定兴人氏;打铁的,多是章丘人氏;卖布头的,多是高阳人氏;卖豆丝儿的,多是武清人氏;卖扫帚的,多是香河人氏;卖颜料的,多是山西人氏;开饭馆的,多是山东人氏;卖海鲜的,多是海下人氏,卖菜的,多是杨柳青人氏;卖荞麦皮的,多是宜兴埠人氏;卖戗面馒头的,多山东人氏;练杂耍的,多吴桥人氏等。各地的吆喝,汇总在天津,成为天津叫卖文化的最大特点。

3、天津卫的漕运催生了码头文化,使得曲艺、杂耍十分盛行,故人称天津为“曲艺之乡”。一些商贩为了生计,主动把曲艺中说唱的技艺引进吆喝,有韵有腔,宛转悠扬,形成独特的曲口吆喝,使天津的叫卖文化更加生动鲜明。如卖药糖的吆喝和卖针的唱口儿,就是典型的曲口吆喝。

4、元明时期的漕运成就了一条专卖旧衣服的估衣街,故有人称“先有估衣街,后有天津卫”。高密度的商家和激烈的竞争,使估衣街的坐商也开始学习行商的叫卖方式,利用对口吆喝来招揽顾客。长期以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吆喝方法。“估衣街上古衣多,高唱裙衫值几何。檐外行人一回首,不往里坐也来拖。”这首传唱于清咸丰年间的“竹枝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年估衣街唱卖吆喝的情形。后人将它们艺术化,写进文艺作品。我们现在听到的相声《卖布头》,就是最成功的范例。北京人艺编写并表演的《吆喝组曲》已经成为北京叫卖文化经典的保留曲目。


二,天津叫卖文化的主要内涵:
    天津叫卖文化隶属于城市商业文化,是构成胡同文化的重要元素,在天津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大量的民风民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十分宝贵、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胡同文化中不仅包括叫卖文化,而且还包括了亲情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年节文化等。)叫卖文化虽然只是诸多文化形态中一棵小草,但,它所蕴含的信息量却是巨大的。



叫卖文化主要包括:行当的产生与发展;行当的工艺与特点;吆喝的传承与变化;叫卖工具的种类与变化等。这些蕴含的信息和城市的发展是同步的,因此一个行当的产生与发展能窥见所在城市的发展过程。

如理发行业,在清军入关前,城市中是没有这个行业的。在清朝以前的历史中,中国的男子束发留须,遵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理学信条,把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发肤”当作一种孝道。每次梳头时留在梳子上的头发都要妥善地收起来保存,这也是当时社会人们普遍能接受的一种道德。故而,古时候还将剃去头发作为一种刑法,来惩治犯罪之人,称为髡(kūn)刑。当然也有一种例外,就是和尚出家要剃去头发,称为落发。发为烦恼丝,能勾起人们的许多欲念,剃去烦恼丝便可除去“意”根(佛家语“六根清静”乃眼、耳、鼻、舌、身、意之谓也)。最初的剃头业,并不是一种行业而是一种政治手段,乍听起来让人有些莫名其妙。清军入关以后,强令汉人剃头,留起大辫子,做一个服从满人统治的顺民。如若不然,便是“反清复明”的反民,一律杀头“以儆效尤”。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据说还是顺治皇帝下的圣旨。为了强令汉人剃去父母所赐的头发,沿大街两侧搭盖席棚,内设剃头挑子和大刀队,见汉人没剃头,便强行拉入,稍有反抗,剃头刀便会换成了砍头刀。被剃头者,望着地下的头发几乎痛不欲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清王朝统治的巩固,剃头师傅和大刀队才正式分家而形成一种固定的行业。在传统的服务行业中(人称“五子”行业,指厨子、塘子、戏子、窑子、剃头挑子)剃头理发这个行业不过才三百多年。这个行业最初只能剃头刮脸梳大辫 ,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和租界地的建立,城市出现了可以剪发烫头的理发店,随着岁月的变迁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理发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美容美发店。从内容到工具,从匠人到美发师,三百多年的变迁,从形式到内容产生了质的飞跃,这些很典型的行当发展过程,应该引起社会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


我们研究叫卖文化,还可以从中窥见到城市的生活状态和经济水平。现在挎提盒、摇铃铛的绱鞋匠已经从百姓的视线中消失了,这是因为现实中的需求已不存在,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水平已不需要自己做鞋穿。随时随地都能买到合适的鞋,这个行当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还有一种在胡同里叫卖的食品叫“菇米”,相信60岁左右的人小时候都吃过。杆长尺许,顶端长有一白苞,咬一口,又香又甜,吃的嘴里冒黑沫儿。可是谁也没想到:你吃得高兴时,正是农民落泪时。原来,“菇米”是农业病害的产物。夏秋之交,胡同里的孩子们就会听到叫卖“菇米”的吆喝声。剥去“菇米”的叶子,露出白嫩的苞来,咬上一口,香甜无比,余味无穷,只不过,白色的浆膜里长满了黑色的丝状物,直嚼得满嘴吐黑沫,嘴巴四周也像涂满了黑色的墨汁。进城卖此物的大都是天津周边地区的农民。“菇米”实乃“高梁黑穗病”的产物,一旦被其感染,高粱将颗粒无收,因此,农民对其深恶痛绝。据《辞海》介绍,“高梁黑穗病”有许多种,能长出“乌米”的称为“高梁丝黑穗病”。丝黑穗病的病株变形成棒状,外包白色叶膜,膜破后散出黑粉,即黑菌孢子,落在土壤或种子上越冬传播。无奈的农民们掌握时机,在棒状白苞形成后,及早砍下担到城里来卖,既免除了病害传播又可换些钱。,“菇米”其实意味着农业的大灾年。现在,高度发展的现代农业已基本上消除了“高粱黑穗病”的威胁,城市的胡同里也再没有卖“菇米”的吆喝声了。当然,还有许多在胡同里消失的行当,像补锅锔碗的、拉洋片的、套火炉的、打煤球的等等,无一不是天津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证。在此,不再赘言。



在叫卖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胡同文化的亲情特征也会渗透到商贩们的吆喝当中。以下的互动场景在胡同中时常能见到:
(腊月里卖糕干的小贩吆喝)“大发财源的糕干哎……”
(从门里出来个老太太)“卖糕干的,来两块。”
(小贩答)“您啦发财呀,奶奶。”
(买主答)“借您吉言啊,都发财。”
买卖做成了,但,相互之间传递的不仅是钱和物,还有人们之间的真诚和亲切,充分体现了天津百姓生活中趋吉向利亲切平和的世俗民风。为了推销自己的商品,许多人在叫卖的吆喝中还加上了一些善意的“前缀语”,如:赛梨不辣的青萝卜;栗子味儿的烤山芋;甜掉牙的大西瓜;一兜水的大蜜桃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夸张和形容,没有超出人们普遍能接受的常识范围,也不会构成欺诈与强卖,是买卖双方都认可和理解的。这些方面很值得现在的一些厂商借鉴参考。

古月胡 发表于 2011-11-2 21:59

我爱看您的文章!回忆过去天津卫

的老故事!谢谢。

爱冬 发表于 2011-11-2 23:44

本帖最后由 爱冬 于 2011-11-2 23:46 编辑


这大铜壶是大明的,龙嘴的(电影神鞭台词)谢谢胡爷,嘉鱼之行您辛苦啦!

爱冬 发表于 2011-11-3 00:13

转帖(爱冬小注:当时就算是儿歌,因为这是哪个时期天津很有特色的东西,人们伴随着它一起走过儿时,现在读起来记忆犹新,当然,用现在的眼光审视,儿歌里面可能有一些低指标的东西)儿时的天津老儿歌    大秃子有病二秃子瞧, 三秃子买药四秃子熬, 五秃子找了几块小木板, 六秃子钉了个小棺材,七秃子抬、八秃子埋,九秃子坐在炕头哭起来,十秃子问他为啥哭,他说咱家死了个秃葫芦
老街__这首儿歌可够早了,当年这样的儿歌不少,如果能回忆并记录,也是一份民间口头文化遗产。
老核桃__东来的风,西来的风,吹到咱这来个秃老兄来!欢迎欢迎
老猫皮皮__前面好像还有两句: 太阳出来照南房 ,十个秃子站一行 .大秃子有病二秃子瞧 ,三秃子买药四秃子熬......
龍貓__秃子招谁惹谁了
老砖__如此名字又如此儿歌,定有什么典故吧。
花场胡同__这个儿歌听上去好恐怖的
老砖:当年的一首儿歌,不过,意思一直不明白:
谁是我的兵,跟我走;不是我的兵,拿屁嘣;一嘣嘣到娘娘宫;娘娘宫,没有门,一嘣嘣到小树林;小树林,没有树,一嘣嘣到大马路;大马路,没有车,一嘣嘣到莫斯科;莫斯科,背大筐,一背背到谦德庄;谦德庄,万德里,梳小辫儿的不讲理。
最不明白的是梳小辫儿的如何不讲理,大概当初有一小伙儿失恋,埋怨对方而编出来的吧。
龍貓__好家伙,感情这儿歌这么长,我小时候听的是这个版本: "拾茅篮的背大筐,一背背到谦得庄 .谦德庄,万德里,梳小辫儿的不讲理"
天津老乐儿__这首儿歌很多版本,最早流行于天津“西头”的版本:
谁是我的兵,跟我走 .不是我的兵,拿棍儿楞(平声) "一楞楞到娘娘宫 .娘娘宫嘛都有 ,三尾巴(乙巴)羌子油葫芦(鲁)(最后两句,根据采风我曾有解:官、儒、佛、道、俗,集大成之谓也)“一嘣嘣到莫斯科”这个版本,我也唱过,应该在1950年以后流行。因有莫斯科一词,小孩子颇觉时髦,入夜常有大孩子带领,排成一排纵队,双手拍打着自己屁股,结合两脚踏响地面,以此儿歌唱词统一动作,在昏暗的路灯下行进,很有些踢踏舞的味道。不过老街__老乐兄这番描绘非常真实,当初小儿童时,就是大家一起拍着屁股跺脚唱的。
二秃__记得还有这样一个儿歌 :。。。起起起不来,来来来上学,学学学文化,画画画图画,图图图书馆,管管管不着,着着着大火,火火火车头 。。。这记得这些,前后回忆不起来了,大家帮忙想一想
曾一智__最后一句:头头大锛儿头!
二秃__天津卫一般家里儿子多   没闺女   就叫秃子多 .介就肆天津卫!
谢谢老砖及各位朋友帮助回忆 呵呵
老猫皮皮__前面还有,我也想不起来了,
..........................老师嫌他年纪小 他背起书包往家跑 跑跑跑不了 了了了不起 起起起不来............
老街__老乐兄这番描绘非常真实,当初小儿童时,就是大家一起拍着屁股跺脚唱的。
看来这个儿歌是全国性的啊,能够在哈尔滨同时流传。
龍貓__哈哈,人多力量大,会想来的。
结尾啊,好多版本,我们唱的是:头头,大鼻头,大鼻头里面盖洋楼,楼里住着一群猴,楼倒啦,猴儿跑啦 ,大鼻头气得摔倒啦
老猫皮皮__想起来了........
XXX,穿花鞋,扭搭扭搭去上学。老师嫌他年纪小,背着书包往家跑........(XXX处随便按个谁的名字就可以了)
龍貓__老猫皮皮,穿花鞋,扭搭扭搭去上学........是这么这吧
天津老城__一米二米三 ,三乘三 。骑红马过江南 ,三面红旗解放台湾
滴血雄鹰__我就知道这一个版本!一米二米三 , 三一(yao一声)三 。骑红马过(落,可能是我记错了)江南 ,三面红旗解放台湾,台湾没上去,请你滚下去!
我们西窑洼的版本是:一米二米三,三油油,星星斗,斗斗星。
天津老乐儿__儿歌、民谣有时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譬如这首儿歌,常使人想起当时的一首流行歌曲:“提起来苏联嘿嘿,咱们的老大哥……”继而眼前浮现一张毛主席和斯大林握手的宣传画,那是什么背景啊?中苏签订了友好条约。此后的儿歌便与抗美援朝、三反五反有关了,不信您就回忆吧。
追梦者__仿佛又回到了以前
老九__美好的童年记忆~~我也说一个版本的:谁是我的兵啊,跟我走,不是我的兵啊,拿屁崩,一崩崩到娘娘宫,娘娘宫啊,有老道, 一崩崩到和尚庙,和尚庙啊,没有人儿,一崩崩到小树林儿,小树林,没有树, 一崩崩到大马路,大马路,没有车,一崩崩到莫斯科,莫斯科,嘛都有,三尾(念yi )巴腔子,油葫芦(鲁)。
最后两句速度加快一倍,哈哈~~~~~~
光阴似水,老歌谣也随之而去了~~
天津老乐儿__有意思,老头儿乐——时光一下子倒流半个多世纪。老九这个,是经典的五区六区(大河北)版本。老砖那个算作一区、二区(和平河西)版本。——基本都算山寨版,原版不知道在哪儿啦!我那个姑且算七区、八区(南开红桥)版本。如果打版权官司,我那个很容易判为原版,哈哈……老几位想想看。
二秃__谢谢大家捧场。真哏儿,乐死我了
老街__儿歌还真捯出历史来了,老乐兄理出了民国时天津划区法,一区,二区,。。。不光如此,这里还有天津发展史,从娘娘宫开始,这是天津早期成型的标志,天津老城的标志,直到大马路,每一个版本都提到大马路了,大马路就是意租界的建国道啊,既然能将大马路一地名引入儿歌,而不是建国道,就说明这个儿歌诞生于解放前某一时期,租界地已经存在,而且很有规模的时候。至于后来加入 莫斯科,那是刚解放后小孩儿加入,让这个儿歌国际化了。小小儿歌,了不得啊。
二秃--提到大马路应该还有一首仅还依稀记住两句:大马路,宽又宽,警察叔间,.....叔站中...... 花场胡同--或者可以做一个文本分析
随便看看--星期天的早晨大雪白茫茫,卖破烂儿的老头排成行,队长一指挥,冲向垃圾堆…………   
XXX放了一个屁,穿过铁丝网,来到意大利,意大利的国王正在看戏,闻到这个屁,很不满意……
旧社会--来到天津卫,么也没学会,学会开汽车,~~~
老猫皮皮--轧死一百多.....................
花场胡同--警察来找我 我钻进耗子窝
老猫皮皮--和平河西版本好像是:警察来找我,跑进女厕所,厕所没有灯,掉进粑粑坑,跟着粑粑做斗争,壮烈牺牲.............
二秃--还有一版:~~~,的屁震天动地,震到意大利,意大利的皇帝正在看戏,闻到这种气不但不生气,还给奖励,给了一个本一管钢笔。
又一版:XXX的屁,震天又动地,震到巴拿马,震到意大利。意大利的国王下了(liao)决议:不但不批评,还给奖励。一管小钢笔,两本小日记。美的XXX直放嘟嘟屁
二秃--秃脑亮,搞对象,搞了半天没搞上,白上花园溜一趟
龍貓--哈哈哈哈,这帖子太娱乐了
曾一智--抗美援朝时期的:李承晚,不要脸 ,帮着美国打朝鲜 。朝鲜人民力量大,打得美帝叫爸爸
花场胡同--我们的生活就是娱乐
天津老乐儿--由儿歌引发我想起了苏联小花布,各种图案的小碎花,以粉红色为主调,奇怪的是,百分之九十是大老爷们儿穿,那几年(最多两三年)入夏,无论城乡不分工农不分职业,满世界花裤衩和花小褂,想起来真是蔚为壮观,斯大林死后小花布一下子消失了。
飘零雪--和平河西版本好像是:警察来找我,跑进女厕所,厕所没有灯,掉进粑粑坑,跟着粑粑做斗争,差点儿没牺牲.............
二秃--刚刚下完雪,谢谢飘零雪。黄家花园那面是“壮烈牺牲”你那是河西的吧?
皮皮老猫--你这个是佟楼,吴家窑,八里台一带的版本
傻冒--这个版本的末一句是“最后壮烈牺牲”
二秃--找找找朋友,找到一群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你们是我的好朋友。
老街--俺也返老还童,将当年幼儿园时的儿歌重复唱出 找找找朋友,找到一群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你们是我的好朋友。
海光寺--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
胖子胖子练杠子,杠子折了摔胖子。
胖子胖,打麻将,该人钱,不认账。
巴结(读作八级)巴结吧,上开洼,捡了一只鞋,卖了一块八。
跟人学(读作“小‘二声’”),变老猫,老猫老,吃青草,青草嫩,吃白粪,白粪白,今年死了明年埋,前面打着幡儿,后面跟着个小棺材儿。
(边逮“老贺”边唱)飞高挨(读作“耐”二声)刀,飞矮(读作“耐”三声)不逮!
麻子麻,上北查,北查高,倭了麻子腰,麻子捡了个麻大钱,麻子买了个麻烧饼,麻子吃着麻子看,麻子打架麻子劝。
掌柜的,柜张的,掌柜的。。。四方的,方的方,圆的圆,掌柜的。。。撑大船。。。。
拾呀拾呀拾骨头架呀,拾到黑天怪害怕嗒,找个门墩坐一坐吧。
“我们要求一个人,我们要求一个人。” “你们要求什么人,你们要求什么人。” “我们要求XXX,我们要求XXX。” “什么人来同搭起,什么人来同搭起。” “XXX来同搭起,XXX人来同搭起。”(大致的曲调是5535165,61355321)
编编编花篮儿,花篮儿里面有小孩儿,蹲下起不来,坐下起不来。
下雨了,冒泡了,王八带上草帽了。
老九--支持海光寺一下,知道的还真不少~~~
老街:强烈支持,太好了,连着一读,又像到了儿童时代了。
二秃--支持海光寺!!!
天津老乐儿--是个普及面十分广泛流传持久的“圆舞曲”,通常情况下这样表演:里外两圈人数基本对等的小朋友,在集体拍手合唱中,里圈的小朋友纵队跳跃作环形行进,唱到“找哇找哇找朋友……”(立定)扭脸与外圈对应的小朋友,做同样的表演动作,“你是我的好朋友,敬个礼来我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相互指对方鼻子、行少先队礼、握手,里外圈的小朋友集体交换位置)接着唱“再见!”(相互招手)换到内圈的小朋友继续行进循环往复,直至尽兴为止。这个“圆舞曲”可以在体育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课间进行,联欢、聚会,小孩子们的这个节目特别能烘托气氛。
——这首儿歌所以持久流传,在于蕴含的心灵陶冶、人与人之间和谐氛围的培育功能,反映出社会整体的本能追求。这首儿歌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诞生这类儿歌的时代背景、社会状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物质生活那么贫乏,却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与人之间相互提携相互关爱,人的心灵是透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值得当今所有人(特别是社会主导人群)深思。
恶作剧——瞅准一人,偷偷往人家头上放一物(纸屑、草叶类),得逞后在场的小朋友不约而同马上唱:“唧唧呱呱鸟,王八戴着草,我说摘下来,他说带着好。”有时小孩子也会以此捉弄不喜欢的大人。
海光寺--天津卫的小白脸儿,脑袋不疼挤红点儿。
跟人学(xiao二声),变老猫,跟人走,变老狗。
(看到死猫或死狗时用手摸着自己的头发唱)死猫死狗别跟我走!死猫死狗别跟我走!
大摩登,过马路,沏茶咔嚓拉一裤,西瓜皮,擦屁股,越擦越腻糊!
(用163,243,32162123的曲调唱)要拉稀,你茅房去,千万别拉在裤子里,拉在裤子里头,臭,臭,没地方去洗。
(用《我是一个兵》的曲调唱)我吃了一块冰,吃完肚子疼,先拉稀来后拉脓(能音),我得了个痢疾病。
旧社会:1、一个鸡蛋皮呀,得了一场病呀,什么病,脑膜炎,打的什么针,吃的什么药,蹲在地上不许动!
2、小孩小孩砌灯台儿,摸摸这,摸摸那,摸摸~~(随机一物)再回来,~~~
这好像是那时儿童的两种游戏。
打灯笼(leng一声),烤火(手)了,你不出来我走了
用于过年的时候用一个破茶缸子横过来,提着把,里面放着一个洋蜡头去满处捡地上的炮。
锯大碗,锯大缸,大刚的媳妇儿会做枪。枪对枪,碗对碗,12点半当当当,战斗英雄黄继光。黄继光,邱少云,他们牺牲为人民。
海光寺--讲卫生,讲自由,为嘛女的不剃头。男的剃头真好看,女的剃头大鸡蛋。
锛的锛,凿的凿,骑红马,过红桥。问问大官小官饶不饶?不饶还得挠三挠·剁三刀!
老九--支持~~ 老几位可是亮出宝贝来了 凑个热闹 :输地多,赢地多,赚俩大钱儿买饽饽~
参木拉--我记得一个,有一句想不起来,顺序也不是很准 :天津四大怪:海河水能腌咸菜、大闺女比小子还厉害,前门烟见抽不见卖......
二秃--天津四大怪:汽车没有自行车跑得快(修三环十四射之前)。。。
老九--来个多点的怪
天津十大怪 :自来水腌咸菜 ,新修的马路再翻开 ,汽车没有骑车快 ,下雨全家泡起来 .不用好人用无赖 ,BB机手机随身带 ,固定资产随便卖,白吃烟酒白打牌 ,妈妈奶奶张口来 ,女人傍头儿夫不怪
海光寺--猴皮筋,我会跳。三反运动我知道。反贪污,反浪费,官僚主义也反对。
看里看面,一摔八瓣!
点点点牛眼,牛眼花,七个碟子八个瓜,不是别人就是他。
耶律寒烟--哈哈~~~太有趣了:我也来了
小孩小孩去(念气)登台儿,摸摸(念猫猫)这(念界儿)摸摸那儿,摸摸XXX的脑袋(身体任意一部分)再回来!
刮大风,下大雨,山洞里住这个白毛女,白毛女就是她!
没提名儿,没提姓儿,没提老头戴眼镜儿!
气斗斗,斗斗气,气的XXX直放屁!
小手绢,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又擦鼻涕有擦汗,干干净净真好看。(尤其有津南口音朗读,尤为动听)
天津老乐儿--在天津卫,有一种不明状、集妖魔鬼怪奇禽怪兽为一身的东西,大约诞生于祖爷爷的祖爷爷的老娘口中,谓之“老哞儿”(音:老闷儿)。老哞儿因发出的声音“哞儿……”而得名,什么样子永远不得而知。当小孩子反腾一天该睡觉还不睡觉的时候,妈妈只要一吹灯,老哞儿马上就来了。
老哞儿出现在各类老娘版催眠曲的前奏——迅速把孩子揽在怀中,以恐怖的气声发出预警:快,老哞儿来啦!于是在妈妈轻轻拍打屁股的节奏中,老哞儿悄然而至……“狼来了,虎来了,老哞儿背着鼓来了……无论多么可怕的东西来了,只要躺在妈妈怀中老老实实别动就会安全无虞,于是在孩子寻思“老哞儿如何背着一面鼓”的疑惑中睡去了。
补白诉求类儿歌一首: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哼哼唧唧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嘛?……(这句忘了),点灯说话,吹死灯打喳喳。
补白警示类儿歌一首:返冻河死老婆儿,返冻坑死摩登!
补白循环逻辑类糊弄小孩“故事”一段: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道,老道干嘛呢?老道给小孩讲故事。老道讲的嘛呢?山上有座庙,庙里……(没完没了的讲去吧,一会儿小孩就睡着了。这样的骗术一次管够,绝不可能屡试不爽。)
海河人家--1.   箩箩缸,卖咸姜.咸姜辣,卖皮蜡.皮蜡碗,卖香碗.香碗没有底儿,咕嘟咕嘟冒凉水儿.<大概是这些字>
2.   扯大锯,拉大锯.姥姥门口唱大戏.接闺女,接女婿,小外甥也要<去>气.
3.   老天爷别下雨,收了麦子都给你.老天爷别下雪<读"一声">收了麦子给你爹.
4.   家归家,庙归庙.和尚归老道,老道归学校.谁要不回家---------谁耐<读2声>cao !〈属脏口,只供参考〉。
5。 咕嘟咕嘟馒头,我儿在我前头,咕嘟咕嘟豆腐,我儿在我后头。〈互相戏耍语言,只供参考〉
海河人家--老天津快板节选:
竹板这麽一打, 别的咱不提, 说一说,刘少奇访问印尼. 话说这一天, 正赶礼拜一, 雅加达的机场上喳喳唧唧. 牛鬼蛇神,来了一大批. 男不男,女不女,介叫嘛玩意. 有的牵着狗,有的抱着鸡. 还有地没嘛拿,他抱着照相机. 总统苏迦诺, 流氓地痞,迫害华侨刽子手, 他是头号的. 叼着一颗雪茄烟, 腆着大肚皮. 打着一把小黑伞, 站在人群里. 眼珠往上翻, 专找刘少奇.......... <历史题材,仅供参考>
万壑风--哎呦我的天儿呀,皮鞋露脚尖儿呀,老师叫我交杂费,我说过两天儿吧,。。。。。。。。 后面的,不记得了。哪位老师知道,请给补充,谢谢! 是和平黄家花园版吗?
海光寺--虾子虾,拿棍儿夹,夹到河边喂王八,王八不吃虾子肉,虾子回家挨顿揍。
二秃--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儿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儿梳小辫儿;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儿吃饼干;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儿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儿敲大鼓;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儿炖大肉;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儿宰公鸡;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儿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儿喝啤酒; 你拍十,我拍十,看谁打倒蒋介石。通常是两个小朋友面对面,一边互相拍手,一边按文字描述做出相应的形象化动作。
天津老乐儿--一百岁,二百长,姥姥念叨舅母想。
扯大锯,拉大锯,姥家门前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外孙(多为直呼名字)闹着也要去。——此类儿歌堪称思念型儿歌,均系初为人母的内心流露。这种流露只待时机,思念家人的情绪如洪水积蓄,只消孩子打个喷嚏,也会打开这扇闸门。更甭说母子二人消磨寂寞之时,美妙幻想随时都会成为一曲动人的儿歌。(江浙一带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概莫如此。)
海光寺--劈劈拍,劈劈拍。大家来打麦。麦子好,麦子多,磨面做馍馍。馍馍甜,馍馍香,从前地主吃,现在自己尝。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
这是65年时小学语文一年级的课文。
天津老乐儿--这首儿歌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后被收入小学课本。这首儿歌稍显文气,很可能出自儿童读物作家之手。两句口号最初没有,是收入课本后加上去的,愈发失去这首儿歌的稚气。
儿童的视角只能反映社会表象,并非排斥“政治”,高明的政治家十分重视儿歌的传播感染功能,历代的农民起义(如陈胜吴广)乃至孙中山,都在起事前后抛向社会大量的民歌童谣制造舆论。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都有相应时期的儿歌问世。比较好的儿歌如“猴皮筋,我会跳,三反运动我知道,反贪污,反浪费,官僚主义我反对。”堪称:符合童心,稚气十足,节奏鲜明,通俗上口,主张清楚,立场明确,符合民心,寓教于乐。
海光寺--不带来,打搅牌,打完搅牌还带来。
卫德大院--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哭啼啼要媳妇儿。。。
滴血雄鹰--还有一个玩捉迷藏时喊的!如果谁当选捉人的(谁都想跑,不想捉人),耍赖了或者不好好玩,大伙一起就喊上了:“当装的不完是屁眼儿加小孩儿,加了一年又一年,屁眼儿直发炎。

古月胡 发表于 2011-11-3 16:05

爱冬 发表于 2011-11-3 0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转帖(爱冬小注:当时就算是儿歌,因为这是哪个时期天津很有特色的东西,人们伴随着它一起走过儿时,现在读 ...

有点意思!回忆了童年的趣事!

谢谢您爱冬!

FAN0828 发表于 2012-4-5 23:44

爱冬 发表于 2011-10-18 22: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南市绝唱之四•东兴大街老南市东兴大街南端与华安大街成丁字相交,北口直抵南马路,大街两旁多是圆拱型 ...



                  风云际会的“老三不管”,在西头还有个“新三不管”呢。

       文章介绍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欣赏了!

古月胡 发表于 2012-4-6 06:16

FAN0828 发表于 2012-4-5 23: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风云际会的“老三不管”,在西头还有个“新三不管”呢。

       文章介绍的淋 ...

对的!西头是有个新三不管!在现在的南开区墙子河

以里、黄河道边上附近!小时候经常去听相声、看杂

技、变戏法和看戏等等!谢谢您——FAN0828!

FAN0828 发表于 2012-4-6 10:47

古月胡 发表于 2012-4-6 06: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的!西头是有个新三不管!在现在的南开区墙子河

以里、黄河道边上附近!小时候经常去听相声、看杂
...




               因为家住在西南角一带,到“三不管” 去玩是儿时的最爱。约上几个小伙
伴,一路上追追打打,嘻嘻哈哈来到来到这“三不管”地界。这里最有名气的是
新天仙戏院和红星影院,再就是一些不为人知的地摊,大棚。有说相声的,演杂
耍的,还有街头拉样片的,敲敲打打好不热闹。最吸引人的还是那地头的各种小
吃,每每花上几分钱,就可以品尝最正宗落花生儿,土地梨儿,那余味儿数日垂
涎。

爱冬 发表于 2012-4-6 16:09

FAN0828 发表于 2012-4-5 23: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风云际会的“老三不管”,在西头还有个“新三不管”呢。

       文章介绍的淋 ...

:handshake还真是头一回听说'新三不管‘,在查阅了一番资料后,有’老三不管在南市,新三不管在鬼市‘一说,不知对否。感谢您与古月胡二老对该沉帖的顶起回复。另附摘文三不管的位置与形成天津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商业发达的城市。在天津市中心,那条长长的、与天津的母亲河———海河并肩而行的商业街,就是和平路。和平路兴起于天津老城的东南城角,往北是天津商业的发源地宫南、宫北大街和估衣街,往南则是代表了旧时代天津南市的‘三不管’地带。
北京有天桥,南京有夫子庙,天津有“三不管”,都是解放前黑社会人物的乐园,罪恶的渊薮。

天津旧城(现在天津东、西、南、北四条马路构成的方圈儿,就是旧城基址)城南一带,康熙时人查莲城曾说:地势注下,夏秋是沼泽,冬天则水面冻结如镜。这里说的旧城城南,包括了三不管这块地方,原来是无人居住的。因此,在清代光绪十年(1884)出版的《津门杂记》、光绪二十二年(1897)出版的《天津县地理教科书》,和刘瑞清所绘天津城区示意图中,都没有“三不管”这个地名。它的出现与八国联军的侵略天津有直接关系。

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以前,天津的繁华区在马头(北大关)一带,所以清代人的诗文中就有“繁华要数估衣街,宫南宫北市亦佳”的说法。而侯家后一带,茶楼、戏院、酒馆、饭庄、澡堂、妓院密集,是当时天津的游乐场所,被称为“销金锅子”。

1900年,八国联军与义和团作战,宫南北大街、估衣街一带,成了一片焦土;城墙也被拆毁。天津海河两岸的外国租界地,竟达到了九个,即:英、法、德、美、俄、日、意、奥、比。大关河沿,侯家后、北门外的繁荣,一落千丈。王仁安的《天津政俗沿革记》上说:“南门外一望荒凉,向多积水。自庚子(按即1900年)后,外人租借地逼至东南(城)角及海河东岸,歌楼酒肆,丛错其间。”当时,在‘东兴市场’原址附近那片洼地(约百余亩),就逐渐形成了低俗露天游乐场所。包括在大洼里“撂地”的,有卖大力丸和假药的,卖“折罗”(饭馆剩菜剩饭)的小吃的,剃头打辫子的,拉洋片的,摆茶摊的,等等。在“撂档子”当中,首推四大生意,行话叫:“金、批、彩、挂”,依次就是“相面”(算卦)、说书(唱戏)、戏法(魔术)、打把式(卖武艺)的。这些生意最早是在盐运衙门对岸,相当于现在估衣街东口(文化街西口对面)那片空地上;以后延续到北大关以东的南运河南岸。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就都挪到大洼来了。人们叫这块地方:“三不管”。这个名字的来源,一种说法是:“乱葬岗子(随便埋死人)没人管;打架斗殴没人管;坑蒙拐骗没人管”。另一种说法是:“这块大洼在中国城区以南,法、日租界的西北,三个国家对这块租界地发生的案件都推诿不管,因而叫“三不管”。总之是当时警、法所管不到的地界儿。这是开始时的状况。随着天津整个市区的繁荣发展,三不管的范围日益扩大,后来就成了“南市”。

南市地方不算大,却是三教九流、“耍巴人儿”的活跃的地方。原来侯家后有什么,这里也有什么。。南市集中了天津的茶园、戏院、饭馆、旅店、鞋帽服装、糕点糖果、大烟管等等店铺,而东兴市场附近(原大洼),仍然保存了“三不管”的原貌,是江湖艺人“撂档子”的地方。像练武场(如“霸州李”,即武林名师李文贞一家,在市场内)、摔跤场、大力丸(如高大楞、砸石头的穆祥凤)、打弹弓(专吃生羊肉的孙玉清)、卖羊肠、豆汁和说书清唱的,应有尽有。

由于三不管变成南市,趋向繁华,地皮价涨,末代皇帝溥仪的岳父荣源、江西督军李纯等等,在辛亥革命后,都在这里低价买进土地,建房出租。从现在的“荣业大街”、“东兴大街”,还可看出与“荣业房产公司”(荣源等人所有)、“东兴经租处”(李纯所有)的密切关系。南市这个小地方,最多时曾有20多家大小饭馆,十几家影剧(曲艺)院。白天这里人来人往,叫买叫卖。人夜灯红酒绿,锣鼓喧天。反动军警、特务、流氓都在南市逞凶做恶。杂霸地头子袁三(袁文会)、张八(张春荣,是增兴德饺子馆掌柜),横行南市三十年,为反动统治作伥,无恶不作。 由于南市的特殊地位,在30年代,登记注册的报馆就有《大中时报》、《天津午报》、《白话晨报》等20余家。有的小报以专登“艳闻”(桃色新闻)而臭名远扬。

FAN0828 发表于 2012-4-6 23:00

爱冬 发表于 2012-4-6 16: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真是头一回听说'新三不管‘,在查阅了一番资料后,有’老三不管在南市,新三不管在鬼市‘一说 ...



                “新三不管”正如胡老所云,在西头,墙子河以里,紧靠黄河道边上。
   解放后,有作“六合市场”之称。“新三不管”方圆3-4亩地势,没有显赫
   的楼栏酒肆,只是以低矮的棚舍为主。大老九,张大力,等也曾在此撂场摔
   跤,聚徒传艺。张大力用耳朵“拔河”,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听说新中国
   成立后镇压反革命第一批被抢毙的就有窑主--张八。

爱冬 发表于 2012-4-8 11:02

FAN0828 发表于 2012-4-6 23: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新三不管”正如胡老所云,在西头,墙子河以里,紧靠黄河道边上。
   解放后,有作 ...

谢谢FAN老师点拔,增长知识,爱听老故事。:handshake

爱冬 发表于 2012-4-8 11:15

天津曲艺(转)作者:天津卫天津快板  是5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曲种,是由群众自发创造并发展起来的。这种快板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在形式上采用了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所用的节子板,同时配以天津时调中"数子"的曲调,用三弦伴奏,别具一格。天津快板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深受天津人的喜爱,也为其他省市群众所喜爱。


天津时调  是天津独有的曲种,它产生于清末明初,1900年时已有专业艺人演唱。这个曲种唱腔包括靠山调、鸳鸯调、胶皮调等民间小调。靠山调据传原系修鞋匠人休息时,背靠山墙自娱自乐的小调;鸳鸯调是男女相恋的情歌;胶皮调则是人力车夫(天津称人力车为"胶皮" )等座时唱的小调。这些来自民间的小调充 满乡土气息,强调高亢,词句通俗,韵味醇厚,很适合天津人的口味,因此旧时街头巷尾,工余饭后,经常能听到人们自弹自唱这些小调。专业艺人出现后,对这些民间小调进行了加工改造和创新,使之成为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生活,并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曲种,定名为天津时调。天津时调著名艺人有赵宝翠、周翠芝、谭俊英等人,其中佼佼者有秦翠红(绰号"棒子面" )、高五姑、赵小福等。50年代以来,有王毓宝异军突起,演唱反映新时代的新曲目,其嗓音洪亮、高亢,无有能望其项背者。以后又有后起之秀,使这一曲种得以继承流传下去。


相声  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较广,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曲艺表演形式。尽管相声艺人供奉的祖师是汉代的东方朔,但这个曲种的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却是在清代。早年北京有穷不怕(朱少文)、万人迷、李德锡等人在天桥卖艺,为相声的形成和发展作做出了贡献。他们在演出实践中创作出不少新段子,大大地丰富了相声的内容。相声虽兴起于北京,但作为码头城市的天津,离北京近在咫尺,成为相声演员必到之地,,而且逐渐形成一个新段子必先得到天津观众地认可才能进京演出的局面。许多著名的相声演员都是在天津演出过多年,成名后才走向全国的,侯宝林、张寿臣、郭荣起莫不如此。现在相声界辈分最高的马三立先生也是在天津成名的。除此之外还有常连安、常宝昆、常宝廷、白全福、苏文茂、高英培、范振玉等等。天津虽然不是相声的故乡,但的确是培育相声成长发展的一块沃土。天津市民喜爱相声,相声也为天津市民带来更多的欢乐与笑声。


京韵大鼓  是天津曲艺中的一个主要曲种。京韵大鼓又名小口大鼓,该曲种前身原是怯大鼓,后经钟万 起、 于德逵等人的改革,将唱词改为京口上韵,腔调翻新,变为京音大鼓。后经不断改革,才最后定为京韵大鼓。二、 三十年代以后,男女艺人如雨后春笋,进一步确立了京韵大鼓在曲艺中位居冠首的地位,并形成了以刘金宝、 白云鹏、 张小轩为代表的三大流派。刘金宝曾从天津老艺人王庆宏学艺,加之他个人的天赋与勤奋,使他成为京韵大鼓一代巨擎,并有"鼓王"之称,蜚声曲坛50年而不衰。白云鹏多演子弟书,其艺术特点以小、 俏、 细著称,独树一帜。张小轩风格粗犷沉着,气力充沛,如长江之水一泻千里,在唱段收尾时戛然而止,使人感到余韵不绝,别具一格。以后又有女艺人小彩舞(骆玉笙)崛起于鼓坛,她根据自身特点,兼容刘、白等人之长,创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特别低音方面吐字真切,声腔清楚,为一般女艺人所不及。小彩舞因此成为曲坛女鼓王,执天津曲坛牛耳三、四十年之多。骆玉笙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仍偶尔登台献艺。此外,当年天津还有大鼓票友,较著名者有李石如、冯质彬。


京东大鼓  起源于京东香河、宝坻一带,演唱简单,所唱段子多为"蔓子活"(连台本)。后经刘文彬在天津演唱,很快兴盛起来。刘文彬嗓音粗犷宽亮,吐字真切,表白清楚,表演纯朴,引人入胜。刘文彬之子刘少彬继承其艺。今天津曲艺团郝德宝,女艺人王韫秋,业余演员董湘昆,都深得刘之神髓,演唱惟妙惟肖,深得观众喜爱。


西河大鼓  传入天津较早,以郝民一派独占优势,一致有天津西河大鼓为郝民家传之说。由于西河大鼓所唱多为"蔓子活" ,如" 杨家将" 、" 施公案"等,因此很吸引观众,二、三十年代在东兴市场、河北鸟市、地道外、新大路等地都有固定观众捧场。其中女艺人马增芬于1936年所唱的"绕口令"一曲,风靡津沽,妇孺皆唱,有如今日的通俗歌曲,想必当年西河大鼓也会有一支强大的追星族出现。


北国话剧  在中国话剧历史上,天津有其不可磨灭的地位。早期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第一个演《茶花 女》的李叔同,就是天津人。第一个到外国学习现代戏剧艺术,并把西方写实剧首先介绍到中国来的,就是张伯苓的九弟张彭春。南开学校的话剧团曾为中国新剧运动播下的种子,曹偶,黄宗江等人都是从这里走上剧坛。著名导演黄佐临、沈浮、谢添等,演员石挥、魏鹤龄、梅熹、石羽等,都是天津人。
  谈起天津新剧的历史,不能不想起早年的老教育家严范孙。他雅好戏剧,娴通音律,常说:"剧本加以改良,其功不下教育。"所以他晚年特别重视戏剧工作,从鉴赏、审改、编剧以及指导演出,无不热情参加。一九一一年,他阅报得知通州人潘子寅因激愤与我国沦亡,在仁川投海自杀,遗书指陈国事一事,除请政府褒奖外,还请李琴湘编为新剧,约沪上名伶三麻子到京、津演出。他特别欣赏汪笑侬新编的历史剧,一九一二年推荐汪担任戏剧改良社教师。他经常与林墨青、汪笑侬等人及天津新剧团萧湛卿、益智新剧社江北邦以及北京广德楼杨韵普等人,研究戏剧改革事宜。


西城板  是天津土生土长的曲种,其吐自发音完全是天津话,不论说与唱都极富乡土气息。西城板唱腔 慷慨悲壮激昂,唱法和曲调接近语言,内容较鲜明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感情,因此深受津沽民众喜爱。当年在茶楼 演出时,常座无虚席。民国初年,天津城北门脸有宝和轩茶社和海锐茶社,是专演西城板的地方。现在这个曲种已基本无人会唱,近于失传,殊为可惜。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难忘的河东地道外